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小学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材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主动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而有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发兴趣;小学科学;自主探究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强调通过儿童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态度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祖浩也提出,科学课不是要教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而是要教他们一种在情境中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知道,到底如何认识世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效果较好。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例如,笔者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采用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的方式,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笔者刚一说完,课堂上立即掀起了争辩的小高潮:“不能,现在瓶中水面以外的空间就有空气,水怎么没流出来?”“能,我们想办法将更多的空气装进瓶中,就能像装石子那样把水取出来。”……在积极的探究氛围下,笔者因势利导:“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像科学家那样亲自进行探究,看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用熟悉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设疑引思,从而轻而易举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探究活动之中,他们人人想做、想说、想思考。在接下来探究空气占据空间性质的过程中,学生根据现象质疑问难,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又如,笔者在教学“电磁铁(二)”一课时,根据六年级学生已有的探究能力,设置问题情境,从旧知引入,先让学生说一说上节课做电磁铁实验时的结果(各组做的电磁铁吸引了多少枚大头针)。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把数据写在黑板上:3,5,8,12......,以此让学生从数据中引发质疑,提出问题,然后鼓励他们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以下是笔者的片段教学实录。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电的接触有关”“和电池的新旧有关”“和电流方向有关”“和线圈缠绕的疏密程度有关”......,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在教师努力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自己提出并决定要研究的问题,从而把教学任务转化成学生探究的对象,同时也驱使他们积极寻求方法,进一步深入探究和实践。
2提供材料,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材料,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是学生参与实践、自行探究及获取知识的基础和关键。当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材料主动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例如,笔者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先通过演示实验将马铃薯分别放入清水和浓盐水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当学生观察完毕后他们提出以下问题: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那么在其他液体中也能上浮吗?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笔者顺应学生内心迫切想要动手的愿望,放手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上来的液体,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仔细观察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马铃薯在盐水、糖水、苏打水中都能浮起来。通过实验,学生从感性观察中获得了某种认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尽管此时学生可能将问题搁置一边,但潜意识里仍在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等学生动手“尽兴”之后,笔者趁势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们是怎样制作的?马铃薯是一下子就浮起来的吗?你们是如何观察的?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最终懂得了“只有当液体达到一定浓度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而且这样的液体有很多”这个道理。学生利用丰富的对比实验材料动手操作,发现并解决了问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又如,在“研究杠杆的秘密”这一环节中,笔者只为每组准备了杠杆尺和8个钩码,然后就让学生自由探究:用撬棍撬重物一定省力吗?怎样做才省力?用杠杆尺当做撬棍来探究这个问题,在10min内,比一比哪组的发现多,并记录收集的数据,注意记录准确的阻力点、用力点。没等笔者说完,就有学生动起手来,努力改变方法使杠杆尺平衡。当规定时间结束后,学生争先恐后地汇报各自的实验结果:“我们组发现3种平衡方法”“我们组发现4种平衡方法”……。就此,笔者顺势提问:“杠杆尺为什么平衡呢?每种平衡方法有什么特点?杠杆尺平衡时它的阻力点、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了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揭开了“杠杆的秘密”。由此看来,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材料和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自主进行探究,可使他们在不断探究中提高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3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运用新知识和主体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自行探究过程的终极目标。当学生掌握科学原理后,笔者鼓励他们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在学生认识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后,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阳光下的树影图,并提问:现在我们能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吗?为什么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呢?为解答这一问题,学生势必就要回顾现象与规律的联系是什么。在这里笔者给学生留出了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经过研讨明确问题: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当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就遮住了光的传播;物体只有向光的一面才是亮的,而背光的一面就形成了一片黑暗区域,物体就产生了影子。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且体会到了通过实践获得成功的喜悦,由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主动性与日俱增。另外,笔者不但在课内要求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而且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例如,在学生懂得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基础上,笔者提问:大家看,我们教室窗台上这几盆花,它们经常晒不到太阳,你们能想办法帮帮它们吗?这一提问可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再次感受到自己作为主体在学习中的地位,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像空间,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4结语
在科学教学中,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质疑等方式,寓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于增强学生主体性的个性教学模式中,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敏.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读与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6):58~60.
作者:李迎春 单位:唐山市女织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