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教学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床边教学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床边教学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常规教学手段和床边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7年9月中医内科专业接收的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床边教学组,分别实施常规教学手段和床边教学方法。结果床边教学组学生对中医内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将床边教学作为主要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认知的机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中医内科;床边教学;教学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7年9月中医内科专业接收的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床边教学组,床边教学组23名:男:女=12/11,平均年龄:21.04±0.03岁。传统教学组27名:男:女=14/13,平均年龄:20.80±0.29岁。

1.2方法

传统教学组: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的基础上,为学生示范各项操作。床边教学组:实施床边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教师应不断拓展教学的途径,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2)教师在床边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PBL理念的渗透。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实现了对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可借助于床边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向医者思维转化,引导学生由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教材的理论知识作为过渡,向学生阐释中医治疗的优势,激发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模拟住院医生,引领学生熟悉医院和病区环境,提升学生对医院正常工作程序的认知程度,将经典病例引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并予以学生接触患者的机会。(3)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实现对中医内科学相关知识的拓展,并对自身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在课堂上进行汇报,由教师进行批评和指正,促使学生能明确中医内科学的教学重点,并将其作为各项临床实践的指导依据。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的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评分和专业技能评分。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床边教学组学生的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得分为(93.74±2.62)分,专业技能得分为(90.10±0.60)分,传统教学组学生的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得分为(60.56±1.17)分,专业技能得分为(70.64±0.05)分,提示实施床边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3讨论

中医内科学具有加强的实践性,在强调理论知识重要性的同时,更为注重对学生实践思维的培养。在中医内科学的以往教学过程中,通常采取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形式,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对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兴趣度不高,使得学生只是对教师所讲知识进行被动接受,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形成了阻碍。现阶段,中医药专业更加强调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同步性,充分肯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以实践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主张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1]。因此,笔者认为,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谓的临床思维能力,指的是在临床教学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能力,建立在对疾病症状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科学判断疾病类型,进而制定科学的中医治疗方案。实践研究证实,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借助于对中医理论的归纳,制定正确的中医处方。同时,在中医内科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应加大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度,提升学生对个体、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关联性的认识,在开具中医处方的过程中,引入床边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建立在对诱发疾病的内在原因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明确疾病发生对其他器官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凸显个体差异性,实现内治和外治的有机结合,彰显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治疗效用[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床边教学后,床边教学组学生的综合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提示将床边教学方法引入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注重床边教学质量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思考、加强带教老师队伍建设、定期举办讲座和病案讨论等诸多途径,保证中医专业床边教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定芳,周月倾.提高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126.

[2]殷霁虹,杨佩兰,王振伟.床边教学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1):6-8.

作者:陈悦 单位:南通市中医院教学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