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环境问题已经变成世界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保护生态环境,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正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共同目标。然而,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环保意识不够深入,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农村地区的环保意识,而且要从小学生抓起。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是改善上述问题的关键。本文就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出发,进一步提出几点措施,以供参考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教学;科学;环保意识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环境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人类的严重破坏。环境问题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将环境教育引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保意识差问题,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尽可能地提高人民环境与发展意识,改善环境状况,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奋斗目标之一,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通过小学科学教学的学习,让学生亲近自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从小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实施科学教学,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合理的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知识,达到两全其美的目的。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环境和发展的知识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初步形成环保意识,激发孩子们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改善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待环境的态度。
一、把握课堂教学,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农村小学科学中,与人类联系紧密的是“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两部分,涉及环境保护的知识较多,充分体现了环境和环保的问题。所以,可以在这两节教授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环保教育知识,将环境教育与课堂教育结合起来,切实做好在环境知识教育和环境保护方法的教育,让学生自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高尚品德。为达到对农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科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白色污染”短视频的播放,让同学们看到环境在人们的干扰下,逐渐变得面目全非,原来清澈见底的湖水消失了,留下的只有湖边的塑料袋,湖面上漂浮的饭盒,泡沫等包装材料等一次性塑料和泡沫产品;本来郁郁葱葱的公园,被人们糟蹋的非常凌乱,绿树丛中,花坛中,小路上,到处布满了垃圾。通过这些短片的播放,让学生们进行思考,讨论,分析这些污染来自于何处,又为何如此猖獗。使同学们在观看和讨论中,自己寻找原因,告诉学生们,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土地,水资源等自然环境,正在因为我们人类自己无规则的活动逐渐被破坏,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全球变暖,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空洞等各式污染和破坏,正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甚至损害着我们子孙后代的资源。以此使同学们懂得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二、注重实验教学
在农村科学教学中,科学实验是教学中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环节,而且课堂实验和课外实验又是培养学生们创新和动手能力最好的途径,也是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有了兴趣,学生们才能主动进行思考,探究。教师应合理利用实验教学,满足学生自主动手,设计环保装置,体会到保护环境的光荣感,达到自主保护环境的目的。例如,在《养蚕》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养殖蚕,在喂养春蚕过程中,观察春蚕的生活习惯和外形特征,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观察,记录能力的能力,培养他们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废旧电池危害》课堂中,使同学们亲自动手,将用完的废旧电池泡在水中,再放入一些水草和其他植物,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很快就能发现,这些植物会不断被枯萎。在课堂总结中,告诉学生们电池的危害,一个小小的一号电池就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它的污染将维持20年之久。通过形象的实验和学习,同学们很容易就能感悟到废旧电池的危害。在废旧电池进入自然界时,有害物质很有可能深入到地下水,通过农作物和饮用,危害人们的健康,所以要培养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环保问题,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
三、注重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作为环保教育的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培养自信,发散思维方式。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必须建立在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在科学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结合小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合理结合教材内容,指引学生探究性学习,在生动,直观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亲自实践,获得经验。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对基本知识进行掌握,进而在提高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在实际中,可带领小学生们到附近的工厂,小区,市场,图书馆进行参观,让学生们思考噪声是什么,如何产生的,有什么不同。学生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声音的不同,他们懂得悦耳的声音对人体有利,而嘈杂的声音就是噪音,会损害人们的听力。而且,噪音还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危害,它使人烦躁易怒,影响睡眠,还会影响神经系统。根据同学们对噪音知识的收集,进一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既然噪声的危害这么大,解决噪音的方式有哪些。
四、结合习题教学,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随着教育标准的不断完善,相关考试的制度,题目也必须不断改进,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在课堂习题教学中应该涉及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热》这一章中,教师可以根据我国资源环境现状,提出相关的问题。(1)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由于传统农业的影响,许多农业地区在进行灌溉时仍使用漫灌的方式,又加之灌溉设施年代已久,并未加以整修,渗漏严重,教师可根据这些现象,让学生们讨论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有哪些。(2)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可以联系蒸发的原理,谈谈有什么方法可以尽量保持土壤中的水分,防止沙漠化的行成。经过学生们分组讨论,不仅可以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环保意识,理解我国资源匮乏的现状。地球为人类提供了阳光、空气、水、土地、大量生物和矿物资源,而人们的行为活动正在不断影响着这里的生存环境,地球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毁坏。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决不能延续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学生们在学习环境相关的知识时,应掌握如何防治污染,为地球的明天增添一丝新绿。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是一本对学生进行隐形教学的教材,在建设和维护校园环境的过程中,会对学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努力使小学生们做校园的主人公,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努力使他们的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折射出师生独特,善良的环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梁凯芬.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王永.立足绿色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9):163-164.
作者:祁太平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甘沟镇泰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