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转型发展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转型发展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地方本科院校课堂教学仍存在育人目标定位不清、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为此,提出基本对策: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有思想的技能型人才;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实训配套体系建设等举措,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

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与部委级的高校对应,隶属于省、市、自治区并由其主管,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与输送人才任务的本科高校群,主要包括办学历史悠久的地方本科高校、由各部委转制到地方扶持的本科高校,还包括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社会经济转型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现有高等教育结构型失调。为此,2014年1月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同时,政府开始了一系列工作部署,2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国务院的战略决策既是我国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所做出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方式的理性纠偏,是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不仅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术界自2000年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比较重视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分别从发展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国外高校经验等方面对转型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这些研究为地方本科院校解决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实施方案等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参考建议。但已有研究对课堂教学这一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的研究还较为薄弱,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对待和进行转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为此,笔者就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以期对构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有效课堂有所裨益。

一、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不是千篇一律的,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才观的变迁,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在改变,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在提高。应用型人才犹如金字塔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底层为技能应用型,中间为知识应用型,顶层为创造应用型。针对这种人才结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地方本科院校、传统研究型大学在育人目标定位上各有不同。高职高专院校的育人目标主要是培养基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传统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的育人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级创造型人才,而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中间层次的知识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在社会一线进行生产、管理、服务且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中级层次知识应用型人才。换句话说,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具体来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融合的过程,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

二、地方本科院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本科院校在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上,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育人目标上,定位不清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不同于传统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通过合并升本、转制升本、独立升本等方式创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在育人目标和发展方向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定位不准的问题,偏离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但近年来,在办学定位和发展理念上,受政策引导、办学理念、社会评价、利益驱动的影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追求招生人数的扩张、办学层次的提高以及热门低成本专业课程的设置,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和拓展办学空间,走传统追求规模的办学路径,重视量的增长而非质的提高。同时,升格之风肆虐。有的院校刚成为本科学校没多少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还没有落实好,就忙着攀高,开始筹备本申硕、硕申博,以人才培养级别的提升来显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2]。受这种办学定位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后,地方本科院校虽认识到转型发展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的重要性,但在思想深处对人才培养目标还没有深刻认同和明显转变。其中突出的表现是:有的地方本科院校模仿研究型、理论型大学,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有的地方本科院校则沿袭了原来高职专科院校的育人传统,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二)教学方法上,教与学分离,师生缺乏对话交流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促进者。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然而,受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影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方法上,仍然较为严重地存在重讲授轻生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离,师生没有建立起平等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是课堂重教轻学,师生互动少,教师在课堂中做单向运动。教师以讲授灌输为主,启发探究和讨论活动少。很多教师面面俱到,很少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认为提问花费时间过多或担心无人回应,因而把讲授基础理论或应用原理放在过于重要的位置,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二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和实践机会少。教师的讲授涵盖所有学习内容,学生无需自己课外自主收集资料和深入思考。学生很少主动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慢慢养成学习惰性,难于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缺乏对话互动的教学设计,导致师生间缺乏讨论交流和思维碰撞,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没有真正融入课堂,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3],难以把课堂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渐渐消退,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停滞不前。

(三)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际应用

由于历史原因,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重学术轻技能,导致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传授轻实践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础理论课程过多,实践技能训练课程少。由于传统观念和名校效应,研究型大学获得的社会认可度高,学生毕业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对于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自然而然地学习传统研究型大学模式,把理论研究放在较重位置。同时,大部分教师缺乏一线实践操作技能经验,给学生教授的都是书本理论知识;也有的教师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转变,认为理论比实践重要,忽视实践操作教学。当然,理论是实践的前提,这固然没有错,但我们培养的人才应是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前提下,有较强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行业联系不紧密,配合不够,出现教育理论知识与行业实际需求不对接[4]。地方本科院校课程教材多采用重点高校专家学者编写的教材,少有实践型专家教材。由于课程体系和教材过旧,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法应对现实社会的需求。(四)教学效果评价上,重学习结果轻过程传统教学评价侧重采用重结果的量化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标准尚未完全建立。量化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没有形成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主要以单一标准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侧重认知能力的考查,采用期末测验或终结性测验,目的在于评定成绩、认定学分,便于操作。基于这种考核方式,教师大多考前给重点、划范围,学生提前复印别人的笔记资料,死记硬背突击几天,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普遍存在。学生的精力大多花在了应付考试上,考试结束也就把知识忘记了,常有人戏称学生把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这种评价以卷面分数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注重学习过程、实践技能的掌握。教学评价中,有弹性的过程性评价机制运用较少,所占评价比重小,不注重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参与、课后作业等要素的评定,无法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分散到整个学期[5]。实际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应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同时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保持均匀且充分的精力投入课堂。采用终结性评价,造成低能力者无法达标、高能力者对比提升不大的局面。

三、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教育目标定位:培养有思想的技能型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扭转教育目标定位错误的现状,关键要把育人目标准确定位为培养有思想、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同于研究理论型人才,也不同于技术操作型人才。与理论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拥有较强的操作应用能力;与技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具备通用性和专业性理论知识。应用型人才既有研究理论型人才的基本素养和科研能力,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又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上起着骨干支撑作用[6]3。应用型人才要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相互协调发展且把道、法、技有机结合。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文化知识的教授,为学生进行思考提供基础;也要重视技能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创新型社会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把理论、能力、素质三者同时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要贯彻“因材施教,扬长补短”“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的理念,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及实践操作运用齐头并进,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诸如合格加特长、行业技术型、行业管理型、行业研究型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式。总之,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要有思想、有技能,能灵活有效地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最基本的两个元素。鉴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地方本科院校亟需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并进行科学评价导向。首先,突出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引入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做好教学活动的构架与组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领会、掌握知识技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当前高等教育中模块化教学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可借鉴的优势。如模块化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把多门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统一,能够保证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连贯性。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水平的个体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夯实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能力[5]。教师可以借鉴并融合应用型教育的特色要求,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将课堂教学、开放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打破单一的培养模式。在目前高校教学安排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见习实践时间少。教学活动在封闭的教室里进行,把学生和外面的世界截然分开。我们除了致力于课堂教学外,还要给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学习、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机会。让学生走出去,多到一线工作岗位中学习,参加竞赛和进行科研活动,使他们在开放的环境中,开阔眼界、锻炼能力,从而深刻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和将要从事的行业领域。此外,要进行课程考试改革,促进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向多元考核方式转变。注重考评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考评结果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匹配[7]。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地方高校需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既对教师个体也对教师群体提出要求。对教师个体而言,指教师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教师既可以从事理论教学又可以进行实践活动。对教师群体而言,指教师队伍中同时拥有理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从教人员中既要有拥有教师执教资格的人员,又要有拥有某一行业执业资格的人员。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教师聘用和引进机制。加大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吸引和聚集一批具有丰富行业经验、企业经历的高级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8]。在教师招聘引进时学历和实践能力并重,既注重理论素养,又注重实践技能。在教师引进类型上既有兼职教师也有专职教师。在引进学者、教授、博士的同时,又引进较多行业、企业的实践人员。适当聘用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专家等作为学校兼职教学人员,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促进产学合作。

2.促进教师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一方面,为骨干教师提供到国内外高校访学、研修、参加大型会议的机会,促进教师知识更新。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中小学等单位进行挂职、顶岗培训、实践锻炼或进行相关专业的项目开发,促进高校教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大力开展产学研活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或实习基地,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这既有利于教师对行业的深入了解,为教学准备素材;也有利于教师发现科研项目,丰富理论认识,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科研、实践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3.完善教师职称晋升考核标准。传统教师发展之路是偏向学历和科研成果,以发文章、出专著等形式来评定职称和晋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制定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同时,健全人才校地合作制度,引导教师职业转型,鼓励教师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职称晋升时,除了强调教学和科研,还要考虑教师是否能把技术技能带给学生,是否能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和训练等方面。所以,考核评价上要兼顾这两个方面,以此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以适应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四)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实训配套体系建设

产学研一体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为目的,“学”为基础,“研”为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行业)三者紧密结合,实现教学促科研、科研促产业、产业发展促教育的循环机制。要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实训配套体系建设,地方本科院校一是要开放办学,积极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实训基地。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实际学科专业需求,建立产学研研究基地,为师生提供实训场地。这样,学生既能学习学校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可以到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二是要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动机制。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及时了解产业结构动态和企业人才类型需求,将产业行业的最新发展融入教学中。保证师生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如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学生走进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际操作。此外,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项目要为社会服务,更多面向社会需求,与社会进行良好互动。要着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将高校自身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出大批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人才供需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不能再盲目照搬他校模式,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刻认识自身特色及发展优势,选择适合自身的办学类型和层次,积极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要求,在课程结构、学科体系、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和速度,推进学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事业单位融合式协同育人,为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惠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2016-12-16].

[2]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24—26.

[3]庄玉昆,褚远辉.高校课堂教学问题及改革之道[J].中国高等教育,2013(7):39—41.

[4]杨剑英.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10):118—119.

[5]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的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53—658.

[6]孔苏.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5.

[7]王海滨.建设应用型地方高校的整体转型改革实践: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2):1—4.

[8]敬再平.地方高师院校师资队伍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