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教学探析(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课堂教学探析(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课堂教学探析(8篇)

第一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探析

摘要:

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端着手分析,研究了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方式和方法,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了一些浅见拙知。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课堂效率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弊端阐述

第一,教师认知偏颇。一些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和探究,他们在课堂中大量地开展具有高度研究性的自主教学活动,却忽视了课程学习本身的学习目标以及初中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新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完全地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它是在战略性继承传统教学方式优点的基础上鼓励适当地开展自主教学和研发教学,如果教师过分强调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只会起到矫枉过正的效果,使得教学严重地超越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不会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反而会降低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过度强调学生主导。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并不习惯也不擅长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主导位置上,而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他们往往采取学生统一管理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课堂的主导作用过分地凸显出来,该种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极端的教学方式,会使得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作用泯然于课堂中,失去了生物教学本身的意义。第三,师生交流过于形式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依然以小组交流和师生交流为主,但是对现实的生物课堂教学进行调查研究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交流之中的参与度比较低,在和教师的交流之中也没有突破传统教学之中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交流形式,可以说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所谓的师生交流也只是形式化的过程而已。

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备课环节要充分把握教学内容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目前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在于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目标模糊,如果要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就必须在备课环节进行观念创新和突破,把握好教学的大方向和大原则,对教学要达到的效果有初步的认识,然后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环节中把握上述流程一方面能够清晰教学思路,另一方面则能够对教学进度有充分地把握,使得教学过程合理合规,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潜移默化中就提升了。以生命迹象教学内容为例,老师可以设置自己的教学思路:首先给学生介绍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信息,然后将动物生活习性信息的介绍延伸到人类范畴,进而介绍人体的组织和结构,最后进行知识总结,并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大自然中多样的生物并灌输保护环境的重要意识。这样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保持学习的活力,体会到由浅入深的教学层次,并最终意识到每一个生命独有的价值。

(二)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生物学科本身带有较高程度的抽象性,一些抽闲的概念和公式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如果学生对生物知识没有正确的认知,那么很可能在生活中将理论和现实混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引入一些直观、生动的教学资料,将之和理论知识传授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将刻板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我认为教师采取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最为简单,效果也最为直接,它能够在学生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形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便于教师开展定向教学。教育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应该充分意识到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能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跨度,提出问题之后应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促进学生达成阶段性学习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只有初中生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生物学习是否达到了目标。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其中的鼓励作用不言而喻,如果教师问题情境设置的好的话,那么初中生甚至会将某一领域中的分析和研究看做是学习和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长此以往,初中学生能够形成一种自己对于各种现象的看法以及理解。

(三)采取实际教学方法

生物学习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习科目,从生活环境出发进行生物教学大有裨益。所以生物教学切忌纸上谈兵,实际教学法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出生物学知识的价值和理念,更好地促进学生全年地理解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重要应该耳提面命,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逐渐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挖掘的习惯。

(四)进行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

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对于生物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大助力。在信息化时代和数字化时代,教师的身份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知识传播者的局限,更多地成为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当今时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比较小,学生和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发展为朋友关系是相对常见的,这是教育的一次积极跨越和尝试,师生之间会形成更为亲密的关系,课堂效率借此会得到大大的提升。首先,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同学,教师在评判学生的成绩和错误的时候应该客观公正,不可在其中掺杂个人的情感。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地与之交流,打破他们的自卑情绪,对其进行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建立其差生的学习自信,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在此前提下,学生们才会对生物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一些学生虽然在学习成绩相对较差,但是他们对生物学习充满兴趣,在生物课堂上有着极强的表现欲望,老师可以对其在某一知识点上发挥的独到的见解进行表扬提升他们生物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依然是关心的,保持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在信任老师的情况下才会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感兴趣,只有在感兴趣的情况下他们生物学习的效率才会得到提升,课堂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老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实现多维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采取实际教学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等方式来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作者:吴雪荣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永俊.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13)

[2]王慧.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时代,2013,(23)

[3]黄蔓.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01)

第二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摘要:

为了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即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习兴趣;问题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都将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上。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但关注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所以广大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就把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三方面的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抓住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做设计问题的能工巧匠,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引导学生学习“和圆有关的概念”时,在解释圆心的位置时,布置了这样的思考题:“老师买了一个铝壶,配有圆形的壶盖,但没有安装把手,请同学们想一想把手应该安在壶盖的什么位置上?”问题提出来后,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了,同学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把手应该安装在壶盖的中心,也就是应该安装在圆心处,把手的位置就是圆心。在引导学生探究一道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问题时,笔者想让学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求长方体物体的表面积并不一定要求6个面的面积。因此,笔者精心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同学们,学校要对我们教学楼的教室重新进行粉刷,从节约涂料的角度出发,请大家观察在粉刷教室时,需要粉刷几个面,需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还要减去哪些物体的面积?”问题刚提出来,教室里的学生立刻兴奋起来,他们有的抬头观察,有的互相讨论,有的在课堂笔记上比比画画,每个学习小组又选派了代表进行了交流,最后得出了解决问题的结论:粉刷教室只需要刷左右前后上5个面,同时还要减去黑板和窗户的面积。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时,大脑处在思维的活跃期,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教师只要按照自己的教学预设,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就将课堂搞活了,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识。那么,教师怎样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呢?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的贴心人,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课堂上学生才能消除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从而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知识。其次,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胆量已经开始变小了,个别学生已经不愿意回答教师的问题了。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胆量,已经成为初中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学生在互问互答中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最后,充分利用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的教学风格,有条不紊地讲解每一节课内容,细心工整地解答每一道试题,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章可循,学习起来得心应手,避免无所适从。

三、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巧妙设问,刺激学生的大脑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勾股定理这一节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由勾股数的特征,假设a、b、c成勾股数,那a、b、c可以是多少?当场有不少学生脱口而出:3、4、5;6、8、10,等等。②笔者进一步设问:常见的勾股数还有哪些?教室里开始交流起来了,3分钟后各个学习小组分别展示了自己的成果:5、12、13,9、40、41等。③看到学生在问题的刺激下很兴奋,笔者趁机提出了问题。数字3、4、5构成勾股数,但勾股数是不是一定为3∶4∶5?有了前面两个问题的铺垫,学生很自信的解决了第三个问题。答案是勾股数a、b、c必须满足条件a2+b2=c2。在设计问题时,数学教师要多关心后进生,他们学习信心不足。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布置一些他们能够完成的作业,不断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逐渐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师生的表扬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对数学学习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用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房,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教师需要设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各层次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巩明秀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罗凯华.构建互动探究式课堂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9):11-12.

[3]杨秀华.小议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认识[J].学周刊,2011(32):78-79.

[4]易岳峰.高中数学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1(5):67-68.

第三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方法

摘要:

当今,新课程改革日益发展,对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生创新学习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手段,在对教材深入理解,把对课文的讲解、阅读教学和写作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和谐环境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仍占很大比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但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传统的串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不用过多的钻研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在讲授方式上也不够科学,认为自己讲的越多,学生接受的越多,掌握的越全面。于是,整个课堂都被教师“承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没有学生细毫的发挥空间,限制了学生的成长。

2、对学生的了解较少。在很多教师眼中,学生是一件被动接受的“机器”,只要不停的灌输,学生就会不断的掌握,这样的“一言堂”式的教学,使学生们失去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没有了创造性。中学生阶段正值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渴望认识外边世界,对新鲜事物接受比较快。但部分教师以工作繁忙为理由,不走到学生中间去,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不去倾听他们学习的感受,对学生的了解太少,使教学中,不能采用针对性教学措施。

3、没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停留在解词、分段、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几个步骤,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只停留在表面,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只是机械的去掌握课本内容,这种学习不仅没有起到让学生感兴趣的作用,反而容易使他们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味的被动接受某种事物,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要符合科学规律,不能只单单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动手实践,缺乏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很多学生对这种被动课堂很无奈,也很苦恼,既跟不上节奏,也没有吸收的机会,如同牵线木偶般的学习,久而久之,也就没有很好的学习效果了。

二、对初中语文创新教学方法的一些浅见

1、要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现代化的语文教学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环节。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置于主导者的位置,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背景差异、性别差异、接受能力差异等,要允许差异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有不同的进度,给每位同学展示自我的空间,让他们“秀”出自己的风采。比如当学生对某些问题回答的较慢时,教师要有耐心,循循善诱,不断给出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能够充分思考。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不要彻底否定学生,发现学生思考当中的闪光点,并在下次提问中,给他们重新树立信心的机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当中要注意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尤其是学困生和后进生,只有赋与他们的机会多了,才能让他们把自己的优点发掘出来,并形成良好的成功体会,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对成功的渴望,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课堂如果过于严肃,一团沉闷,就容易让学生们变得压抑,限制他们思维的发展,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创新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模式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全员参与,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好的环境。我们了解,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学习经历、生活阅历以及后天的用功程度都是不同的,他们各自兴趣爱好以及智力上的差距都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同学,无疑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也是一种对学生的不负责的态度,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当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就成为新时期教育的基本前提。

2、开展探究合作模式。语文课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和其他各门课程联系非常密切,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他学科,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求语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当中进行创造性学习,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思想,让学生从“要我学”改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性。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既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己探索的能力。自主探究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创造性学习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获得对知识的新理解,这样得到的知识更加深刻。

3、精心设计,创新教学。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制定教学设计方案。首先,教师从教材特点出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设计。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敢于发言、勇于发言、善于发言,让学生会质疑、会动脑、会解题,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让学习从单一的课本知识学习变为全方位的学习。教学中应该尤其注重阅读理解指导和作文指导。课文讲授中应该注意对重点段落的阅读指导,并适时的进行课外阅读和自主阅读引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直到增长见闻的作用。其次,课堂教学中要丰富教学手段,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授受能力,因材施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鲜活感,刺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而增长他们的创新驱动力。最后,要创造性的布置作业,这是教学环节当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教师要创造性的安排作业,引入学生创造作业,通过讨论、钻研,把自己所学知识自己独立设计成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创新当中收获成就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最终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丁光香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庞各庄乡庞各庄初级中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摘要】

数学是一门对思维要求很高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者在实践中积累思考问题的经验,为今后的数学解题做铺垫。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思维模式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逐渐开发初中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本文先明确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的具体策略,希望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死板地、生硬地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初中生。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实际吸收能力,忽视了开展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不利于实现每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不能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研究数学教材的主干内容,努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锻炼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重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一)促进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指引着初中生进行有目的的数学学习,推动学生形成他们自身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初中数学教师认识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之后,能更加清晰地明确自己的教学使命,能主动去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教师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会认真学习其他数学教师有效性教学的经验,会积极参加有效性数学教学的相关培训,会努力去革新自身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从而带着激情完成每一节数学课程的教学。

(二)拓展初中数学课本知识

数学课本是传递数学知识的载体,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以课本为基础。然而,数学课本往往由于浓缩了知识的精华而变得格外地晦涩难懂,初中生普遍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课本内容。初中数学教师意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之后,他们会拓展数学课本上的内容,从网络、报刊中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材料,利用这些补充材料激发初中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动性,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深入理解课本内容,从而提高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三)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他们容易在数学课堂上精力不集中,进而降低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效率。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反馈情况,我们发现初中生普遍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这导致他们逐渐对学习数学丧失了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必须要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因材施教地选择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带动学生积极加入数学课堂讨论,让初中生们带着兴趣去探究数学世界的奥妙、感受数学的魅力,能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益于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锻炼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良好的思维能力是解题的关键,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会格外重视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鼓励初中生参与数学问题的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解题意见,促进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彼此的解题思路,在合作中共同进步。这种课堂教学能够让初中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享受探究性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初中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数学解题思维模式,这将有利于初中生今后长久的数学学习,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一)参与初中数学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积极参加初中数学教学的培训课程,在培训中及时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思考如何在日常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所学到的新方法,继而提升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在听有关“课程背景”的培训课程时,感悟到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数学背景知识的介绍。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勾股定理是怎么得来的;在介绍七巧板时,可以介绍一下七巧板是何时由何人发明出来的。诸如此类的背景知识可以充实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深化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进而增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读初中数学课本知识,拓展数学教材的内容

新课标要求教师围绕教学大纲,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借鉴其他教学资料充实教学内容,进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仔细研读数学课本知识,把握教材编者的编写初衷,从网络、报纸、杂志上收集对初中数学教学有帮助的素材,强化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介绍教材上所给的直角坐标系的要素、定义,还可以用幻灯片向初中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直角坐标系。用生活实际中的一些材料拓展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拉近初中生与数学教材之间的距离,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初中数学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分析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我们发现学生往往无法在数学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不能紧跟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步伐进行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些轻松的、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比如,在学习“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养殖场实地研究“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营造生动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激发了初中生思考数学问题的积极性,让他们乐意配合初中数学教师的课程教学,从而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数学问题。

(四)更新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初中数学教师不可能一直指导学生今后一生的学习,教师务必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数学教学方式,多引导初中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锻炼他们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中位数与众数”一节内容时,可以将班级同学划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中位数与众数的奥妙,并在交流结束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小组讨论的成果。这种合作式自主学习方式能锻炼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探究中树立独特的认知观,深化他们对数学定理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数学课程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数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它不光是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更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广泛借鉴多个初中数学教师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成功先例,将别人的经验融入到自己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科学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从而更大程度地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潜能,在教学中锻炼他们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将初中生培养成社会栋梁之才。

作者:李林晶 单位: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杨丽杰,许常新,刘刚毅.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分析[J].现代数学教育,2013(12):45-46-47

[2]李凤仪,方心怡,石庆安.针对初中数学教学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江西技术教育,2011(67):98-99

[3]邹云,梁庆丽,卞景丽.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临泉市为例[J].数学教育信息,2016(51):77-78-79

第五篇:生活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摘要: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阐释新课程的理念时特别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鉴于此,我们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把鲜活的世界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了解、理解,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生活化的思品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依据及策略进行初探。

关键词:

课堂教学;生活;依据;策略

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吹响了“课程生活化”的号角,让更多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意识到:要实现思品课的灵性与活力,必须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把社会生活融入思品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堂认识社会,感受人生,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1生活化的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首先,生活化的初中思品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育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多方面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生活化的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正所谓“思品教学生活化,生活处处有思品”。其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更要尊重学生主体,关照学生生活经验。学习是人的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得知识,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关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以现实生活具体生动的生活事例为中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思考,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优化学习过程的目的。

2如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

2.1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基础:

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意识。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不是凭空的,是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理解、建构不断形成的,是通过生活而获得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意义,让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始终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2.2情境生活化: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而,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一定要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重视读社会生活现象和片段的描述和再现,既将书本外、课堂外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的资源,并以此来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例如在《礼仪展风采》的教学中,我创设了生活中与同学、长辈、异性朋友相见时的握手礼仪;有人来家中作客的待客礼仪;拨打、接听电话的礼仪等有关生活礼仪的情境。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和感受,得出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2.3问题设计生活化: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以课本为基础,设计一些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讨生活。比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在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所掌握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奥运期间,不同的地区都提出了汽车分单双号行驶的政策?学生们七嘴八舌,有不少同学认为这是为了节约能源,减少废气的排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绿色奥运做好准备。接着,我又提出:这符合我国建设什么类型社会的要求?在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违背这种社会要求的行为?应该如何克服?学生们积极讨论,进行合作探究。这样的情境创设,发挥了“生活即教材”“社会即课堂”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学习,使学生觉得生活就是课堂,课堂就是生活。

2.4活动开展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深化学生的认识,就必须延伸课堂教学,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内化知识,形成共识。生活化的活动,是指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活动的形式要贴近生活,设计的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例如在讲授《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内容时,我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清除路面垃圾。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辛勤劳动,街道的居民也主动参与进来,道路变整洁了,干净了。活动结束,同学们都感觉收获很大,感受很深。他们真正明白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意义,理解了书本上提到的“给”永远比“拿”快乐的道理,认识到了承担社会责任,每个人义不容辞。

2.5课后作业生活化:

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内容,可以说是为了提升中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使教育真正应用于生活,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因此,教师课后要布置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不经意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体会课堂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完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一课后,我布置学生课后做一个社会调查,调查社会上和身边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他们如何看待网络以及上网的后果。从调查中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明确自己今后如何去上网,如何正确地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将书本知识更好地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更强化了课堂知识点,更深入学生的思想,更好的达到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唯有和学生共同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完成思想品德教学任务。

作者:王海叶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五中学

第六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读的培养

摘要:

“读”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各个学段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有“读”才能使机械死板的文本和课堂活跃起来,才能把阅读材料的繁文缛节简单化和有效化,只有读出来才能使初中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朗读和默读;阅读技巧

随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改变了以往那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初中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尊重,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然而,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我们的课堂焕发无穷魅力。“读”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各个学段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有“读”才能使机械死板的文本和课堂活跃起来,才能把阅读材料的繁文缛节简单化和有效化,只有读出来才能使初中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读”的能力?下面谈谈我对这一课题的几点理解和看法。

1培养朗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帮助初中生掌握文章内容,活跃思维,培养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在课堂阅读中,不管讲解哪种体裁的阅读材料,低年级或高年级,都需要朗读这个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朗读本身就是对字、词、句子以及文章的理解与把握。并且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教学,加强初中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语感,而且还可以开发初中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与语言组织能力。不过,要有效发挥朗读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重大作用,真正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达到课堂阅读真正目的,我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1明确培养朗读能力的要求:

2011年新版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地读,就是要坚持用普通话读,声音要清晰、洪亮,要读准字音;流利地读,就是要对朗读的材料稍微熟悉,读的时候要语句通顺、连贯;有感情地读,就是声音要抑扬顿挫,做到声貌齐聚,感情自然流露于表。对朗读的要求,不但老师要了如指掌,还要让初中生心知肚明。只有如此,才能使老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进而使朗读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

1.2把握时机做好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在阅读教学中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师的有效的范读,能引起初中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对朗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很快地增强初中生的朗读能力。

1.3强化对初中生朗读的指导:

要想实现朗读教学的目标,单单做到教师范读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是加强对初中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初中生的朗读一定要在老师的帮助与指点下进行,进而增强朗读水平,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来说,我们对初中生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初中生朗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除了新课标对初中生的朗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还要对他们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为前提,把解释字词、剖析课文、教师范读等结合在一起进行。指导朗读的关键还要指点初中生把他们自己从文中所体会到的东西,通过大声朗读正确地表述出来,使朗读起到加深理解文章内容的作用。(2)初中生要自觉改正朗读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当初中生在朗读中出现某些错误时,老师不能只是说:“不对,我给你读一遍。”然后就给初中生念一遍。老师应该仔细查明出现错误的原因,接着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促使他们积极探索,让他们自觉改正错误。(3)重视朗读训练的方式。要理解一篇文章,必需反复读,但一味地读,读了一遍又一遍,只会让初中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老师要创设一些读的形式,以激发初中生的兴趣。要按照材料内容安排各种读书方式,如可以分角色读、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等,还可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诗歌朗诵、演讲等形式,从而使初中生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也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4)注重培养朗读的技巧。朗读时只有协调好语调、重读和节奏三者的关系才能读得通顺、流利且充满感情,完成朗读的各项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提供给初中生一些有效的朗读的方法,进而实现朗读的有效性。

1.4设置良好朗读的语言环境:

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初中生的注意力。那么怎样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大家都知道,单调的朗读只有让初中生变得口干舌燥,毫无兴趣。所以要设置一些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初中生乐于读、争着读。

1.5掌握朗读评价的策略:

很多老师愿意对初中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直接的评价,这样直接评价能使初中生直接感受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助于改正和提高,但朗读教学中适当使用一些启发评价也是必要的。一般课文所要表述感情比较复杂,除了原始的喜怒哀乐外,还应由精神需要得以满足产生的愉悦感。在朗读教学中,应针对各种朗读需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要求初中生读熟课文的,应当采取直接评价;要求初中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应当采取启发评价,也就是通过引导性的问题或者是体态语来发人深思。这样既引起了初中生的注意力,又激起了他们探索的欲望;既对朗读进行了评价,又对朗读进行了指导;既让初中生掌握了朗读策略,又活跃他们的思维。

2培养默读技巧

默读在阅读教学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初中生全身心投入于文章环境中的最佳方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最多的阅读方法就是默读。所以默读能力是所有人在阅读生涯中必备的一种能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初中生的这种能力。首先明确要求,抓住重点默读是不作声的阅读,它是阅读最重要的方式。平时我们所说的要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就是指培养默读的能力。初中阶段所要求培养的默读能力,新课标对此提出了详细的目标:要求初中生认识并学习默读;要求初中生初步学会默读;要求初中生默读要达到一定的速度,所以初中阅读教学都需要默读训练。其次还要强化默读的学法指导和练习过程。大家都知道一篇课文的信息量很大,有的内容是重要的,有的内容是次要的。我们要尽量让初中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大量的阅读信息进行取舍,把有用的内容记入大脑,并且要边读边想,也可利用启发性的问题进行有效引导。

总之,朗读和默读都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我们每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把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语文老师还要多加思考,积极探索,在教学中使用好“读”这一教学方法,进而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质。

作者:几朵伟日 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民族初级中学

第七篇:初中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对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初中语文越来越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将生活和教育紧密相连,将教育的理念更好的渗透到生活的点滴中,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与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学到的知识。本文对当前语文教学课堂进行了细致的探究,并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探索。希望可以对教师今后进行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0引言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语文教学的开展必须要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有将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使我们语文教学更有魅力,这就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学生心理的探索,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语文不仅是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生活才是我们真正的“语文”,语文课堂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来进行,必须将我们生活实际与语文相联系。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只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关于人生的道理,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这篇文章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可以使同学们更好的感受到语文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快乐成长。

1将生活与语文课堂相结合的意义

语文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视角,我们要通过语文更好的观看世界,将语文扎根于我们生活的土壤。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让学生更好的生活,每天都有饱满的激情与能量。只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更好的打动人的心灵,才能为今后的写作之路奠定基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这些融入自己的情感转化为好的作文素材,只有将生活与我们的语文课堂想结合,才能发挥我们语文课程的最大化。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将生活中的点滴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

2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的现状

2.1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学生积极性差: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依然采取“填鸭式”教育,教师对课程进行教授,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同时不少学校和教师依然将成绩过分看重,对于一些教学中应该设置的活动选择忽视;部分教师们一味地将学生成绩看的过重,将成绩看作是评价一个学生的主要标准,从而忽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能力的运用,将语文知识学的过于死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让学生通过“说”来表达自己,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很少,导致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语文课堂死气沉沉,这就导致了学生积极性的进一步低下。

2.2课堂任务繁重,过分注重语文知识灌输:

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时,一般采用领读课文,再让学生背诵片段、默写单词等方式,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一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教师只是在教语文,而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进行教学活动。教师们教学过程中也缺乏热情,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太过低下,只是一味的学习知识,而不知道去表达自己,教师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只顾讲自己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求,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较低,学生也不能积极主动的思考知识。我们要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让语文教学走上生活化的道路。

3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具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3.1明确教学目标,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我们语文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应该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平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掌握当下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掌握学习的知识,同时教师应该营造一个相对融洽的学习课堂,充分把握学生们的兴趣点,让学生们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收获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那些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3.2实行探究式学习,加强对教材探索:

教材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基础,我们教师应该加强对教材的深入探索和理解,只有对教材深入理解,我们才能更好的将知识转化为一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培养。例如我们在学习《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时,我们要加强学生对于祖国和家乡的那份爱,虽然离我们学生的年代比较远,但是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相关的抗日视频,将学生带入到那个氛围中,以东北富有个性的景物吸引同学,唤起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用日本侵华的事实来告诉我们的学生时刻不忘国耻,热爱我们的国家。

3.3密切与生活相结合,借助现代科技:

我们不仅要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要让我们的教学方式更加生活化,我们要尽可能的将学到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把看到的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更真切的客观感受。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中融入现代因素,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将一些难懂的语文知识以框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录制或者在网上搜索一些与所学教材知识有关的趣味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独特的魅力,在一些平常的诵读中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进而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探索初中语文教学与生活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这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学习,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中的点滴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善于思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热爱生活。这篇文章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于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具体建议,希望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作者:吴晓凤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陈艺娟.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149+151.

[2]肖柳.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182

第八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繁荣,各个阶段的教育事业都走向了改革创新的道路,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也随着时代的脚步进行着改革。在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的初中语文有着更大的学习要求。创新发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既是国家发展根本,也是民族灵魂的传承。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不断的改革创新是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也是培养学生优秀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整个受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就是初中语文,初中语文不仅仅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学生以后的深造和学习乃至生活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对课堂进行改革是改革教育的最重要的渠道,根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创造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初中语文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目前我国进行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继续解决的问题就是开拓出一条合适的道路。

1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堂上对语文教学的人文特性过分的突出

在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语文课堂的要求把握往往有着偏差,很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对于语文的人文特性过于强调,即在课堂中把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等方面放到了教学的重点,而把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放在次要的位置[1]。在初中语文的教育中,很多的教师在课堂中常常对课文的理论知识和内容不进行重点的讲解,反而是举办一些关于课文的辩论会或者是一些主题班会,希望学生能够从中有一个情感的共鸣或者价值观的形成,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一味地去感受课文中作者的思想,而忽视重要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积累以及基本的语文技能的培养。

1.2对语文的教学形式过于看重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很多的教师对于教育形式的新颖化和多样化过分的追求,这种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的追求,会造成初中语文应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形式相互脱节。例如很多教师无论上课的内容是什么,都喜欢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但是有一些内容适合使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有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这种方式。在不适合进行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中使用分组的形式往往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并且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适合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形式的课堂中,学生的交流时间要有明确的规定,小组人员要按照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知识基础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对思考错误的学生进行引导。

1.3语文教学的课堂鼓励针对性不够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很多的教师往往会用“你真聪明”、“你真棒”之类的语言来夸奖学生,而且由于语文问题的答案往往开放性较强,这就造成了无论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时候是否正确和有道理,都会受到老师的鼓励,甚至有的语文教师会把这些对学生无差别的鼓励语言当作自己的口头禅[2]。鼓励学生是好事,但是无差别的鼓励往往降低一些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初中学生往往希望老师能够给自己不同别人的评价。这种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无差别、没有针对性的表扬,往往会导致学生降低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而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

2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对策

2.1创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下,人们通常把语文教学模式固定在一个模式中,即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而且很少做出改变,而且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的正确。其实不然,这种把课堂当作教学主体的思想是错误的。现在新概念下的课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除了传统的课堂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验课堂和第二课堂,这种语文教师用心设计和布置的课堂不仅仅能够达到传统课堂的授课效果,而且对于教材基础知识的传授有着重要的作用。

2.2加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

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课堂教育常常采用教学形式就是填鸭式,初中语文课堂也不例外。这种课堂常常平平淡淡,很难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心理,一旦学生对于语文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3]。

2.3充分挖掘初中学生创新的源泉

创新和改革初中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把学生创新意识挖掘出来。创造任何事物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想象和创新能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和条件是我国初中语文教师的必备教学工作。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从而促进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3结语

我国目前传统的教育形式仍然存在,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会是一个长时期的工作,而且改革过程中还有很重要的细节需要仔细的思考。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中,只要我们能够敢做最行动并且能够认真的实践,中国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将会成功,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会迈向光明的道路。

作者:胡晓梅 单位:福州第三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刘会芹.浅谈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才智,2014,(18):100.

[2]张瑞娟.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的困难和对策[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A),2014,(4):227.

[3]李成柳.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