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数学课堂教学探寻(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应试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较死板,没有生机,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则有效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效果和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本文详细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理念,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理念
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方法发生了全面革新,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体现在例题生活化、数学计算生活化和数学导入生活化这三个方面,为了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还要从教材编写和课堂氛围两个方面进行努力,方能使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最佳作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主要从学生角度出发,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前提下,小学数学教师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举一些非常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比如平时在家里父母分水果,一共买了20个水果,家里三个孩子,分给哥哥5个,姐姐5个,还剩下几个苹果等诸如此类的数学问题,这种问题在生活中很常见,能够活跃小学生的思维,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发散小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师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让小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有些问题甚至不只一种答案。比如一张纸减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这就是一种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这问题考查的是小学生对角的认识,平角、直角、锐角和钝角,小学生通过思考这种问题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大脑。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体现
1、例题选择生活化
新课标要求下,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出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一些生活化较强的例题,并且选择的例题要能够吸引小学生去积极思考,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去理解例题,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去解答例题,最后得出答案,无论对与错,教师在根据小学生的解答结果有针对性地给小学生讲解。例题选择生活化关键在于选择一些比较新颖,迎合小学生兴趣的问题,才能够确保小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加深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和动画片有关的数学例题,动画片《鼠来宝》中有几只小松鼠,他们都闯了多少次祸,以此作为切入点,然后在出一些和小松鼠有关的数学练习题,这部动画片小学生都很喜欢看,可以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问的问题。
2、数学计算生活化
数学计算生活化在于给学生讲解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生活中的菜米油盐等问题,这种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也有用到。但是在新时代要出一些时代性较强,并且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计算题。比如很多小学生比较喜欢看《奥特曼》,教师则可以这样出题,奥特曼的队友分别向怪兽发射了10枚、6枚、7枚和9枚大炮,请问他们一共发射了多少枚炸弹,这种数学问题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吸引力很强,他们会自觉计算这道数学题,教师能够省下很多督促学生的心。数学计算生活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出一些生活化较强的题目,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督促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于计算,不怕出错。
3、教学导入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导入方法能够促使课堂教学成功。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基础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比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角星等图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小学生放映幻灯片,将三角板、课桌面、红色星星展示给每一个小学生观看,然后问同学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形状吗?然后在向同学详解讲解三角形、四边形以及五角星等各种几何图形的特点,帮助小学生认识这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导入方法,可以让小学生对所学知识首先形成一种感性认识,在后期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在逐渐加深认识,最终消化,原因在于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感性理解,之后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
三、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的举措
1、教材编写生活化
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也进行了全面改革,原本课本插图全部换成了更加生动有趣的图片,这一举措是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成长特点出发,配的插图很多是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之类的图片,这也是人们在电视和电脑上经常看到的图片,小学生从课本上看到这些图片自然不陌生,甚至还倍感亲切。教材中的例题也多是与高科技产品相关的,比如航天飞机每小时飞行5千公里,请问10小时飞行多少公里?诸如此类的问题教材中很多,这可以说是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生活化的进步。
2、课堂氛围生活化
当前很多新型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学导双行教学方法等,这些新型教学方法也都处处体现出了生活化教学理念,大大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小组合作学习是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在开展过程中学生被分成几组,然后每个小组同学共同探讨,这类似于家庭开会的形式,每个小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存在的顾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当前很多新型教学方法都是从生活角度去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小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无论是例题选择、数学计算,还是教学导入,都体现出了非常浓厚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当前,生活化教学理念必须要建立在充分把握小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的基础上,否则就会无的放矢,失去其原本应有的价值。课程改革之后,国家对素质教育更加重视,教材的编写更是以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各种配图、例题和思考题无不渗透着生活化理念,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会更加突出。
作者:吴斌礼 单位:钦州市子材小学
参考文献
[1]岳香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方法初探[J].群文天地,2012(09):10-15.
[2]李云玲.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学周刊,2016(36):20-25.
[3]王春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50-52.
第二篇:联想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运用
摘要:
通过联想式提问教师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正需要这种提问方式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小学就能打好数学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式,阐释了联想式提问的重要性,提出了对如何运用联想式提问的认识以供参考,以期达到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联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
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小学生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差的特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联想式提问的方式,不断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懂知识点。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在师生共同参与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思考,最终实现思维的发散。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及时反馈给教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大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使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避免了在课堂开小差、走神等问题,从而能让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水平及时作出教学内容与方式上的调整。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记忆公式概念,然后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在记忆、理解、应用、创造、评价这几方面不断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注意提前做好充足准备,以学生为中心,循序渐进地进行多样的提问方式,使学生最终达到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运用。
二、联想式提问的作用
联想是通过观察、思考,然后根据事物或问题的特点,联系自身的经验与所学知识进行想象与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带有目的性与自觉性的想象。在课堂上运用联想式提问可以启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教师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类比、模拟、猜测、创造,一步步发散思维,理解到更深层的概念含义。小学生因其年龄小的缘故,无论是知识储备量还是思维能力都十分欠缺,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联想式提问,让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向课程所要求的方向前进,将复杂的数学逻辑概念转换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快速掌握所学知识。较之其他的课堂提问方式,联想式提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活其思维能力,使闭塞的思维如开闸之水一般涌出脑海,思维开放,学生的兴趣也会随之大大提高。小学生正处在活跃的成长阶段,这样的联想式提问能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发展其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活跃性。
三、联想式提问的主要方式
在认识到教学中联想式提问的重要作用后,要充分把握其要点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实践应用。如何运用才能更好地达到其效果,关键要注意把握联想式提问的注重点。
(一)抓住要点重点提问
在备课期间对于课堂提问的准备,一定要有针对性,抓住所讲知识的要点重点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不能像“填鸭式”教学一样没有重点的提问,再多的问题也不能实现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首先重点要让学生掌握的就是分数的意义。通过分蛋糕的例子来让学生明白分数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接下来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个概念就需要通过联想式提问使学生自行思考。“除了老师黑板上刚讲的分蛋糕的例子,还有其他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来表示分数的概念吗?”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开发思维,积极思考,联想到其他的例子,如分一个苹果,分一杯水等,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二)启发性提问
课堂上通过联想式提问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不断激发自身思维,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通过联想式提问启发学生思维,以一个问题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启发更多的思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就可以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么算的?”让学生来联想平行四边形,通过联想可以发现二者的相似处,接着就可以再画图提问“二者有什么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二者的差异,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于是能够自行推导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边长乘以高再除以二。这样的联想式提问一步步启发学生,开发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中自己就掌握了知识,并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辅助多种手段提问
提问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增强教学效果,若是再辅助其他多种的手段,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课堂上运用画图辅助,分数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可是通过画图就能让这样的概念更形象化,画出一个整体的蛋糕被分为平均两块,那么一块就是二分之一,在这样画图的基础上再去提问就更有助于学生去联想、创造。还有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更能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更能启发学生去思考。解决应用题时,教师用多媒体将题目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通过联想式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不但能调动积极性,更能开发其创造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联想式提问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活力与积极性,同时还要认识到这种提问方式所需注重的方面,巧妙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联想到身边的事物,将复杂的数学知识概念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到一起。小学数学作为学习的基础,在开发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懂知识,以“问”代“讲”,让学生自己在问题中思考到答案,理解到内涵,联系到生活。
作者:张怡 单位:吴江区松陵小学
参考文献:
[1]赵幸龙.联想式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5(4):116-116.
[2]方海砚.巧设问题点燃思维——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231-231.
[3]金丙芳.诱发联想启迪智慧——谈联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旬刊,2014(2):141-141.
[4]杨世云.有效提问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艺术,2015(9):19-19.
第三篇:农业院校公共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院校数学类课程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GJD1214016)
【摘要】
基于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公共数学课程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通过对东北农业大学公共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探讨了导致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数学公共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
公共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问卷调查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对较高效率和效益的教学过程。这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即便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较多的教学内容,但如果学生并没有将知识较好地消化吸收,那么这也是无效或者低效的课堂教学。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价值量度。
1.高等农业院校公共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
公共数学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既具有数学本身抽象难懂的特点,同时又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大学公共数学教学现状堪忧。相当一部分师生在公共数学课程的教与学上十分辛苦,但获得的教学效果与之却不成正比。许多学生能够及格,但其数学学习能力并未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而增长,许多高校数学教师仍缺少向教育科研要“教学效益”的意识与能力,不注重因材施教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使用,最终导致低效的课堂教学与不断发展的人才素质高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本应对新世纪人才成长有相当推动作用的公共数学课程反而对人才的成长产生了一些抑制作用。因此,深化大学公共数学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在当前削减课时总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各科教学内容都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高校公共基础课外延式改革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而内涵式的发展空间还很大[2]。数学本身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又决定了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确立现代有效教学观念、有内涵式教学改革之路,是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必然选择。
2.东北农业大学公共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分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切实有效地展开高等农业院校公共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组与部分师生展开座谈和个别约谈,并同时对东北农业大学各级学生进行了关于公共数学课堂教学与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以点出发扩展到面对高等农业院校公共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为未来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2.1研究对象
东北农业大学大一各专业本科生,其中农科类(农学、生物等)312人,工科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90人,经济类(农林经济管理等)465人。
2.2研究方法
课题组针对学生对公共数学课程的认识、课堂表现和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其他方面设置了问题进而形成问卷,并根据研究需要对问卷进行了标准化处理,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答卷和集中收卷的方式,每位学生一份。以覆盖面最大的高等数学课程为例,共涉及25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发出问卷1643份,收回1532份,有效问卷1167份。
2.3调查结果与分析
2.3.1学生对公共数学课程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高等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且高等数学的知识或思想对于将来工作和生活是无用的,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调查结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认为无用,那么除了应付考试以外还会有动机去学习数学吗?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学习需要,这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学生心中没有对高等数学的学习需要,自然也就谈不上学习动机。既然有80.29%的学生认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习数学是有帮助的,那么课堂教学就应该向这个方向改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2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数学的课堂教学内容,有12.77%的同学觉得内容枯燥,13.88%的同学认为理论性太强,而且在课余,学生很会少主动找教师答疑。有88.2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习题课,其中31.20%的学生认为是非常必要。这是由于高等数学课时有限,教师往往缺乏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造成授课很长而练习较短的情况,如果应学生要求在课堂上留出进一步练习的时间,那么最后只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给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造成障碍。此外,虽然有62.98%的同学从不逃课,但是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听讲的却只有39.93%,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既不预习也不复习,也不独立完成作业,这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最后一项,将学生分为“创新型”和“实践型”两个层次进行教学,虽然反对的学生人数较赞同的稍多,但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异,因为这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新举措,师生双方还都在尝试中。
2.3.3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58.70%的学生认为高等数学的讲课速度过快,实质上是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或者不适应大学教学方式引起的,从这点来看,分层次教学还是有必要的。值得欣慰的是,对于数学教师的授课态度和教学内容,大部分学生还是持肯定的态度,但仍有19.6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授课态度一般,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应引起重视的是最后一项,有12.68%的同学回答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很少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只会将数学变成空中楼阁,让学生以为数学是高高在上的、空洞枯燥的理论,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这里面固然有课时有限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2.3.4其他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高等数学及格率能达到89.98%,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数学课程成绩是由笔试成绩、数学实验成绩以及平时成绩三项折合而成,单独计算笔试成绩的及格率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这说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是不够扎实,不容乐观,。有43.59%的学生都是在上“大课”,这是师资力量有限,而学生人数较多造成的,导致教师无法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阻碍。除调查问卷外,课题组成员在与部分学生和教师的座谈中体会到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课程之间的衔接也是影响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因为高等数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高中接触过的,但是只是“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却还不认真倾听大学教师对“所以然”的讲解,造成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不高的结果。再者,学生初入大学,自制力较差,学风日显浮躁,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数学的基础理论。由于数学本身的特殊性,目前大纲要求的高等数学知识有90%都是18世纪以前的内容,而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学术修养所限,无法给学生以与时俱进的当代数学发展的信息,使得学生认为数学的教学内容陈旧枯燥,认为这个学科是无趣的。
3.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公共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结合调查问卷分析结果,以及座谈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我们总结出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公共数学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途径如下:
3.1做好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衔接
大学公共数学课程是相关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学期就开设的主要课程,也是进入专业学习前要跨越的一个重要台阶。大学公共数学课中有很多内容是高中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例如,高等数学中的函数、极限等概念,概率论中的古典概型,都是学生在高中曾经学习过的内容,只是当时学习的知识面较窄,内容较浅,对思维方式的强调不够深入。在教学中通过挖掘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对大学数学课程的畏难情绪,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平稳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公共数学教学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
在大学公共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有些学生说“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一上大学就害怕数学”。现有的大学公共数学课程的内容体系是传统而完整的,教学内容几十年来几乎没有显著变化,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过分重视对定理公式的讲解和推导,而忽视了在实际中的应用,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导致讲台前教师挥汗如雨,座位上学生昏昏欲睡。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曾经说“数学是很有意思的科学。”他在接受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的一次访谈时说到:“数学课要讲得孩子们有兴趣。孩子们都是有好奇心的。他们对数学本来也有好奇心。可是有的教师教得不好,把数学讲得干巴巴的,扼杀了好奇心,数学就难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念多样化。因此,必须针对学生的状态,改革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淡化理论的推导,注重实际的应用,增大数学实验课程的比例。例如,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可以只要求学生掌握微积分概念和简单的计算,而将大量复杂的、有难度的计算在计算机上应用数学软件完成,并鼓励学生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数学建模的学习,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同时,教师应不拘泥于教材,选择与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实际问题作为理论知识的补充,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上来,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对数学的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高等数学不仅是理论,更是解决专业问题的重要工具,增强数学教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提高一线数学教师的道德素养和学术修养
首先,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教育的责任感,良好的言行举止和性格特征是优秀大学教师应具有的素质;理解、尊重、信任学生,真心地热爱学生,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观念最为多样、个性最为张扬的群体。具有这样的道德素养,本身就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再者,教师应该具有有效教学的观念,能够驾驭好课堂,并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教法教态、有亲和力的教学风格、敢于改革和善于创造教学方法,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引经据典、张弛有度,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最新应用,不但对课程的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甚至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会产生正面的影响。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进修、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充实自己的头脑,净化自己的心灵。
3.4增强学生自律能力,培养良好的学风
通过以上三点可以看到教师在提高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根源还是在于学生自身,因为最终的结果体现在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那么学生在课堂的自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共同努力来转变部分学生的“厌学”思想和某些不良习惯,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风,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结束语
本文仅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对影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公共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但讨论得不够深入,解决途径也并不全面,还需要更多的一线数学教师一起探索和实践,尽快将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最终目标完成。
作者:汤岩 郭雅丽 徐文仲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任永泰,葛家麒,李放歌.高等农业院校公共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45~48.
[2]宋秋前,潘爱珍.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有效性调查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05:20~23.
[3]贺志雄.高等数学教学需要研究的三个问题[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15):103~105,109.
[4]汤岩,任永泰,李放歌,刘振忠.思维定势在大学数学课堂创新教育中的迁移作用.大学数学,2011,27(5):144-147.
[5]汤岩,任永泰,葛慧玲.关于提高大学公共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大学教育,2013,07:79-80.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做法
摘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我们依据小学数学科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分析,针对每课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保证完成每节课教学任务。同时,着力减少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的投入,提升教学效果。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
课堂;优化;情境;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减负”“高效”的主阵地,现代教学内容知识丰富,环节紧扣,应用广泛,方法多样,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一的方法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向课堂的40分钟要效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的关键是增效,而增效的关键在于课堂。因此,数学教师应提高课堂效益,以达到增效的目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增效、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呢?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学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人,如果学生不想学,不愿学,那么,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学生对数学科越感兴趣则学习越有信心,学习结果也会越好,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学生的自主性就会越强。那么怎样实施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预先用硬纸皮做了一个长方体的礼盒,把它放在讲台上,问:“同学们,老师准备做一个礼盒送朋友,好看吗?”同学们看后摇摇头说:“不好看。”“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变漂亮呢?”同学们急着说:“可以用彩纸包装一下,肯定很漂亮。”“那好吧,今天我们就讨论包装这个长方体需要多少彩纸?”接着板书课题放手让大家分组探索,合作交流,小组汇报,各抒己见得出表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有实效性的,这种情境的创设就是非常有效的。2.创设有效的实践活动情境新课改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我们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性情境,如把学生带到户外上课,融合平时的日常生活,学生会产生新鲜感,印象会特别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例如:在《东南西北》一节观摩课上,老师忽然把学生带到户外操场,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找日出的方向,联系日常观察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以此为固定方向,让学生辨别校园古树、石碑的方位,接着小组汇报,老师再稍加点评,学生学有所用,兴趣盎然,印象深刻,成为整节课不不可多得的亮点。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中,这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
二、创新模式,优化方法
我们要追求灵动而简约的数学课堂,要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顺序,形成教学方案。(1)优选课堂结构。传统的课堂结构往往将一节课40分钟的重点都放在教师的讲授上。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背,以新授课为例,我认为时间分配上:“复习导入,引入新课(5’)→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5’)→深化巩固(7’)→课堂检测(7’)→检测反馈(3’)→课堂总结(3’)的六段式结构就是一种较优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而且,我们课堂教学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高要求和快节奏,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必须是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2)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语言、板书等),必须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投影、音响、电视等),使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努力体现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升传统教学效果。目的是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提高吸收效率,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3)优化教学形式。常言,教学中“授之以渔”,是指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我会在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上自然渗透“尝试教学法”教学理念,环节上可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积累各种学习方法。同时我们应善于使用分层达标的教学,注意个体差异。(4)优化课堂练习。学生往往只认为书面作业才是作业,而教师绝不能和学生一样看法。我们在练习时除了要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外,还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练习多了,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也学得乏味,练习少了,则又达不到检测、巩固、启导的目的。对于低年级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练习,对于高年级可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或创设一种情境,多安排一些实践性练习,让学生体会学习和生活的紧密联系。(5)优化课堂评价。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们要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用赏识的眼光评价他们,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方向而努力。
三、注重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是教学反馈的主渠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末一环,因为其对教和学双方都有促进作用。学生可根据教师传递的信息,获得自信或启发,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教学做出调整或改进,使下一节数学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提高数学课室效率的根本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上一切活动的主人,也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成为一个成功的发现者和探索者。我们教师,只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凡在教学中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作者:梁健辉 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红郡小学
参考文献:
[1]夏永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新课程,2010(11).
[2]刘爱华.打造小学教学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J].现代教育科学,2012.
[3]扬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第五篇:初中有效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步入了快节奏的生活,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生命,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于教学效率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率,让数学课堂成为有生命力的课堂,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入手,通过调整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教学手法,创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做出努力。
关键词:
初中;有效数学课堂;教学
所谓有效的教学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作用,从而获得最大效益的教学。因此,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本体,从学生的实际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以自身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为例,为构建初中有效数学教学课堂提出几点意见。
1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间的相处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建立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就事论事,不能随意触及学生的人格,从而使学生对于教师产生敬重、喜爱,愿意与教师和谐相处。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从心底转变自身的角色,将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伙伴来相处,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重措辞,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在课堂上敢于说,乐于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关系的融洽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轻松的心情,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教学课堂,提升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促进有效课堂的建立。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求知欲、探索欲的重要前提。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甚至厌烦,这是因为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不喜欢、没兴趣,没有学习数学的动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教学,比如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喜欢上数学学习。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环境中,以学生熟悉的情景进行教学能减轻学生的抵触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数学知识,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
3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积极的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活跃的状态,有助于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拥有充沛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将新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化为能力。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向性、目的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可能性。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探索勾股定理》一课时,教师在教学的一开始就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运用面积法探索勾股定理,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之后教师通过讲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通过观察方形地砖发现数学公式的故事,向学生们提问:“你们知道他发现三个正方形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吗?”以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自主的投身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去,寻求其中的奥秘,进而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问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为学生营造了积极的学习环境。
4创建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教学
初中数学的学习多是抽象的知识,教师只通过口头的表达很难使学生领悟到数学中的逻辑关系,会让学生感觉云里雾里,难以真正意义上理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投身于数学实践中,在动手实践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将抽象的知识转换为具体的知识,进而消化为自身的知识。动手实践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能依据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推理,进而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例如,在数学七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在生活中遇到的立体图形,这样能使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回忆中制作出自己熟悉的几何图形,并且在学生互相交流、合作中拓宽学生的思维,在制作中能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的教学形式,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流转,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教学中,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5注重激励式评价,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肯定,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能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继续努力的能量。学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兴趣、家长的赞许和教师的评价等,教师的积极评价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促进学生为得到再一次的肯定而继续努力。因此,教师要看到每位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并及时给予激励式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肯定,使学生相信我能行、我可以,从而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例如,在教学中,一位学习稍差、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在一次作业中,答题步骤很有逻辑性、很清晰,教师就可以把握住机会对该学生进行肯定:“你的答题习惯很好,清晰直观,对数学学习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大家都要向你学习,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你在做题时的数学逻辑很清晰,很有学数学的天赋,继续保持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之后,这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变得更加主动,逐渐成为了课堂上的积极分子。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在建设高效课堂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并注重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去探索知识、追求真理,从而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作者:殷剑炜 单位:宁夏泾源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福德.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学周刊,2014(35)
[2]李瑞.对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6(09)
[3]王炜.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J].华夏教师,2013(09)
第六篇: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分析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已经实现有效的运用。且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可以满足实际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研究
前言:
在现代化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教师也已经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说,教师就要积极做好融入工作,找出其中的有效切入点,帮助学生学习好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说,是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上逐渐发展起来的。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难以掌握好学习的重点。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为相应的视频,以此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在这种教学视频的影响下独立掌握好知识。所以说,翻转课堂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
1.1理论基础:
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来说,其理论基础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学习的理论,且在具备充足的学习时间与条件的影响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好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所以说,作为一种知识的传递载体,通过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这样也就满足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看出,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可以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来对知识进行检测,以此来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也就可以规范好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1]。
1.2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之间的对比:
第一,对教学的流程实现了颠覆。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好知识,这样也就实现了知识的有效传递。且在翻转课堂中,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来实现知识的内化,这样也就实现了对教学流程的颠覆。第二,对教学的形式进行转变。通过对比两者可以看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最根本的环节就是问题,在问题的影响下来为学生营造出可以实现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挖掘出了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了个性化的发展。第三,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占据课堂中的主体,而是站在了引导的位置上来帮助学生学习,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着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所以说,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的充分的发挥。第四,对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进行了创新。在翻转课堂的影响下,微课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且对于微课来说,具有教学目标明确以及内容精湛等特点。所以说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微课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帮助学生强化的记忆,让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好学习的进度,这样也就可以便于后期复习的有效进行[2]。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
2.1采用分析逻辑法: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且对于课程设计来说,是否新颖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工作。如学生在学习“轴对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活动,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来找出其中的特征与规律,这样也就可以通过逐渐的引导来让学生掌握好这一知识[3]。
2.2利用好多媒体:
对于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说,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利用好其中的视频以及声音等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将函数曲线图制作成为动画,其中还要明确标注出函数的性质,以此来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也就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确定出准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目标来说,是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确立出准确的教学目标,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且对于教学目标来说,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确立。如学生在学习“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前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内容。且对于这种方法来说,比较注重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找出其中的关键点。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好这一内容。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重点,同时还要确立出准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只有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探讨与研究,才能真正实现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样也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此外,教师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要从生活化的角度上出发,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4]。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同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出发,以此来保证教学活动的科学性,通过有效的辅助手段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可以掌握好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与质量。
作者:王蓉佳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赵能军.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融入“翻转课堂”[J].考试周刊,2015,(39):64-65.
[2]李昔莲.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5,(10):11-12.
[3]王鹏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考试周刊,2016,(23):73-73.
[4]廖钦敏.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5,(23):358-358.
第七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摘要】
在高考中,高中数学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两个要素以及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很大,教学思维相比初中数学而言要更为抽象。很多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原因不单在于学科本身难度的加深,还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放弃它。因此,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在高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能够在授课中对课堂充分利用,保证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要重视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效果,即,教师需要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课堂知识。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即,学生可以主动性的索取课堂知识。
2.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两个要素
2.1教师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水平。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水平越高,对于知识的把握度越高,进而才有能力选择先进的教学理论及方法进行课堂授课。而且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将数学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是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教师的个人素质高,真正喜爱教师行业,会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学生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的学习基础。由于小学、初中都有数学科目,这两个阶段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了高中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不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甚至会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会保持活跃的状态,如,认真回答教师的问题,与教师积极互动并沟通,使整个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积极作用。
3.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虽然一直是教学工作中提倡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实际做到的教师少之又少。高中数学具有难度大、思维抽象等特点,每个学生的自身素质及其所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如果一味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会使课堂教学出现严重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不平衡现象,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低下[2]。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来提供不同档次的课后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消化吸收课堂的教学内容。高层次的学生作业设计相对较难一些,满足他们渴望挑战的心理;而接受能力差些的学生作业的设计以简单的知识点为主,让他们也可以从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使他们丢失对数学的兴趣。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实际的教材学习为例,在“函数及表示”一章中学习符合函数的定义域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将作业分成三类:一类,“求解f(x)=的定义域”;二类,“若f(x)=,求解y=f(4x-1)的定义域;若f(x)的定义域为[-5,9],求y=f(4x-1)的定义域”;三类,“若f(x)的定义域为[a,b],求解y=f(4x-1)的定义域,并总结求解f(x)定义域为[a,b]时,y=f[g(x)]的定义域”。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类型,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3.2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多学生都认为高中数学在平时生活中用不上,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渐渐丢失了学习的乐趣。但实事上,高中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说,对于“概率统计”的内容教学,教师可以以实际生活中的抽奖活动来进行引导,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点判断每种奖项被抽中的概率,从而识破商家的商业计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借助多媒体教学,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教师借助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把一些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3]。如,在《空间图形的展开图》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种简单的几何体动态展开图,如圆柱、圆椎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态效果,快速理解并掌握这几种几何体展开图形的特点,进而再引导学生计算常见立体图形表面积、侧面积,这样学生会深刻理解并记忆这部分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当利用好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全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刘继玲 单位:宁夏育才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教改•教研,2015,4:47-48.
[2]徐君华.浅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文理导航,2011,08:47.
[3]李建英.关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1:136.
第八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活动建构教学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索。让教学成绩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结果。形成“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的基本课堂教学程序。
关键词:
农村;活动建构教学论;课堂教学
1问题研究的背景
1.1《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2目前,在农村的一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以传授—接受性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意识与技能薄弱,探究能力不足;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理想等。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薄弱。教学过程不是以活动来设计,而是以知识和练习题组织教学。
2问题研究基本思路
运用活动建构教学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让教学成绩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结果。
3问题研究具体目标
3.1四种能力建设目标。
四种能力是指课程标准中具体课程目标的选择能力;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选择能力;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力;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设计能力。
3.2课堂类型建设目标。
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类型、以情境体验为主的课堂教学类型.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类型。
4课堂教学问题研究主要内容
4.1加强四种能力建设,逐步改变教学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教学设计的基础首先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尤其是对课程标准中具体课程目标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次是对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选择,除了确定知识类重点、难点之外,还要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确定能力类、方法类、情感类的重点、难点内容;第三,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在上述两个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教学目标达到具体、准确、可操作、可评价。
4.2建立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逐步改变传授—接受性的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建立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逐步实现:用教学的活动化代替“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4.3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
教师基本理解、掌握活动的基本程序,教学活动有活动的目标(价值)、教学活动的步骤(程序)、教学活动的组织措施(实施策略)、教学活动的评价交流等四要素构成。教师首先应明确活动目标,这个目标与教学目标高度一致,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活动。教学活动要分步骤,每个步骤有主题,步骤之间有紧密的衔接。活动的组织措施主要是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的教学策略。活动的最终阶段是评价与交流,评价的主要形式是当堂检测等,交流的形式有同桌、小组、重点交流等多种形式。
4.4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设计
(1)依据教学目标、并且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或者多个活动,体现活动建构教学论的五大主张。(2)体现“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的基本程序。(3)活动设计体现教师运用活动建构教学论中有关教学类型的主要教学策略。(4)教学过程体现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流程,禁止以单纯的知识演绎代替活动。
5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5.1教师的教
5.1.1教学理念(10分):体现活动建构教学论“因学定教、生活重建、多维互动、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基本主张,杜绝“以教师讲为主或以练习为起点”的教学。从“教”必须要为“学”服务的关系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各教学因素的多维互动,促进学生可能生活的合理建构,把关注学生知识、情感形成置于思维发生过程中,使知识、情感在过程中生成。
5.1.2教师素质:板书、作图、解题及表述是否科学规范,数学语言的使用和转换是否合理,重视数学语言教学。教学形象(服饰、仪表、精神面貌、亲和力等)。教学机智。关注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能力强,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的疑点或思维火花,及时追问、调整教学,课堂上有精彩生成。
5.1.3教学组织形式:数学问题、情境设计是否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是否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评价设计是否紧紧围绕目标,促进目标达成,每个教学环节是否都扎实有效?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收放自如,组织有序;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因材施教,关注学困生;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到位。
5.1.4教学媒体运用:使用多媒体技术熟练。媒体(板书,课件等)呈现合理恰当、有效辅助教学。相关内容的学习能否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等专用软件丰富学习过程。
5.1.5教学程序:体现“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的基本程序。“构建动场”,即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条件;“自主学习”,即在教师指导下,“双基”教学任务能够让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探究”,即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各学习小组汇报交流,围绕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体现“动态生成”;“综合建模”,即通过系统反思、实践,来升华学习成果。
5.2学生的学
5.2.1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思维活跃,学习兴趣高,有效信息交互量大;不同层次学生参与面广,关注学困生的参与度。
5.2.2呈现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与学习,具有独立性和竞争性;学习呈现互助、合作、交流。在合作学习中科学有序、全员参与、合作效果好;能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5.2.3学习效果评价: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能对照目标说出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思想等方面的收获.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感悟体验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和精神品格的提升,促进发展;师生有较强的总结归纳意识,积极建构知识。
作者:李芸 单位: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中心中学
第九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考
摘要:
农村教育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农村小学数学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师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新课改实施后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了构建适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思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教育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农村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根据实际调查发现,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需要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注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开思考。
一、新课改实施后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实施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改变,打破了原本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往教学中“说教式”的教学已得到改善,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是由于农村小学教育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导致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大部分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太过枯燥,课堂的灵活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更好的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考虑农村小学设备、环境不足,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构建适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1、巧妙导入教学内容
良好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激发的学习兴趣,其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导入,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基础。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会有学生睡觉、发呆的现象,其最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要掌握导课技巧,可以采用一些小故事引入其中,促进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将生活中的“圆”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圆,了解圆的特点,以此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新知识的学习中。
2、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掌握每节课中数学知识点,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当前教学中生搬硬套的小组合作学习,无法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其主要是没有找准教学的重点,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农村小学数学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展开教学,优化数学教学课堂。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形状各异的积木,学生通过对积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小组,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棱角、顶点以及面的特点,为学生将来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师事先制定梯形纸片,课堂中让学生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之后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进行分析与讨论,最后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指导学生,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会学”的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数学“乘法”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乘法的规律,使学生掌握乘法计算。比如,“3.6×0.26”,学生只要学会“36×26”的计算方法,也就能够快速计算出“3.6×0.26”的结果。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只有将知识灵活的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的紧密连接,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利用渗透迁移规律来获得新知识。比如,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可以将其联系“商不变的性质|”中,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4、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展开,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学生对很多事物都不太了解。因此,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农村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从农村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来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教师要构建适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当巧妙导入教学内容;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徐小静 单位: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马头山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陈惠芳.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5:59-61.
[2]赵云峰.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09.
[3]汪继征.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28:34-35.
[4]王怀民,段君丽.长春地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现有教学模式调查分析与改进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1:1-3
第十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思考
摘要: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既要对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还要转变观念,讲授得法,训练有方。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实践证明,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质量,向课堂教学的每分钟要质量虽然是一句老话,但要持之以恒,不断完善,确是教师一项艰巨的创造性的劳动。笔者根据多年来初中数学教学的体会,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要着重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
1)按照数学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识秩序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学科,初中数学教学,既要保持数学科学的特性,更要注重学生的认识秩序,既要考虑数学知识之间的构成规律,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规律。许多重要概念和方法往往会多次出现,所以,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不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练习,都要把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识秩序和谐地结合起来。2)恰当地选择课的类型与结构。上课的类型与结构是多种多样的,随教学内容而定。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仅以完成单项教学任务的如讲授课、复习课、练习课等比较少。一般以传授知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为教学任务的综合课为多,这种类型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比较适应。确定了课的类型之后,把它设计成若干组成部分,安排教学时间及教学顺序。这就是课的结构,各个部分就是教学环节。在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讲授些什么内容,发问些什么问题,学生有些什么相应的活动,都要作周密安排,发挥每分钟的效益,同时要预计可能在教学双边活动中会出现些什么情况,采取些什么措施,防止被一些偶然事件打乱整个课堂教学的结构。3)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本身要具有良好的口头和局面表达技巧。课堂用语及数学语言要简明、简洁、简单,尽量不重复,要有幽默感,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板书自左而右,由上及下,有次序书写,穿插必要的图形,字词要规范,符号要正确,力求美观,给学生以示范。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写在黑板显要位置,主要内容都呈现在学生面前,历历在目,一眼望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精神饱满,充满信心,时刻注意组织教学,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以自己的高度工作热忱去感化学生,要求学生。
二、讲授得法
要实施课时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须讲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适用于任何一门学科,但必须综合各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数学基本上是一个由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组成的演绎体系,不象化学、物理有较多的实验,语文有较强的形象性,而数学则重在逻辑推理,往往学生感到抽象,难以入门。因此,运用这种教学法必须立足于如何启发学生正确的思维,下面几点是特别值得考虑的:
1、从感知到理解
数学概念大都是十分抽象的,所以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事例或原有知识引入。运用归纳、对比方法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予以叙述或用规定的符号予以书写。例如:绝对值是初中数学一个重要而又较难理解的概念,笔者在教学这个概念时,先让学生感到如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钱款与付出钱款等许多相反意义的量的存在,有必要引入正数、负数和零才能表示它们,然后在此基础上来定义绝对值是非负的数,并借助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来说明绝对值的意义。以后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结合绝对值的不等式和方程,求算术根及确定函数定义域、值域等教学不断显示出绝对值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对绝对值概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2、变未知为已知
初中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法则是表明某个(些)概念与另一个(些)概念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是从设题到结论的一种逻辑判断,是从已知到未知的一种思维过程,要使学生完成从已知到求知的思维,在数学里是经常通过变换,变未知为已知。例如:当学生掌握了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的求根方法后,对于一般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求根,是通过配完全平方将它变换为ax2=b的类型而得到解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着重于启发学生如何将未知化已知,使问题得到解决。
3、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这种认识规律去探求教学方法。例如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aman=am+n,先从特殊的计算103102=105开始,进而计算a3a2=a3+2,再到计算ana2=an+2,最后归结到计算式am•an=am+n。有了这个公式之后,又去指导特殊题型的计算,如yy2y3-a2a3,(p+q)3(p+q)2及(s-t)2(s-t)(s-t)4。而这时底数a只限于非负有理数,以后逐步扩大到一般有理数乃至实数、复数,这种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就是数学中惯用的归纳法和演绎法,在初中数学中是大量被运用着的。
三、训练有方
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能力都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做一定数量的练习。当前的时弊是学生作业数量过多,难度过大,导致学生普遍负担过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少数有困难的学生越学越难,越难越怕,以致厌学、倦怠,甚至弃学。因此训练必须讲究方法。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1)立足于基础训练:配合课堂讲授,在课堂上做完课本中的练习题,或口答,或板演,或书面作业,着重基本的,做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堂掌握。然后习题,每次习题相当于中等程度学生所能完成的,到一个单元结束,再进行综合性的练习,精选题目,每题都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其中普遍性的错误要及时订正,典型的方法要求反复练。2)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各个练习题目,各次训练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从易到简,逐步提高难度,增加坡度,既不搞偏题怪题,也不搞机械重复。3)区别对待,抓好两头。对少数好的学生适当增加一点课外练习题,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自己青少年群中起模范作用。对少数基础差后进生注重基础练习,要求做得娴熟,熟能生巧,熟能长智。打好最起码的基础,逐步提高,增强他们学好的信心。上好每一堂课,向每分钟要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付出及其艰辛的劳动。数学教师更是如此。
作者:张明波 单位:江苏省睢宁县浦棠中学
参考文献
[1]毕盛辉韩景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训练方法摭谈[J]群文天地2013(12)134-135.
[2]徐长云谈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教育视点2012(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