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生物学课堂教学制定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程标准生物学课堂教学制定,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课程标准生物学课堂教学制定

摘要

阐述了课堂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总体框架,有决定全局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清楚课堂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分析与制定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学生预期能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师选择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开端。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细节化,不同于教学目的。教学目标不着眼于长远的目标,也不是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它是一节生物课到底能让学生最终应能做到什么,或者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也叫课时目标。案例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目标: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出植物细胞各结构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学习画细胞结构图。(3)通过制作标本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案例2:光合作用的场所。知识目标:(1)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2)理解叶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技能目标:尝试练习徒手切片和运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智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认识光合作用,形成有兴趣探究光合作用,参与讨论光合作用发现史。(2)乐于动手动脑列表比较,建立叶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形成热爱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1课堂教学目标的分析

1.1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一些教师往往关心的是一堂课要讲哪些内容,而无暇顾及通过教学学生学到什么。这样在设计教学时,更多的是灌输给学生哪些生物学知识,很少想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例如:案例1、2中,有的主体确是老师,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初步认同结构……”

1.2课堂教学目标表述应该明确具体,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例如“:光合作用”一节有些老师制定的目标为:“认识到大多数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显然,这一表述描述了一个经验事实。问题在于教师无法观察该目标在教学中的执行情况,自然也无法检测该目标的达成情况。案例1中“,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就很具体,可操作。案例2中“,发展智力”“热爱生物”等目标大而空泛,无法操作与评价。

1.3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应该完全匹配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全面性,在教学目标一栏中罗列了诸多目标,有时,不假思索地将所知道的很多课堂目标都罗列上去。这么多目标不可能在一节课达成,造成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应该不能完全匹配。如案例1中能力目标太多,一节课显然无法达成或体现。例如:案例1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只能是本节课活动的教育价值之一,非本节的具体目标。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非常重要,但不一定要全面罗列所有的可能教育结果。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群体达到的基本标准,是所有教育结果的一部分,而不代表所有学生获得的真实教育结果。

1.4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体现个性化

教学目标的阐述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特点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现教师自己的独有风格。案例2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认识光合作用,形成有兴趣探究光合作用,参与讨论光合作用发现史“”乐于动手动脑列表比较,建立叶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则有针对性,也有个性化。

2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

2.1依据生物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具有法规性,是教学活动的准则。教师只有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才能透彻理解标准的精神实质和课程理念,才能对教材进行正确的处理。例如:知识目标分为“了解(列出)、理解(阐明)、应用(设计)”层次,有不同的动词。设计时,教师要正确领会各层次的意义和要求。新课程标准中补充了新的目标动词,知识性目标动词中补充了“写出、估计”;技能性目标动词中补充了“进行、制作”;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说明”改为“说出”;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解释”改为“举例说出”;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情感目标由“形成”改为“认同”等。案例1中的知识目标为:“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出植物细胞各结构的主要功能”,而课标中是“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不符合。案例2,“理解叶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课标中无“理解”动词。因此,制定课堂目标的直接依据是生物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规定,“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并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正确理解生物学课程标准。

2.2学生是设立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关键因素

教学必须为学生服务。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依据学生特点、分析差异、已学过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生物学技能来制定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具有针对性、实践性、时效性。布鲁姆认为:每一维度的教学目标都包含若干层次,一节课的内容可以培养很多方面的能力,究竟选择哪一方面作本节课目标,需要分析内容、条件、资源、学生和社会等。

2.3依据教学内容

教师要反复钻研教材,确定本节课的各个目标点。理解目标点的范畴,如知识范畴的,分清原理、概念、方法还是公式等,以确定合适的行为动词;注意教学内容的地位,前后知识的联系等目标全面,突出重难点。一般来说,繁、难、偏的内容降低要求,影响后续学习,目标应该有较高要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堂好的教学目标有以下特征: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教学目标是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而不是老师的行为。教师期望学生的变化教师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也不是发展的结果;教学目标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实现的共同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测度。所以,一个好的目标体系往往很具体,很细化,很明确。

作者:梁平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6.

[2]汪忠.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