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课堂问题化教学

一、问题化教学概念

问题化教学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各种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并使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目的,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化教学主要是将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引入有意义的教学环节中,并结合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问题内蕴含的科学原理,并掌握问题的解决技巧,最终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化教学的应用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却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化学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原理,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培养其创新精神。这要求化学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熟悉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重点和难点,并具体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化学学习情况,设计贴近真实情景的化学问题,注意问题的科学性、层次性及递进性,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2.积极提出问题

问题化教学离不开“问题”,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多提问,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提出问题,通过提问题,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教师能够在学生回答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调节。例如,在学习“最轻的气体”一课时,在进入课题学习之前,化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有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气体最轻?并举例。”学生可能会回答“最轻的气体是氢气,如氢气球”等,或提出其他答案。此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氢气为什么是最轻的气体?”等。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问答,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化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化学教学更需要学生提高自主对化学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培养学生形成专业的化学素质,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原理去解决化学问题。同时,问题化教学学习的任务也不完全是教师和教材既定的教学内容,而是更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积累经验及自主探究精神。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学生带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化学氛围中。例如,在问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分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化教学。首先将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把课前设计的化学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的成员,并要求每一个小组成员均能分配到任务。其次小组根据所得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在此期间,化学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主动引导遇到难题的小组,以利于学生得到启发,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在小组解决问题后,即进行大班集体讨论,让各个小组分别派代表说出问题的答案,并简单概括小组解决问题过程的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还能使学生互相借鉴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捷径。最后,教师应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性评价,并肯定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精神,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目的,促进学生进步。

三、讨论

总之,问题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讨、思维创新的精神,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加强问题化教学的有效应用,以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达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第二中学

第二篇:初中化学课堂有效问点选择

一、“问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有目的性学习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动不动就进行提问,一则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二则会促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是不可取的。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有效“问点”。高效的化学课堂应该是重点突出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基于教学重点选择“问点”。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初中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的化学学习。例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这一课时,为了能够使初中生对“燃烧”这一化学概念的本质进行理解,在组织他们进行自主探究之前,可以这样设计提问:①是不是任何物质都能燃烧?②可燃物燃烧时需要有什么样的条件?这样,通过第一个问题就能引导初中生发现只有可燃物才能燃烧,非可燃物是不能燃烧的。第二个问题能够引导初中生在对可燃物进行燃烧的实验过程中得出光有可燃物还不行,可燃物必须在有氧气的状态下达到可燃点才能产生燃烧现象。以上案例中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问点都是基于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重点的,通过这样的问题自然能够有效地引导初中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燃烧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要有可燃物、要有氧气、要达到可燃点。

二、“问点”的选择要有层次性

初中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初中生进行具有层次性的化学学习活动,这样,才能不断引导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

(一)“问点”要纵向深入

所谓“问点”的纵向深入,就是指教师要根据化学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一组由易到难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化学学习。例如,在教学“氧气”这一教学内容时,在实验室学生完成了制取氧气这个实验以后,笔者提问:①在刚才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用固体加热型装置?②如果我们刚才要用固液常温型装置,那么,应该选择哪些药品进行实验?③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我们把试管口朝上可以吗?④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我们能不能在产生气泡时就立刻进行收集?为什么?以上四个问题是环环相扣的,能够有效地引导初中生对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深入理解,调动初中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思维,从而让他们的化学学习更具探究性。

(二)“问点”要横向拓展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选择问点时,要以某一化学知识点为中心,横向拓展。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有效地引导初中生进行高效化学学习。例如,在教学《金属的活动性》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资源先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技术和19世纪金属铝的发现过程,然后设计以下问题:①为什么铝的发现比铜要晚得多?②为什么自然界中金是单质,而其他很多金属都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这样两个问题就能有效地促进初中生对“金属的活动性”进行深入思考。以上案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两个问题的问点,正是因为具有拓展性,才能有效地引发初中生对化学知识与化学现象的深入思考,从而让化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三、“问点”的选择要有思考性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调动学习思维。化学是一门具有严谨知识体系的学科,因此,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思维含量。在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教师在选择“问点”时,要紧扣初中生的思维,要具有一定的思考性,这样,才能引导初中生对化学知识与化学现象的思考。

(一)在思维转折处选择“问点”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有时候一些化学现象会出乎初中生的意料,这正是初中生的思维转折处。同时,这也是引导初中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初中生的思维转折处选择问点,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初中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时,在给初中生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利用一高一低两支蜡烛在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和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三分之一水,进行振荡。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完全超出了设想,当他们看到烧杯中低的那一支蜡烛先灭时,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此时,笔者提问:为什么烧杯中低的那一支蜡烛会先灭?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这样的“问点”由于切中了初中生的思维转折处,有效地引发了他们的思考,促使他们在课堂上对二氧化碳性质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能够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素养。

(二)在思维关键处选择“问点”

初中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存在最为关键的地方,这是他们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生长点。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在初中生的思维关键处选择“问点”,设计高效的课堂提问。例如,笔者在给初中生进行燃烧的条件这一演示实验时,当学生观察到了“奇特”的实验现象以后,设计这样的问题:白磷和红磷都在铜片上,为什么只有白磷燃烧了,而红磷没有燃烧?同样是白磷,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水中的却没有燃烧?这两个问题中的“问点”是紧扣初中生的思维关键处的,因此,能够有效地引发他们对燃烧的条件的思考。可见,在提问的过程中,“问点”的选择切中初中生的思维关键处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发他们的思考。

四、结语

综上所述,“问点”是构成课堂提问的重要组成部分,“问点”选择正确,课堂提问才能高效。在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突出“问点”的针对性、层次性与思考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实效,才能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初中生进行高效的化学学习。

作者:浦雄伟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

第三篇:农村初中化学有效教学

一、取材生活创设情景

化学跟生活息息相关。一堂化学课,只要化学老师能多动点心思,把目光投向生活,就能信手拈来地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有趣又有效率的教学情景,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活色生香。比如教学《分子和原子》一课时,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呢?有个老师一进教室,就掏出一瓶花露水,在讲台喷喷,走到过道中间,对着空气又是喷喷。学生议论纷纷“:化学老师这节课要搞什么鬼了,喷花露水是干嘛?”学生的情绪一下就被调动起来。接下来老师依次提出问题“: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为什么会闻到花露水的‘香’?我可没把花露水喷到你们鼻子上,是花露水自己长脚跑到你们的鼻子里去吗?”看似平常的生活现象,一下子引动了学生的思考:是呀,老师都没把花露水喷到我们身上,为什么我们会闻到香气?这时老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大的字:“分子。”平常的生活物品,不平常的教学情景的设置,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一场关于化学科学知识的探究,就这样顺畅自然的展开。接着,化学老师又变戏法地掏出一小瓶酒精和一小瓶醋,叫学生闻“:花露水的香气同酒精和醋的气味有什么不同?”把分子的另一特点教学,在动态的演示中推向深处。

二、制造“事端”吸引注意

这里的“事端”之所以要加引号,意思是指,在昏昏欲睡的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些适当的方式方法,创设一些出乎学生意料的实验现象,在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理等人的感官体验和教学内容之间制造出某种不和谐,让学生在一种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中,掉入问题情景之中,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讨论分析反应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燃烧的条件的知识时,很多老师会做一个“烧不坏的手帕”实验。一块普通的手帕,烧不坏就烧不坏了,学生的兴奋点和参与度并不高。一次上课,老师把“烧不坏的手帕”改成“烧不坏的纸币”,学生的反应效果大有不同。老师拿出一张一百元的纸币在盛有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时,就有学生开始议论“:老师今天又发烧了,好好的钱泡到烧杯里,要做什么?”等泡好的纸币在火焰上点燃时,学生惊呼起来“:老师,那可是一百块钱耶!“”老师,焚烧人民币可是犯法的!”有的学生甚至开起玩笑“:老师,不要烧了,把钱给我得了。”火焰熄灭,纸币完好无损,学生又啧啧称奇起来。这时老师趁热打铁,抛出问题:纸币为什么没烧坏?缺少了什么条件?那在燃烧的是什么?为什么能燃烧?经过师生的共同分析探讨,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印象深刻,效果突出。

三、借助多媒体,灵活多变

即使是在农村中学,多媒体教学已经很普遍。可是问题在于,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以前念教案,现在念PPT,都是照本宣科。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化学知识,就让学生死记硬背起来,通过练习题反复强化巩固起来。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化学成绩也许不错,但真正的化学素养科学素养半点也没有。其实,对于化学学科,多媒体这一教学辅助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一些硬件设备受到比较大限制的农村中学,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其重要。比如,涉及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的知识,如能借助多媒体把微观世界运动以生动的图画表现出来,让学生将微观变化和宏观现象有机统一起来,不但可以充实课堂内容,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直观形象,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如分子可以不断的运动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三维动画模拟氨分子运动使酚酞变红的情况,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从微观上加深对对分子运动的理解。另外像分子结构微粒间有空隙等概念,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和动画直观形象地加以再现,将微观世界的运动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又如在讲灭火的原理时,利用网页课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扑灭森林火灾的全过程,在画面刺激下,引发学生讨论:使用了哪些灭火方法?为什么能用这些方法扑灭火灾?从而总结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学生的参与度高,对灭火原理的理解也比较深刻,不易遗忘。同样的教学时间里,是让学生停留在初层次的记忆和理解上,还是让学生进行高层次的分析、综合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是一堂课四十五分钟老师讲学生听,还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将静态的教学模式化为动态的课堂演示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取决于老师的教学热情、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素养等综合素质。不管怎么样,只要老师有心用心,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离我们并不遥远。

作者:潘文挺 单位:福建永春乌石中学

第四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讲多练,提升效率

众所周知,当前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所以,广大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讲精、讲透,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多加练习,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学习到有关“碳”的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实验作对比,进一步明确其中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充分配合教材内容,设疑破难,为学生创造思维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实践,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二、丰富手段,提升效率

(一)充分利用实验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沿用讲授法,有的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生只能简单地做几个基础实验或不做实验。这一做法严重削弱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效果可想而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以充分的准备,做好每一次演示实验,同时还要能够对实验的形式进行变通,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验能力。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为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多可能。

(二)适当利用多媒体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支持。具体到初中化学教学而言,多媒体自身直观、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可以将一些抽象、微观的化学知识变得清晰化,有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微观世界,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是化学课堂的得力助手。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广大教师应从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得以真正提高。

三、融洽关系,提升效率

初中阶段是学生最容易树立理想和崇拜偶像的时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化、影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喜欢教师转变为喜欢其所教的学科。具体来讲,教师应在实际的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的一言一行,通过学生每个细小动作、细微眼神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学习状况。课下,教师还要把在课堂上观察到的信息以个别谈心、课外活动或集体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坦诚对话,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了良好的情感沟通,学生便会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四、科学评价,提升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主要靠教师,互动性和趣味性不够,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鉴于此,在新时期的化学教学中,必须进一步丰富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首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不同的评价标准区别对待,即使学生的进步很小,只要有所突破,就要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有时为了让评价更全面、客观,教师还可以引入生生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评价,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对自身的评价。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广大教师必须要明确评价什么,做到有的放矢。之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评分指标(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技巧和方法、教师基本素质和表现、学生习得效果等)。只有以这种教育观为指引,结合对初中化学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的客观规律行事,才能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为之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总之,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以精彩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乐学、肯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郑云霞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第十三中学

第五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

一、“让学”课堂教学理念

“让学”课堂教学理念就是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就是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放在中心位置考虑教学。课堂教学从动机到结构都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进行组织,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组织的。“让”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时间层面———“让时间”,二是空间层面———“让讲台”,三是操作层面———“让机会”,四是情感层面———“让精彩”。通过“让学”,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于创新,把竞争带进课堂,提倡互助、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体验,真正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二、“6+4”的“让学”课堂教学模式

“6+4”的“让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个“6”其实是针对于学生而言的,它包括前置学习、自学反馈、合作学习、共同分享、当堂检测和反思总结六个层面内容,而“4”则是针对于教师而言的,它包括问题驱动、导学释疑、适时评价和“半肯”教学四个方面。

(一)学生层面

1.前置学习

借助“学程单”,以问题驱动学生的阅读、理解、质疑,让学生知道该复习、预习哪些内容,复习、预习到什么程度,困惑在何处,为解决新知扫清障碍做必要的知识、方法等准备。如沪教版第六章溶液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学程单。

2.自学反馈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和知识的梳理,教师在课上采用抽批或抽查等形式,检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困惑。比如在《常见酸和碱》的预习中就因学生的认知层次不同而出现不同答案,教师设置问题:浓硫酸与浓盐酸在物理性质方面,有哪些差异?学生会对该问题产生不同见解,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个性特征,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3.合作学习,共同分享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生生交流,实现对知识的生成、答疑、互补,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小组合作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有重要作用,当然,在平时教学中要创造条件鼓励小组积极发言、积极合作,如:实行班级小组积分,个人积分奖励制等。同时,将自己小组的成果与全班同学进行合作交流,进行展示分享,取得共同进步。

4.当堂检测、反思总结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主要还是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在设置当堂检测的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基础问题及易错点等。从时间、数量、难度、弹性作业等方面分层要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都能达到相应目标,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学生同时及时记录自己的思维火花,每课、每日、每周或每月一反思,使反思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把自己的新知和原有经验结合在一起,把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经验结合在一起,激活思维,激荡思想。

(二)教师层面

1.问题驱动教学

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再把问题带到课外;每个合作探究的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与趣味性,还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能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课堂讨论的欲望。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教师演示实验中发现常温下6%的双氧水产生氧气速度较慢,怎么办?在这个问题情境下,教师开始演示实验在6%的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让学生建立关于“催化剂”的概念。这样学生在既紧张又活跃的气氛中便可以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2.导学释疑教学

对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要有针对性地简明精当地进行点拨,并配备适当的变式练习予以强化。要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余地,让学生多追问,教师不一定直接给出答案,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忙解决,教师仅做必要的指导。例如,在常见的碱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NaOH的化学性质,然后问Ca(OH)2的化学性质一样吗?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Ca(OH)2与Na2CO3会反应。而Na2CO3是NaOH的变质产物。那如何证明NaOH变质?如何除去NaOH中的杂质呢?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得到正确的认知。

3.适时评价教学

对学生展示的内容、对学生课堂的表现等适时点评,多鼓励、多肯定,言简意赅,恰到好处,点石成金。例如,在物质的溶解性教学中,学生设计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方案时,有学生就提出教科书上是做油分别滴入水和汽油的对比实验证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与溶剂种类有关,但是汽油有挥发性导致实验室存在安全隐患,那此时教师就问:怎么办呢?有学生回答可以在试管口塞橡皮塞,也有学生提出用碘分别放入水和酒精替代油的实验。教师就要及时表扬,肯定学生这种质疑教科书的想法。再如鼓励、表扬学生一次实验的成功、一次主动性的发言、一次作业上的“闪光点”……

4.“半肯”教学

所谓“半肯”教学,就是教师不要把自己当做权威,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持质疑的态度,进行思考,进行追问,有不同想法。就是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对话的文化、探究的文化、创造的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让学”课堂教学反思

在“让学”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出现“课堂热热闹闹,课后学生一无所知,教师筋疲力尽”的场面。对教师而言,就是指在教学中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无法保证。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那么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四、结语

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核心,而教会学生学习,首先要大胆地让学生学,学生能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当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的本质回归。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改变自己的课堂地位,用“四让”理念武装自己的课堂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程振海 单位:常熟市第一中学

第六篇:初中化学生成高效课堂办法

一、走近学生,生成高效化学课堂的前提

1.老师走近学生,让学生爱上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和其所教授学科之间的连带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如果喜欢这位老师,就会连带喜欢他所教授的科目,学习的质量也会明显提高;反之,学生就会不配合老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的效率也会明显的低下。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走近学生,充分了解和关心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知识涵养感染和征服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爱上化学老师。首先,教师应做好自我“充电”工作,不断地学习、探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有渊博的知识,他的授课才会更加有深度、有广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崇敬感。其次,教师应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生活中,教师应多帮助,关心学生,采用谈话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开困惑,克服困难。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激发,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2.化学走近学生,让学生爱上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拥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升入初中,初次接触化学,通常会被化学实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所吸引,而产生化学学习的兴趣。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学生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实验,习以为常之后,若教师再不转变教学方式,学生的兴趣就会慢慢消逝,甚至于被磨灭。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应用化学的实验优势,让化学走近学生,让学生爱上化学。首先,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入一些现象奇特的化学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纸杯烧水、魔棒点火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其次,教师可以有效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一些生活中与化学知识相关的现象引入课堂,如如何有效灭火,胃酸如何治疗,水污染如何防止,如何避免铁生锈等等。这样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而且还能凸显化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聚焦方法,生成高效化学课堂的基础

1.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体现和构建,然而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实施,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显得越发重要了,这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而且还对学生思考化学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必要的培养。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化学实验,还是化学计算,都应具有一定顺序,拥有规律可循的,通常是由表及里,由远及近。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顺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思维能力。

2.开展学生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原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03%,但是地球上改变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特别的多,人和动物的呼吸,各种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等,笔者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自己对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看法和观点。学生积极分析,讨论,众说纷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3.组织分层次的教学活动,力求全体学生的发展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何况是一个班上几十号的学生。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办法不仅能有效地照顾到每一层次的学生,而且还有助于班级水平的整体提高。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摸底,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层;其次,对于每一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教学目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所得,有所获。

作者:罗志峰 单位:广东省兴宁市大坪中学

第七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1.教师方面

现阶段的化学课堂中,理论性传授多于实验操作的教育方式。教师的专业知识很全面,导致在备课过程中只是根据经验进行课程编排,缺少引用实际例子。化学本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科学学科,这种枯燥的讲课方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理论知识不结合动手操作很难理解,化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后续课程很难掌握。一些教师为了加快课程进展,在一些实验环节中自己动手进行演示,学生只是观看然后总结,并没有让大家都参与到实验中,导致学生课堂知识掌握不牢固,后续教学任务很难展开。

2.学生方面

进入初中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很难找到学习方法。小学的学习方法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进行整理,很少有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刚刚踏入初中课堂,学生还继续沿用这种学习方式,缺少自主理解的能力。同时,开设的课程多,学习任务繁重,课余时间多数用在完成作业上,没有及时巩固知识。一些在家庭中就可以做的小实验也只记结果,并没有真正理解化学的意义,所学知识不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对知识理解能力差,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这种学习习惯不但效率不高,学生自身压力也会增大,要花更多时间去理解结论。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1.重视情景教学设计

很多化学实验都可以通过生活中使用到的物品作为试剂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加入动手操作的环节。尽量选取日常使用的实际开展实验,使学生明白生活是离不开化学的,根据操作的不同阶段进行讲解,同时将结论引出。比如在学习pH值时,可以在小量杯内分别倒入普通的矿泉水和弱碱水,选取干净的试纸,用胶头滴管吸取适量的试液,滴在试纸的一端,颜色变化后将试纸与比色卡上的颜色进行对比,找到最相近的颜色后让学生判断是酸性还是碱性,并且读出数值。通过这个小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酸碱度强弱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组织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将使用的试剂和器具整理下来,并记录生成的反应。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可帮助班级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知识掌握更牢固。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在方法上进行研究。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等,在练习的环节上加强重视,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生动,也会促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多样化,使初中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加热爱化学,点燃对化学学习的激情。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组思考问题:二氧化碳在通入水中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用什么方法能够检验出来,当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后,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是什么样的,怎样利用二氧化碳制成一个简易的灭火器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是由师生共同构成的。其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例如,在进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实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一组配置饱和溶液,另外一组配置不饱和溶液,然后将两个小组的溶液进行对比,在操作步骤和原材料的使用量上,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教师,然后由教师进行统一评价。在教师评价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给学生以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初中化学在整个初中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初中化学的教学现状,从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展开分析,最后从重视情景教学设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方法,以期能够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次旦玉珍 单位: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第八篇:初中化学课堂导入

一、设置有效疑问,创新化学导入

正所谓,读书始于疑问。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其思维运动的过程。思维运动的动力来自于问题,智力的开发也源于思考。初中化学课堂,就是一个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的地方。教师通过有效疑问的设置,开始一节新的化学课,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化学知识探究障碍,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更能给学生的思维运动指明方向。用设问方式进行导入,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比如在讲解有关于《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个实验,将点燃的火柴分别放进有氧气与没有氧气的两个瓶子里,就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个火柴燃烧,一个火柴熄灭呢?”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教师的问题激发起来,以疑问为起点开展接下来的教学,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二、温故知新,促进自然导入

温故知新型的课堂导入,有利于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更能促进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形成,利用知识迁移,让学生意识到新的化学知识点。在课堂导入环节,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剖析,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与深化,有利于化学学习技巧的掌握。像在学习有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如何制取氧气,再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连贯性的提高。

三、借助生活事列,促进生活导入

化学,虽然是一门科学学科,但其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更是十分密切。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爱护水资源》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下水资源被破坏的图片,让学生在真实事例的刺激下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自发地讨论保护水资源的方法。生活化的课堂导入让课堂教学更有亲和力,有利于学生参与其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需要针对班级学生的爱好与兴趣点,选择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导入方式。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尊重,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用创新、自然、生活化的导入推动化学课堂创新,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邱萍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