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效率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严把质量关,注重问题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都学习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也逐步把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在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之后,教师们普遍都注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改变了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形式之下,教师们都认识到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是,部分教师没有做到课堂问题的有效性运用,在问题的设计上没有关注所设计问题的质量。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在课堂上多提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于是,他们把问题的数量多少作为评定课堂教学好坏的标准。这样,由于问题太多,表面上看着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效果甚微,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运用问题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看重的不是问题的数量,而是问题的质量,只有提高所设计问题的质量,才能够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师生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数学问题
在运用数学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设计时,要以此为前提,根据学生的数学认知情况以及生活阅历、数学教学内容等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数学问题。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进行问题的设计时,教师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进行问题设计。教师既不能设计过于简单的问题,停留在学生的“已知区域”,也不能设计过于复杂的数学问题,触及到学生的“未知区域”。问题过于简单,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问题过于复杂,会打消学生学习的信心。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为学生设计恰当的数学问题,才能够给学生带来启发,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知识探究新知识。
三、数学问题的提出和学生的课堂反应并重
运用数学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是实现新课标的重要途径。如果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能够合理运用数学问题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要想运用好数学问题进行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情况之下,教师为了给学生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都会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根据实际情况,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设计数学问题。但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在运用方面就会出现一些弊端。教师设计的问题再好,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加以有效利用,都不会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运用了数学问题进行教学,但是,他们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提问,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部分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没有给学生留出必要的时间进行考虑,导致问题教学流于形式。要想发挥出问题的实效性,就需要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的同时,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反应,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思考、讨论,教师在其中发挥好引导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每个学生都是课堂学习的主人,都希望在学习中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得到他人的肯定。数学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数学学科的特性,运用好数学问题调动起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运用中,去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综合能力。
作者:刘玉安 单位: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