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课堂设问,激发学生思维
(一)课堂提问需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思维
提问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并能够启发他们的思维,那么这个问题就必须具有强烈的悬念感。通过设问中的悬念感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的兴趣。设问必须要有较高的思维层次与力度,不能够简单的局限在“是什么”和“怎么样”的思维水平上。通过提问要让学生达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通过高悬念的问题较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形成兴趣性、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等思维特点。高悬念的设问方式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要求问题设计要设计科学、设问巧妙、逻辑严密。举个例子,在讲授“西安事变”的内容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高悬念问题:“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以‘兵谏’方式捉住了后,会如何处置他呢?是杀?是关?还是放?这三种处置方式有何利弊?当时中国共产党支持哪种方式呢?为什么会支持这种方式呢?”在这个问题中虽然指出了三种处置方式,但是如何进行处置仍然是未知的,因此仍然具有较强的悬念,后面的这些接着而来的问题则在继续提升悬念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严密的逻辑与问题的科学性。这个问题的提出让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知心理,积极主动投入思考中。
(二)重视学生的有创意提问,拓展学生思维
在课堂上,不能够只能够教师自己提问,还应该对学生的提问引起重视。同时很多后进生总是会有很多很有创意的想法。例如在教学《古代埃及等国文化》,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两个问题:“古代印度人是怎样创造出10个数字符号的?古代两河流域六十进位法是怎样发明的?”这两个问题也许在考试中根本不会出现,但是却反应出了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拓展开来,对于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或者教师没有讲到的,他们都能够注意并且能够提出相应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鼓励,要让学能够更多的提出各种具有创意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从课堂上不能够直接的得出答案,但是可以通过学生们在课后查询资料得出答案,这样对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十分的有意义。同时通过学生们的提问,不仅可以知道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各种目前在学界中仍然存在争论的问题进行阐述,评价新观点,进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争议。例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对曹操、秦始皇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三峡水利工程的利弊分析等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必然又会产生新的疑问,这时应该让学生们将自己心中的疑问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参与讨论、进行思维发生的积极性。
(三)设问激发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通过历史辩证法,我们可以知道任何历史事物现象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对立与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介绍时,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这时教师完全可以同设问来激发学生表明自己的观点。在辩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发展与历史事件。举个例来说,曾经在一堂课上笔者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这个问题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必须结合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回答。回答的学生中主要有这样的几种观点。学生1:三国鼎立有其进步性也必然存在它的退步性。他的理由是:三国之间的竞争成为发展本国经济与军事的动力,其退步性则主要是因为分裂与统一相比就是一种退步。这个观点中基本上表现出了一种辩证的思维。但是笔者并没有因此阻止学生们继续发言表达他们的观点。然后就有学生针对学生1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三国因其分裂而被指是一种退步,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清朝大统一又该如何看?这为学生的观点也指出不能够因为“分裂”就说“退步”,而要辩证的看待“分裂”与“统一”。另一个学生则是在笔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问:“我们常常听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比合’,这在三国演义的开场白里也有这一句话,要回答老师所设的问题,首先我要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天下大势,是合好,还是分好?”这位学生的问题中也不难看出,他也是对“分”与“合”进行过思考。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通过对“分裂”的进步性与退步性的辩论,明白了看待事物与历史的“进步性”与“退步性”必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辩论,让学生慢慢的形成了一定的辩证思维。
(四)设问标新立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现在创新已经成为人才的一大特征,社会也在不停的要求学校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精神,不竭的动力。正因此,在新课标中十分的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积极的探索。正所谓思源于疑,当有疑问后才会主动的去思考,只有思考后才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才会有所进步,才能够有创新。因此,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问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不惟书、不惟师、不以常规,大胆打破定式,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发展创新思维。在《人猿相辑别》的第一框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在中国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远古人类的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和小块烧骨。这群远古人类,我们称为元谋人。他们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直接讲述对于初学历史知识的初中生来说显得比较单调乏味,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现在在学界中仍然存在的对于“人类如何起源”、“最早的人类”等问题的争议则为打破这种现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正因此,笔者在教学的时候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设问:“云南元谋人是否真的就是我国境内出现的最早的人类吗?”这个问题与课文中的观点有着很明显的冲突,学生听到后发现与课文中材料有所出入,于是就会进行质疑:是教师的问法错误,还是课本中的说法是正确的?设问有效的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笔者在放了一段关于巫山人的视频,让学生们知道正确的答案。通过这个过程与设问主要是让学生们明白“课本正不正确,要不要改,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不能够继续固守课本的东西,要有勇气、要学会挑战传统,并能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结语
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对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的引导不能够过于盲目,盲目的引导与强制灌输没有多少本质上的区别。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必须注意一个“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发展。总之,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之路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才能激活学生思维,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的有趣味,只有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诱发他们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