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探析小学教育方法半小时课堂的应用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半小时课堂的内涵
所谓的半小时课堂,其实旨是一个虚指的概念,内涵是压缩教师教学时间,减少教师授课的繁冗环节,推行精简高效的一种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策略。半小时并不是专指的时间,只是对教师教学程序和环节的一种制约,要求教师用短练、精确的语言和叙述教授课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目前,半小时课堂在我国的小学教育实践中仍处于起步和完善阶段,仅在义务市推广比较广泛,在义务已有32家小学开设了半小时课堂实验班,均取得较好效果,也十分受小学生欢迎,市教育局已印发指导性文件,并把2010年确定为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将在2010年全面推行全新的教育模型。
2.半小时课堂的应用实践分析
2.1半小时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半小时课堂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包括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内容严谨、教学语言简练、教学重点突出,只有短短的时间,教授最清晰的内容,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推广实施。虽然半小时课堂目前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已有较为全面的探索和实施,但学校和教师还应充分的考虑实践因素,只有具备了基本条件才能付诸实施,否则将适得其反。比如,在教授《**》课时,本课有三个重点,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需要循序渐进的向学生教授,但半小时课堂的时间允许,因此,教师必须把重点先向学生摊牌,让学生针对重点提出各种问题,教师再通过各种问题假设来引导学生把学习引向深入。
2.2半小时课堂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半小时课堂在压缩教学时间后,留给学生的时间更加充分,但小学生的自主思考的意识较差,在缺乏了教师的引导后,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不清楚自己应该学什么,应该想什么。因此,教师在半小时课堂中,要把问题的提出做为教学的主线,把所教授的内容以各种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并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的时间去逐一回答,学生自已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深入的过程,有心理学表明,独立完成的思考,较强化的灌输效果要更好。但是,问题全部由教师提出,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把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做为重点,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要领。
2.3半小时课堂要求师生必须有紧密的教学配合
教学,顾名思义,老师教,学生学,只有教与学的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老师一言堂的现象十分突出,学生在教师的讲述、提问和各种假设中容易出现应接不瑕、不知所云的问题。但在半小时课堂中,虽然教学的时间有所压缩,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却更加频繁,教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学生产生互动性的思索,学习过程始终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贯穿,教师即要将学习的重点进行明确讲解,又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较好的作用。
3.结束语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掌握他们的学习规律,只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潜能充分的挖掘出来,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所学知识。而半小时课堂正是针对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开发而来,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保护和启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本文只是对半小时课堂的基本方法和内涵进行了分析构建,具体的操作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通过不断的实践,还将进一步开发,最终实现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共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