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思考

摘要: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互动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能促进教与学的观念转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提问环节,充分发挥提问的艺术价值。本文指出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几点策略:充分的课前备课;重视问题的质量与层次性;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提问后要有“等”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备课;时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环节。提问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具有艺术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不仅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提问的作用,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提问环节,灵活应用不同类型的课堂提问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提问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方面的认识,希望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的作用

(一)有利于教与学观念的转变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处理是非常关键的,教与学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成果。但是在教学改革之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完全的主宰者,而学生只能听从和配合教师开展的相应的教学工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念和思想,而且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会非常强,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学生的语文学习容易被格式化。而提问这一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来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参与度。同时,通过教师抛出相关问题,这无形中就会把教学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也会在主动体验、感悟、交流、合作的氛围中获取相应的知识、收获技能、提升能力,切实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教师教与学的观念实现逐步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权得到发挥,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同时对于我国当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来说非常关键。

(二)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传授,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成为关注的焦点,也就是新课改所强调的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同样的要求,不仅要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过程体验,尤其是要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而提问作为教学中教师的一种引导方式,可以通过相关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相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也能够激发其求知欲,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解决相关问题,进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学生有质疑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而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非常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语文教师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既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也能够帮助学生在问题中发现矛盾点,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逐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相对比较丰富的,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相关教学内容及发散度也是相对较高的,因而也可以通过相关内容的传授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问这一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想象,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当然小学语文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给学生的想象与创造提供空间与舞台。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策略

(一)充分的课前备课,做到提问明确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首先做好准备。根据新课改下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语文备课环节需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课的中心任务是如何使学生真正接受知识、掌握技能、提升认识。这需要构建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桥梁,而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思维和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在备课环节就要把提问准备好。依据课堂教学论的理论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设计问题时要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学习内容的体系设计为依据,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或者是关键节点,以引导学生有效思维为目标来预设问题,注意问题设计的价值性。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注意小学生的知识积累状况和认知能力,问题的类型要注意其“覆盖面”,既要涉及知识与技能层面,也要注意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渗透其中,通过问题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注意问题的综合性。同时,也要注意问题对学生思维的提升性,通过设计的问题打破学生在“前概念”理解上的误区,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后反省状态”,从而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新发现,进而使学生有“顿悟”的感觉,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感觉有收获,也会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当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是有思维和创造性的群体,教师在备课中准备的问题可能会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而发生一些变化,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根据课堂的进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切不可死板地应用,应切实发挥提问的价值。

(二)重视问题的质量与层次性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问问题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不仅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也容易激发学生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之间互动的手段之一,也是激发学生有效思维进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之一。但是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为了提问而提问的问题,也就是问题的质量不够,经常用“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方式的问法,无法引发学生有效思考,带来的是小学语文课堂的“虚假繁荣”。另外,问题缺乏梯度,经常出现过难的问题,这样就无法落实小学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时一定要重视问题的质量与层次性,切实发挥提问的作用。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质量,首先,需要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吃透”教材,在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意图的基础上来结合教学重点、难点设置问题,保证问题的价值性。其次,要设置与学生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问题,也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来设置问题,确保问题是有的放矢,对学生来说有价值。再次,要从教学目标角度来提问,也就是要确定问题的目标导向是什么,通过提问要达到怎样的教学预设,学生可能在此过程中出现哪些问题等,充分发挥问题引领学习的作用。最后,要注意提问的启发性,结合教学要求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提问,使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同时对学生也有激励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深度思维或者高水平认知。比如,在学习四年级课文《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结合学生对文本所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的现实,教师可以在导学教学环节中这样来设计问题:“大家知道飞机在夜间为什么能够安全飞行吗?”学生很快会说出依靠雷达;接着教师再提问:“那么,大家知道雷达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它又是怎样探路的呢?”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迫切想解决问题的好奇心,迅速投入对文本的针对性阅读。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这里所说的层次既涵盖难度上的层次,也包含对学生层次差异性的关注,也就是在提问时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比如,在学习《大海的歌》这篇课时,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歌颂祖国的建设与繁荣,但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分层次性的提问:文中几次写到“大海唱歌”?大海会唱歌吗?究竟在写“谁”唱歌?文中在“歌唱”什么?这样层层的问题设计既有难度上的差异,也通过前三个问题的铺垫化难为易,从而缩小知识递升的距离,便于学生全面地把握文章主旨。

(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这就是在强调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好的提问应该是相机诱发,既能够引发学生有效思维,还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时机,可以选择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处提问。在学生的疑惑处质疑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在学生容易产生疑惑或者出问题的地方提问,可以课前设疑、课中置疑、课后留疑,使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上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这也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比如,在学习古诗《山行》时,诗中有句“白云生处有人家”,学生容易产生疑问之处就是为什么用“生处”,对此教师就可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解决疑问。其次,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提问。从小学语文知识的特点来说,知识之间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也就是常说的知识之间的“网眼”是相通的,而从学生有效学习来看,其思维一般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的产生方式之一就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也就是新知识和学生的旧有思维发生冲突就容易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构建“认知的桥梁”,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有效学习。比如,在学习《司马光》一课时,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这个故事有了解,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旧有的认知来提出问题:“司马光救人的办法比其他小朋友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他想的办法和你想的方法有何不同?”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开展讨论,从而告知学生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最方便、最有效的办法。同时,引导学生要从打破常规思维的角度去思考这一方法,也就是多数人遇到此问题想到的是“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则是“让水离开人”,告诉学生要敢于突破常规思维,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在关键环节处进行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一般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对此教师要重视提问,这既能够提醒学生关注重点、难点,也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比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在进行归纳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诸葛亮是在什么环境下借箭的?为什么能借到箭?”这样能够使学生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而总结全文,掌握课文的实质,而且对小学生的概括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帮助。

(四)提问后要有“等”的意识

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究的有效手段,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得到问题后需要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对于需要合作讨论的问题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长,这需要教师有耐心,要有“等”的意识,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切勿在抛出问题后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这会使学生感到紧张,从而使回答出现问题,容易影响学生的信心,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耐心才能够等到花开”,教师一定要在提问过程中给学生适合的时间,切实发挥问题引领学生学习的作用。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切实发挥提问的作用,需要教师艺术性设计和展开提问。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教学的现实需求出发,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出发,合理地进行课堂提问,用高质量的问题引领学生学习语文,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龚永峰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