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德育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可是如今,小学德育未真正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学中去,教师未真正把这些德育观念融入到学生心中,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小学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将德育和实际教学相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小学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希望对小学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小学教学
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有效将小学德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渠道。根据学校的多种学科的特点,如果将社会学科、自热学科、语文学科等与小学德育有机融合,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在多科目中都有着德育因素的影子,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这就需要各科教师利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将德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小学阶段的德育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在学生整个教育阶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及价值,值得每个教育者高度重视。
一、小学阶段开展德育的意义
德育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的启蒙教育,也是基础性教育。若在小学阶段能真正将德育融入到各学科中,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小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帮助别人,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确定人生的前进方向,在品德素质的不断提升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国家、人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所以从小注重学生的德育,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首先,重视学生的德育,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必须把民族的灵魂及精华深入人心。其中德育自古以来就被国人关注与重视,所以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担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使中国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这是时代赋予每个学生的使命,所以小学德育势在必行。其次,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殊性,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还不完整,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这个时期将德育注入学生心里,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有效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道德内涵,逐步建立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感受、道德品质,从小给学生种下优良的品德种子,让学生做一个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甘愿奉献、充满正能量的人。最后,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随着国家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德育越发重视。根据现代德育教学的要求,学校的学习是基础,社会中的学习是实践,而且学生要抱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永不停止。所以小学教师要把德育思想及道德品质融入学生的思想中去,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让学生学会做正直充满正能量的人,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学会创新,学会道德观念的真正内涵,这样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总而言之,只有拥有了正确的道德观,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
二、小学德育现状分析
(一)家庭德育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到幼儿入园,这个阶段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来源于父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父母在一言一行中都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改变着孩子。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自身不重视德育的重要性,比如与他人交谈中夹带不文明用语,不注重言行,这些随意的举动,其实都在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眼里父母是全能的,既能保护他们,又能教他们生活知识,所以孩子就会模仿着父母的样子去做事。孩子耳濡目染,看到父母没有礼貌地和别人打招呼,所以见了其他长辈他们也就没有礼貌待人的意识,可能会做出其他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但是此时父母不能操之过急,因为孩子出生时犹如一张白纸,其一言一行有很大程度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父母若想培养出一个懂礼貌的孩子,首先要自己以身作则,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对孩子进行德育。所以,德育不仅是孩子的事,家长更要以身作则,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注入正能量,从小就重视对孩子的德育,有利于孩子的后期发展。
(二)学校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是学生接受德育的重要场所,很多学校也开展了思想品德课,希望可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思想品德课却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的教师在思想上对思想品德没有过多重视,只是认为学生把文化课学好,其自身的道德素质自然而然地就提升,但是这种观念是存在误区的。其实,一个人品格素质的培养,不仅是靠科学文化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对思想道德的培养。
三、加强德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重视家庭的德育
既然德育需要从小培养,那就需要家长重视德育,增强德育的意识,德育不需要特定时间地点就能开展,德育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如路上遇见长辈,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主动礼貌地打招呼;看到地上的垃圾,家长告诉孩子垃圾不能乱扔,要放在垃圾桶里;在旅游景点区,看到乱涂乱画的行为,家长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在家里引导孩子从自己的事情做起,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生活中处处是教育,这样的教育孩子既能接受,也能更好地实施。家长也要注意,不要总以理论、道理去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重视学校德育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身教作用,影响、带动学生。首先,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对教师的穿着不要求华丽,但是要干净整洁、朴素大方,自然又显高雅;其次,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带给学生学习的乐趣,学校是集体生活,好的行为能带动更多的人去模仿,从而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生活。学校可以通过举行一些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引导并教育学生,让学生重视德育,接受德育,应用德育,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最后,教师要重视内外兼修,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内在的文化素质修养对道德品质及思想境界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校要重视德育,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德育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
德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来,需要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的内容统一,既具科学性又具协调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各学科之间独立存在,互不关联,德育只能在局限的文科学科中展开,像科学、自然、语文、数学等学科就很少看到德育的身影。在小学教学中,仅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德育的教材,无法将德育融入到其他学科中。新课改的要求,德育要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实现德育的广泛性作用。针对以上情况,就需要教师根据其他学科教材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品格的培养,如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尊敬老师、爱护同学、举止文明。例如,数学学科中有关于烙饼的问题,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学会了时间的搭配与使用;在语文课《家乡的红橘》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了家乡的景美、人美、物产丰富,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体育课玩滚圆筒的活动中,让学生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学会了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永不放弃的精神;在观看《火烧圆明园》一课的经典片段时,让学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增加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是德育在小学课堂的有效展现,通过祖国的飞速发展,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物质丰富,这是当代学生为之自豪、为之骄傲的地方。以上都能促使学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及时代赋予学生的使命而努力奋斗。总之,教师要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抓住每个学科的特点,将德育有机融合进去,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提高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所以,在小学教学课堂中有效融入德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德育需要实做实为,真正落到实处。针对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将德育放在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希望通过家校合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生活中处处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刘慧蕴 . 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适时渗透 [J]. 学苑教育,2021(20):25—26.
[2] 宋晓会 . 德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J]. 学周刊,2020(6):108.
[3] 曾燕宏 .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J]. 考试周刊,2019(56):138.
作者:李清华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上关镇磨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