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在广阔的学习时空中形成创造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变革教学方式,探索五融通课堂教学:融通新旧知识,促进学知生成;融通课堂内外,培养学科实践能力;融通学科年段,实现纵横织网的学科知识建构;融通差异资源,实现多维多元的合作交流学习;融通全科领域,形成多位多体的课程学习空间,旨在为学生装上学习成长的发动机,让学习过程丰富而充满生气,促进学生在广阔的学习时空中全面发展,形成创造力。
关键词:五融通课堂;学习时空;创造力
课堂是生命成长的原野。原野是开阔的、斑斓的,既展现自由个体的生机活力,又是彼此间的相融共生。怎样才能让课堂这片原野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追溯教学本源,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出现了“教”“学”二字,可见自人类活动产生便有了教学。而现在的教学,特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交往活动,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教学就是经历习得、实现人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人的综合性发展特质决定了教学势必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活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应着眼于:在整体中培养整体,在综合中发展综合,并走向融通,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就课堂教学改革走向与行为特征做了研究实践,渴望在锤炼教学范例中探索点燃“生命课堂”的有效策略,展现焕发生机的课堂样态,让教学活动有理可依、有律可循。
一、融通新旧知识,形成螺旋助长的课堂学知生成模式
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学中的“温故”能搭建学习阶梯,有效助力生命成长。学习中的“旧知”不单指学生自然而客观显现的经验性认识,还是教学“新知”前激发学生主动唤醒的那些尘封的经验性认知、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勾连之处的规律性认知、设计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新知并由此形成“新”的自我经验认识,这便是我们所说的预学。预2022.5学是每个学生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的自主学习过程。如学生在学习度量长度时,教材直接呈现度量长度的“直尺”、度量角的“量角器”、画圆的“圆规”等工具,常规教学也往往定位于学生会正确使用这些工具。书本呈现的是对结果性知识的认知,如何把这种认知性学习变成自我认知的生成?我们让孩子们先行预学。任务一:买上一把直尺,先看看上面的符号,观察猜想这些符号表示什么?任务二:(1)文具店里最末标着数字15、20的尺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2)中国和外国的尺子有什么相同与不同?(3)1大格究竟有多长?亲手画一画、量一量,再看一看、想一想,上面的数字与几个大格有什么关系?预学将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努力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的沟通,充分挖掘知识对于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的价值。事实上,预学不仅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的有意生成,也是教师科学认识儿童认知水平、坚守儿童立场、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重要保障。“温故”是“获新”不可或缺的助力。
二、融通课堂内外,形成知行合一的学习实践活动模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课标中的“语用”、数学课标中的“应用”、英语课标中的“体验”、科学课标中的“实证”、道德与法治课标中的“导行”、艺术学科素养的养成,需在千百次尝试中不断精进。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一课一延伸的常规课堂内外融合策略,还探寻出学期内学习与寒暑假生活实践相互融通的自主互融策略。我们充分利用假期生活的充裕时空,带着孩子们将书本演绎的“知识世界”与实践演绎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在直观感知世界的自然时空中,达成知行合一。如学习了六年级《竹节人》一课后,孩子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也感受到简易物质给作者带去的快乐与满足,以及作者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然而如何让孩子们透过课文打开充满趣味的童年生活,完成玩具制作指南的书写,体会传统玩具给人带来的乐趣呢?假期就是孩子们读文字、品生活的好时机。假期孩子们动手制作了竹节人,还探索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并延展开去,用吸管、纸卷、芦苇秆等进行比较性制作,最后发现吸管制作的竹节人更形象:可不同颜色组合,可曲直形状组合,可不同材质组合,可装饰美化,表演更灵活,可在桌缝、椅缝、纸板缝表演,还可徒手表演,多人合作表演。这样的后续综合实践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实现了学科知识生活化、游戏化、科学化,成就了学生生命拔节生长。课堂内外融合关注了学程,拓宽了学习时空,也让学习经历变得有趣和快乐了。
三、融通学科年段,形成纵横织网的学科知识建构模式
各学科都有内在规律,如语文教学从文体特点上可分为记叙文教学、诗词教学、说明文教学、小古文教学、散文教学、小说教学等;从教学内容上可分为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园地教学、语文综合活动教学等;从教学方式上可分为质疑答辩、自学自测、讨论分享、阅读赏析、表演体悟等。然而每一类每一种教学都有内在联系。故纵横织网,融通学段全面认知更有利于学科知识扎根学生认知,形成知识树,实现学科内类知识的建构。我们以小学习作教学为例,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聚焦习作表达,专设“习作单元”,把小学中高段习作课程目标有序分解成8个单元的学习。整体梳理后,我们不仅发现了整个小学阶段习作训练的纵横关系,还清晰了其阶段性、连贯性和系统性逻辑,确立了小学各年段习作课程目标及要求。又如在科学学科中,以地球与宇宙科学为例,我们形成了融通学科年段知识结构图。再次聚焦“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可清晰看见:低段要求是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能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高段要求是:知道正午时物体影子在不同季节有规律的变化;知道四季形成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后一项要求主要以模拟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因此,我们不仅要审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还要遵循模拟实验课型的一般规律,让学生经历“回忆旧知、生活现象———猜想,给出理由———模拟实验———归纳总结”的探究过程,从而找到这类科学知识学习的有效路径。
四、融通差异资源,形成多维多元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
课堂上,学生的每一点表现、每一句表达、每一个念头、每一份需求,以及每一个错误,都有可能是学习顿悟的灵泉。因此,课堂上关注共性、珍视个性,从学生身上寻觅差异性资源,极有可能找到贴合学生生命发展需求的生长点,实现积极、主动、高效地学习。课堂合作学习、交流分享,能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实现学习资源的全面收集、归类整理。在合作学习中,如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呢?我们认为,任务驱动与形成尊重文化是关键。于是我们对低中高不同阶段学生的性格成长、合作学习、能力发展等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低段:学生年龄小,充满好奇心,合作学习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尚未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能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和准确地表达想法。中段:学生出现分化性的学习兴趣,也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在合作学习中对感兴趣的内容更专注,能在别人赞扬中找到成就感、自豪感。合作学习自控能力增强,能将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高段: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发展到成熟阶段,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完成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但情绪多变,在合作学习中不愿意交流沟通。目前我校就多维多元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展开了全学科实践探索,期待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实现差异性资源捕捉的最大教育价值。
五、融通全科领域,形成多位多体的课程学习空间模式
人类学习成果是一切习得性行为的综合结果。作用于学生感知、认识、情感、思维等各种内外因素,会悄然沉浸在人成长发展的每一次学习行为中。于是我们尝试多师同堂、多位多体的全学科融通策略。如美术与语文融通。人美版三年级上册和下册分别要求孩子们认识色彩中的三原色和三间色。学习这一内容最后一课“绿色和紫色的画”时,我们尝试学科融通的多位多体教学。语文教师先引导孩子们经历绘本《小蓝和小黄》阅读活动,孩子们在感受到原色相交形成间色绿色后,突然发现色彩变化不仅神奇,似乎有了生命,充满了童趣。接着,美术老师带着孩子们尝试用盒装纸巾进行原色交融变间色的实践探索,并在探索中发现间色———紫色的小秘密。随后,孩子们又在语文老师引导下集体口头创作绘本故事《小红与小蓝》。经过实践探索、创编故事,孩子们不仅清晰地认知了三间色的形成,还对色彩规律有了深刻记忆。课末,名为《缤纷纸巾》的美术作品在孩子们的巧手中诞生了。学科融通是学习资源的融通。它让各类学科教学在相互作用中展现独特魅力,让学习过程丰富而充满生气,促进学生在广阔的学习时空中形成创造力。数学、科学等学科融通而诞生的STEM课程也意在于此。“五融通”课堂教学范例的实践研究,是打造生命课堂的原石。这一探索不仅旨在推进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变革,更是为学生装上学习成长的发动机,让学习过程丰富而充满生气,促进学生在广阔的学习时空中全面发展,形成创造力。
作者:唐辉 何俊 单位:绵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