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土力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土力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为了提高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将蓝墨云班课引入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实现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利用蓝墨云班课进行翻转式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新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翻转课堂;蓝墨云;土力学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识别和判断土木工程关键环节和参数至关重要。课程内容广泛,涵盖了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土中应力、土变形、土抗剪强度、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等方面知识。课程基本概念多而复杂,概念间相似程度高,学生难以理解和区分。该课程各知识点既互相联系,又自成体系,知识点间独立性较强,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整合重建,以及碎片化和模块化内容体系建设。基于这些特点,教学团队进行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土力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采用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教学方法[1],逐渐实现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教师课上组织讨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和宝贵的教改经验。

一、教学模式比较

土力学实行大班教学,达到120人左右,课堂上师生不能有效互动,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约束手段,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2-4]。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心不同

传统的土力学教学以课堂为中心,教师用“广播”方式讲授教材内容[5]。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有效的课前预习,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在50分钟内一直保持注意力高度专注,而土力学课程中知识点的连贯性要求学生时刻集中注意力,因为一个知识点的空白可能造成一系列知识点盲区。比如,学生不掌握“土的附加应力”这一知识点,就很难理解“土的变形”知识点;没有掌握描绘渗流状态的“达西定律”,就不会利用“流网”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等[6]。翻转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各阶段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在学习“黏性土性质”知识点时,首先将概念性的相关知识碎片化,录制为短视频,并编写围绕该知识点题库,提前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回答题库中的问题,对这一知识点有了初步认识。课堂上,教师变身导师,利用蓝墨云班课组织开展诸如头脑风暴、讨论答疑、投票问卷等教学活动,学生深度参与,主动探求相关问题答案,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课后可以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学生认知程度不同

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经过课前阶段学习,缺少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了解,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学习认知处在低阶水平。翻转课堂通过提前释放知识点的课程讲解和阅读资料,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完成预习,并初步掌握教师设置的预习任务和基本知识点的认知,理解当前教学重点,并建立知识体系架构。集中上课阶段,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教师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让问题相互碰撞,同学们彼此质疑,相互矫正。通过这样的证实或证伪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高阶学习能力,即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的能力。课后的练习和应用,则有助于能力进一步拓展。

(三)教师课业负担不同

大学教师每年都有额定教学工作量要求,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有的学校工作量高达400~500学时,造成了繁重的课业压力。另外,大班课学生人数多,土力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又要求学生做大量练习,作业的批改量极大,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蓝墨云班课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平台,教师可以在该平台实现课程的建立、复制、更新并永久保存等操作。随着知识的更迭,每年只需做局部更新和调整,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精力用于组织课堂教学管理活动,进一步开发适合现代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建课、管课,教师能够从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重复性备课、上课的课业负担,从教学层面上为大学教师减负。

二、教学实践

(一)总体实施策略

从土力学课程特点出发,制定各阶段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分解教学任务,按知识点录制视频,将视频提前推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自由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自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记录问题,留待线上或线下讨论解决。课前阶段,教师将上课内容以“化整为零”方式分解为各个知识点,利用录屏或录像工具将各知识点录制为短视频,在集中上课之前将这些短视频在蓝墨云平台,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回答问题。课中阶段,教师为组织引导者,通过发起各种课堂活动,使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将课前环节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解决,变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明显提高。课后阶段,教师针对课前和课中不足之处,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布置适度练习内容,让学生巩固知识薄弱点,达到知识内化吸收的目的。

(二)整合、分解、归纳知识点,下达课前学习任务

将原有课程章节结构打乱,整个知识体系分解为多个时长为10~15分钟的知识点视频,并为每个知识点配以相应的课前学习任务,用于课前自主学习。课前学习阶段,教师必须明确3个问题: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学习的效果如何反馈。课前学习只是解决课程中概念性知识问题,让学生能够一读就懂,一学就会,如什么是“土的浮重度”、“土的三相组成”等。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经验值的奖励,鼓励学习积极性。最后,利用编辑好的题库进行课前小测,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并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统计学生平均完成情况。知识点的划分应根据课程内容至少满足录制一个短视频,若知识点整体性较强不宜继续分割,也可录制多个短视频。通过蓝墨云班课软件,可以实时统计学生对于任务、作业等完成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三)丰富教学活动,增加师生、生生间有效互动

通过蓝墨云班课软件,教师可以发起多种线上和线下活动,包括小组任务、投票问卷、答疑讨论、头脑风暴、测试等。每一项活动都可以以个人或学习小组为对象,活动参与方式有选择抢答、随机产生、投票确定等,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至关重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因此,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与课前学习阶段有明显区别;在形式上更具多样化、趣味性,如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艺术”引入到黏性土的可塑性知识点,让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解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完成了“黏性土性质”课前阶段学习之后,课堂上开展诸如“为什么蒙脱石散能够治疗腹泻”、“为什么在土壤表面会出现白色的盐碱现象”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讨论。将知识融入特定问题情境中,密切联系生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教师把控整个活动过程,并实时掌握学生的参与程度,正确引导,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四)开展课后学习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阶段,通过安排适度课后作业、测试练习、课程总结、拓展训练等活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有效拓展途径。土力学课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必须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并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安排一定量的课后活动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学习的深入,部分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或有自己的见解,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和需求引导其继续深入研究,鼓励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如“对复杂渗流状态下土的有效应力问题的研究”就是学生在完成“土的有效应力”知识点教学后自拟并申请的省级“大创”题目。(五)重视教学效果反馈经过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近5年平均成绩对比来看,2014-2017年平均成绩分别为75.2分、73.5分、74.3分和72.9分,2018年实行翻转课堂之后的平均成绩达到80分,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认识和态度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大部分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主动和积极,同学间交流与合作能力有所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肯定和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的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首先,配套相应管理制度,使翻转课堂教学有据可依。翻转课堂教学,教师不需要在课堂上条理清晰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授课课件变成了学生自学内容,备课教案变成了引导学生开展活动的“剧本”,甚至黑板上也不再需要脉络分明、条理清晰的板书,所有这些都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要求不符。推广翻转式教学,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从管理层面鼓励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组织编纂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大纲,制定新的大学生学习手册,并对开展创新教育的教师给予鼓励。其次,配套相应教学资源,使翻转课堂有用武之地。翻转课堂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全方位进行线上和线下交流,学生间智能手机的普及、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为课前和课后环节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很多高校还不具备足够的网络和手机投屏功能的专业多媒体教室,而且大部分教室电脑设备老化、投影仪不清晰、教室与教室间隔音效果差,这些都制约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第三,部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存在消极应付现象。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对所有参与的学生都给予大量经验值或分值的奖励,推送的视频也进行了进度条不可拖拽的设置。但是,“60分万岁”的思想仍活跃在部分学生的头脑中,主要表现有无效出勤,为得到奖励而故意提出简单的问题,过度依赖小组其他人等。这需要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集思广益,开发出更多有较强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崔静.王海江.关于高等院校翻转课堂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2)245-246.

[2]李珊珊.刘丽洁,李波.基于微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下课堂教学的实施[J].黑龙江教育,2019(5):44-45.

[3]刘会.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3):100-101.

[4]顾豪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个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07(7):16-18.

[5]赵炬明.高筱卉.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8(8):36-40.

[6]田红磊.李昕.张学辉.等.基于翻转课堂的“双课堂”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46):82-83.

作者:李建强 刘洪滨 田雨泽 高华国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