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堂教学策略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从城市定义与城市功能演化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工程地质学、水文学知识,重点讲解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蕴藏量估算方法。运用生理与心理学相关知识,提出消除地下空间心理障碍的措施。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功能分区,如地下交通、地下商业、地下储藏、地下共同沟等逐一讲解每个功能分区的规划原则、理念和细则,使学生掌握本课程主要知识点。结合学校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与规划校园地下空间,学以致用,掌握知识点。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城市功能演化;地下空间功能分区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必修课之一,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经过前四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工程地质学、水文学、工程力学等相关知识,这对该课程的讲述有一定帮助。该课程学科交叉明显,综合文、理、工各学科知识,学时一般只有32,如何在学时较少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地下功能分区与详细规划是个挑战。本文提出从城市定义与城市功能演化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进而掌握地下空间蕴藏量的评估方法,结合城市地铁与轻轨等亲身生活经历,讲述城市地下交通功能的规划原则与步骤。

一、从城市定义与功能演化入手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可以分解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从定义上来看,城市是人口比乡村集中,并且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因此,仅从定义来讲,城市里人口集中,考虑到城市人衣、食、住、行需求,各种商业活动和居住空间必须依存的地上空间日趋饱和,城市人工作与旅游出行对城市交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城市功能演化来看,城市功能分区经历了由粗糙到细致,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举例来说,以前的商品买卖集中在街道两侧,随着人口增长,集市场所逐渐转入室内,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增长,集商业、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中心逐渐转入地下。从城市定义和城市功能分区演化来看,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城市功能分区逐渐集中,集中的功能分区反过来又占据大型城市空间。考虑到城市地面空间有限,地下空间开发需求日益强烈。随着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地下工程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地下空间大开发时代已经到来。

二、以消除地下空间心理障碍为突破

在讲述本课程时,可以结合电梯内为何设置镜子,与学生进行互动,提示学生封闭空间内消除内心恐惧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设置镜子,使乘客暂时忘记在狭窄、密闭的空间内,从而消除封闭空间带来的心理障碍。城市地下空间更是如此,密闭的空间、不流通的空气、缺乏明确的指示牌,会对进入地下空间的人员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讲述相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地下空间色彩、装饰、采光方面进行规划与设计。一般来说,鲜艳的色调,明显的指示牌,柔和的灯光有助于消除封闭空间带来的内心恐惧。引导学生自学心理学方面有关知识,结合成功的设计案例,了解地下空间设计中通过适当措施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

三、以城市地下交通功能为重点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分区与设计是重点讲述内容,建议以城市比较常见的城市地铁与轻轨为例进行讲解。乘坐地铁是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可以结合地铁站出口数量,分布位置,地铁站距离学校的位置,讲述地铁站站口数量确定原则。每一地铁站的辐射范围通常以步行6~12分钟所走的距离为半径确定,出入口通常依据大型商厦、学校等人流集中场所确定,一般有4~8个出入口。地铁站线路敷设方式通常包括地面线、地下线和高架线3种。在讲述时,应该结合噪声、占地与投资3方面进行,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结合自己乘坐地铁经验,结合步行距离、出行感受等方面,通过比较掌握地铁线路不同敷设方式的特点。讲述地铁线网基本结构型式,重点从地铁换乘次数多少区分不同线网结构型式的特点。

四、以校园地下功能分区设计与讨论为落脚点

虽然课程涉及较多学科,但总体来说,需要进行复杂数学与力学计算之处不是太多,属于偏文方向课程,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尤为重要。在讲述了地下空间资源蕴藏量评估方法,地下空间心理障碍消除措施,城市地下空间功能分区,以及详细设计原则后,可以安排一堂自主设计与讨论课,通过教师点评、学生提问等环节,使学生学以致用。譬如,结合当前学校自习室紧张,运动场地缺乏等现状,启发学生进行校园地下空间大规划。

参考文献:

[1]郭允冲.全面科学综合规划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再造地下城市[J].城乡建设,2018(21):14-19.

[2]朱建明,宋玉香.城市地下空间规划[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26-40.

[3]冯彦韬.城市高铁站区域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1):74-75.

[4]唐菲.城市规划中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要素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8):85.

[5]芦鑫.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

[6]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地下环境心理学[J].1990,10(3):205-209.

作者:李亮 褚雪松 于广明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