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现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现状

摘要:本文聚焦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具体行为现状,“教师绝对主导+学生缺乏主体意识”的问题依旧存在,这违背了“以英语为载体,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的课堂教学目标。只有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行为中人能够得到自我实现,我们的教改才能实现自身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行为;现状;主导地位;主体意识

一、定义界定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在课堂上行为主体以及行为主体之间在采取一定手段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教师行为是指“课堂上教师在采取一定手段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活动”,主要指教师的教学行为,本研究主要分析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完成某一目标或内容定向任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学生行为是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手段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活动。”本研究的学生行为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包括个体学习行为和群体学习行为。

二、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现状呈现

1.教师行为现状呈现

就教师行为而言,本研究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根据上文概念的界定,教学行为分为主要教学行为和辅助教学行为。而主要教学行为可以通过教师课堂活动的开展来进行呈现。通过对三个老师进行课堂观察,研究者发现主要的课堂活动都包含讲授,但是每个老师对于讲授的理解和侧重点不一致,主要表现在:

A老师的讲授

A老师教学片段呈现:A老师首先通过课件播放对话音频,然后对对话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单词、短语的中文解释进行播放和说明,接下来请小组分角色进行朗读。总结:A老师的讲授是依照课件按部就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主要讲解。

B老师的讲授

B老师教学片段呈现:B老师通过PPT课件展示运动词汇,并进行解释与带读;学生分组讨论短对话后,B老师对短对话进行音频的展示和意思的讲解;B老师对长对话的重要句型进行讲解,并翻译整个对话;小组完成自编对话任务,B老师对自编对话稿进行点评和讲解。总结:B老师的讲授分为对单词、句子的讲解、对学生作品的点评与讲解。

C老师的讲授

C老师教学片段呈现:通过对文章题目进行分析,讲述全文的大概意思和提纲;对引出论点的段落进行分析和讲解;小组完成对重点段落进行图画的绘制并进行英语讲解后,C老师进行总结。总结:C老师的讲授包括对课文内容与结构的讲授、对学生作品的点评与总结。

2.学生行为现状呈现

就学生行为而言,本研究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包括个体学习行为和群体学习行为。个体行为主要是指听讲、笔记、阅读等行为;而群体行为主要有合作、讨论等。根据三个老师的课堂进行观察,研究者聚焦每位老师课堂中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现:三位老师课堂中学生的个体学习行为主要有听讲、笔记;群体学习行为主要有小组任务,具体如下:第一,个体学习行为。听讲:A老师班上听讲的同学很少。B老师课堂中的游戏环节学生在同学表演时几乎每个同学都是全神贯注地盯着同学的表演和PPT所展示的图片,但进入到单词的讲解阶段,学生的抬头率大幅度下降;C老师的课堂学生的听讲主要表现在学生进行自我作品的展示环节,大部分学生面对别的小组的展示时而大笑、时而点头、时而争执,有些同学则置之不理;笔记:三位老师的班上都很少有学生主动记笔记,只有老师说必须记才会有几个同学拿出笔记下,对于练习答案少数同学根据PPT课件抄答案,还有同学通过手机拍摄答案完成。第二,群体学习行为。三位老师课堂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群体学习行为是小组任务的完成,但是表现不一样。A老师的小组任务主要表现为让小组分角色扮演朗读对话。课堂片段呈现:两个同学被老师点到了名,极不情愿地站了起来,A老师让他俩自选角色。两个同学在自己的支支吾吾、将单词和意群支离破碎后,在闹哄哄的课堂中艰难地完成了朗读的任务。B老师的小组任务主要表现为让小组讨论短对话和小组自编对话。课堂片段呈现:同学由小组长带领着坐到一起,小组长分任务,一人一个对话地翻译,有的组员拿出手机,查单词,查句子;有的组员对对话进行拍照,在网上寻求翻译;还有些小组组长一个人在拿着手机查找单词,别的组员要么看着组长,要么玩着手机。C老师的小组任务主要表现为让小组合作讨论重点段落,并绘制图画进行讲解。课堂片段呈现:一组同学在小组长那领到任务,用手机查找不认识的单词,将翻译写到书上,汇总到组长处,并根据译文内容绘制图画;有的小组的任务由被轮到的两个同学完成,别的同学在玩手机;还有的小组主要由小组长一个人在完成任务。

三、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现状分析

1.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教师行为

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教师行为主要表现在: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和意志主宰着课程实施过程,且完全控制着整个课堂,控制着教学内容的呈现、课堂活动的开展等。纵观三位老师的英语课堂,研究者发现,三位老师对课堂都表现为直接或者间接地控制,分析如下:A老师直接完全控制着课堂,她用课件知识(PPT化的课本知识)束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她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学内容从短对话到长对话再到练习进行教学目标的一一落实。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单一的呈现来进行的课堂活动都是在老师的绝对掌控下进行的。教师在课堂的舞台上“自导自演”着“独角戏”。而B老师和C老师属于间接控制课堂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B老师和C老师没有用课本知识或者课件对学生进行“人灌”或者“电灌”,但是她们完全掌控着课堂活动的开展,她们用自己的思想(她们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控制着活动的开展,控制着学生的行为。比如说要体现“学生主体”的现代化教学理念,课堂活动中就设计“学生参与”的情节:如B老师设计的游戏环节,她将第一堂课大部分时间设计成“能够体现学生参与”的“我做你猜”的游戏中,学生在进行游戏时,积极性增强了,课堂“很热闹”。如C老师为了实现同一目标设计的“小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们查单词、译句子、画图画、讲成果等,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节中机械地忙碌着或偷闲着。在这种被控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被忽略的,教师的课前准备缺少学生、教师的课堂活动的开展缺少学生,这势必会使得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身的发展。

2.缺乏主体意识的学生行为

Natriello在其著作中认为:“学生参与是指学生以主体身份介入某种教学活动并影响这种活动的一种行为。”福瑞克斯的研究中,将学生参与分为三个方面,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缺乏主体意识的学生行为表现为:学生的被动参与和片面参与。“被动参与”是指学生在被告诉、被教导、被演示的情况下被迫参与活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听者”或“观众”的角色,他们没有个性、缺乏思想和主动性,直接或间接地被教师牵引着,老师依然是唯一的权威;片面参与所体现的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片面参与。纵观学生在三位老师的英语课堂活动参与的现状,研究者发现,学生在课堂活动参与中主体性丧失,分析如下:A老师的学生参与方式主要表现为:个别同学被点名进行角色朗读和完成练习。角色朗读的活动的开展,从课堂现状来看,多半依旧停留在单词的识别阶段;练习的设计本来是考察的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但是从实际开展的现状来看,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能够在老师给出任务后积极找部分答案,大部分学生的练习题的参与是通过“记笔记”的方式进行的,“记笔记”的方式在他们眼里就是只需动笔的一个过程,所以学生的参与是没有任何主体参与的。B老师的学生参与方式除了与上面老师使用的角色朗读外,还表现在:个别同学参与游戏表演和小组自编对话。游戏表演中学生的参与主要是:一个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图片意思后,另一个学生用语言(英语)表达肢体语言意思。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面对同学的肢体动作,学生们目不转睛、喜笑颜开地比划着;面对同学的语言表达,有的学生焦急地低声嘀咕着,有的学生则干脆大声地宣布答案。可以看出,学生积极的情感以及行为在整个活动开展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但是,看似热闹活泼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认知则指停留在对单词的识记阶段。所以,这种学生的积极参与其实还只是形式上的片面参与,也是被动参与的一种体现。C老师的学生参与方式区别于前两位老师的是: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小组对重点段落展开讨论,讨论段落的意思和结构,然后绘制图画或者图表,最后小组代表上台讲述。通过对学生各参与阶段的观察,研究者发现:第一阶段,大部分学生是通过手机查单词或者拍照直接通过在线翻译进行,然后通过给出的小标题绘制结构图,最后小组派代表去展示。这种参与更多地是行为上的参与,学生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情感体验,认知活动的开展也是浅层次的,因此,这也是一种被动参与。

四、结语

纵观我们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不难看出:它是违背了“以英语为载体,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这种教学只会越来越远离“促进教学活动中主体——学生的发展”的初衷。因此,只有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行为中人能够得到自我实现,我们的教改才能实现自身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淑海.走向学生参与的课堂实施[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2]徐亮亮.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调查[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6).

[3]王华.让高职课堂焕发生命光彩——对高职课堂教学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4]毛艳丽.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参与现状的调研[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7).

作者:刘金波 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