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透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提高透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提高透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摘要:大多数学生对透视学学习体会是理论复杂,难于理解;画法繁杂。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难度更大,甚至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本文作者从事13年透视学教学,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由浅入深的透视学学习方法,使学生能有信心有能力有兴趣学习好透视学,为后续课程如建筑画技法、形体表达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对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有着重大意义。作者探讨了教师如何使透视学教学简明化;如何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深入浅出地教学,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简明;三维透视投影体系;透视理论;复杂;教学效果

一、透视学与生产实际的关系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一次课程教学中就加强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教学,强化了透视学与生产实际的关系。透视学是研究形体直观图绘制的理论,是为解决产品设计工作设计初期,在实物未生产前,就能根据设计的工程图样绘制出所设计的产品的三维图样,即产品的透视图。透视图为研发团队开发的新产品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推敲和修改方案提供了便捷的工程图样,省去了读工程图去构思产品结构的难度,方便了技术团队的交流。同时,由透视图为主要图样的产品效果图在房屋室内外装饰工程、工业产品展示设计以及房地产行业有广泛的应用。透视直观图还在展示室内外装饰效果及楼盘的展示与销售中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与宣传作用。因此,透视学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给予应有的重视。

二、透视图的理论体系剖析

透视学起源于生产实践,是经过画家、数学家以及建筑学家们的潜心研究建立的透视作图理论。

(一)透视图的本质

透视图属于中心投影法,它是以人眼为中心的中心投影。透视图实质是由无数条视线直线与画面平面的交点的集合;求作形体的透视图其实质是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顺次连结交点即可得到物体的透视图。因此,点的透视理论是学习透视学的理论基础。解决好点的透视是学好透视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对点的透视向学生作详尽的剖析,这也是容易忽略的细节之一。

(二)点的透视要点剖析

1.点的透视形成的空间体系,如图1所示。2.B为空间点,b是空间点B的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理解为画法几何的空间点在基面上的正投影。3.B°、b°与bg之间的关系为在一条铅垂联系线上。这是一个教学重点,教学中要强化的教学要素。4.bg的空间位置在基线上。这是容易忽视的教学要点。这个知识点学生把握不准确会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很大影响,不可忽视。可通过作业反复加强对该知识点的运用能力训练。这个知识点在直线透视实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直线线段的透视是求直线线段两端点的透视,其连线则为直线的透视。

(三)基面上直线透视的作图法剖析以及点的透视理论的运用

以图2为例详细阐述,并以直线的透视图为例剖析其画法的理论内含及学生要理解掌握的教学要点如下:1.“全线透视”的定义[2]及相关要素。“全线透视”的定义及相关要素的透彻理解对学生把握透视图绘制理论,提高绘制能力至关重要。(1)是基面上的所求线段所在直线的画面迹点T与灭点F的连线即为全线透视;(2)画面迹点T必在pp/gg线上。pp/gg线在空间是一条直线,在透视体系的展开图中为画面与基面中基面位置线与画面位置线。在基面上的基线命名为pp线,在画面上的基线命名为gg线。灭点的含义。教学中要重点讨论水平线的灭点——水平线的灭点F必在视平线上,这是水平线的透视性质决定的。因为形体的基——基面上的平面作图中首选了形体在画面上的铅垂棱线为真高线,作出了墙体的透视图。其次,选定形体表面与画面的铅垂交线为真高线,作出了顶盖的透视。形的各边线都是水平位置。这一点必须加以正确领会。f可视为直线的灭点F在基面上的正投影。2.线段的透视与其全线透视的关系为另一个教学重点。3.“视线的水平投影”解决的问题为另一教学重点。以上三个重点把握剖析好,学生透视作图就有了总体绘制思路,就有了纲领性思想。

(四)形体透视图的绘制

1.让学生把握形体透视图的绘制过程。第一,透视学是根据物体的工程图样——两视图或三视图作为已知条件来画出准确的透视图的理论体系[3]。透视图的求作过程为求形体在基面上的正投影(形体的H面投影)——平面图形的透视图。第二,利用真高线将形体的高度竖起来,从而作出形体的透视图。2.形体透视图的绘制教学中重点把握真高线教学要点。如何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当堂70%的学生能理解把握形体透视图的绘制过程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从简入深教学方案设计入手。选取简单的实例,达到体会真高线在作图中应用的目的。第二,强化真高线的合理选定原则。首选形体在画面上的铅垂棱线为真高线。其次,选定形体表面与画面的铅垂交线为真高线。这是两个优选真高线的方法,能达到简化作图的目的。第三,消除真高线的作图误区。要从空间合理性与平面作图正确性方面判断真高线选定是否正确。平面作图是否正确,要学生根据空间立体状态的合理性推断其作图的正确性。3.案例教学研究。作建筑组合形体的透视图,组合形体为墙体部分与顶盖部分。这样使透视作图得到简化。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把握真高线选定方法,活学活用,去解决问题。

三、结论

教师在教学中,对难懂的问题要细致透彻地剖析是我们的教研重点内容。第一,为消除大多数学生对点的透视的含混状态,简明剖析了透视理论的基本要素——点的透视的教学要点与透视图作图理论的关系,消除对透视基本知识的含混不清的状态,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为消除大多数学生对透视体系术语与透视空间体系的整体把握不好,以及透视图的空间形成状态与二维平面图转化关系的含糊状态,便于学生对透视学理论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加强该教学环节的安排。第三,为消除大多数学生对真高线的理解与运用误区,教师从学生作业中选取典型案例剖析真高线的作图错误,并分析产生错误原因,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第四,让学生在画中思考透视学相关理论与透视图画法的关系。既提高了对透视学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又提高了透视图绘图能力与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钟琏.建筑阴影和透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9-10.

[2]许松照.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117-119.

[3]何斌.建筑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6-60.

作者:裴玉萍 田泽华 李辛禹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