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对分课堂教学在中职语文课程的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进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与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尝试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中职语文课堂,并将教学实践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对分课堂教学在中职语文课程的实践中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师生权责对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进一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树立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对分课堂;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一.对分课堂的本质与理念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课堂改革新模式,它是一种基于心理学原理构建的教学模式,教学操作中把课堂分为讲授、内化和讨论三个过程,包括了教师精讲、学生独学、独立完成作业、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五个环节。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权责对分,教学过程中师生分享权力,共担责任,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教学范式强调学生内化的过程,将讲授法与讨论法有机融合,在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上,更倾向于两者之间,提倡“渐进自主”的理论,并将教学的重点从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方法呈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学生被动地按教师的思路开展思考,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性,学生即使不认真听课,或者学习热情不高,也不得不配合。他们在课堂上看似认真,但其实学习注意力早已被分散,处于“游离学习”的状态中,因此课堂效率不高。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多按照教材的内容开展教学,很少关注到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缺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结合专业特点的针对性教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也很少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学习接受能力而进行调整2。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多侧重阶段性试卷测验分数,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质量占总评分数的比重不高,因此,学生对平时作业不重视,作业完成情况并不理想。
(二)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中职学校学生多为中考成绩不理想而落榜的初衷毕业生,他们的语文学习基础较薄弱,大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词汇量掌握不够,语感不足与逻辑思维较弱也导致了他们语言运用能力较弱3。中职学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对比,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由于语文课程只作为基础课程,因此学生缺乏较强的学习动力,学习上存在惰性心理。大多数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他们热衷实操型课堂,但对于理论学习热情不高。随着电子通讯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玩游戏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缺乏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学习上存在着依赖性,中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中职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也较为缺乏自信。
三.对分课堂的实施过程与方法
对分课堂在2017-2018第一学期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中开展,教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一共20个教学周,共计40课时,教学内容涵盖了阅读与欣赏,口语交际、写作三大教学模块,其中阅读与欣赏约占所有教学内容的56%,口语交际与写作各占教学内容的22%。教学第一周,向学生介绍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安排和作业要求。电子商务03班共44名学生,按照4人为一小组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11个小组,每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作为小组组长,负责记录本小组每次讨论的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对分易APP,并要求学生在手机上安装该应用程序,便于以后课程的开展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由于班级每周只有两节课,共90分钟的课堂时间,所以对分模式多采取隔堂对分的形式。学生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50%)、期中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20%)、期末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20%)和考勤成绩(占总评成绩10%)。第二周课堂上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精讲课文,并留出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和独学。课后布置难度适中的作业,可以是根据学习的内容布置一两道思考题,或者是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将在完成思考题或者总结学习体会总结成一份“亮考帮”作业,并将作业上传到“对分易”中。“亮”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最受启发、觉得最具有亮点的内容;“考”是指学习过程中自己已经弄懂了但觉得别的同学可能存在困惑,需要寻求解答的内容;“帮”是指学习过程中自己存在疑问,需要寻求解答的内容。第三周第一节课学生就自己完成的“亮考帮”作业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及组间交流,教师最后对讨论后最终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二节课教师对课程新内容进行精讲,接下来的课程依照这种模式开展。
四.中职语文课堂运用对分课堂教学的评价
一学期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向学生发放了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对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课前作业完成情况、课程参与度情况、课程进度的接受情况以及课程模式的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表示接受,90%的学生完成了课前作业,96%的学生表示参与了课堂讨论。对比传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师生互动低,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作业敷衍了事的情况,对分课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师生权责对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进一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树立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一)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对分课堂的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不难看出,对分课堂的课堂气氛比传统讲授式课堂的课堂气氛活跃。经过几轮讨论之后,学生逐渐熟悉了这种教学模式,讨论环节的延时性让学生准备已久的学习成果进行分享与切磋。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以小组的名义进行交流,因此组员们的发言并没有很大的心里负担,小组内交流、组间交流与教师点评过程中也没有批评与嘲笑,因此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讨论能力提高了,讨论的效果与学习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二)提高学习兴趣
在精讲、内化环节结束后,学生的课堂作业将会是一两个围绕教学重点的思考题,或者学习笔记。学生在完成思考题或者学习笔记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过程,并将思考过程出现的问题、收获、心得总结成一份“亮、考、帮”作业,其中体现了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启发、收获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学习中的启发与收获在讨论环节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尚未解决的问题也能够在讨论过程中获得其他同学的帮助。在讨论的过程也是答案产生的过程,这是一个思考探究的过程,经过思考和讨论而产生的答案绝对要比教师直接告知来得有意思。思想相互碰撞的火花激起了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增强学习动机
教学内容遵循对分课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可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选取与设计。这种做法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所不同,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忽略不同学生学习接受能力有所不同的情况,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对每学期的教学内容按单元开展。而对分课堂教学在遵循教学大纲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按模块进行分类与规划,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讲授的内容在保证学生可理解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精讲内容之外留出可供学生探讨的空间,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能够吸收新的知识,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动机。
(四)提高学习效率
对分课堂的讨论过程,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反思、互相切磋和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进一步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自我调节学习方法与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在内化及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学会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他们学会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分析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树立学习自信心
正因为对分课堂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对待学生保持“有教无类,不论贤愚”的态度。因此,对待不同的教学对象要用不同的标准与难度开展教学,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控制教学的难易程度,教学中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提升。学生不会因学习内容过多而接受不了,也不会因为作业难度过大而产生挫败感。相反,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阶梯式提升时,也逐步培养了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245
[2]李立军.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2018(12):95
[3]陈芳.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与优化对策[J].呼和浩特:课程教育研究,2018(18):108
作者:周萍 单位: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