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明确深化课程改革的意义,深刻理解当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常态
(一)重新认识社会转型时期初中教育的功能
初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中间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初中,小学是最基础的教育,教育功能更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补短”重于“扬长”;而高中是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特长,明确自己职业生涯倾向的重要阶段,“扬长”更胜“补短”。因而,初中教育的功能应该体现在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兴趣特长。一方面让学生继续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让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起来,较好地承接小学教育;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多样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体验、选择、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我是谁,我是怎样一个人,我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从而为高中教育作好充分准备。初中教育可谓是“现长”的教育,然而,当下的初中教育在课程上还是“以国家课程为中心”的同质化设置,在教学模式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个性、特长无法得到培养和展现,也很难实现初中教育应有的功能与价值。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打破千校一面的课程体系,以多样化课程给学生提供“现长”的教育,赋予每一所学校开设课程的自主权,给每一个教师开发课程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拥有选择课程的自由。
(二)重新认识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方式
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唯一的,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质,他们之间有个别差异,差别化是学生的真实存在状态。因此,教育应该考量学生的个别差异,善用适合的、多样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地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差别化发展才是学生发展的方式。针对学生的差别化发展需要,学校功能既表现在为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选择,采取不同的教育要求、任务和方法,讲究教育的整体节律,也表现在深入、具体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讲究教育的个体节律。因此,研究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就成为学校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件重要的工作,因为没有对学生“群性”与“个性”的研究,没有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就不可能有对学生差别化发展规律的遵循。
(三)重新认识教师的基本职责与素质要求
深化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师全面素养的提升。首先,它要求教师具有设计课程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可供选择的课程营养大餐。教师是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的主体,每一个教师应该具备“上好一门基础课,开设一门拓展课程”的专业能力,这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成就个性化教师的重要载体。其次,它要求教师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成长的主要阵地。再次,它要求教师具有组织活动的能力,在自由而愉快的活动中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顺着其个性与天赋成为最好的自己,达到更高水平上的差别化发展。
二、明确课程改革目标,致力于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
学校的课程改革目标要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育人目标,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尊重学生的多样基础、多种需要、多元选择,充分实现学生的多样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确定了如下课程建设目标:
1.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系统的核心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的基础。
2.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选择的拓展课程,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我发现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
3.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创新的特质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
4.突出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5.着力推进“走班选课制”“学分评价制”等制度建设,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根据这样的课程建设目标。这一课程结构,是以核心课程为主体、以拓展课程与特质课程为补充的有机整合。核心课程的整合性呈现了课程的综合力度,拓展课程的多样性呈现了课程的广度,特质课程的独特性呈现了课程的深度。多层次、多类别的立体式课程满足不同潜质、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需要,给每一个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课程保证。
(一)核心课程(第一层级)
核心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独立完整的中心主干。它是学科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对原有的国家课程的核心知识、能力与思想方法进行梳理、增减、重组、分层等模块化架构,并整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部分内容,形成的符合本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及学生个性的课程体系。同时,核心课程为其他课程提供支撑,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核心性、辐射性、生成性等特征。核心课程的对象为全体学生。课程目标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保证学生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实施方式以行政班教学为主,走班分层教学为辅;评价上以学生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实行发展性评价。
(二)拓展课程(第二层级)
拓展课程是在核心课程的模块化重组架构基础上开发的。它注重知识的专题性、能力的创新性以及实践的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拓展课程的对象为具有个性需求的学生。课程目标是满足学生兴趣与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特长发展与未来专业化发展奠基;课程开发方式以自主研发、移植应用、社团整合为主,实行选课走班制;实施学分制评价,以学生参与课程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当下我校的拓展课程具体包括综合实践课程、社会人文课程、科学探究课程、外语特色课程、体艺特长课程、生活技能课程等六大类。
(三)特质课程(第三层级)
为了给有特殊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我们建构了以渗透学科前沿和经典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团队合作,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特殊才能的研究型课程。特质课程倡导导师制培养模式,对绝少数超常态学生进行“一对一”授课,导师均为资深教师或外聘专家。课程内容包括多个方面,有文学、艺术,也有数学、科学、计算机等,特质课程是核心课程的特殊形态。
三、创新课程实施与评价方式,突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核心要义
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要义不仅仅是学习内容上的整合与扩容,更重要的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创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学科特征为依据,整合课程内容,模块设课
模块设课体现了教师对学科体系的自我建构思想。模块的综合化能够解决国家课程中部分知识、能力与思想统整的问题,模块的灵活性和相对独立性,也更加灵活地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模块设课一般以主题和课题为组织线索,便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我校通过四种方式开展学科整合,即学科内知识模块化整合、跨学科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和引进课程的整合。
1.学科内知识模块化整合
学科内知识模块化整合是指在系统梳理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学科教学内容、顺序作适当补充、删减、调整,突出学科内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强调学科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思想的学习、培养和锤炼,强调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最重要步骤。
2.跨学科主题式整合
跨学科主题式整合是指打破学科界限,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开放的思想视野进行研究,呈现综合的、交叉的、新领域的知识、概念、方法与思想。这样的课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各学科内容相互割裂的弊端,实现了各学科围绕同一主题开展教学的要求。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是本次深化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与亮点。它使得学习环境、资源提供交流互动,学习评价在课堂上得到较好实施,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尊重和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纸笔式”的传统学习方式,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打开一扇窗。
4.引进课程的整合
一些学科在内容上借鉴校本课程或高中课程、国际课程等引进课程中适用的部分,使之有机地整合到学科教学中,成为学科课程内容的特色组成部分。
(二)以学生差异为依据,实行分层设课、选课走班
立足于学生的客观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效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我校实施了分层设课、选课走班的策略。语文、数学等学科类国家课程,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对课程标准、教材和相关校内外教学资源进行研究,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需要,对课程进行分层处理和设计,研制出课程实施的具体方案,并明确为两种层次———标准水平层次(P)和丰富水平层次(A),供学生选课走班之用,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需要。对于六大领域的拓展课程,每一领域设置不同的具体课程,形成课程菜单,供学生自主选择。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实施选课走班这一学习方式。学生在选择课程时,一方面要对本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有基本的了解,如各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任课教师等信息,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倾向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课程,做到理性选择。我校的选课走班有两种类别:一种是核心课程选课走班,学校统一安排每天或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另一种是拓展课程选课走班,学校统一安排在每周二、四下午的第二、三两节课时间进行。这样学生均能选择自己心仪的课程开展学习。
(三)实行过程性评价与学分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在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指导下,学校对核心课程的评价以“学业过程性评价报告单”来代替原来的记分册,把报告单应用于日常教学的评价中。在保持评价内容基本稳定的同时,根据学生和学科实际情况调整评价内容,并做好评价单的信息整理、归类、存档、反馈等系列工作。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教师更新观念,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发展。拓展课程的评价,我校通常采用学分制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计学时学分(H)。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该项占学业总成绩的20%。2.课程完成情况评价,包括平时参与情况、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计课业学分(P)。该项占学业总成绩的50%。3.课程结业成绩评价,计成绩学分(K)。该项占学业总成绩的30%。4.学校拓展课程学业总成绩=H+P+K。根据学分折合为A、B、C、D四个等级。5.学生拓展课程学业获A、B、C三个等级的,学校均发给结业证书。当然,不同的课程,其评价内容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如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专题教育活动,其评价重点是学生是否主动参加。对此,学校采用“电影票”管理的方式,即现场发票作为参加的凭证,依此记录学生参加的课时数。社会实践活动由德育处组织实施,根据学生参加情况和表现情况赋予相应的学分。志愿服务课程由校团委负责具体管理,由班级爱心和特别行动小队负责具体操作,实行小时管理。学生的社区服务达到3个小时,可获得1学分,在此基础上每增加2小时可多获1学分。学生取得某一课程相应数额的学分时,就能取得该课程的结业证书。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获得3门拓展课程或特质课程的结业证书,以此作为学生的基本学习任务之一,且作为学生评先评优以及毕业的基本条件。
作者:李华琴 单位:绍兴市柯桥区鲁迅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