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改革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物理课程改革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物理课程改革论文(3篇)

第一篇:中学物理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1中学物理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

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必然发生转变,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更新.新课改理念下,物理教师的教师职业素养包含物理学素养、基本教学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物理教学科研能力、物理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物理创新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交往形式、关注学生物理学习心理的基本功等.

(1)扎实的物理学理论素养

扎实的物理学理论素养就是熟练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这是中学物理教师职业素养内涵最核心的内容.主要包括普通物理学及实验、理论物理学及近代物理实验,以及应用物理学(比如,固体物理学、微电子技术原理等)、物理学进展、现代宇宙学、物理学与现代高新技术、物理学与人文科学(哲学、历史、宗教等)等相关基本知识.

(2)必备的教育类综合性知识

其一,中学物理课程论知识:包括物理课程论与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解读、物理学研究方法及其与物理教育的关系.其二,物理教学论知识:包括中学物理教育原理、教育目标和任务,物理学习心理学基础,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学物理实验、概念、规律、问题以及复习教学的原则、模式和方法.其三,教育学、现代教育心理学知识、青少年心理学以及现代学习理论等.

(3)与时俱进的教学技能水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物理教学基本功的内涵也将与时俱进.其一,中学物理新型课堂教学的各项技能,包括语音、体态、板书、板画、互动、演示、电子媒体运用等,这是中学物理教师职业素养内涵中最基本的素养;其二,中学物理实验技能,包括课堂演示实验技能、DIS(DigitalInformationSystem)实验技能、课外创新实验开发以及科技活动的组织能力,这是中学物理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职业素养内涵的本质要素;其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包括对中学物理教学素材的多媒体开发能力,互联网应用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物理教学的水平,这是新时期中学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要素之一.

(4)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问题的思考、总结和归纳;物理新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中学物理课校本课程开发;新课程物理课堂的概念、规律、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和中学物理DIS实验开发;掌握基本的教育测量和统计方法;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评价方法等.

2物理学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知道,师范教育不是“通才”教育,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也不是一般狭义的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是学科化加专业化而且具有教师教育规律的高等教育.实际上,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是名副其实的“专才”教育.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专才”不“专”,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就物理学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来看,主要有以下问题.

(1)行业准入门槛过低,教师教育专业特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教育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教师要求的提高,作为教师教育主阵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提高其招生门槛,必须设置名副其实的面试环节,设置基本的面试内容,比如,语言朗读与问题表达、三笔字、个人形象以及品性气质修养等.可惜的是,这种教师教育特有的专业特点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师范生的招生仍然没有面试环节或者有该环节但只是走过场,这不仅是物理教育师范生源质量差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先天不足.

(2)物理学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本来这不是问题,然而现在却变得比较突出了.目前我国师范生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不达标,就物理学师范生来说,主要表现在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基本功不扎实,与物理学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应用,以及物理学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的基本知识等缺乏应有的素养.这个问题即便是在部属师范大学也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免费师范生的生源问题,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问题,师范院校本身师资的投入问题等.

(3)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知识

教育学和心理学属于公共课程,其授课教师或缺乏或也很难兼备与各学科相关、贴切的案例;另一方面,由于本身的年龄、阅历和未进入学科实践环节而缺乏职业体验,多数师范生认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对理论的理解不深刻,不能把握与中学(物理)教育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知识,与此同时,他们对中学生心理、思维发展规律、状况缺乏认识,不能按照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感悟、理解物理教学的规律,不能学以致用.

(4)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薄弱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是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然而,由于专业课程的类型、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以及课业负担等因素,师范生对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比较薄弱,运用多媒体实践的机会也比较少.比如,物理师范生采用flash,VB编程制作物理动态课件的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只限于掌握PowerPoint等课件制作软件,缺乏自我特色与风格.

(5)实验操作技能水平不高

不能按照实验课的目标要求进行学习已经是我国大学实验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大部分物理师范生不能正确使用中学物理实验的各类量具、仪器仪表,不会排除基本的实验故障,不能熟练地完成各项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没有对实验进行改进的能力,比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等,没有掌握DIS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他们本来就缺乏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缺乏演示创新的技巧,缺乏对实验进行深入研究与改进的动力,也就没有在物理课堂教学环节加入演示实验的意识,不能体会物理课堂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与演示实验密切相关;也没有尝试自制教具改善实验演示效果的强烈愿望.

(6)板书、板画技能以及三笔字水平亟待提高

由于现今更多是用计算机取代手写,书写能力有所退化,但是,即便是电子教案,其板书、板画的布局也需要教师潜心设计、精心安排,板书的结构、呈现方式仍然需要基本的教学原理作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使教案里的板书、板画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步调一致,做到师生真正的互动.因此,板书、板画的设计技能仍然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技能.目前,大部分师范生不仅缺乏三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的基本功底,甚至缺乏书写汉字基础结构的技能;其次是不能把握板书、板画技能的教学功能;另一方面,大部分师范生更缺乏简笔画的基本常识和技能,不能运用基本板画技巧表述最简单的物理简图.

(7)物理教学语言技能薄弱

物理知识本身既具体(物理情境)又抽象(物理本质),初学者感到深奥难懂.若教学语言的措辞不准确,则不能使学生构成物理表象;若教学语言不具有节奏感,则不能为学生提供应有的思考缓冲空间;若语调不亲切,则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若语音变化不自然,则不能关注学生的反应,给予恰当回应,不能顺其自然地与学生产生互动.目前部分物理师范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物理教学语言的基本技能或者不能明确规范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在:不能有效把握教学语言技能构成要素,该要素包含语音准确、音量适宜、语调变化、节奏感强、语速适度、停顿有度等;不能较好地使用教学语言直观形象地阐述物理事实,解释物理现象;语言条理性、逻辑性不强;建立物理概念的讲述不会运用归纳、概括和抽象的逻辑语言;建立物理规律的实验总结跳跃而反复,抓不住重点.其原因显然是缺乏物理学基本素养的同时又缺乏物理教学论素养,对教材知识点理解不透彻,知识的相关拓展不丰富.

(8)缺乏敬业、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实践和调研发现,部分80后或90后的师范生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缺乏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和奉献的精神,缺乏教师职业危机意识及教学的积极性.部分师范生没有明了教师职业的特质,没有提升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并落实于实践中,从而未建立教师职业的稳定情绪和意志,认为教学并不是其工作、生活的全部,基本没有树立热爱教育、热爱物理教学、热爱学生的教师观念.例如,调查发现,在师范生面前摆多本参考书,多数人出于省事只选择看一本;教育实习阶段,如果不是带教老师特别要求,师范生不会主动进实验室准备实验.

(9)实习环节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师范生实践环节的根本目标是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实践环节也是师范生首次熟悉和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教育实习的课堂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以及教育调查研究,使师范生接触中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初步了解中学教学工作的特点,增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缩短毕业后到校任教的适应期.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师范生教学能力问题、实习生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顾虑),实习期间,师范生课堂教学的实践机会比较少,基本上没有达成实习环节的预期效果.

3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建设的目标

因此,面对目前师范生培养的实际,《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改革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扎实完善物理学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在保证物理学理论素养的前提下,加强物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升物理教学基本功的内涵.

(1)有效打牢物理学师范教育基本理论基础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如果按照现代教育规律和教学理论,“格物”乃是科学探究或研究方法,“致理”乃是在格物推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思维获得理论成果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所以,有效提高物理教师职业素养的根本在于: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物理学素养、深厚的基础教育、教学相关理论;其次,经过物理实验技能训练、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实习环节,达成教师专业素养的教学目标.所以,改革的第一步是将传统《中学物理教学论》的教学论、微格教学①*和中学实验DIS(课内实验)拓展为3个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完整新模块:《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技能》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使物理学基础课、理论课和物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以及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改革实践要求4方面构成融会贯通的有机体系,以精思为途径,达致理为目标,有效充实物理学师范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第一步的关键是落实《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首先是增加5个课程标准研习,研究物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建议;对比分析两个以上版本教材的结构、体例、栏目特点、实验特点、知识点分布等.其次是增加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学习,引导学生紧密追踪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和改革进程;要求师范生进行物理新课程教学案例设计,以达到适应新时期对中学物理教师职业素养基本要求的目的.

(2)狠抓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物理师范生职业技能最明显的不足是其实验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的缺失,其中包括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探究实验设计能力和课堂演示能力的缺失,所以,改革的第二步,即在第二、三个模块的改革中,切实狠抓物理课堂教学能力和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期望以实践和探究为根本形式,达成格物致理的教学目标.在《中学物理教学课堂技能》教学改革中,通过5步举措,即认清基础教育改革形势,明确物理教师职业技能要求,建立物理微格实训室,准老师和走出去,通过微格教学训练的反馈、评价、思考、研讨和模拟研究,研习物理师范生在新课程实践中物理教师的角色意识,让学生“举一反三”,达到掌握物理教学各种技能的效果.与此同时,增加见习机会:直接到中学进行听课、评课、与一线教师互动,最终,强化教育实习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强化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让师范生明确物理新课程3个传统界限的淡化: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界限的淡化;学生分组实验与科学探究实验界限的淡化;课内小实验与课外探究活动界限的淡化.要求回归传统动手操作实验和坛坛罐罐做实验的低成本、重技能、勤思考、不怕苦的良好品质.同时,强化探究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其一,掌握科学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其二,掌握DIS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能够运用DIS优化物理教学设计;其三,在课堂演示能力培养过程中,紧密结合物理新课程,达成3个统一,即师生共同演示,演示与探究,传统器材与现代(DIS).

(3)软件、硬件并举,教学相长,达成格物致理的综合目标

为了实现探究践格物精思达致理的综合教学目标,需要按照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实践的硬件方面要求,努力开展教与学两方面的研究.积极通过教学大赛和研讨会等多种途径,收集物理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影像资料,建立中学物理传统实验的动手操作实训室,建立比较先进的中学物理DIS实验室;对中学物理DIS实验、演示实验进行教学研究,而不是仅仅机械地重复训练;必须结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研究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特点、类型和技能要求.所以,改革的第三步,软件、硬件并举,教学相长,使师范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熟练掌握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达成格物致理的综合目标.

(4)集理论性、实践性与研究性三位一体,构建本硕公共平台

逐步将《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公共平台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实现物理师范本科→物理课程论学术型研究生→全日制物理教育硕士→3+3教育学硕士→在职物理教育硕士教育的阶梯式本硕联系的公共平台教学模式.使师范生具有扎实的物理教育理论素养的同时,从研究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和课程结构入手,以分析新课程的教材为载体,从本科生三年级开始,以本科导师制为切入点,集理论性、实践性与研究性三位一体,开展一定课题物理教学研究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重点培养初步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能力,为其今后可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中等学校的骨干物理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育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建设的内容

根据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师量的需求在减少、质的要求在提高的现状,面对大学扩招带来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面对课时有限与提高教学质量的矛盾,面对师范生实际特质与课程目标要求的矛盾,需要对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的结构、教学模式、内容、评价方法等进行系统地改革.

(1)彻底改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在深化教学内容方面,将原《中学物理教学论》划分为理论课和实践实训课两大模块.在课程结构上将两大模块分为3个相互联系的独立课程:《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即独立设课,独立学分、学时,独立评价.

1)课程论与教学论并重

理论课模块由中学物理新课程论和中学物理教学论组成,紧密结合基础教育特点和要求,其主线依托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从内容上进行纵、横拓展,将物理学理论、教育学、教师教学技能、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中学生物理学习心理特点、多媒体信息教育技术、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物理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及师德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在中学物理教师教育层面,紧密联系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环境(即STSE),使师范生具有较好的物理学知识结构,同时注意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学科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真正为物理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夯实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和职业技能基础.

2)充实实践实训的教学内容

实践实训课程分3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第一部分是《物理教学技能训练》,采用微格教学形式,具体方式有两种: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授课教师随堂示范后,模拟微格课堂做分散训练.具体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采用专题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第二部分是《中学物理DIS实验训练》,根据教育部课改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教学内容,精选中学物理DIS实验具体项目.第三部分是《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研究》,根据教育部课改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构建适应物理师范专业和物理新课程要求的“中学物理演示实践技能实验”.

(2)改革教学模式

该课程是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研究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改革方面,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师纸上谈兵(物理学+教育学)的机械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采取讲授、讨论、见习、微格教学、实验研究和专家报告等多种教学形式;案例分析采取讨论课和邀请校级外聘教授和有经验的中学物理教师的专题报告形式教学.组织课程组教师集体备课,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开展中学物理调研活动,与中学物理教师形成一个互帮互学的良好教学研究氛围,促进课程团队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构建《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教学模式.

(3)强化考试和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该课程全部采取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并且逐步建立《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3学分.采用考试和案例分析两种评价方式.理论课实行闭卷笔试方式,以加强学生中学物理教学理论素养培养.案例分析采用比较灵活的形式,可以是一份详细教案,可以是典型知识点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是典型知识点的说课稿.《物理教学技能训练》,2学分.单独考试,也是两种方式.课堂教学技能的操作评价采用微格教学形式:设计微格教案,在学校的微格教室录像,上传并且保存在学校的微格教学中心,用专门的《微格教学考试评价单》进行实时计分,综合评分.其基本理论(规范要求)的评价采用闭卷笔试方式.《中学物理实验研究》,2学分.分为《中学物理DIS训练》和《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研究》两大模块,其考试方式:实验操作占70%,平时成绩占30%,按照百分制单独记分。

作者:冯杰 倪敏 郭长江 方伟 涂泓 吴俊 朱瑞兴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认清探究性学习的真正内涵

部分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演示一些小实验或者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就是探究式学习,这就导致了一些形式主义,探究式学习环节实效性差,甚至造成了和课堂教学环节脱节的现象,主要根源还是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认识不够。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发现法,这种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发现、体验、归纳、总结、描述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获得新知识,以及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种学习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二、整合教材,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探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也是学生的天性。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唤醒学生的这种天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现今的教材也进行了创新和改革,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留有很大的余地,这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所以,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就要认真研究教材,整合教材,创新教材,编排教材,突破教材,可以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源,从而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过在整合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做到两点。

(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式学习主要是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形式展开的,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或者是感兴趣的问题出发,这样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探究学习顺利展开。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对下一步无法预测,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以及调控能力。但是有的教师就是因为探究性学习难以控制,不好操作,就采用一些教师容易掌控的探究学习方法,导致学生都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样学生的能力得不得提高,探究学习没有实效。实际上,探究性学习需要一个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中观察、思考、比较、判断、归纳、反思,不但真正获取了物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探究氛围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烈,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感到好奇,总是能提出许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驱动了学生积极探究知识,教师要以问题为契机,精心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点燃智慧的火花,真正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物理的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把物理教材中的固定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形象、具体地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但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营造一种研究物理现象的浓厚氛围,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与意识。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出一个和物理现象有关的问题,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探究空间,使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

四、注重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过程决定了物理课堂教学不可能是教师独家教学或者学生一个人的探究活动,而是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和互动,以此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因此,在物理探究性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合作学习中进行交流互动,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在学习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分别来完成计时、测距、运动等相关工作,在分工合作中进行试验分析、总结,以达到应有的合作效果。另外,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转变角色地位,深入到学生中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锻炼。另外,教师在合作交流学习中,要注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还要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让学生学会用专业的物理术语来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高合作中的成就感。

五、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帮助作用,因此,广大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果。

作者:田志强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

第三篇:物理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实践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物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物理课堂的趣味性

相较于其他理科科目,物理课程中用公式将一些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描述出来,其学习难度较大,经常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是实现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习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尤其是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活动,实施创新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与到实验课堂中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物理知识,认识到物理课堂学习对于自己的独特意义。

(二)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结构,是其他自然学学科进行研究的基础。当前物理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等科学素养。在物理实验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验证问题,得出结论,为学生展示自我、动手实践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之,物理课堂实效性的提高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可能。

(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为一门注重理论课程与实验课堂相互结合的学科,物理课程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重视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为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在尊重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与教学内容,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实验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互动精神,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创造出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目前的物理课程教学与其目标实现还存在较大差距,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材,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融入情感元素

情感教学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策略,实践证明,融入情感元素之后的课程教学有效性得到极大提高,并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情感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应当积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元素,以学生的情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情感教学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个性特点,恰当地给予批评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高效物理课堂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许多教学方法已经被证明是科学、合理的,为了达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但需根据教学内容有所筛选,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在实践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探究式学习、情境教学法、“导学互动”模式等,而在实验课堂教师可以采用“学案导学”模式、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模式等。以“能量守恒定律”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为例,在进行实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PBL模式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按照书本知识自己进行实验,小组内互相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给予适当引导。在这个实验中,学生相互合作完成实验,其团队协作意识一定会得到增强,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重视问题设计

师生互动是实现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转变课堂角色,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参与意识,留给学生一定的讨论问题的空间,体现出物理课堂的实践性原则。教师应重视问题设计环节,有阶段性地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太难,难以进行探索,也不会让问题过于简单,失去探索的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高其实效性是新课改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应对当前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势的必然选择,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促进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谭修毅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通钢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