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证书下课程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证书下课程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证书下课程改革

摘要: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的实施,可以大大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证书下如何进行课程改革进行探讨。从思政教育、产教融合和劳动教育等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只有将思政教育、产教融合和劳动教育三融通,才能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1+X证书;课程改革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开办于2018年,本专业建有南通市新能源汽车电源技术重点实验室,设施完善,师资完备。作为全国首批智能新能源汽车“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高职院校,如何将1+X证书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更好的融合,将1+X证书制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可以尝试从思政教育、产教融合和劳动教育等三个方面展开课程改革。

1思政教育方面

1.1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思政教育与党史学习相结合

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为例,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不怕苦不怕累,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在生活上,不攀比不计较,脚踏实地做好人和事。尤其是在专业技能的磨练上,要在平常的课程教学中,将党史学习与课程学习充分融合,让学生将党的伟大精神与智慧内化于心,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学习上不断成长前进。

1.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思政教育与校史学习相结合

我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由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我国第一所纺织专门学校,距今已有百年办学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之一,我校以“忠实不欺,力求精进”的校训传统,以“学必期于用、用必实于地”的张謇精神与事迹不断勉励自己,投身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新能源汽车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2产教融合方面

1+X证书制度下的证书X离不开产教融合,只有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注入产教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1],如图1、图2所示。

2.1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习初期

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安排本专业的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课程,联系企业一线专家,技术能手以及本专业领域往届优秀毕业生到校现身说法,讲述行业发展,企业发展以及自身发展经历,增强新生对本专业的概况了解,以便让新生尽快建立起对本专业的基本认知度。由于本专业为文理兼报的专业,可以尝试在新生中开展霍兰德职业性向测试[2],以尽量了解文理科不同学生在职业性向方面的差异,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以及因材施教,为1+X证书智能新能源汽车的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打下科学基础。

2.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习中期

随着学生在本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也需同步深入,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着手开展:(1)纵向方面:针对基本的新能源汽车电工、电子、电气技术以及1+X证书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理论知识,期间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可以从两个方向开展课程改革,提升1+X证书下的课程学习效果,如表1所示:第一个角度,从教学方式上,从硬件上看新能源汽车属于高度机电一体化的设备,包含有汽车底盘、动力总成等复杂机电子模块,原理深奥、结构复杂、拆装不易,为了打消仅有初步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学习畏难情绪,以及降低动手能力尚不熟练的学生损坏设备的可能性,可以充分利用虚拟技术,借助企业员工培训部门的资源,通过动画式的虚拟车间,训练学生新能源汽车不同子模块的模拟拆装,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薄弱环节,反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起对新能源汽车的结构认知;从软件上看,随着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大量先进算法应用其中,例如:机器学习算法、数据分析算法等,如果仅仅依靠枯燥的讲解和板书,学生很难理解,可以通过利用Matlab、Simulink等计算软件,将算法的运行机理与算法运行的结果,通过图表形式可视化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还可以快速修改算法参数,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完成了大量的理论性、基础性的实验。但是应当注意,在学生利用Matlab、Simulink等计算软件进行仿真模型搭建和编程的入门初期,应当布置由浅入深的难度递进的小型仿真模型搭建和编程任务,帮助学生快速熟悉计算软件使用方法和工作环境,同时也能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建立学习自信,对后期“1+X证书”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中涉及的虚拟仿真技术的学习,打下铺垫;还应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继续钻研,把实验、学习和探索的时间延伸到课堂以外,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实时沟通,答疑解惑,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具体而言,例如: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需紧紧围绕新能源汽车涉及的电驱、电池和电控三个方面来进行,特斯拉和新能源客车大都采用交流电动机进行驱动,而储能装置为直流蓄电池,因此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的逆变器在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利用Simulink搭建逆变器仿真模型[3][4],进行虚拟化教学,仿真模型及结果如图3、图4所示。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中枢系统”和“神经系统”,对新能源汽车起到指挥和监控的作用,例如:特斯拉使用到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如图5所示,涉及到计算机视觉的应用,即针对行驶道路中出现的汽车、行人或其它障碍物等不同类型对象作出识别及分类,以便为车载电脑作出正确驾驶决策提供依据,这需要为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赋予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常见智能算法如图6所示。第二个角度,学习平台上可以充分利用职教云、SPOC等在线平台,通过设置企业一线专家或技术能手为课程辅讲教师,联合校内教师,共同将1+X证书智能新能源汽车中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碎片化,从量变走向质变。同时,也方便教师摆脱时空的限制,利用教学在线平台的实时统计等功能,随时监督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改进。(2)横向方面:1+X证书智能新能源汽车从课程的横向连结上来看,包含了电学、热学和控制科学等多门学科,在课程改革上,应既注意每门学科都应当对学生有所介绍,又注意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还应根据1+X证书考核内容与实际应用的需要,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2.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习后期

南通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公司众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较为完善,其中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如表2所示,新能源汽车关键领域电驱、电池和电控均有涵盖。经过前期和中期的学习与训练后,可以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产教融合类课程——跟岗实习,让学生以现代学徒的身份,进入企业“拜师学艺”,我校与中天科技集团成立“校企合作产教联盟”,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使学校和企业在学生人才培养方面实施优势互补、“双元”育人、无缝对接。期间,从课程实施方式上进行改革:通过让新能源汽车生产中涉及到的不同岗位经验丰富的企业师傅,轮流来充当学生的企业教师,使得学生可以全面参与我校建设的“1+X证书”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工种,涉及到的全岗位工作场景与技能训练,学习和吸取不同企业教师的优秀品格和技术特点,从而快速成长,尽快实现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变,同时不同岗位工种的轮换,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枯燥情绪的出现。从课程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除去学校的学生综合测评评比外,根据跟岗实习阶段性的完成情况,建立每周之星、每月之星与择优推荐报考高级1+X证书相结合的考核奖励机制,促使跟岗实习的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使企业通过考核发现跟岗实习中的优秀学生,有针对性的作为企业后备人才加以培养,使学生在跟岗实习阶段就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就业率。

3劳动教育方面

3.1平常教学过程实施劳动教育

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实施劳动教育,可以从两个维度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第一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入劳动教育课程,分阶段实施,因为劳动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劳动教育课程中,首先要树立学生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劳动态度,从而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感受到劳动的魅力与收获。同时,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还应着重强调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在1+X证书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实操实践及生产实践中,只有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牢固的内化于心,才能确保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的顺畅进行。第二个维度,在平常的实践课程中,将每位学生每个小组的课前课后清洁、清理和清扫情况,纳入劳动教育的考核范畴,与综合素质测评相挂钩,督促学生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反复训练,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2寒暑期社会实践实施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不仅仅囿于校园,以1+X证书智能新能源汽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将劳动教育课程进行延伸,与寒暑期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具体而言,可以依托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智能新能源汽车组装、检测、维护等不同类型的岗位,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中践行劳动教育课程中所学知识与理念,遵循企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形成校园劳动教育与企业劳动教育的闭环结构,从而将劳动教育做细做实。

4结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证书下的课程改革,通过将思政教育、产教融合和劳动教育相融通,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增添了学生的劳动收获感。当然,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证书下的课程改革研究,还有很多方向和思路等待我们去不断尝试和探索,只有将新的教学理念不断融合到教学中来,才能使得我们的教学不断进步。

作者:林森 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