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与人才测评课程改革效果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招聘与人才测评课程改革效果,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招聘与人才测评课程改革效果

摘要:成果导向的《招聘人才测评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理论讲授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引导反向设计成果并进行模拟演练。课程改革具有高目标导向性、高情景模拟性、高参与性及评价的主体多元性特点。分析课程改革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教学改进建议,以期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成果导向;招聘与人才测评;课程改革

《招聘与人才测评》是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践性课程。本课程以“培养专业化的招聘人才和全面提升学生面试应试能力”为最终成果导向,引导学生探索测评新方法,掌握人才测评的基本原理及过程,学会运用人才测评方法并能制定完整的招聘方案并进行现场招聘。对于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课程改革情况介绍

课程改变传统的“理论讲授+期末测试”重期末考核方式,尝试进行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改革,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反向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成果导向的实践技能项目综合训练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1.1课程成果设计

本课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课程共分为五个成果,成果1需个人独立完成,成果2、成果3、成果4、成果5需要团队协作完成。成果1为掌握课程基础理论及方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成果2为设计人事测评指标体系;成果3为掌握面试过程(面试官考核),以“最佳面试官”比赛形式进行;成果4为应用面试方法及技巧,采取面试模拟演练方式;成果5为设计评价中心及模拟演练。

1.2课程改革基本特点

(1)课程高目标导向性。课程以“市场需求、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目标,成果导向性强,以目标为依据进行学生培养。(2)课程高度情景模拟性。课程成果3、成果4、成果5都要求学生有参与情景模拟。要求在特定企业背景下进行招聘及测评场景再现,体现出较强的仿真性、模拟性及高度参与性。(3)课程高参与性。课程要求团队成员必须参与到所有成果的完成过程。将成员在资料收集、讨论、成果形成、成果展示等环节里团队协作及承担任务情况纳入成绩评定指标中。在成果5模拟演练成果训练环节要求全员参与。(4)模拟演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及合理性。在模拟演练环节引入多元评价主体。通过方案评比、竞赛等方式选出学生代表担任助理面试官,由主讲教师、企业人事从业人员及其他专业任课教师共同担任评委,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评价的公平性及合理性。

2课程改革效果

课程分为5个学习成果,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对学生的教学引导作用加强。所有学习成果采取阶段性考核的方式,一学期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相应成果考核,让学生从开学就对该门课程重视起来,避免出现部分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不重视平时学习现象。成果1(掌握课程基础理论及方法)考核全书的基础理论及方法的识记、应用,出题A、B、C三套试卷,考核内容主次明确、全面,学生需要全程跟进才能顺利通过考试。给予学生适当压力,让学生从根本上重视课程学习,效果较好。在成果3(面试官考核)、成果4(面试模拟演练)及成果5(评价中心设计及模拟演练)的考核中,采用参与式模拟演练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较好。有学生担任助理面试官,教师给予课后专业培训;有学生担任大众评委,所有同学参与“用脚投票”;邀请企业导师担任评委,较为专业。形式丰富,模拟效果较好。每一个学习成果都有明确的形成性评价标准,在开始每一项成果任务布置时,老师会将详细的评分标准告知学生,学生学习热情较高,课堂参与度高,学习成果质量较高,期末总评成绩平均分为79.3分,相较于2018年学生期末总评提高了2.8分。

3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基础理论掌握不扎实。对基础理论的识记训练不足,有7名同学卷面不及格。单选题、名词解释及案例分析题的正确率为70%,失分相对较多。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为0,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识记不够扎实,综合分析及应用能力不足。(2)模拟演练环节有趋同内容。成果3(面试官考核)采取“最佳面试官”竞赛方式,部分小组情景模拟部分有趋同情况。如“面试官招聘人事专员”现场招聘模拟情景出现频率为6次。(3)未参与项目展示或演练的学生积极性有待加强。部分同学团队意识不足。在小组成员展示时或是小组成员模拟演练时,近30%小组成员关注度不高,课堂氛围受影响。如何调动不参与模拟同学的积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4)教师指导任务重,指导难度较大。为避免学生搭便车及督促更多学生主动参与训练,课程要求3名同学组成1支团队。学习小组多,学习任务较多,指导老师的指导任务相对较重。

4提升改革效果的对策

(1)加大基础训练力度,提升学生对识记性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在下一轮授课时加大基础理论综合应用方面的习题与案例分析练习与考核,提升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多途径辅导答疑,鼓励学生问询;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识记及应用掌握情况的考核与检查,可采用多方式进行,如上课提问,小组互相提问检查,随堂测试等,表现良好的可以加平时表现分。对于测试成绩不及格的同学,在下一学期授课时重点督促学习,精准培养,降低测试不及格人数。(2)优化课程设计,避免趋同模拟。对于“面试官考核”的面试情景出现趋同现象,教师需提前设计不同的招聘背景供学生选择,提前准备,能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招聘岗位的不同招聘要求及招聘准备工作内容,提前熟悉企业招聘流程,提升学生专业能力。(3)“激励+考核”双重设计提升学生参与主动性。在面试官演练环节,鼓励学生争优,争当助理面试官,发挥榜样力量,可设计成果评分规则,让助理面试官所在小组所有成员得分均为小组总成果评分成绩90%以上。同时,将团队成员的协作情况及展示、演练环节具体表现纳入成果成绩评定指标体系里,表现优秀者成果总评成绩提升5%。(4)建立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督促学生组建“学习小组”,教师及时更新学习资源、成果说明及评价标准等并上传至群共享。组长收集小组学习存在的问题并与老师及时沟通、反馈,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回复,提升教师辅导效率。同时,对后进学生进行精准辅导,重点关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作者:蒋云 单位:沈阳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