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实践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以素质教学为基本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并对地理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需要转变对地理教学的忽视态度、拓展教学方法、把握科学的教学方向、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为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论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现状及具体优化策略,旨在促进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地理;教学实践

引言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感觉到地理学习枯燥无趣,知识点多且难以记忆,有些图表比较抽象,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很多学生都丧失了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自身教学角色的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元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现状

尽管新课程改革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要求,带动了教学水平的提升,但对于中学地理教师来讲,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也让其面临艰难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提升教学效率,并从综合角度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现有的中学地理教学还存在一些非常明显的问题,这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首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地理教材发生了改变,新的教材编写虽然是建立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之上,但融入了新的教学形势与教学理念,更加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标准。但与旧教材相比,新的教材中融入了新的知识,且教学的侧重点也发生了改变。教师与学生尚未适应这种改变,教师还是采用原来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态度来讲解知识内容,这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偏差,学习的侧重点也出现偏差。其次,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师大多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不断背诵和记忆地理知识中的概念及规律[1]。而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其思维已经固化,采取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机械。学生眼中的地理学科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其并没有考虑到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是以背诵和记忆的方式去学习地理知识,自然会感觉知识枯燥、乏味,逐渐丧失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其学习效率。当然,该问题的出现也是由学生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地理学科在中学课程中的存在意义导致的。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其记忆地理知识只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自然会采取机械式的学习方法,也就不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及学习要求。最后,长期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逐渐疏远。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力求保持自己的权威性,仅为学生讲解理论方面的知识,缺乏对教学活动的创设,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不够。有些教师对课堂互动的理解有误差,认为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就是互动。其实不然,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偏难,学生就会难以回答,那么其所建立起来的信心就会受到打击。但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讨论的话题就不会仅拘泥于课堂,而是变成了闲谈,这样的互动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也浪费了学生与教师的精力。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的优化策略

(一)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对于任何学科来讲,教材都是其教学的根本。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地理教材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师在面对该种情况时所能做的就是提升自身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加深自身对于教材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2]。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要求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根本,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破以往的地理教学模式,让学生融入地理知识的自主学习中,感受地理知识的乐趣,明确地理知识对于自己的终身都有意义。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地图三要素》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比例尺、图例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以及地图的方向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学生布置绘制学校平面图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学校平面图的绘制后进行小组间的比拼。这样一来,学生在该教学活动中就可以了解地图的方向,并且明确学校平面图的比例尺问题,最后对学校平面图进行具体图例的标注。如此,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学习兴趣,也能够加深其对地图要素的理解,使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二)寻找适当的学习方法

归根结底,对中学地理知识的学习是要对其进行理解和记忆。有些学生采用了死记硬背的方式,虽然也能够记住地理知识,但毫无疑问,其记忆的时间比较短暂,且记忆的效率也比较低下。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知识记忆提出了要求,认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在该情况下需要顺应教学需求,引导学生找出适当的记忆方法,从原本的死记硬背转变为理解性记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影像或图例,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知识记忆。例如,在教学生学习《气候》时,学生需要掌握的气候类型知识较多,其很难将全世界的气候类型以及分布情况都记录下来。这时,教师可以以平面图的方式将地球的南、北半球画出来,并先让学生寻找回归线,然后告诉学生回归线附近的气候情况,以回归线作为分界点,逐渐向两边扩散记忆不同位置的气候类型。而学生根据图与线的引导,自然能熟练地掌握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且在记忆的速度及质量上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三)多种教学形式的互动

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关系到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否流畅。首先,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在课堂上尊重和信任每位学生,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并给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提问、全面提问,而不是把被提问的权利交给个别学生。其次,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巧设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全体学生。最后,课堂教学是双主体、多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静心读教材,与教材互动。要用圈点批注的形式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与教师互动,用提问点评或练习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在地理学习中,等高线的地形图问题是学生普遍反映的难点问题,一些学生觉得该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难以记忆。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准备不同地形的图片,包含河流、山谷、丘陵、梯田等,让学生根据教师放映的图片来辨别山谷、山脊的部位,并记忆等高线的相关知识。教师也可以引入竞争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讨论小组,通过竞赛的方式来阐述山谷以及山脊的特点,并辨别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掌握不同疏密程度的等高线具有怎样的地势特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打破初中生对地理学习兴致较低的局面,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自身对教材的驾驭,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知识。同时,教师应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确保师生、生生互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朱蓉.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成功(中下),2017(23):123.

[2]昌成皓.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拉萨市初中地理实践教学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7.

作者:黄华立 单位:福建省德化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