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世界各国在今天有了超越过去一切时代的密切联系和交往。这既带来了机遇,也形成了挑战,制造了困境。如何利用机遇,超越困境便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此背景之下了第三份全球性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转变?》。对全球共同利益从概念、内涵到特点进行认真的解读,并运用全球共同利益这一理念分析当前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诸种问题,对如何在全球共同利益理念之下实现新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方法论导向,强调了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民族性坚守以及具体的操作性措施。
关键词:全球共同利益;方法论;德育课程改革;文化的民族性
当前,全球化伴随着网络平台的普遍建立,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们期待、观望的愿景而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些联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领域。而且,各方面联系与依赖的程度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今世界的错综复杂和矛盾冲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些变化引发了紧张不安,人们寄希望于教育能够培养个人和社会掌握适应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能力。”[1]这种现状既给世界带来了新的难题,当然,也包括着发展的机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简称富尔报告)与《教育,内在的财富》(简称德洛尔报告)两份报告,近期针对全球化以及全球化所带来的全新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第三份全球性的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以下简称《反思教育》),倡导“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元化、国际团结和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1]1。此报告的为我们认识全球化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即将教育与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同时号召在这个理念之下进行全球教育治理,可以预期,这份报告必将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全球共同利益”解读
(一)全球共同利益的内涵
《反思教育》中将“共同利益”定义为“人类在本质上共享并且互相交流的各种善意,例如价值观、公民美德和正义感”,是“人们的紧密联合,而不仅仅是个人美德的简单累计”。[1]69其基本内涵包括“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1]69的确,“除了少数心如铁石的变态者(如果这种人真的存在),每个人都会鲜明地体验到各种道德本能,如良心、自尊、后悔、同情、羞耻和道德义愤。这些本能使文化进化倾向于表现一般道德法则的常规,比如荣耀、爱国心、利他主义、正义、同情心、仁慈和赎罪。”[2]
(二)全球共同利益的主要特点
凭心而论,在当前的世界发展情景之下,要重新思考如何“在尊重共同价值观的多元性和关注普遍人性之间寻求平衡”[1]75。笔者不敢肯定是否有一个确定的所谓的全球“共同利益”,就像笔者不确定我们是否有一个所谓的全球性普适伦理价值一样。但是从报告中所体现的上述内容来看,我们看到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对现实中诸种问题的关注而表现出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关切。这些关切体现了全球多数国家对一个和平与和谐社会的期待,要达到这一愿望,教育则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课程改革则是达到此愿望的具体实施路径。全球共同利益具有如下特点。
1.重申人文主义,主张在最新的伦理和道德基础上采用综合教育方法
提倡人文主义思想并非一个新的理念,历史上早已有之。今天再次提出,其背景早已不是当年,现实的状况是,由经济利益所引伸的政治问题,甚至是政治与军事冲突已经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一个危险的前景,在此背景之下的教育竞争也已走向异化,教育自身的伦理与道德基础遭到严重破坏,教育的人性基础也受到极大冲击。可以说,教育不再是培养人的手段,而成为国家政治与经济利益名义下的工具,天真无邪的孩子也就成为这种不良竞争的牺牲品。人的生命意义被消解,人格尊严被践踏。如此,提出人文主义思想,努力建设共同利益,达到普遍理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尊重生命,强调个体权利平等与社会和谐,倡导社会公平正义
全球化背景下功利主义与经济主义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代社会财富分割极不平衡,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且差距越来越大,十分悬殊;另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是,人们以及社会集团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而实施的相互伤害。这种伤害是不确定的,一方面是伤害的主体界限模糊,另一方面是,伤害的主体在实施伤害过程中并不知道所伤害的具体对象,因而,这种伤害的产生在实施伤害的主体内心并不伴随恻隐之心的出现。有人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互害型文化”[3]阶段,也就是“只要看不见,害你不商量”。问题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伤害非但没有、也不会降低反而会更加强化。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很大问题:施害者不知道明确的伤害客体;反过来,被伤害者也不知道施害主体。这种伤害背后其实就是对个体生命的不尊重,对社会个体权利的侵犯,这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自然,这样的结果就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3.尊重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价值观念,以美德建设为最终目标,包容多样性,体现多元化
《反思教育》并没有期望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共同价值观,或者说要构建一个所谓的全球大同社会。而是期望以普适价值观念为基础,以美德建设为目标,建立一个和平与和谐的世界与社会。报告指出所谓的“共同利益”必须根据世界各国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关于幸福和共同生活的多种概念来界定。针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增长的“脆弱性与不平等”[1]14及社会文化交流中“不宽容和暴力”[1]15现象,教育作为共同利益的具体表现则应具有广泛的包容性,要体现多元化特点。报告强调教育是人的权利,“承认教育和知识作为全球共同利益,认为教育是获取知识和培养在相关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的有意识的过程。并强调指出发展和利用知识是教育的终极目的”[1]71。报告中还提出了一些其他思想,本文不再仔细考查,如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以充分实现个人潜能;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实现全球均衡发展,并通过全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等。“因为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世界日新月异,对于人权和尊严的渴求正在日益凸显。虽然不同社会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但是偏执和冲突现象依然导出还穷。”[1]1笔者认为此报告的出台意义深远,对各国的教育改革也将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本文试图从这一报告所提供的基本思想反思我国近些年来的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以期望能够在教育的全球治理与全球共同利益这一背景之下找到一条现实与有效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路径。
二、全球共同利益视域下中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已经经过了几个轮回,从课程标准制定到教材的编制注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专家们从德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德育课程目标、德育课程内容、德育课程方法以及德育课程的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认真探索与界定,应该说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尽管这其中也发生了不少的争论,在国内似乎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别,专家们均从自身的研究出发对课程改革的得与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长期以来,笔者一直认为首先需要认真思考的是课程改革的基础理念,这是改革能否持久的理论保障,无论坚持何种价值取向的课程,其前提应该是理论上的支撑,舍此,改革将会无疾而终。例如20世纪开始的新课程改革,我们首先需要对什么是“新”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其次,对于教育领域中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口号也需要对“人”的本质与特点进行讨论并严格界定,特别是要深入研究与深刻理解哲学意义层面的“人”与教育实践中“人”的性质与特点相互之间的根本区别与联系,不可简单照搬与套用。做好了这一切,我们才可能开始进行更具体的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工作。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年来的学校德育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可也走了不少的弯路。面对着新的基于“全球共同利益”的背景,我们在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问题上至少需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与理性思考。
(一)“全球视野”与“文化之根”:全球共同利益视域下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方法论导向
方法论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科学与人文导向。也关系着我们的改革是否能够坚持中国特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切实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长远事业。中国现代化进程充分反映了其中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面临全球化背景之下人们对全球共同利益的探索与主张,这种方法论选择显得更加重要。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关注课程改革本身,也不能仅仅从技术的层面去理解与设计课程特别是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弄清它们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基础,所有的改革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是方法论的选择并运用此方法论指导具体的改革举措上。离开了此种选择,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必然会出现方向上的迷误甚至是错误。就此,我们首先要清醒头脑,不要被表面的所谓“全球共同利益”所迷惑。作为一项新时期的改革,我们当然要正视面对的现实情境,但应该看得更远、更深,而且这种视野应该是以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为基础的。这个国情不是虚的,它就是我国现实的政治、经济、教育与文化发展现状等,当然,也与我们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关于这一点,同志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4]考察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改革,从近代开始的“中体西用”到后来的“全面西化”,我们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似乎并没有从这种曲折道路中醒悟过来,我们依然唯西方是从,以至于面临着断送自身文化历史与前程的危险。我们忘记了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那就是这个世界上,在全球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没有绝对的、终极的真理。我们今天所作的努力便是通达真理的尝试,正所谓“万流归宗”,特色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各具特色的研究与改革才会形成最终全球教育研究与课程改革的丰富。“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4],这种方法论上的迷误,其影响是深远的,其后果也是可怕的。
(二)“文化多元化”与“文化的民族性”:世界文化多元化与多样性认识尚需要清晰
说到此,我们就得对自身的文化与传统有个清醒的认识。在对待全球化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坚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指导思想。这一点在《反思教育》中也特别强调,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性,要考虑各国文化之间的特点与差异。报告明确指出要“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拒绝文化沙文主义”,主张“彰显教育中的文化多样性,鼓励包容性决策”。[1]58所谓的“共同利益”只是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视角,但在以经济为基础、政治态度各异,甚至军事冲突普遍存在的今天,严格意义上说,是没有什么真正的全球“共同利益”的,冲突是根本的,对抗是不可避免的。笔者以为,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学校德育课程尤其重要,学校德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直接关系着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与精神提升,他们的今天就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的课程改革千万别忘记了这一事实。我们要发展教育,要在技术上和世界接轨,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所提供的契机,生动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道德精神,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向世界上其他优秀的文化传统学习。这一过程中,既要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更要注意自身文化的自主与自强。只有自身文化的强大,才会赢得他国的尊重,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才能被他国文化所包容、理解和接受,舍此,无他途。因此,我们不可盲目乐观。
(三)个体领悟与内在生命体验:德育课程价值取向、目标、内容与方法反思
与其他各育不同,学校德育关注的是个体的整个生命成长与品德发展,基于生命的本质特征,学校德育既是整体与全方位的,同时又具有延时性与长效性。因而,学校德育课程的改革需要基于个体的品德培育与发展成熟的目标,从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德育课程具体目标、内容、方法与各种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设计。当然,最根本的是课程价值取向的设定,这是关乎人的发展的方向性问题,至关重要。在此意义上,学校德育课程的改革对于引领学校德育的具体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操作性意义。可以说,德育课程改革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如何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长期以来,实践中的德育并没有意识到学校德育既非碎片式的知识灌输,也非单纯的道德行为操练与公益活动的参与,当然,学校德育也无法完全依靠阶段性的效果评价。现实中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是将学校德育视为道德知识的传授,进而以考查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水平评价学校德育的成效;还是将学生的道德学习视作学生对道德的动态领悟与内在体验,进而考查学生的道德理智水平与道德情感养成状况为目标。这两者方向各异,效果也差别悬殊。多年来,在理论与实践中,特别是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对于如何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界定不清楚,有时候我们将道德理解为品德。将学生的道德发展理解为是否掌握并明白一系列道德规范。对于什么是道德这一问题也是需要深入进行研究的。人们普遍将道德理解为各种约束个体行为规范的规则的总和,过去伦理学的教材中对道德基本上就是这样定义的。由于是规范的总和,道德也就被当成了一套关于青少年道德行为的知识系统,从而也就可以以教材的形式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固定下来,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有序的讲解与传授。如此,道德变成了一套知识体系,道德教育也就成了与其他学科一样的知识点教育。不知不觉中,具有丰富内涵与层次、永不停止的、体现生命涌动的“道”与“德”动态变化的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悟道而德”的创造性意义就被消解了。实际上,我们要看到,学校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利用德育课程资源在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引领下,指导学生的道德生命完美展现,道德意识不断增强,道德行为逐步稳定的过程。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全球共同利益中尊重生命的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教育思想中就有一定的体现。如《周易》中讲:“天之大德曰生”,《道德经》中老子明确提出了“道生之,德蓄之”“万物尊道而贵德”的道与德动态转化的深刻思想。
三、利益共同体视域下我国德育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
“世界在变,教育也必须做出改变。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呼唤着新的教育形式,培养今日和明日社会、经济所需要的能力。”[1]1如何在全球共同利益的背景之下,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次新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新的挑战。可以说,它与我们过去几十年中所进行的课程的根本在于,我们必须以更开放的视野,以更加“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去面对全球化之下的多元文化与多样性,以及这种背景影响之下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教育问题。而要做到这一切的基础,当下要做的是要坚持我们的文化自信,从自身的文化传统中挖掘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资源并结合当下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走出有特色的课程建设之路。
(一)深入讨论与理解全球共同利益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不讨论德育的基础性问题,这已经让我们失去了许多东西。事实上,无论从学校德育理论研究还是从学校德育实践操作来看,不讨论是不行的。特别是学校德育理论问题研究,因为它是学校德育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工作,具有方向性的导向意义。前面已经就此问题进行了阐述,这里就不再详细述说。总之,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有没有全球共同利益?我们可以将受教育权利看成是全球共同的利益,每个人都需要也有权利接受教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对国民应该实施怎样的教育?如何实施教育才是道德的?这个事关民族大计不可不深究,不能简单追随潮流。
(二)中小学德育课程进一步改革的具体思路
第一,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的自觉与自信心树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并没有从所进行的文化与教育改革中找到自身的文化自信,更没有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文化自觉,恰好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在更深的层次上的自我迷失。这种状况不止在中小学日益显现,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表现更甚。受到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推动,我们甚至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悖论与怪圈之中:我们的教育与文化改革试图在思想和文化上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然而我们却在制度和管理上为外来文化的入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综观中国各大学,特别是要建设所谓“双一流”的大学,无不把引进海外人才当作致胜法宝。可是我们可曾想到,不同学科之间具有非常不同的差异,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这些身处海外多年的知识精英和海外学子,如果不具备西方思想的积淀,他们便不能够完美地融入到西方的文化与生活之中,他们也无法成为精英。而他们一旦成为传播西方文化的精英,我们又怎么可能期待在他们的身上不流淌着充满西方文化与精神影响的血液呢?笔者并不反对各大学的治学方略与治校政策,笔者只是想说,我们是否应该有点文化上的自信呢?我们不期望表现出中华民族在传统道德上的优越感,可如果连一点民族道德的自信心都没有了,我们又怎么去建设一流的大学呢?同志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第二,认真研究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意义的论述,实现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现代转化,特别注意研究范式转换,既不要简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不要盲目认同,认为这些思想和精神可以简单照搬。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之首的《周易》中关于生命的发展与展开的解释其意义深奥神秘,它反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世界的理解,而且,也影响了中国文化数千年,其影响之大与深远值得我们深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实际就是中国文化之根基,舍此我们无法在今天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也无法建立起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美德,也就谈不上民族的权利与尊严,更无法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确立明确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理念,坚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以传统文化为主线,融汇我国当代社会道德发展需要,以全球化为视野,吸纳并理解多元化与多样性,序列化,有层次地进行中小学德育教材的设计与编撰工作。第四,明确学校德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建立学校德育课程的理论基础。这是保障学校德育学科建立的基础,也是前提,离开了对学校德育概念的科学严格的界定,学校德育将失之宽泛而无法进行自身系统科学的建设。德育课程建设也就无从着手。多年来,学校德育不停改革,但是从理论到实践,人们依然不知道德育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就是这个原因。第五,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历史性与现实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要考虑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特点,所选案例应该具有生发性,启发性,要适合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能够起到研究性与启发性的作用。第六,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新的网络技术平台。全方位实现数字化的学习,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要加大力度实现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水平,以此为手段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实时的学习与交互,实现我国青少年学生在道德认知教育上的技术转变。尊重广大落后与贫困地区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权利,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潜能,从而达到改变中国社会道德发展水平的目标。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也值得探讨,本文只是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自己的思考,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敬请同行教正。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
[2]爱德华•威尔逊.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M].梁锦?,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355.
[3]张光芒.警惕互害型文化蔓延[J].人民论坛,2012(19):24-25.
[4].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EB/OL].
作者:易连云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