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模具设计课程改革及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引入项目教学。以《冲压模具设计》课程为基础开展的教学改革结果表明,加入实践环节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为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打下扎实基础。
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本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卓越的工程师呢?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需要重点培养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眼界和思维,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1.课程教学现状
《冲压模具设计》属于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较难模具的设计过程及其工艺分析。因此,该门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在于工艺分析的创新性和模具设计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冲压工艺概述、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工艺及模具设计、局部成形、多工位级进模、汽车覆盖件成形等。传统的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重点不突出。由于课时不足,所以主要以老师的课堂讲授为主,无法兼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性。学生在课程完成后普遍反映知识点太多,学过就忘。这种松散的知识体系和单一的讲授方式导致学生们在毕业设计环节普遍暴露出薄弱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
2.课程改革研究
为了适应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学目标,课程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开展。冲压模具涉及知识点非常多,为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梳理和调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板料冲压之外,还讲解体积冲压及特种冲压工艺。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课堂上教师讲授书本内容,手段多数是板书+挂图。为了满足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学目的,在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结合课堂教学的方式非常适合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学习专业知识,简单模具结构的设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强化设计及制图能力。另外,在开展项目教学的同时,加强讨论环节的设计,引入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让学生由“让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该门课程以前的评分方式是期末考试卷面分占70%,实验占10%,平时占20%。经过长期调研发现,卷面成绩并不能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为此,经过充分论证之后,成绩分配为:项目50%、卷面30%、实验10%和平时10%。
3.课程改革实践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验证教学改革的效果,选择2014届本科生的《金属板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开展教改。上第一节课时就布置设计题目,解释项目开展初衷及教学过程,力求与学生达成共识。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而不是填鸭式的方式。项目研讨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把握大方向,并提出改进意见。在教改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也促进一些学生的创新意识,主动申报了大学生创新等项目,还有学生自发联系假期的模具实习单位。学生普遍反映项目开展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独立查阅和检索文献资料,自学绘图软件,进行模具结构设计以及图纸的绘制,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模式在模具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环节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以及完善,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讲授其他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如何适当引入项目教学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水平技术型本科学生,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4.结语
围绕上海电机学院的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内涵建设,深入开展专业课程教育改革,对于推动我国本科院校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促进高等教育面向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水平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龚克.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中国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10-12
[2]李延斌,高有华,田方,等.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231-233
[3]刘英杰,杨基和,徐淑玲.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化工过程设计课程改革及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4,2:52-54
[4]刘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模具制造,2008,(9):66-68
[5]王国燕.研讨式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探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86-87
作者:王晓梅 单位: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