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继续教育运行审视与重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当前我国继续教育的公益性和市场性有失平衡,继续教育运行模式存有一点局限。为保持继续教育的办学公益性,为公众接受继续教育提供绿色通道,故而探索继续教育的市场性与公益性兼合运行模式,强化继续教育办学主体的公益性责任,加大社会反哺力度,进而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继续教育;市场性;公益性;兼合运行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把发展继续教育列为与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并列的任务,指出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可见党和国家对发展继续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期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从最初的继续教育活动发展到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继续教育事业,无论从概念、内涵,还是从继续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办学主体等都愈发丰富,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诚然,继续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继续教育外部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的牵动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介入,继续教育的两大特性,即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内涵和互动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
一、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现状及其局限
(一)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现状
1.举办者的多元主体性与受教育者多样需求并存
相较于摸清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与现状,继续教育举办者的厘清更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据此,继续教育具体举办者涉及到国家、企事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其中国家是最主要的继续教育举办者。起初,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多是已经接受了不同层次学校教育并走上社会的所有成员。但目前接受继续教育的群体大多数是教师、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者,具有“年龄在50岁以前,非在岗人员少,离退休者更少,几乎没有”[1]的特点。
2.教育成本分担压力严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投入早有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虽然如此,我国继续教育成本事实上主要由国家和个人分担,且个人承担的部分远超过个人在其他类型的教育成本中承担的部分。深究其因,一方面我国办学实际是“穷国办大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需要国家财政支持,继续教育能够获得的国家财政支持不多。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2806.46亿元,比2013年增长8.0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6420.58亿元,比2013年增长7.89%;201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36139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15%。[2]尽管如此,2014年国家教育经费中用于继续教育部分却不多,甚至没有单列入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另一方面,国家有关继续教育经费的规定《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但这一规定并未得到贯彻执行。
3.继续教育主要以市场为办学导向
继续教育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使人们提升技能成为一种必然,知识更新的需求也较强烈。不难看出,市场和继续教育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二者相辅相成的作用机制下,有学者剖析了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存在与市场脱节的问题,认为“继续教育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竞争”“继续教育内容缺乏有效的评价”“现代化的远程教育技术还没有普及”等,并指出继续教育办学应以市场为导向,提供市场和社会需要的继续教育,从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长期的发展积淀,使得我国继续教育的办学趋向于以市场为导向,但是这种市场意识还比较浅层化,很大程度上仅停留在口头上,常常给人造成“提及继续教育,就只想到市场性、市场化”的刻板印象。
(二)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
我国现存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存有市场性过强,对公益性重视不够的弊端,这一弊端极易导致继续教育市场性和公益性的失衡。继续教育的受益者是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应当承担继续教育成本。三者之间,国家和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较之个人更为直接迫切,因此国家和社会应当分担更多的继续教育成本。当个人承担的继续教育成本超过个人承受能力时,个人往往选择不接受继续教育。如此,接受继续教育的群体仅有能够支付继续教育成本的少数人,有支付能力的人接受继续教育变得更优秀,优秀的人也更有条件接受高层次继续教育,这便形成“继续教育的马太效应”。这部分人与多数普通民众的差距将不断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会不断扩大,这样的继续教育违背了它自身的公益性。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正面临这样的危险———国家投入继续教育的资金过少,社会很少分担继续教育成本,个人愿意且能够承担继续教育成本的极少,继续教育运行市场性被过分放大,公益性则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继续教育市场性和公益性处于失衡的状态。
二、继续教育市场性与公益性兼合运行模式
继续教育运行中市场性与公益性并不是尖锐对立的,市场性与公益性的合理共存需要明确二者在继续教育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办学方式、发展目的中的侧重点,理顺和协调好继续教育办学的市场性和公益性之间的关系,保持二者的平衡是关键。
(一)继续教育市场性与公益性兼合运行的基本理念
继续教育的发展是公益和市场双重属性的相互作用过程。公益性是继续教育得以发展存在的内在属性和落脚点,市场性是手段,对市场性的价值诉求是对公益性的维护,二者并不是对立的。继续教育市场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其核心在于找寻继续教育运行中市场性和公益性的平衡点,做到与教育的程序公平和实质公平协调发展。从公共产品理论角度来说,继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应然地具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基本性质,满足社会公共和私人的教育所需。继续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公益性决定了继续教育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并调节。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说,市场性运行模式有利于继续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但也会因此使有限的继续教育资源集中为少数富有公民服务,忽视继续教育应有的公益性。因而,继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性和公益性的共同作用。
(二)继续教育市场性与公益性兼合运行的必要性
市场性与公益性的兼合运行对继续教育的运行显得尤为重要。继续教育市场性的地位不可撼动,缺乏市场性就不能促进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来保证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继续教育市场上,学生既是消费者也是“商品”。因为学生在获取继续教育学习资源的同时,也给继续教育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市场是一种阶级策略[3],看似开放、平等的教育加剧了不平等,教育市场的运行和结果只对某些社会阶层或群体有利,而对其他人则不利,我们再次看到市场不是中立的。[4]继续教育过度市场化会因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异导致个体在取得教育机会和享受教育条件方面差距拉大,从而形成个体之间不公平的局面。王一丹在《适应变化中的世界》中说到,“教育应该为每一个人全纳性地提供第二次机会,包括正规教育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培训,从而为人们的就业和未来生活提供更好的准备。”若一味追求市场性,就意味着强化继续教育的竞争性,容易导致恶性竞争或“功利化”,削弱继续教育的公益性,对竞争中处劣势地位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很不利,继续教育的接受对象将会集中于富人、城市人口等强势群体,并没有体现全纳性。受教育机会的起点公平会遭受社会质疑,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也会因此受阻,继续教育无法彰显它的社会促进作用,这是教育领域不应出现的状况。诚然,继续教育的发展必须结合公益性。公益性是教育的一项基本属性,是终身学习的有利条件。继续教育要体现其惠及全民的公益性,不能把竞争看做自身唯一的发展动力,否则继续教育便违背了设置的初衷。同样,片面强调继续教育的公益性办学,忽视市场经济规律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会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桎梏,将可能出现继续教育“退步”的现象。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继续教育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市场,其运行过程中的市场性不可或缺。
(三)继续教育市场性与公益性兼合运行的意义
继续教育市场性运行有助于扩大继续教育受益人群,保障继续教育公益性的实现。继续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社会收益率比重也有所不同。继续教育公益性的保障依托于继续教育受益面的扩大,即有赖于继续教育自身的扩大化发展。在受益人口有限的情况下,其公益性的发挥也有限。而继续教育的市场性要求引入市场经营管理机制,提高继续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继续教育资源总量,这恰好能增加继续教育受众,扩大继续教育受益面,有利保障了继续教育公益性的实现。继续教育公益性运行有利于继续教育市场性经营的完善。在市场经济推行的西方国家,继续教育的公益性普遍受到公众的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公众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旺盛,还因为缺少良好公益形象的继续教育机构很难继续存留。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口碑,继续教育举办者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以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学校或培训机构为例,它们总是在不同层次上为赢取公益反响而竞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益反响好的继续教育学校或培训机构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和师资,还可以获得政府和公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收获更多资金,赢得更多的项目支持,从而创造经济效益。继续教育市场性理念重视求学者个体及其家庭的教育需求与权利,只有那些能够满足社会公共利益需求、教育质量高、学校声誉好的继续教育举办者,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吸引学生以及社会团体、政府和个人的投资,才可能有经济效益。因此,从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出发,举办者应重视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而不是完全将注意力放在继续教育的经济效益上。
三、继续教育市场性与公益性兼合运行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构建价值取向:继续教育市场性与公益
性兼合运行模式的本质途径首先,注重对公民受教育权的尊重。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继续教育的初衷是为了能给离开正规学校的社会人提供继续学习的平台和机会。继续教育市场性和公益性结合的运行模式应秉持对公民受教育权的尊重,为继续受教育者提供相同的再学机会、继续教育条件。其次,形成长效性理念。继续教育作为教育的分支,它的发展不能主管效益和效率,继续教育市场性和公益性结合的运行模式应该预见整个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从长远角度对现行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关注继续教育的长效性、持久性及其能为社会创造的隐性福利。再次,培育公平性价值观。公平性是继续教育市场性与公益性兼合运行模式应体现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现存的继续教育市场性导向有失公平原则,由于物质基础不一,对于经济困难的学习者,很难有效拓展继续教育的受教育面。哲学家西塞罗曾说公平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公平性要求继续教育在运行过程中平等配置继续教育资源,对所有社会成员不偏袒,同时要兼顾差异,根据受教育者情况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继续教育资源,再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在继续教育资源配置上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弱势群体进行补偿。[5]
(二)具体实施构建:继续教育市场性与公益性兼合运行模式的落实保障途径
1.强化继续教育办学主体的公益性责任
和普通教育相比,继续教育的重点不再关注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重点转移到招生宣传、生源的争夺上,因为生源意味着财源,继续教育的相关行为以市场和效率为导向。继续教育考虑创收的时间要比考虑教学的时间多得多,将学生作为经济回报的筹码,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教育的理念和教育规律。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必须让继续教育办学主体重视继续教育公益性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从思想上意识到教育的公益性仍然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增加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方式。继续教育的运行需要用“市场性+公益性”这一新路径避免因继续教育过度市场化加剧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反对继续教育市场性话语“霸权”,把握继续教育市场性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度,找回继续教育的公益性价值追求及其在终身学习中发挥的作用。
2.加大反哺力度,贫困地区免费培训
继续教育学习的准入关口,除了有国家承认的相应学历和文凭限制外,对社会多数群体都是开放的。与此同时,继续教育也是集有偿性、教育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由于经济利益的介入,社会经济地位不高的学习群体可能由于继续教育的有偿性而丧失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平等地对待公平,不平等地对待不公平。继续教育应尽可能惠及所有公众,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群体,可考虑予以全部课程免费或部分课程免费的继续教育,突出继续教育的教育性和服务性,加大继续教育对社会的反哺力度,改善社会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提升其就业能力,实现继续教育的社会责任,彰显继续教育的社会公平价值,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3.基础性继续教育产品免费开放
为公众提供全纳的继续教育,提高继续教育的参与率,可尝试将基础性的继续教育产品向公众免费开放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的联合运作,提高继续教育资源的使用率,降低教育成本。借鉴慕课在线课程的模式,对基础性、辅助性课程开通免费线上自学和答疑,保障继续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能扩大继续教育受益面。
作者:钱欣欣 罗亚 杨挺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毛金波,胡锐.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
[3]褚宏启.教育发展评论第1卷[M]//褚宏启,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育改革的双重追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7.
[4]鲍尔.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6.
[5]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