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师继续教育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师继续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来自河北省10个地区5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75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针对本课题涉及的内容,在吸取专家和同行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教师问卷》,问卷采取封闭式问题。发放教师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75份,有效回收率83.3%。数理统计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EXCLE对数据进行统计。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对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了访谈。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必要性的认知及主观意愿

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参加继续教育非常必要和有必要的占总数的89.4%,愿意和非常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被调查者同样占总数的89.4%,充分说明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有着强烈的主观意愿和求知欲望。但同时也不应忽视有10.6%的教师缺乏积极性,对参加继续教育必要性的认知有待加强。

2.2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

从调查结果来看,总体讲,被调查者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良好,绝大多数都是从工作的角度考虑。选择提高教学能力、充实或更新知识的占了多数,也有学历相对较低的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是为了提高学历或职称评定,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但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者满足教师个人愿望同样有助于教学;另外,还有少部分教师是为了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2.3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现状

2.3.1参加继续教育频度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必须参加五年一周期的继续教育培训,每周期高级职务教师的培训时间不少于320学时,中、初级职务教师培训时间不少于280学时。但从走访结果和调查数据看,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总体次数偏少、频度低,大多达不到规定的学时和要求,现实与主观愿望存在较大差距。

2.3.2参加继续教育的类型、内容及效果

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除了总体次数少、频度低以外还呈现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学历教育居多而非学历教育少,参加继续教育主要是为提高学历;二是继续教育内容大都与体育无关,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是因为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大多不是来自体育专业,且兼职教师占了一定比例,所以不论是学历培训还是岗前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其内容大都与原来的专业有关,对提高他们自身体育教学能力没有直接帮助。许多教师反映培训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功利思想严重,走过场,影响学习效果,他们获取体育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途径大都靠自学。

2.3.3影响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因素

影响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培训机会少、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学校不提供便利条件、培训内容不认同、工作繁重、缺乏激励措施、没参加的必要等。这说明影响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为客观因素而不是主观因素。据体育教师反映,他们参加有关体育方面的培训机会非常难得,主要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而缺少相应培训机构;其次学校体育工作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体育教师不能成为骨干教师而得到培训机会。有的教师主动要求外出学习,往往会因“影响工作”而得不到鼓励和支持,另外有一些对提高教学能力没有帮助的培训又不得不去,影响积极性。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有正确认知且有着强烈的主观意愿和需求,目的明确且动因良好。河北省特殊学校体育师资大部分来源于非体育专业,相对特殊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他们的知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体育技能和体育理论是他们最需要学习补充的内容;体育教师最希望的继续教育形式是同行交流、观摩学习、高校培训三种;目前,特殊学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次数偏少、频度低,继续教育内容大都与体育无关,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提高教学能力没有直接帮助,现实与主观愿望存在较大差距;影响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没有提供便利条件和培训机会少等客观因素。

3.2建议

3.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首先,学校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特殊体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体育教师目前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尽可能地为体育教师创造机会并提供一定的便利,在经费、时间上给予支持。特殊教育学校要转变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个体行为、会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错误认识,充分认识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对继续教育投资就是对学校的基础性投资。

3.2.2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考虑到特殊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应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聘请特教专家、有丰富经验的一线体育教师,负责审定教师培训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及继续教育的要求,认定继续教育资格,检查、督导、评估教学质量等。

3.2.3保证继续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

培训机构要克服功利思想,不能走过场,应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保证继续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除了开设一些公共课程,如师德修养、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知识等,更要注重体育技能、理论以及特教理论与特教实践的学习。专业课程的安排要从体育学科性质和特点出发,坚持“学之能用,用之有效”的原则,紧扣体育学科教改动态、课改方向,精选教材,保证继续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

3.2.4加强对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目前涉及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近年来有关特殊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文章很少,涉及到体育教师的就更少,因此,有关部门应组织和引导体育专家和特教专家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填补这一空白。

作者:韩佳佳 梁占锁 王彩霞 单位:邯郸学院

第二篇:中职机电类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一、营造中职教师积极好学的学习氛围

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就是指以职业学校在职教师为教育对象,以新观念、新知识、新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非学历补偿教育。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职继续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终生教育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但在实际生活中,中职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很容易忽视进行自我充电,因此,中职院校应采取相关措施,如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平台,抑或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来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研究从而营造教师积极好学的学习氛围。

二、在中职教师继续教育中融入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培训模式,是指在职教师在学校、企业中以交替学习的方式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达到产教融合目的一种模式。从我们的调查来看,中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占多数,其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严重不足,另外,由于实践机会少,中职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生产相脱节的状况,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很好的改变,我们很能想象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最后,随着职教系统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因此,在中职教师继续教育中融入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一项迫切的任务。笔者通过研究相关理论和政策,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认为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通过以下流程来进行创建:

1.基础调研,对中职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的薄弱环节以及培训需求进行摸底。

2.制定培养方案,根据教师对企业的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明确学校、教师的职责。

3.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培训专业的不同,与当地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

4.培养双师型教师,利用企业平台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锻炼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

5.评估培训效果,专业教师的培训效果可由企业主管人员和培训部门的主管领导共同考察量化评估。当然,校企合作培训模式的建立方法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请进来是指将企业专业人才请到学校进行岗位培训,分享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先进的产业知识。由于受学校正常教学任务的限制,走出去的方法可以灵活采用,如以点带面,派遣个别或少数教师去企业学校,回校对其他老师进行在培训;也可采用分批实践和自主实践的方式,分批实践是指将专业教师逐批送到企业培训部门、培训学校进行系统学习,形成流动循环机制,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自主实践则是指专业教师自行选择与专业有关的企业进行岗位实习,接受企业培训。

三、将中职教师培养与学生培养融为一体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基于这点,我们在构建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时建议将中职教师的培养和学生培养融为一体,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反思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以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不断进行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作者:傅国英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第三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合作模式

一、台湾中小学教师培训特点

1.师资培养制度的规范性。

台湾地区针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颁布了许多法律,使继续教育培训有法可循,通过台湾《终身学习法》、《国民教育法》、《高等中学法》、《师范教育法》、《教师法》、《师资培育法》、《中小学教师进修研究办法》、《高级中学以下学校及幼稚园教师在职进修方法》、《教师出国讲学研究或进修办法》对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提出了相关要求。台湾的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观点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同样也是义务。由于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不及时补充就会落后于其他教师。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有必要开展专业领域相关的培训活动,如研习、考察、学术研究、观摩学习等。

2.师资培训费用的补偿性。

台湾颁布的《教师进修研究奖励办法》中明确指出:教师在继续教育中享有带薪或留职停薪的权益,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可获得相应的奖励方式,如,晋级加薪、学费补助、获得资金、公共休假等,极大地调动了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台湾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一般不需要缴费,相关培训费用由政府买单,并且对培训内容非常重视,比较看重培训的实用性。台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其自有特点。

3.师资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围绕这一主题,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从继续教育的内容和项目来看,教师在职培训之课程与教材,应就各级学校教师进修教学与研究有关知能之需要,作有系统并具发展性的计划与安排。通过构建终身教育理论,加强教师职业生涯内的学习与培训,获得优秀的自学能力与信息收集能力;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包含了价值观、职业操守、人文知识更新等;学科专业类知识培训,补充与完善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

4.师资培训方式的区别性。

台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两种方式,一般来说短期培训为7~30天左右,长期培训分为几个学期中实施。主要为两种类型:第一,初等继续教育培训。短期的继续教育培训中主要包含中小学教育研究会研究与小学教育辅导团及师专辅导区的研究辅导两种,长期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是师专暑期及夜间培训。第二,中等继续教育培训。短期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主要由师范大学设立的中等学校教师研究中心承担,长期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主要有夜间培训、研究所40个学分的继续教育培训、研究所硕士学位继续教育培训及出国学习等。

二、广东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随着我国教育深化改革,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许多院校成了专业的继续教育培训部门。但是,对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方面仍存在众多问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与管理机制比较混乱,缺乏权威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空泛,很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未能及时地改革培训内容、教学任务与培训方式。

1.创新培训模式与方式。

在当前要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模式,适应教学与学习的多样化。付建中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理分析指出,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喜爱方式依次为:出国学习、国内访问学者、骨干教师进修、高级研讨班、短期研讨班及学术讲座等方式。同时培训中可以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培训,实现资源共享、互连贯通;改进培训方式与方法,推广“三位一体”的培训方式,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与教师工作实地结合,同时加大校本培训。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培训法规。

台湾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法制建设上比较完善,大陆政府与教育部门也有针对性地指出,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教师培训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理念。首先,完善五年一周期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培训档案,记录五年周期内,修满的学时学分的培训课程等;其次,实行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制订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标准,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再次,加强培训质量标准研究,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完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开展培训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最后,健全和完善教师培训奖惩制度。

3.落实培训经费,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确保教师培训经费落实,要求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继续教育培训资金分配规定,构建政府、社会、个人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及学校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实施教师培训,并建立教师培训与研究机构,加强教师培训业务研究和指导工作。借鉴台湾继续教育成功的范例,结合大陆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通过与台湾高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满足教师培训心理需求,消除时间限制;与台湾高校共同培训模式,改变培训内容陈旧、模式单一的现状,调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积极性;与台湾高校合作,制定合理的合作模式,减少经费短缺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开展两岸培训教育可行性合作模式,以供参考与探讨。

三、两岸中小学教师合作培训模式

通过我国这几年中外合作教学与培训,形成了以下几种培训方式。

1.融合培训模式。

融合模式即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可将大陆的培训模式与台湾高校的培训模式完全地融合在一起。首先,引进台湾中小学的培训计划、培训课程设置及培训方法与方式;其次,聘请台湾高校培训机构来大陆讲学,派遣大陆中小学教师到台湾观摩学习,该模式以优秀教师、骨干教授,学者、课改人员等组成专家团,通识培训与教学培训结合;再次,相互探讨各方的培训方法,如观摩学习、研讨学习、案例探讨等;最后,培养出适合两岸的专业化教师,进一步推动两地继续教育培训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技术的提高。融合模式的优点是,实现了培训资源的相互共享,信息开放,优势互补,教师能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将充分发挥高校培训机构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作用,保证教师的知识领先与更新。

2.嫁接培训模式。

与上述模式相比较,嫁接模式具有自有特点。嫁接模式通过充分保留各自的培训模式,双方各自对对方学校开设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培训计划进行评估,达到相互认同的方式,然后双方派驻各方教师到对方学校接受培训。这种培训模式的优点是,结合了大陆与台湾的培训优势,能让教师直接进入对方区域接受培训,对双方的人文背景、生活方式、教育观念等有较深刻理解,除专业知识以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人文观念,但是相对来说这种培训模式花费较高。

3.顾问培训模式。

这种模式是通过聘请双方优秀教师相互讲学,双方教师互相学习,借鉴双方的培训经验。也是当前各个培训模式的尝试。顾问式培训模式对两岸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更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顾问式培训模式主要包括获准进入、调查分析、提出培训方案、引进培训人员、指导培训实施、总结等几个步骤。该模型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培训管理解决方案,聘请专家讲学有利于引起学校领导对培训的重视,专业的培训专家与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训资源的选择;通过不同渠道吸取双方先进的教学与培训经验,利用各自资源提高培训水平与培训质量。

4.网络培训模式。

这种培训方式是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培训技术,网络培训是传统培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衍生,具有很多优越性。首先网络培训让双方院校完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地域限制。网络培训可以在任何地方实施,教师完全可以在本校通过网络进行系统培训。其次,时间更具有弹性,网络培训增加了教师继续教育的灵活性。教师不必中断工作进行脱产培训,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最后,网络教师培训节约成本,培训使用的教材可以通过网络在线下载,教师可依据自身需求定制培训内容与进度,并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共同交流讨论。

作者:唐志文 古立新 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