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翻转课堂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翻转课堂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应用

一、翻转课堂为网络课程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翻转”学习时间,让参训者有个性化学习的自主权

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视频一般都在30分钟甚至90分钟以上,而且要求参训者连续看完,否则不记录学习时长。后来部分网络课程改成弹幕出题的形式,参训者做完题之后才能继续播放视频。众所周知,如今的教师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很难用完整的时间一次性把视频看完,所以有部分参训者会下载“鼠标定时点击软件”,或者同时打开多个视频,还有的会请同事或家人帮忙“看”视频。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定时定量式的学习,让参训者错过了很多精彩的课程内容。《翻转课堂说潮汕》“翻转”学习时间的安排,分为“课前+课内+课后”。将一般性内容和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分开,按主题来“切片”,视频或文本资料等以短小精悍、方便观看或浏览为原则。而且,尽可能增加拓展性的视频或文本学习资料,方便参训者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个性化的学习。

(二)“翻转”师生关系,让参训者在网络课程的构建上有所作为

一般来说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非常可贵的资源。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采用的是单向传授的方式,参训者被动接受各种信息,提出的新观点及有价值的材料往往被忽略。《翻转课堂说潮汕》结合课程目标,在“课前”,在问卷网上让参训者发表意见和建议等;在“课内”,在预设的基础上,按照类别或关注度等,把有建设性的意见或有价值的材料,在网络课程平台的视频或文本材料中体现,或者安排在讨论区、课后拓展以及新问题等栏目;在“课后”,参训者可以继续发表意见和观点,这些内容会被提炼升华,在微信(订阅号)上做拓展延伸。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到参训者在“生成课程”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培训者充当的是资源的开发者和提供者等角色,是参训者身边的观察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三)“翻转”学习习惯,让参训者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如今的教师,特别是在中心城区的教师,基本都使用智能手机,复制链接、转发、云共享等技术运用娴熟,通过微信、QQ等进行学习交流的现象非常普遍。然而传统的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以静态课程居多,技术呈现方式比较老套,“电灌”的感觉比较明显。《翻转课堂说潮汕》通过链接和扫码技术,将问卷网、网络课程平台、微信(订阅号)三个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提供的单个视频时长一般在10分钟上下,文本字数在1000字左右,方便参训者安排和掌控学习时间。同时鼓励参训者在获得新观点新信息的时候,即时发表或共享。这种做法常常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点赞回应,这样的氛围下,参训者乐于开展进一步的学习和交流。

二、网络课程教学的翻转策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参训者对网络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网络课程与时俱进?这是培训者必须面对的命题。近年来混合学习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化学习理论等,在形式、内容和内涵等方面,为网络课程的翻转提供了教学策略的理论支持。

(一)拓展平台,做形式“翻转”

《翻转课堂说潮汕》在原有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延续“人文关怀”及“以问促动”的课程特色,在课程设计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将课程分为三部分,分别在三个平台上实施。第一,问卷网“课前”,将原课程平台一般知识性的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出现,通过这一形式了解参训者对潮汕文化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并且通过问题来了解参训者的需求以及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既是调查,也是初步学习。这一部分会在开课前一周,甚至利用寒暑假面向区属中小幼教师广泛收集意见,为下一部分的“课内”做准备。第二,课程平台“课内”。如前所述,在研究“课前”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参训者的主要想法及建议,设计和调整章节内容及互动问题等。第三,微信(订阅号)“课后”。这是前两部分的延伸和拓展,在提升的过程中继续收集整理问题,有价值的内容将会沉淀下来,为第二期课程做准备,这个平台将成为不落幕的学习交流平台。有了新沟通,第二期的“课前”问卷设计会更有针对性,“课内”也会更有质量。通过这样的翻转,三部分成为一个螺旋上升的教学过程。

(二)设计问题,做学习引导

在把握原则性、支架性、启发性和动态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翻转课堂说潮汕》继续借鉴并运用问题化教学设计的理念进行问题设计。在“课前”主要设计“是何”、“如何”、“由何”等内容问题;在“课内”主要提出“为何”、“若何”等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在“课后”则将前面“五何”的问题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三部分的翻转,分为三个层次和梯度,充分考虑参训者的学习时间、兴趣和需求等要素。第一,课前“翻”认识问题。认识问题主要是常识性的问题,诸如“认识潮汕名人”、“辨别功夫茶具”、“了解潮汕美食”等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调动参训者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深层思考。利用问卷网的链接和扫码功能,参训者可以用电脑也可以用手机来操作。第二,课内“翻”深度问题。深度问题即需要参训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材料题:“新移民与原住民社会、文化融合的问题。继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三大民系之后,新移民已成为广东第四大民系。新移民与原住民的融合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广东会正视这一问题吗?用什么办法构建一个族群和谐的广东?——摘自《岭南十拍•南粤十一问》”。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查看相关的学习资料才会有新的思考或发现,网络课程平台为参训者集中提供了大量的文本及视频材料,有力地支撑了学习的开展。第三,课后“翻”延伸问题。针对本地区外来教师多,有学习本地文化和融入本地文化的需求,从《透过围屋看客家》、《广府新探》再到《翻转课堂说潮汕》,乡土人文课程形成了系列,满足参训者对乡土人文课程全面深入学习的需要。因此,除继续探讨“潮汕人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的认识问题”以及“潮汕民俗如何让潮菜有更多的文化内涵”等问题外,还对岭南文化认知、认同等问题作进一步延伸。微信(订阅号)除了能将“课前”、“课内”收集的问题整理呈现外,还能收集各方面的回复意见,形成新的生成资源。

(三)用同理心,关注心理需求

《翻转课堂说潮汕》作为乡土人文课程,不仅关注参训者学习本地文化的需求,而且关注参训者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用“知”对照。引导参训者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来认识潮汕人。潮汕人、广府人和客家人都是内陆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先辈艰苦打拼的精神,对现代的新移民有借鉴作用。二是用“情”分享。在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发现故事分享的形式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分享潮汕民间传统手工艺人的故事”活动模块,认识了潮绣传承人李淑英、康慧芳,莲花灯手工艺人林景华等。学习这些优秀人物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精神,让大家感受到坚守的力量。三是用“意”启迪。在《翻转课堂说潮汕》最后一个单元“生存智慧”中,我们对“潮汕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探讨。在交流中,大家趋向于认同这样的观点:潮汕文化精神有五个主要特征:上善若水的生存智慧,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挑战权威的求实勇气,敬神乐生的生命意识,人情至上的生活态度。这些观点对我们的学习、工作、人生都有启发意义。

三、网络课程翻转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翻转课堂说潮汕》网络课程在学习形式、学习体验等方面给参训者全新的感受,在教学反馈中,参训者对这种学习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大部分参训者认为,《翻转课堂说潮汕》不仅实现了技术融合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与交流的欲望。由于这种模式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一)生成课程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生成课程”理念的充分体现,通过培训者、参训者、教材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让预设目标有一个动态生成过程。《翻转课堂说潮汕》以“设问—补充—评价—建构”为思路,从问卷网的问题调查,到课程平台的探讨研究,再到微信(订阅号)的整理提升,让《翻转课堂说潮汕》课程成为一个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培训者要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掌控,在捕抓新观点的同时,注意不能偏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

(二)互动设计与翻转课堂

互动设计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参训者积极参与课程“翻转”,考验的是培训者的能力与智慧。《翻转课堂说潮汕》将现实生活的互动设计理念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如在时间上,利用网络的便利让课程学习变得随心、可控,可以同步“翻”,也可以非同步“翻”;在空间上,三个平台的设计,相当于主题空间分隔出“前庭”和“后院”,版面设计图文并茂,让参训者有新鲜感;在活动上,有识记、理解、综合分析等不同梯度的学习任务,让参训者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得出有质量的思考。除运用三个平台开展互动交流外,我们还建立QQ群、设置QQ客服,尽可能把方便、直接的工具都调用起来,以满足教学各方面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形式热闹容易,但要能够深入下去,则还需要有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作支撑。

(三)翻转方式与翻转课堂

在翻转课堂中常见“家校翻”、“校内翻”、“课内翻”等方式,一般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这些方式比较适合在基础教育中运用,而对于成人教育特别是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有“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翻转方式,因此“在线翻”成为最佳选择。《翻转课堂说潮汕》课程利用链接和扫码技术将问卷网、网络课程平台、微信(订阅号)进行有机整合,将课程分为三部分,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了师生之间主体影响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学习的互哺教育模式。从教学效果来看,《翻转课堂说潮汕》调动了参训者对课程构建的参与,学习方式的创新带来新的体验。然而,如何让这种模式更加人性化,还需要培训者进一步研究教育信息技术,选择和利用更先进的技术。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是应时代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式网络教学在“互联网+”时代有了做加法的基础和条件。在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中实施翻转式教学,“课前+”、“课内+”、“课后+”等做法让学习交流更畅顺,更有效地集结了众人的智慧。可见,网络课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作者:邱丽颜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