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MOOC视域下继续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对mooc的认识
(一)MOOC的特点及其带来的变化
MOOC的盛行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表现,更多的是带来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的重大变革,“翻转课堂”、“O2O混合性教学”等新型个性化教学模式正充斥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未来势必继续深入地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职能的变革,将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社会化服务职能。
(二)MOOC的发展优势及其不足
从MOOC的受欢迎度来看优势是明显的:第一,MOOC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模式和知识表现方式,摒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教学模式,重组课内课外的关系,也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MOOC提供了免费享用名校优质教育的机会,使出国留学不再是唯一出路。第三,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MOOC平台上提供的课程学科种类齐全,且包括国内外高等学府的课程,基本能满足学习者的专业学习或是兴趣爱好的需要。第四,课程制作符合从业人员学习特点,以知识点划分而成的短小视频,体现“用碎片式时间换系统学习”,更适合在职人员业余学习的需要。MOOC在我国教育体制下,无论教学观念还是学习习惯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第一,缺乏学历认证,课程完成率低,通常只有10%左右,只有部分MOOC课程在收费条件下提供课程证书和学分认证,学习者更多是以体验或兴趣为出发点。第二,缺乏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由“短小视频+小测试/作业+论坛讨论”三大模块组成的MOOC课程,缺少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辅导教师,且学生来源复杂,学习过程监控不到位。第三,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以碎片式课程居多,学习者较难循序渐进对专业开展系统学习,且国外平台上提供的中文课程较少。
二、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困境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MOOC不是校园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分享,而是“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同时,MOOC所产生的对国际名校名师仰慕的逐名效应,或许将来对高校的招生造成一定的威胁。高校继续教育的现状存在明显短板:一是网络课件质量参差不齐,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过时老化缺乏定期更新,即使由教育部启动并出资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所带动建设的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二是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纯粹将教师的课堂讲学录制成视频上线,忽略教师主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三是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制约,学习领域仅局限于所选专业,不能按照兴趣或人生规划去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四是工学矛盾突出,课堂出勤率偏低一直是面授教学的共性问题,成人学生更期待随时学习、移动学习的碎片式学习方式。
三、MOOC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启示
(一)借鉴MOOC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在线教育的关键在于学生要“参与”和“互动”,教师要“指引”和“探讨”,通过远距离在线交流,重塑和模拟课堂面对面教学效果,使教育者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反馈意见,帮助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最终达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一方面是提升学习过程的网络支持服务质量。高校要积极借鉴国内外MOOC平台设计和课程制作的建设技术,改进和提高远程教育的课件质量,运用平台大数据分析技术,凭借学习行为轨迹进行海量数据统计和分析,洞悉学生学习进度和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各种网络通讯工具的嫁接,鼓励师生之间加强实时交流和学习;授课手段整合多媒体特性和互联网交互方式进行优化,增加学习过程互动环节,搭配课堂实验、小作业、相互改卷等方式进行学习效果测评。另一方面,引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变革的反思。还原学生“主动学”的本质,避免传统教学“满堂灌”的单一授课模式。比如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就是要求教师角色实现从“传道授业”的讲授者向“解惑”为主的启发者转变,创设“课前学习+课上研究”模式;改变单纯以面授教学或远程教学的单一教学手段,兼顾信息化教育和传统学习习惯的特性,采取面授与网络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二)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学习成果转换
MOOC在线教育模式已经从原来的课程展示与免费学习阶段迈向学分认证阶段,这也是MOOC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美国三大MOOC平台已经先后推出了学习成果认证机制。《广东省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了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借鉴MOOC平台的运营模式,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首先,建立标准统一、形式多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适应各类人群教育需求的办学模式。利用高校多种教育形式并举的优势,实现校内各种资源的共享使用,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其次,适当引进MOOC平台课程,选取合适的课程进入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进行选修或作为专业课的教学辅助。实行学分互认机制,促学习成果转换。人才培养标准的统一是开展学习成果互认的前提和基础,而高校内部开展的多形式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目标和要求都是相对统一的。为此高校应挖掘内在优势,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各形式独立办学的堡垒,推行学分互认和积累,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提高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力度。
(三)巩固学历教育成果,探索非学历培训领域开发和应用
依托学历教育所形成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和师资优势,积极与社会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教育远程培训。在培训手段多样化的今天,高校传统面授的培训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化、多样化的培训趋势。借鉴O2O教学的模式,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制作适用于远程培训教学、理论性强的基础类网络课程,实现“线上辅助+线下体验”培训模式,重复性理论知识交给学员在课堂外自主安排学习,课堂上则主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讨式和研究式学习。利用高校学历教育在校生资源丰富的优势,搭配远程培训方式大有可为。按照市场热点和人力资源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使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课程融合挂钩,鼓励在校生向非学历教育转移,实现学分转换。事实上,MOOC已经开始涉足职业培训领域,国内首个MOOC职业证书项目由清华大学与法国顶尖商学院HEC合作,学生通过课程考核能取得清华大学颁发的课程结业证书,再通过相关考试,便能获得企业金融国际证书。MOOC的成功在于优越的共享平台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和大数据评价分析体系,重塑了师生关系新形态,带来教学观念和模式的转变。MOOC的出现对于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应该更多看待为一种机遇,是高校促进资源共享、优化教学手段并实现继续教育的改革转型的动力,促使高校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功能。
作者:刘丽莹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