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劳动教育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弱化和偏差,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一定程度淡化。要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须重视劳动教育;完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关键词: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观;立德树人;高等院校
一、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是立身之本,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神圣使命[2]。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渊博的学识,又需要学生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这就需要学生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专业本领的同时,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厚的劳动感情、真挚的人民情怀。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即将步入社会,成就个人事业,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精神,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磨练顽强的意志品格。在劳动教育中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就业观和创业观,从容面对社会的选择,在国家、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实现、专业技术的学习与岗位的需求匹配之间找到平衡点,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获得受益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1.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的题中之义。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必须通过加强劳动教育,深刻领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内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把实现自身价值、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建构个人与集体、个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同频共振。
2.劳动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观需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劳动教育作为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念,培养学生以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理念,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重要路径。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其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通过劳动塑造正确的人生观,理解劳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诚实劳动的价值,意识到诚实劳动是劳动者的义务与使命,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学生体验和理解生活的能力,破除逃避劳动、轻视劳动甚至鄙视劳动的思想。
二、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劳动教育,在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各高校也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落实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变化,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和发生变化,劳动教育却逐渐被悬置起来,对劳动教育的价值、劳动教育的方式、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和弱化,与新时代国家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合。
1.劳动教育认识窄化异化劳动教育认识窄化异化。劳动创造幸福,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最根本内涵。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包括教师在内都存在劳动教育窄化现象,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劳动课,就是让学生做一些诸如打扫卫生、搬运东西等体力劳动,并且普遍认为这些都是一些后勤工人应该干的工作,和大学生身份不符合。同时,劳动教育被异化,劳动教育的本身是创造社会价值,但在实际过程中存在人被物化为“经济人”“技术人”的现象,将“劳动”视为谋生和获利的手段,陷入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对立中,对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以及产生愉悦的情感有所忽略。甚至一度认为劳动教育是惩罚性手段,违背了劳动教育的初衷,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的价值。
2.劳动教育衡量价值化劳动教育衡量价值化、功利化。价值,在经济学中指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劳动价值的目的是使使用价值产生增值。“劳动价值观”不是指劳动本身的价值(劳动价值),而是人们对于劳动价值的主观认识[4]。当前,高校对劳动价值衡量价值化、功利化,衡量劳动教育的手段就是获取金钱和名利的多少,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将劳动和名利挂钩,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误导,劳动观念扭曲,劳动价值失衡,陷入了价值化和功利化漩涡中。33.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劳动教育缺乏系统性。当前各高校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虽都有相关内容涉及劳动教育,但对于劳动教育缺乏校级设计。高校劳动教育如何开展、劳动实践课程如何安排、教学效果如何评价考核、经费投入和保障如何获取,等等,相关机制和体制还不完善。一些高校虽开展了劳动教育,开设了劳动课程,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现象比较突出。还有的高校将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同起来,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存在形式化和无序化等现象,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
全国教育大会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当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和调整,更是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教育地位的重要体现。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完善顶层设计,拓宽劳动教育路径,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1.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思想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思想观念上扭转长期以来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偏见,把劳动教育提升到关乎国计民生、关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政府层面和高校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中、纳入考核,使劳动教育真正得到重视以来。
2.完善制度体系完善制度体系。构建和完善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体系,在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考核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及时跟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开设关于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加强对劳动教育相关研究。把劳动教育提上重要日程,和专业课程同等对待,精心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完善课程设计,编写劳动教育相关教材,制定劳动教育考核办法。同时,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作用,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和劳动教育功能,实现知识体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3.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推动思政课程与劳动教育的紧密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增加劳动教育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劳动的重要性等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真正懂得劳动教育重要意义,深入理解劳动的本质、劳动的创造价值、劳动的普遍意义,认可并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5]。
4.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提升劳动教育效果除了在课程和实践上下功夫以外,还必须拓宽劳动教育路径,改变当前劳动教育窄化、弱化,途径相对单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状,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创新项目、专业技能大赛、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校外实习实训等,整合学校、企业、社会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拓宽劳动教育渠道,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辛勤劳动获得感和收获,让学生在实践中以劳促学,长知识,增才干。
5.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要深入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和实践。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依托校园文化载体,通过宣传大国工匠,讲好劳模故事等,增强劳动教育感染力。深入挖掘企业资源、拓展企业实践平台,推进产教融合、现代职业教育学徒制等新模式,使学生参与到劳动当中,在劳动中加强锤炼,切身体会劳动教育重要性;发挥先进人物示范引领作用,邀请行业先进人物、大国工匠到高校开展专题讲座和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弘扬劳动价值,传播劳动精神,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开展好劳动教育,通过慕课、多媒体网络教学、在线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劳动教育及时性、互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打造劳动教育“金课”,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躬身实践,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张烁.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武雪周.高校工作重要论述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8(6):102-105.
[3].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2).
[4]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5]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3):100-104.
作者:李帅卫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