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材编辑继续教育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英语教材编辑继续教育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英语教材编辑继续教育探讨

[摘要]出版社要重视英语教材编辑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为编辑提供“统分结合”的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的内容设置要本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从编辑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强调编辑的参与和互动,强调培训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材编辑;继续教育;实用性

编辑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是业界的共识,也已经列入《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行政法规。英语教材编辑作为编辑队伍中的一个相对特殊、小众的群体,同样要接受继续教育。由于英语教材编辑有很强的专业性,针对这个群体设计的继续教育内容和体系,应该本着“以人为本”“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完整、系统、有弹性的培训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注重编辑的参与和互动,强调继续教育的实效。

一、英语教材编辑接受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注册责任编辑的继续教育由出版行政法规确定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七条指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由此作为出版职业资格登记、责任编辑注册的依据。”凡是持有责任编辑证书的英语教材编辑,如果要正常开展出版工作,必须接受继续教育。

(二)没有责任编辑证书的新编辑,更需要接受继续教育培训

英语教材编辑既有的知识结构和所从事的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决定了没有拿到责任编辑证书的新编辑更需要全面系统的编辑培训。以外研社为例,外研社通过校园招聘入职的新编辑都是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或以上毕业,这些新编辑都有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但没有工作经验,没有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如果要从事职业教育英语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培训。

二、英语教材编辑继续教育的需求分析

(一)英语教材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前副总编辑、资深英语教材编辑刘道义前辈曾对英语教材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十点要求,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和较高的政策水平;深入实际,了解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获取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广博的学识;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不断学习和研究国内外的教育动态和教学理论新成果,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要善于沟通、合作,具有团队精神,有组织、策划和管理的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务实精神;有高尚的人格和思想境界,淡泊名利;健全的体魄,吃苦耐劳。刘道义老师对英语编辑的要求,现在依然是业界普遍认可的。

(二)英语教材编辑的继续教育需求有差异

虽然英语教材编辑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有共性,但由于具体的岗位职责不同、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不同,编辑对继续教育的个体需求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还是以外研社的英语编辑为例,外研社的编辑序列包括助理编辑、编辑、中级编辑、高级编辑和资深编辑,这五类职位对任职者的学历经验、必备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同,如表1所示(为了更好地和业界常见的标准对应,此处选取了三个典型的职位)。可以看出,职位级别不同,编辑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不同,继续教育的需求自然也不同。需求的多样性,呼唤差异化的继续教育方案。

三、英语教材编辑继续教育的内容设置

(一)从需求出发,构建编辑行业公共课、学科专业课、教育教学课相结合的继续教育内容体系

英语教材编辑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编辑出版、英语学科和教育教学三个方面。可以说,英语教材编辑首先是编辑,其次是英语编辑,最后才是英语教材编辑。英语教材编辑继续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包含这三大模块:(1)编辑行业公共课;(2)英语学科专业课;(3)教育教学课。编辑行业公共课是指编辑的通用知识和技能,课程种类涵盖编辑理论、编辑实务、法律法规、政策形势等,具体的课程内容可在这些主题下灵活设置。表2是外研社2019年第一期责任编辑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名称。在编辑的继续教育中,英语学科专业课类课程主要包括英语语言学、语用学、二语习得、测试学、跨文化交际等和英语教学相关的课程,以及编辑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英文审稿和编校能力。教育教学类课程是指和所从事的领域和学段教育相关的课程。以职业教育英语教材出版为例,从事职业教育英语教材出版的编辑,需要了解广义的教育政策、职业教育政策、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相关政策及教学改革新动向,比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等。

(二)本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合理安排继续教育内容

由于编辑继续教育的需求不同,在设计继续教育内容时,要贯彻“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设置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支持弹性学习。每个模块提供多种平行主题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一个模块内同一主题的课程,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为编辑提供多种学习选择。比如在选题策划这个主题下,设置“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进行同类教材分析”“如何设计教材样课”三个进阶式的课程,供处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材编辑选择学习。

四、英语教材编辑继续教育的体系和方式

(一)构建完整的继续教育体系

以外研社职业教育英语教材编辑的继续教育培训为例,其培训形式包括新编辑集中脱产培训、辅导人在工作中随时辅导、组织筹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编辑参加考试前培训、组织全社范围内的注册责编继续教育培训和具体业务提升培训,形式多样,贯穿编辑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二)采用“统分结合”的形式组织编辑的继续教育

采用全社统一培训和分社部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继续教育。上述五种培训形式中,新编辑培训、注册责任编辑培训由全社统一组织;辅导人平日的辅导是在总社的指导和管理下,在分社完成;编辑考前培训和具体业务培训,都在分社内部完成。“统分结合”的培训方式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突出培训的针对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继续教育的效率。

(三)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具体业务培训

在全社组织的统一培训中,由于人数的限制,培训形式多数为大班授课,授课讲师讲解,编辑在下边听,编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也有所欠缺,对个体编辑的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不强。总会有编辑反映,有些培训内容离自身实际工作较远,实用性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分社组织内部培训,结合实际业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外研社职教分社长期坚持开展英语教材编辑培训,采用自主学习、专题研讨、专家讲座、教学实践、参加学术会议、举办读书会等多种形式,确保分社在完成出版任务的同时,编辑自身的知识技能、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一同提升。我们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组织编辑及时研讨,通过研讨,解决由一个问题关联的一系列疑问。比如,编辑在审核一本英语翻译的投稿时,发现稿件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网络和已经出版的作品,有严重的侵权嫌疑。编辑草拟的回复作者的邮件内容显得空洞,说服力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了关于著作权保护的专题研讨,研讨前给大家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让大家提前学习,研讨时还邀请了外研社法务部的律师来答疑解惑。编辑们都表示,虽然以前对著作权有或多或少的了解,考试时还专门背过,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做不到灵活运用。经过这次研讨,明白了著作权保护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知道在工作中该怎样运用法律武器开展工作。

五、英语教材编辑继续教育的效果及改进之处

(一)英语教材编辑继续教育的成效

外研社组织的“统分结合”的继续教育培训,使不同职级的编辑都获得了收益,大家都能切实体会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从外研社职教分社的实际工作来看,培训后编辑们普遍有以下收获:1.编辑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法律知识开展工作。比如作者的署名情况。在合同签订后,经常有作者要求增加署名人员或者更换署名顺序,这样就和合同签订时的条款不符了,这时,编辑们都会要求作者签署补充协议,把署名的更换情况明确写进合同,以免日后纠纷。2.著作权保护意识增强,能充分行驶责任编辑初审时的“合理注意”义务。能指出稿件中的著作权侵权风险以及危害,及时制止侵权行为,引导作者修改稿件,规避风险。3.政治意识增强,政策水平、把好政治关的能力有效提升。编辑们在外文稿件中看到香港、台湾、西藏的字眼,都会高度敏感,仔细核查;看到设计国界问题,如“波多黎各是美国领土”,也会多方核查,小心求证。4.教材策划和设计能力快速提升。在组稿时,能根据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修改意见,能深度参与教材的活动设计。5.编校质量整体提高。经过一系列英语编校培训后,新编辑的编校能力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在教材单元目录和正文各模块标题对应、音标、词性、注释、专有名词等容易出问题的方面,能做到高度重视,专项核查多次。

(二)英语教材编辑继续教育有待完善的地方

现有的英语教材编辑的继续教育培训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编辑英语学科能力的提升培训上。英语学科能力提升一方面需要编辑自己平时抽时间自学,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一段时间的脱产集中学习和进修。出版社英语教材编辑的继续教育培训,应该在这方面改进和提高。

作者:朱书义 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