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就业导向下中职计算机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的不足,教育设施匮乏,教学投入不足。
中职教育由于教学投入不足,学生的实践机会大大减少,严重缺乏系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培训;一些必要的实践课程无法完成,从而导致知识的原理和实践不能有机结合,给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影响。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计算机专业是各种专业知识面最广而且更新速度特别快的一个专业。很多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或是经过一些速成的培训班的培训加上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就上岗执教,还有好多教师都是“现学现卖”,缺少对计算机新知识的了解和学习,知识和观念也较落后于形势,这也使得中职计算机教育水平很难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二)学科教学方面的不足,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课程间衔接脱节。
目前,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体系大多延用传统的体系设置,课程多而杂并且课程间衔接严重脱节。由于受学期课时数的影响,学生的技能培训不足,并且就业方向模糊,从而出现了学的知识面较广但都不精的现象。导致就业难以对口。教学模式落后,对实践的重视度不足。目前老师大多采用单一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缺乏教学设计和思维的创新,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出现了学的知识比较呆板,不能灵活运用的现象。所以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评价方式落后,忽视全面考核。原有的计算机专业考核机制相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育考核机制存在很大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考核内容太依附于教材,并且只考共性的、陈旧的知识技能;第二,考试方式单一,大多只考理论不考实践;第三,考核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不能与市场接轨,这种评价方式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
(三)学生自身方面的不足,学生素质不高。
一般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文化层次相对较差,并且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此外大多学生来自农村都很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而来自城市的学生总想着玩游戏、上网。总之,中职生文化层次不高,并且对计算机的认识程度也较低。
二、解决中职教育机构问题的措施
(一)学校方面:加强投入力度。
加强硬件设施的配置和教师团队的建设。中职教育应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备,确保教学需要,其次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组建专业的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并且尽可能多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和专业培训机会,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同时,让教师积极的投身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情况,并且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技术实践。打造全方位的计算机教师团队。制定就业培养方案。中职学校应培养以市场为导向和社会紧缺型人才,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满足企业需求,中职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这样不仅满足了企业的需求,而且提升了就业率和学生专业的对口率,从而达到“三赢”的效果。
(二)学科教学方面:积极推进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根据对从业者计算机方面的要求,从计算机的相关专业知识中筛选出相应的知识体系按教学规律组织并严格实施。具体的要求:首先,合理安排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职业能力训练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其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更新制度,以及更改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最后,课程设置应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辐射与此技能相近的岗位,以拓宽就业范围。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应注重实践操作,并以实践操作作为课程教学主线。在改革过程中,以学生就业为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展开。同时加强案例教学和实地教学,以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融入就业环境。
(三)学生方面:提升专业技能。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端正态度,加强基础文化知识和自身修养,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与此同时,专业技能的提高更是至关重要,中职学校的学生应从市场需求和自身定位出发,努力提高理论和实践操作的专业技能,技术不在于知道的“多”而在于对某一专业技能的“精”,学生只有具备了一个领域的高超技术,才可以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计算机专业知识是提升各行各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中职学生应根据现行的就业形势切合实际的制定自身的职业规划。在就业初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工作中,培养自身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力,正确对待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迎难而上的精神。
三、结语
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社会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的巨大需求,中职教育作为国家大力推进的一个教育项目,更应把握当前的有利局势,对中职教育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提高中职教育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能力,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教育机构。
作者:刘莹 单位:鲁中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