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核心素养的计算机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计算机教育进行研究。从计算机教育现状出发,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计算机教学理念实践路径,即根据岗位需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倡导分层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打造第二课堂,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高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计算机教育
随着我国计算机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且满足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当前每一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计算机教育必须是一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模式,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体会到工作氛围,实现学习和工作之间的无缝衔接。
1基于核心素养的计算机教育
在计算机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概念不仅仅是指计算机算法知识和逻辑语句等专业性的计算机理论教学,更多的是学生逻辑思维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由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由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转变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由告诉学生怎么做转变为引导学生怎么学,只有教师先在思想上改变教育观念,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改变。核心素养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创造力密切相关,核心素养下的课堂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
2计算机教学现状
2.1过于注重理论考核,忽视实践能力的考核
计算机在现代科技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的。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除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外,还需要掌握外延至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计算机专业是注重操作能力的学科,一些学校因为设备昂贵或资金不充裕等原因,缺乏良好的实践操作考核条件。还有一些学校虽然重视实践考核,但实践考核难度太低,许多学生上交的作品过于简单,在考核过程中没有进行一些创造性思考,只是将平时学到的知识照搬到考试中。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降低了考试难度,但学生如果不经过刻苦训练,就无法牢固掌握知识[1]。
2.2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岗位训练
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将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教授的知识完全讲解给学生,就算是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如果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去教学,学生就不能真正跨过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最后一步,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巩固,无法形成永久记忆,过段时间就会忘却大部分。部分教师很少将计算机行业最新科技成果或动态向学生分享,也很少会向学生讲解计算机专业未来的工作岗位情况,学生缺乏对计算机专业工作的清晰认知,会有一种迷茫感,不清楚自身应该学习什么,学习的重点在哪里,不能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岗位要求的知识。
2.3不能够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在大学阶段,学生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会越来越不愿意学习,这种现象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密切相关。教师应当充分认清这种现象的存在,不能选择性忽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是由于自身知识水平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失去了学习兴趣,成绩优秀的学生又会觉得教师教的知识自己已经掌握。对此,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这种分层教学模式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课后作业中,也可以是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专项培养,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课后以小班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3基于核心素养的计算机教学理念实践
核心素养的概念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所得出的,是为了完善学生必备品格和文化修养所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它所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在计算机教学领域,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在信息的获取、程序的总体设计、软件架构的搭建以及创新精神的开拓这几方面,这些方面的能力是体现一个计算机专业人才岗位任职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
3.1根据岗位需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学校需要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对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调整,适当删除一些过时的或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实践案例和课题设计,重视学生创造能力及逻辑思维的培养。另外,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计算机是一门综合了数学、电学、电磁学、电子电路、微电子、信息技术、编程技术、信息工程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科学,学生应脚踏实地,用科学的精神去发现和探索,以真正掌握和精通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及时向学生介绍当前科学前沿的新技术,如3D打印技术、云计算,等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领略到科学的魅力。在教学中,要强化实践操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实现互动式教学,如小组活动、小组竞赛、学生座谈、调查问卷以及毕业生的就职情况反馈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将岗位任职所需要的实践项目有针对性地安排给每个学生作为课后实践作业,使学生能够得到真实的训练,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实用性、高效性,做到讲授知识与满足岗位需求无缝衔接[2]。
3.2倡导分层式教学
为了有效解决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在教学中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知识,应倡导分层式教学。首先,对课堂任务目标分层,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应该理清班内学生的知识水平,明确两极中的大部分学生处在哪一个阶段,合理设置适合分层的教学目标。其次,对课后作业分层,对于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对于基础水平不牢固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概念性的理解题,让学生夯实基础。最后,成立分层式的学习小组,实现学生之间的分层互助,建议划分出A、B、C三个等级的小组,每个小组3~4人,对每个等级的小组布置不同的课堂任务、课后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一些课题类的设计,让每个小组提交设计作品。分层式的教学有利于每个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形成。
3.3采用情境式教学,打造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一,可以设置一些计算机竞赛,如程序设计大赛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打造出浓厚的良性竞争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其二,通过组建兴趣小组的方式来加大第二课堂的活动力度,将计算机专业教师分配到各个兴趣小组进行指导,在兴趣小组中选择出优秀的学生再进行专项培养,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小班课辅导,实现稳步跟进,弥补差距;其三,积极采用情境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努力形成教学做一体的课堂氛围,教师先进行资源导入,接着进行情境牵动,然后与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和答疑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和拓展研究,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使课堂真正有实效[3]。
4结语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是为了培养出更符合当前企业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计算机人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开展计算机技能比赛、组建兴趣小组、实行分层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提高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的步伐,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
作者:高慧 陈建建 傅永梅 杨钰雅 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