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计算机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基于学业水平考试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研究,侧重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应考能力和提升考试成绩各等级率特别是A等级率。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混合式教学
1引言
近年来,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省市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学业水平考试工作。为了改革和优化考试制度,201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了相关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进行学业水平考试。2017年率先在泉州、宁德开展试点工作,2018年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实施。随着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正式落地,各中职学校每年6月对在校生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中职学生毕业条件和升学依据,2020年起作为高职院校招生录取的依据,是各中职学校参评“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评估教学质量的参考条件。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考试形式为上机考试。三维目标上重点考查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举一反三的能力。2020年由于受到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返校已是5月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理论和实践的备考复习,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此外,2017年以来,从泉州市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参加一次试点和两次正考的成绩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率较高,但A等级优秀率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由于学业水平考试是评估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无形中也带来一定的压力。基于此,探究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行为习惯和学习特点,针对学校近两年的考试情况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一线的中职计算机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参与过的几次学业水平考试备考的经历,探索线上(学习通平台)和线下(课堂)有效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下一种潮流的教学模式。它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水平考试应考能力,提高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各等级率特别是优秀率。
2线上教学的可行性
在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通过扩大在线优质资源供给、构建扶持在线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形成多元管理服务格局,加快“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服务建设[1]。这为在线教育的执行提供了政策福利。另外,当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功实施,也为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宏观上,新媒体的使用使知识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悄然地发生了变化,教学早已呈现出多元混合化的发展趋势,迎来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春风。高速发展的时代让学生广泛地拥有了智能手机,而碎片化的信息却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早已不再满足,而是过分地依赖手机、依赖网络、依赖图像、依赖视频等进行学习。而学习通作为一款基于移动终端的即时互动教学助手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3线上教学的需求性
2020年疫情的暴发使全国大多数人几乎都宅在家里。为防控疫情,全国多省市延迟开学时间。而每年6月份正常举行的学业水平考试却没有因疫情而推迟。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业,全国各地都提出了“停课不停学”,于是,线上教学成了最佳的教学方式[2]。为认真贯彻落实《泉州市教育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线上教学的工作指南》(泉教防控〔2020〕9号)文件精神,泉州市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和教学计划,依托学习通和钉钉云平台,组织全体计算机教师网络集体备课,梳理各章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查找出学生不易掌握的考点,建设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实用有效的数字化资源库,实行线上直播授课,保证了教学进度。
4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学习通的引入,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和教学计划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现有知识结构,结合基于学习通平台的O2O教学模式设计三维目标的教学方法,构建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的混合式应用[3]。
4.1课前引导。课前的工作包括学生者需求分析和特征分析、教学活动设计及数字化资源推送三方面。教师课前设计“任务单”,并将含有微课、音频、文字、图片、教学课件、学习任务等数字化资源上传到学习通,设置经验值。学生根据“任务单”按照自己的步骤浏览素材和课件,完成相应的课前测试。每签到一次、浏览完音视频,每发表或回复一个讨论、获得一个赞均可得到经验值。通过这种不可轻忽的课前功夫,学生可自主探究学习,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对知识难点可以反复学习。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点或困惑可及时通过学习通的“主题讨论”、“学生反馈”等方式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讨论解决。教师可根据“课堂报告”、“学情统计”、“成绩统计”等统计状况监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从而顺利实现“翻转课堂”。
4.2课中指导。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教师先讲授知识点、步骤演示,学生根据操作步骤完成练习。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一遍掌握操作,认知水平较慢的学生则需要多次重复地讲解。如果教师不停地穿梭于学生当中重复讲解同一知识点和技能点,不仅造成教师无效重复地劳动,而且教学效率低下。而采用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只需将课前收集到的普遍问题用以启发学生思考,并在课堂分组讨论,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授课。导学案、微课上传到学习通,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知识点。如此,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总结、知识点的拓展和个性化指导。通过巧妙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掌握知识重难点。通过线上(课前课后)线下(课中)混合式融合,打破传统的“教师在上学生在下”教学模式[4],激励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统一起来,实现因材施教。
4.3课后自主学习。课后应是学生强化学习的阶段。课程结束后,学生将完成的作品上传到学习通,师生根据制定的评价标准,共同对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有了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充分被调动起来。对课上存在的疑惑也可在平台中与老师、学生进一步互动,最终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教师可通过平台反馈情况,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宏观把握和整体评价,并且延伸和拓展相应的知识点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实现三维目标。
4.4考前加强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包含理论题和实操题两部分。这两三年学业水平考试理论考点与时俱进,比如人脸识别、网络订餐等[5]。疫情期间,线上直播主要侧重于梳理理论部分。在考前复习时通过建设数字化资源,并将资源推送至学习通平台,按照章节布置作业和测试,学生每日利用课余时间对学习通平台中的题库进行“刷题”,每周进行一次测试。教师通过平台设置练习次数、低于设定的分数自动打回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失误原因,反复训练,提升准确率。实操部分,疫情间教师将数字化资源上传至学习通平台,学生只要打开手机就可轻松按需选择学习,查缺补漏,从而做到熟能生巧。等学生疫情返校后,首先调整教学计划,由原本一周4节的课时数调整为一周10节,教师统一教学进度,返校第一周主要复习实操部分,第二、三周侧重模拟题库训练。泉州市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采用欣盛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系统和卓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系统,只需分配账号给学生就可以在机房登录练习,且能够马上查询出考试成绩。由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总数的相应比例划分,根据原始成绩划定5个等级,由高到低分为A、B、C、D、E。原则上A等级占比约为10%,B等级占比约为35%,C等级占比约为30%,D、E等级占比约为25%。A、B、C、D等级为合格,E等级为不合格,比例不超过5%。因此,建议采用的教学策略为:在教学上采取分层次教学,降低E级在全省考生中的占比以提高通过率,提高A级在全省考生中的占比以提高优秀率[6]。学生返校第一周内进行一次正式的模拟考试,各班任课老师对考试结果进行排名和等级性划分,筛选出每个班级中的A、D、E级学生,然后每个班级挑选10个左右的A等级学生,按专业进行分班,利用晚自修时间进行一周两次培优强化,重点抓选择题和实操部分的易错点,保证优秀率。同时,针对每个班级D、E等级的学生,重点抓基本操作题、打字题、实操题,保证会的题目坚决不能做错,防止失分,确保合格率。全校利用欣盛和卓帆模拟软件,每周都进行至少两到三次模拟考试。同时,每天在学习通“每日一练”作业,设置完成时限,学生当天必须做完,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共同管理,督促未完成学生及时完成。通过这样的线上和线下有效教学结合,让教师从课堂中真正地解放出来,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率,实现了个性化教学,为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
5结语
实践证明,基于学业水平考试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教学与数字化资源充分整合和链接,深化了网络资源+中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突破时空限制,促进了师生的信息化水平;转变了学生的认知模式、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涨。从2020年泉州市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许珍珍 单位:泉州市华侨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