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简析(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简析(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简析(4篇)

第一篇:探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教学改革

[摘要]当今世界,计算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网络化、行业化、多功能化日益加强。从原来简单的文字、数据处理到现在的音视频相互融合的多媒体,从原来的单机到现在多机连接的“地球村”,计算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教育也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相对于计算机的发展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文章主要分析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许多职业中学也都相继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由于计算机发展速度很快,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则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计算机专业的中职学生,其性质属于专业教育性质,中职教育对学生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专门的劳动技术教育,其目标就是为就业作好准备,这部分学生应该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比例中最大的一部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如何培养适销对路的学生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是摆在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职业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将有利于指导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定位,指导计算机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1、中职新生入校时计算机知识水平不平衡

由于计算机教育发展不平衡,又由于中职学生主流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城市学生一般选择上高中升大学),而在农村中教育更加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学生计算机知识不平衡。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职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更大。城市的学生计算机知识普遍好,但读中职的学生学习态度普遍较差,他们的计算机知识也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特别是网络聊天和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

2、国家和地方对中职教育的相关政策

现在国家和地方省市制定的相关的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对我们国家发展有很大的好处,这本无可非议,但这对中职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包括中职计算机教育。主要表现在,中职学生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更不利于中职的教学,当然也影响中职计算机的教学。

3.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态度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

由于计算机不同于其它基础和专业科目,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要及时学习计算机的新知识。如果教师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知识结构将会老化,不能适应新的计算机教学要求。教师教学态度必须要认真负责,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要开发适合于相关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这一方面直接影响各班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现在经济的社会中,如果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特别差。这一点在各个学校中存在。

二、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探讨

针对以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未来的发展要求,根据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今后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

1.专业老师应随时关注计算机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计算机专业教师大多数是本科、专科毕业生,他们有着丰富的计算机操作经验和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计算机的知识在不断地更新,而我们教师所学习到的知识却在不断地落伍,如果我们还继续把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再循规蹈矩地传授给学生,也许前几年还可用,但到最后却不能用,甚至无法用。

2、教师应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状况,明确学习方向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前,教师应该思考:我们培养的学生以后出去可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而我在课堂上应该从什么方面去教育学生?以前,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就是文员,然而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普及计算机,能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字录入、图文排版的大有人在,那么我们的学生还有什么竞争力?现在的人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出现一种新动向:许多企业都要求招收计算机方面的管理人员,要求应聘者能架设并管理企业内部网络,同时熟悉Internet的使用,而这类专业人才的市场缺额也较大,因为这类专业人才不但要熟悉计算机的诸多专门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处理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中有关因数据交换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个机会,毕竟这类的专业人才我们能够培养。因此,职校教师应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从而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运用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先创设情境,进而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去讨论、分析,并着力去解决。毕竟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课堂教学,除了明确教学目标,处理好教学信息,考虑好教学的结构与程序外,选择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对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作用甚大。而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互相学习同学中用得上的技术处理手段,扩宽知识面,使之从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锻炼与提高。

4、应充分利用专业实作课的实践机会,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培养良好道德学生们一般都喜欢实践课,而且会带着兴趣去上机。但如果教师不布置任何任务,让学生自由地操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甚至觉得无事可干,这对于巩固知识是无益的,而课堂秩序也会由此变得不容乐观。我们应该知道,实践课是计算机教学的一部分,它是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有力保证。因此,实践课同样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原则,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之目的。在上机实践前,应该让学生了解上机实践的规矩,教育学生爱护设备、设施;学生进入机房后,任课老师应维持好上课秩序,充分估计该堂上机课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加以指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实践过程中,要给学生定一个目标,让学生积极地去解决。

5、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增加学生阅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除了教授学生课堂上的知识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让他们亲自去了解市场的需求,了解社会计算机行业人才的看法和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从中感知自己和社会的要求、市场的需要到底相差多少、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个人能力能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自己以后该怎么去学习、怎样去增强个人修养。同时,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不同于其他文化课专业,其自身的特点决定其不断地变化,所以我们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来不断改变教材。目前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基础部分将不是主要的内容,因为学生基本上已经基本掌握。要着眼于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应用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霍志霞.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能力[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0)

[2]贾涛.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J].职业,2008,(3)

第二篇:论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考之我见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对中职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计算机教学手段改革的思考,并对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分析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以及中职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关键是教师素质、综合能力、课程结构、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教学方法以及精品课的开发;从如何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几点改革设想。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思考

当今,计算机及其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原来一般文字、数据处理到现在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处理;从原来单机方式运行的个人计算机到现在的网络互联。由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推出,使得计算机在各种行业及家庭的应用更加普及。计算机能力,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备能力。但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却渐显滞后,与社会的需求及学生的实际有了一定的差距。如何改革当前中职的计算机教育,以应对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已成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从整体来看,我国的中职计算机教育,在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方面,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经过中职计算机教育后,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软件开发等都能掌握。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中职教育所培养的计算机人才在规格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等若干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使得我们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培养目标不具体,专业定位难明确。多年来,中职教育的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总体而言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其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对于这一培养目标,随着近年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显得过于宽泛,专业定位不明确。这种培养目标的局限,在培养计算机行业化、专业化人才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例如:机关、企事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处理中的多媒体设计制作、广告影像行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办公自动化中的设备应用和公文处理等,都缺少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经过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的学生,要达到上述各行业中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还需经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同时,学生数的增加和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招生规模的扩大,几百名学生定位于同一个培养目标上,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严密的组织教学,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2、观念认识存偏差,师资建设投入少。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速,比其他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要快得多。曾有一位教师说,如果我离开数学教学十年后,再回去任教,还可以胜任;但如果我离开计算机教学五年,再回来教学,就要重新学习了。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更新之快,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及的。因而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的学生,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师,要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然而对于许多中职学校的管理层而言,他们并不认为计算机教师与其他科目的教师有什么不同:计算机教师需要知识更新,其他科目的教师也需要知识更新。因而未能提供给计算机教师正常的培训机会,以增强他们与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前段时期,国家对中职教育投入的减少,大量优秀计算机师资外流;待遇跟不上,好的计算机人才也不愿到中职学校来任教,“两头拉”导致当前计算机师资力量非常薄弱。

3、教学活动实践少,学生学习效果差。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当中,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实践性很强,很多教师从常规的教学中着重提炼出演示法、操作法、探索法、交流法等教学方法。但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没有被真正地调动起来。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结合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而机械地照搬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只注重了计算机软件的规律,没有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学习时掌握了一些知识,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长此下去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当然,这其中也有学生素质的原因。由于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发生变化,招生和在校生数量连年下滑,生源质量降幅较大。同时,各中小学所进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均衡,造成学生起点参差不齐,学习效果差异大。再则,学生的潜质和个性也有差异,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强一些,理论学习效果较好;有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好一些,动手能力强。这些差异会导致学生学习时出现不均衡发展现象,然而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却不能顾及这些。

4、资金投入较匮乏,教学设备老化多。由于近年来中职教育的萎缩,很多学校计算机设备更新的周期延长,个别学校的计算机档次较低,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兴趣,许多计算机因多年使用而导致指标下降、性能降低、故障率增高,造成学生在有限的上机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调试与排除故障上。缺乏系统的计算机操作实践的培训,再加上培训方法的不当,我们花三年时间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以其计算机操作实践能力而言,毕业初期,只能比社会上普通电脑培训班的学生略强或相当,一些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能力如文字输入和处理甚至还不如他们。由于教学设施的缺乏,一些必要的课程无法开设或学生无从实践。

二、对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应社会需求,调整教学目标。“中职教育是合格教育,而不是优秀教育”。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我们培养的是计算机操作员而不是计算机工程师,所以授课课程应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特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一方面,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精讲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比如可以将学生比较难以接受的专业基础课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适当压缩仅仅将其引入门,而不做深入的研究。重点开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实践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如平面设计、3DMAX、网页制作。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应当对他们提高要求做到精通知识和技术,并能够举一反三,自学与之类似的其他课程。

另一方面,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并可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教学计划,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能与国家和社会要求接轨、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待于我们在改革中探索,在发展中创新。对于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朱莉莉.浅议中职生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的优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0)

[2]姚小岗.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文教资料,2006,(4).

第三篇: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这就要求各行从业人员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中职学校的任务是向社会输送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了让中职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思路主要从教学理念、模式、目标、计划、考核等方面入手。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要从以传统的“学科教学为主”向“学生探究学习为主”转变,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型学科,不论硬件还是软件,更新周期都特别短,所以教师不可能教给学生更多的新知识,教师的任务应是教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上进行转变。

第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从原先的“以教为主”向“以导为主”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方面给予指导,在教材难点与学生疑点上进行辅导,改变过去学生心目中的严师形象,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二,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体,变成现代开放教育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获取信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开发自己的思维,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新技能人才。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第一,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过去,采用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中职计算机毕业生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就业市场需求情况,明确培养目标,加大专业课程的改革力度,着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第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的扩招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较差,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这个特殊群体,中职学校必须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让其能发挥自身的特长,明确学习目标,带着兴趣去主动学习,最终达到“人人有一技之长”的效果。

第三,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把计算机专业划分成几个模块,各模块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计算机是一门很宽泛的学科,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分别属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方向。中职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把计算机专业划分成几个模块,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向,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的改革

现在有很多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还是要求学生拿“双证”(计算机等级证和毕业证),学生这种为拿证而学习的状况导致教学效果差,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毕业生就业困难。因此,中职计算机毕业生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必须确立一个专攻方向。根据现阶段的社会需求,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可制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1)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CSSDesign为主的课程,培养网页制作的人员。(2)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和能够组建局域网并对网络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人员。(3)多媒体技术。以学习PPT多媒体制作、Premiere、Flash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处理等多媒体制作的人员。(4)平面广告设计。以学习PhotoShop、CorelDRAW、AI为主的课程,培养平面设计人员。

四教学计划的改革

新的教学计划要以突出“专业”为主,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要目标,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以通常的三年制为例,在校时间为前两年,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学期,基础训练为主,进行中英文打字强化训练,让学生学习熟练操作键盘,使其达到每分钟80字的打字速度,同时进行文字处理软件的学习,使其能熟练进行文字编辑、排版。

第二学期,学习Office等办公软件的使用,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满足一般办公的需要。

第三学期,根据教学目标细划专业,成立学习小组(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平面图像处理等),让学生根据兴趣与个人特长确立自己的专攻方向,分别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熟练运用基本技能。

第四学期,强化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实践操作为主,教师为各专业小组设置贴近工作岗位的实践课题,要求每一个学生设计多个有创意的作品,使其完成岗前培训,基本具备上岗锻炼条件。

最后一年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由于中职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若继续沿用普通中学的考核评价办法是不合理的,考核评价不当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制订新的考评方案:(1)降低文化课的考核难度。(2)把专业基础课设为必修课程,参加地区或省组织的计算机技能鉴定考核,要求学生取得计算机操作员等级(中级)证书。(3)以就业为导向,细分专业模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必须选修一个专业模块,并完成相应专业课程的学习,考核难度要适中。(4)凡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要加大实践考核在总分评定中的比例。

总之,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完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体系,为社会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第四篇:以实践性思维引导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技能型和职业性岗位逐步要求员工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工作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因此,本文从实践出发,提出要以实践性思维引导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以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实践性;中职;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开展已经有较长的时期,一般分为计算机相关职业教育和非计算机专业两个大类。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技能型和职业性岗位也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也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笔者认为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思路的改革

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必须要在充分结合中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一方面,中职教育的生源组成比较复杂,其学历层次、理论学习水平都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中职教育在软硬件方面的资源与本科院校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中职教育中不论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未来就业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判断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和核心标准。因此,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必须以实践性和职业化的思维作为引导,在教学中既要体现实践意义和职业化导向思维,更要以实践性思维引导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

分层教学思维的运用

分层教学思维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分班,它更加尊重与强调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学生自身的发展意向,这一特点和中职教育的特征具有高度的匹配性,在计算机教学中,一方面学生个体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需求各有不同,同时其未来就职行业对计算机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因而在教学设置上应该根据这些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层次,一般来说,可以采用ABC三级划分法将中职计算机教学划分为三个层次。

(1)A层次。此层次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就职意向与计算机紧密相关,如电子电器维修、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同时学生自身对计算机知识具有较好的基础。对于这类学生,设置的课程应该更加专业,同时配备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

(2)B层次。此层次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就职意向虽然与计算机关系不如A层次学生紧密,但计算机水平将对其职业生涯具有较大提升和帮助作用,如设计、文秘等。针对此层次学生应该设置难度适中的课程,但降低理论性和深层次课程比例。

(3)C层次。此层次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就职意向与计算机无直接关联,对于这类学生,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常见软件的使用等,而理论性课程可以不予设置。

通过层次的划分,可以使教学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同时学生按照自身的需求和发展意向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使中职教育中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同时也符合中职教育自身的特点。

职业化思维的引导

加强职业化思维的引导就是要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更多地体现实践化和职业化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融入职业化环境。首先,需要变革教学内容,删减甚至取消部分理论性过强的课程。目前许多中职院校一味模仿高校或者职高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设置篇幅较多的理论部分,这不仅与实践性的教学原则相违背,同时也使许多学生丧失了对计算机的学习热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对教学是十分不利的。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上,可以学生未来的就业作为教学素材,在其中融入相关计算机知识的教学。例如,对旅游、机修、幼教等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可以直接引入大量的专业化软件,通过对这些软件的操作让学生熟悉相关流程,同时也可以加强其对这些工作的深入了解。对于设计、财务、预算等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CAD、宏业、广联达等软件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的工程案例,在这些案例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中,加深对行业工作内容和模式的理解,同时也实现了对软件操作等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与巩固。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可以直接让学生“扮演”某一项职业人员,以真实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借助计算机平台和专业化的软件来实现职业化的处理,在学生基本完成之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的处理和真实工作人员的处理存在哪些差异,而软件的操作又为学生的工作带来了哪些便利,反过来再结合学生的操作来讲解其中计算机知识的要点。这样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更加直观,记忆也更加深刻。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之下,学生入职之后也将具有良好的职业上手度。

实践基地的构建与完善

实践基地的构建对于中职教育而言显得十分必要,它的构建旨在以真实的职业环境对学生进行实践性和实战型的计算机教学,对于教学内容,可取自真实的行业素材。而对于实践基地的教学人才,则可以采用返聘的形式,聘请各个行业(以大类为单位)的离退休人员作为技术指导。这些人员可以带来最为真实和丰富的职业环境相关案例和信息,学生以此为素材,结合相关专业软件,在模拟的办公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操作,可以大大提升其实践能力,更可以实现计算机教学和其职业生涯的有机结合与发展,这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而言,实现了教学的升华,而将计算机教学与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未来就业结合起来,更是可以发展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检测形式的改进

在目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检测形式和手段仍然比较传统,纸面考试占据相当比重,而上机操作考试又往往流于形式,在实践性思维的指导之下,教学检测应该更多地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以冰冷的分数简单地将学生划分为及格或不及格。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检测中,可以尝试以“模拟职业环境”的模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计算机专业软件考试,从简单的文档操作到复杂的专业软件运用,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师给出评语,指出学生存在问题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因为中职教育职业化的特点,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论深造的意愿,因而这样的检测模式不仅显得更加人性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指明后续学习的方向。

计算机教学作为现代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各行各业与计算机联系的日益紧密,其教学的改革显得十分急迫且重要,以实践性思维引导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不仅可以更好地体现中职教育自身特征,同时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计算机技术本身的整合也具有相当的提升作用,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中职计算机教学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赵更申,雷巧玲.德国职业学校管理思维简介[J].山东社会科学,2006(2).

[2]曹红霞.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与对策[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2).

[3]白文新.论现代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核心问题[J].管理科学,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