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探寻(9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探寻(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计算机教学探寻(9篇)

第一篇:中职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在中职的院校中,计算机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知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的基本因素,所以各大中职院校都相当注重对计算机知识的教育教学,积极创新计算机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通过分析当前中职院校中学生的特点以及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不断创新性发展,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资源铺天盖地,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作为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计算机也是日新月异。然而在当前的中职院校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计算机的教授也是敷衍了事,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中职院校的许多学生较为贪玩,不重视对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长此以往,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停滞不前,发展出现障碍。下文旨在找出停滞的原因,推动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并不断促进计算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现状

1.1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拘泥于传统,阻碍教学发展

计算机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更新速度极快,所以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就需要教师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然而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教师脱离社会发展,通常拿过去的案例进行讲解授课,对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也较少时间去研究,课堂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阻碍学生发展

当前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中,由于发展的局限性,导致课程在设置方面极其不合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操作,而计算机恰巧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实际操作的忽视局限了学生创新型的发展。同时在这些院校中,教学的硬件设施还不完善,在实用性和操作性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1.3学生水平的不同制约着教学的进步

由于教育水平本身存在的差距,导致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之初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大不相同,水平的差距使得学习中的许多难题不能解决,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目标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教学的改革进步。

2中职院校中学生的概况

因为中职院校自身的特点,旨在培养掌握专业技能的实用人才,这样就导致这一院校的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对于文化课持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自制力相对较差,通常比较贪玩,上课也不专心听讲,使得对于计算机的学习不认真。同时学生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缺乏学习的热情制约着创新能力的培养。

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

通过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的现状以及中职学生所存在的自身特点,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认识到在计算机的教学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注重操作性,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3.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性发展

首先课堂要避免采用传统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加强创新,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计算机的教学,以吸引学生充分的注意力,进而学习计算机知识。其次紧跟计算机知识更新的速度,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理论,这样才能使学生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不断给予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加强引导,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结合书本内容引入大量实操,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在课程的设置上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课程的设置,将书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相互结合,适当增加实操课程的数量,同时可以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逐步提高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简单的幻灯片的学习中,可以在课上加入实践练习模块,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制作面试简介的幻灯片加以展示,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3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当今的教育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要想不断推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素质教育。一堂优秀的计算机课程必须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信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提高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进行自主的对计算机的探索,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3.4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为学生在入学之初对于计算机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学校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分层教学,将不同能力的学生分层组成班级,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模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4小结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要不断专注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在达成这一目标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掌握一定水平的计算机知识,在将来的创业就业中取得更大的优势。当然计算机的课程教学不能单单的为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职院校的学生才可以更好地解决未来生活工作中的诸多问题,终身受益。

作者:宋文慧 单位:郑州市金融学校

参考文献:

[1]朱荣艳.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2).

[2]王静.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2,(24).

[3]杨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5,(1).

[4]张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J].学园,2014,(8).

第二篇:中职计算机教学任务驱动法应用

摘要:

中职人才培养方向决定了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以能力培养为主,其中,操作能力的强化更是重中之重。在这方面,任务驱动法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起到促使学生主动练习、拓宽教学等作用。所以,教师应在明确任务驱动法应用要点的基础上,将其合理地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应用思路

一、前言

计算机知识十分复杂,实践操作是学生实现灵活掌握的基础。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借助恰当的方法使学生主动练习,进而使他们通过实践操作来达到对知识的灵活掌握。为此,教师有必要采用任务驱动等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关于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法,建构主义是其理论支撑。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以教学任务为教育主线,以学生创造性与能动性的发挥为实现目标的渠道,涉及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任务驱动教学活动中,任务的实质是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学生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学习。此种教法的特点在于:首先,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留下发挥能动性的空间,并通过布设合理任务的方式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其次,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即教师需在布设任务的同时给予学生适时引导和总结。最后,任务充当教育主线,即任务需贯穿教学活动的全程,要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话题。

2.应用思路

(1)立足学生特点,合理布设任务

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时,首先要保证学生能够听懂,进而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同时,考虑到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应在控制难度的基础上兼顾趣味性。只有当任务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时,学生才会产生探究的动力。以Word的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应根据中职教育侧重于实用性的要求,确立“帮助学生掌握文字录入及排版等基本操作”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应在考虑中职学生文化水平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专业需求,通过优选素材等方式,为学生布设一个难度适中且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任务。具体实施时,可参考以下做法:首先,教师可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偶像是谁。其次,请学生整理偶像的相关资料,将整理好的资料依次录入新建文档。最后,请学生对自己的文档进行排版,并记录操作步骤。这样的任务对学生来说较为新鲜,在提高学生操作主动性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2)适时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中职学生在学习兴趣、操作能力、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等方面均有差异,因此,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不同学生而言,也自然意味着不同的完成难度。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学生来说难度稍大的Frontpage这部分知识,教师应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为他们演示一次操作步骤,指出每一步的要点,完成演示后可通过提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情况。对于基本掌握操作要领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自己动手尝试去完成任务,而对于仍旧存在疑惑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再带领他们进行分步讲解。在学生操作阶段,教师应主动了解他们的操作状况,及时地进行纠错。

(3)总结归纳,巩固记忆

教学活动很少有尽善尽美的,只有教师不断总结并加以改进,教学有效性才会越来越高。所以,在任务驱动教学进入尾声时,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明确此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下次改进指明方向。以PPT的知识为例,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总结归纳。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对各个小组所做的PPT进行评比,引导学生分析每组PPT的优缺点。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取他人之长,可起到优化教学成效的作用。其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再次,总结学生做PPT时存在的共性问题并进行统一讲解,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正确记忆。最后,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该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最后一环,在巩固知识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必须重视总结归纳,并通过认真、全面的总结和反思,充分发挥这一环节的作用。

三、结语

总体来讲,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的新型教学法,表现出的特点与中职教育要求相吻合,其在教学活动中的科学运用对师生双方均有益处。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探索、应用此种教学法,以带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提升。

作者:刘清君 单位:通化县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樊志勇.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J].情感读本(中旬刊),2016(8):56.

[2]娄焕谦.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74-75.

[3]曾琼.论现代教育技术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132.

第三篇:中职计算机教学作业设计探索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课程已逐步成为中职学校的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的有效备课、上课的基本理念已经被大多数老师所熟悉和认可,并在此基础上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教学设计和优秀教学案例,然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却被不少教师所忽略,那就是作业设计。作业是课堂的延续与补充,它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目前突出的一点是中职学校教师不重视计算机作业的设计,如果不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必定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一、计算机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布置统一

一直以来,教师掌握着布置作业的权力,作业的数量、内容、形式等都由教师决定,全班学生步调一致,很少根据学生的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的作业缺乏层次性,不能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意愿,难以突现作业的功能。

(二)内容单一

作业的内容多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即就是基于知识,而不是基于问题和基于项目。这样的作业内容单一,知识点孤立,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太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类型单调

课后书面作业基本是作业的全部,对作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层面。教师很少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形式单调,缺少人性化设计。

二、计算机作业设计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的现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有效作业设计的特点,供各位同仁共同研究、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趣味性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内动力。百学趣当先,不感兴趣的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没有兴趣去做。学生如果对所做的事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得主动,学生的想象力也会变得丰富,创造思维也就活跃起来,作业的质量就会显著提高。如在学习完数制转换后,教师往往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来应付大量的作业,最终当我们考察这节内容的时候学生仍然不知从何做起。这节内容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个难点,数制转换的方向多,方法多,学生记忆的时候很容易相互混淆。笔者认为在学习完这节知识后,让同学们就各种数制转换的方法自己编一首诗或者一首歌,学生们编得趣味横生,最后我整理成如下“歌诀”:任何转十按权展,十转任何分两边,整数除基取余倒,小数乘基取整顺。二八十六转分组,分组不够零补全,八十六转要过渡,二十进制酌情选。通过这个活动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强了对数制转换知识点的有效掌握。

(二)针对性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作业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作业,为学生“量身打造”作业,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都能够进步,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层次性

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我们要进行有层次的作业布置。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任务。这样既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又考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还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快乐。否则,学生只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无效作业上而无法真正的提高自身能力。比如,在讲到因特网一节时,我们的上机作业是要求学生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和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网上资源就行,特别强调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会搜索下载安装火狐或傲游浏览器。其实好多同学通过学习都可以完成后面的提高任务,这样既不伤害电脑知识薄弱学生的感情,又让好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

(四)合作性

合作是情感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中职学校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让他们组成一个团体,围绕作业目标分工合作,他们乐此不疲。

(五)探索性

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技能和计算机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自身情况,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完成计算机作业过程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在学习完计算机系统组成后,我们让每个学生试着给自己配置一台计算机,然后每个学生列出自己的配置清单。这个问题中涉及到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它们的型号参数等相关知识,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讨论,探索。最终大家给出合理的答案。

总之,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业的选择、布置、批改、反馈等,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推敲,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健康良性发展。

作者:柳福平 单位:庄浪县职教中心

第四篇:中职计算机教学情境教学法运用

摘要:

伴随经济发展,社会对中职教育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水平也要逐步提升以适应科技发展。计算机教育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本文介绍了情境教学法的原理和内容,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字:

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情境教学法

计算机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中,这就加大了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人才的,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中职学校的教学和学生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学生接受力弱、教学方法老旧,为了让计算机教学效果提高和学生毕业能够有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程度越来越高,现在简单阐述一下。

1情境教学法介绍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学活动在相应的情境下进行,具有全面性,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具有情感、形象的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知识,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领悟,真正的吸收教师所教的知识。情境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是要现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后来上学的,由于年纪小、知识底子薄弱,对于主动学习的意愿不强烈,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情境教学中会有很多新颖有创意的事物,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更快的投入感情,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激活,这就是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和原理。计算机教学具有复杂的理论基础、繁杂的图表介绍,这让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学习起来有受挫感,应用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他们的信心。

2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2.1建立情境

情境教学法关键是创造形象、活力的情境,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尽量把理论知识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各个阶段所面对的问题都会不一样。在初次学习打字时,学生对于打字的热情度非常高,但是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就会出现速度慢、枯燥等问题,慢慢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减弱;在使用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学习幻灯片制作时,非常羡慕别人能够制作出精美的幻灯片,教师教学时只是把过程讲解一遍,演示一遍,课下学生把课上学习的知识已经忘了百分之八十,这也使得教学效果差。如果运用情境教学法,上述问题都可以很简单的解决。教师可以寻找键盘上字幕排列的顺序,编一个简单的谐音口诀,让学生快速记得键盘上各个字母的位置,这样学习就多了一些趣味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兴趣只会赠不会减。在学习powerpoint时,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上台进行操作,课下给学生安排制作幻灯片的作业,对于制作好的同学有奖励,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2学生之间互相沟通

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是占据主动地位的,学生可能不愿意和教师多进行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亲近感,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讨论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对学生事无巨细的指导,应该给学生一个大概方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学习小组,有问题可以组内讨论,最后组间进行交流,每个同学都会接触到很多新思维新想法,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2.3学生主动总结知识

学生自己总结的知识比教师总结好教给他们效果要好的多,教师应该在教学持续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段时间所学知识,并且安排实践环节。自古说,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根据学习效果调整今后的教学进度。在学生总结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入的掌握,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学到的知识点连成线、线连成面,最终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素养的计算机人才。

3总结

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是非常有效果的,可以通过创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局域主动性,让学生之间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取得共赢,同时教师也会对自己的工作更具有热情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技术局教学中是一种新方式,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得到提高,总的来说,情境教学法应该在广大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大力推广,争取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更高水平的人才。

作者:符丽萍 单位: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信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高馨.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81-82

[2]周静.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谱软件与应用,2013,02:296-297

[3]李志波.论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4,08:126-118

第五篇:中职计算机教学翻转课堂运用

摘要: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学生被动式学习,将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教师转变为指导者,学生为课堂上的主导者,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关键词:

翻转课堂;中职;计算机教学;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翻转课堂”成为教育行业中较为新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中职教学中,不少学校已经付诸实践,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有了提升,再也不是学生去被动的听教师讲述,被动地记笔记,而是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自主探索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堂翻转概述

1.1“翻转课堂”的优势

“翻转课堂”也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将课堂的学习时间与决定权转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进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教师作为课堂上的指导者,为学生解答各种在自主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它具有两大优势:第一,技术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网络上采集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以及视频技术放映给学生,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学习。尽管传统模式下的教学也引进了一些高科技教学手段,但是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翻转课堂很好地解决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模式教学的陈旧观念,引入了全新的网络实时教学环境,所以其技术优势被不断放大。第二就是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传统课堂下的教学时间与空间较为狭窄,而且由于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学习成绩的差异性,但是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弥补自身的一些学习缺陷,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可以帮助学生从课外获取更多的知识,帮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赶上整体的学习进度。

1.2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职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科学,这门基础课貌似看上去很简单,学生也很乐意去进修这门课,但是要想学生深入了解,学好这门课的一些高级操作技巧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差异性,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中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对于文档的操作以及文件的管理已经初步有了一定的技巧,但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教学条件落后,没有了解到计算机的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技巧与相关知识,对于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相当生疏,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其次,就是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主动性较差。中职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不能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有些同学还有严重的情绪化等恶习。就计算机这门课而言,大多中职学生对于它的使用仅仅是用来娱乐而已,对于一些理论知识并不是很感兴趣,造成遇到一些稍微复杂的计算机难题,就产生厌学的心理,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2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2.1改变传统观念,适应“翻转课堂”

观念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陈旧的观念注定要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因此,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共同改变以往传统模式下的观念,摆正自己的角色扮演关系,学生变为主导者,教师变为指导者,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去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当解决不了的时候再去请教老师,共同来完成学生的自我学习。教师在实际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要不断尝试和创新教学改革,转换自身的角色。当然,学生以及家长也要改变观念,要鼓励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走出来,去主动探求知识。此外,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将来工作在第一线具有高级技术的劳工,在传统模式下是无法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的,所以教师要认真做好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计算机操作技巧,以便在毕业之后能较快的缩短对社会的适应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2创设计算机教学情景,引导交流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把握这种差异性,设计好教学课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彼此交流,提高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平均计算机操作水平。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按照每个小组的实际学习情况,分配不同的教学任务,因材施教,做到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在这个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切需要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答疑,积极鼓励学生彼此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让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当每一小组完成本组的任务之后,选举小组长上台宣讲本组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其他组学生可以提出疑问,共同交流实现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彼此学习,不断加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总结

终上所述,要想在中职教学中有效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与老师要共同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与学习观念,认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尽力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为社会输送全面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作者:吴月红 单位:福建省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侯亚琴.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5,(16):159-160.

[2]耿丽丽.探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15,(22):80.

[3]赵倩红.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2):134-134,137

第六篇: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

在时展过程中,计算机已经称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以满足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为依据,将学生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养。本文首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在以就业为导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改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对我国人才培养局面进行了宏观的调控。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来说,还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提高教学整体的专业性、针对性、实践性,帮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间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并迅速的适应社会职场。但是,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基于此,加强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方面,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计算机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广泛使用,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多,同时也对计算机人才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职院校是培养计算机人才的一大基地,但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却异常严峻。很多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人才市场求职过程中往往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工作,直接导致用工荒问题。这主要与现阶段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因为现阶段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违背了市场需求,不能与市场进行妥善的衔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能够满足计算机人才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缓解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中职教育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的能力,促进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提升社会整体就业率。然而,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其专业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不符,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学生并不能够从事计算机类工作。很难选择对口工作,导致很多中职计算机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造成极大程度教育资源的浪费。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整体的针对性,迅速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结合市场需求,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职计算机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也能解决中职生就业问题,对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策略

以现阶段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来看,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必须不断提升计算机专业性、技能型,同时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的来说,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建立策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中职计算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

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学中不仅扮演了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同时还承担着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就业、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的责任。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以及计算机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从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结构,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弱,不能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因此,必须建立高素质中职计算机教师队伍。一方面,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与进步,及时学习更新的计算机专业领域知识,用知识武装自我;另一方面,中职院校可以组织计算机教学教师到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情况,同时积累更多的行业经验。同时,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邀请更多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更为系统的计算机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

2.2优化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

加强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的优化,是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操作能力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给中职计算机教学专业设置带来了诸多问题。在具有优化设置过程中,还需要对个专业优势进行准确的评估,根据一定的规则排序,同时在定量评判值下进行优化。根据相关调查,动漫设计、办公自动化、广告设计等专业具有广泛的市场发展空间,在专业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强这些专业与市场的接轨率,提升计算机教学的操作性、实践性,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校中掌握专业的技能,为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强技能训练,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以往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缺少实践学习,导致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弱。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训环境,充分与市场接轨,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计算机实践学习,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近年来,计算机领域发展迅速,各类计算机软件层出不穷,同时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只有不断的优化计算机教学条件,为学生创造优质学习环境,才能促进学生技能学习。同时,中职院校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实践,特别是寒假、暑假等长假期,进入对口企业中进行短期的实习。通过这种学习便于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后期的学习中提升学习针对性,为今后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3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低,不能满足社会职场的需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解决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能够优化教学资源。具体来说,还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中职计算机教师团队,优化教学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

作者:陈放 单位:项城市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周丽娟.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15,21(8):99-102.

[2]龚磊.以就业素养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改进探讨[J].时代教育,2016,32(12):152-153.

[3]朱晓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信息与电脑,2014,21(1):45-46.

[4]冯丹丹.试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J].通讯世界,2016,20(1):333-334.

第七篇: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当下,引入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恰当使用,有效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本文将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在就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简要分析,对计算机教学在就业导向方面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与广大计算机教学研究者进行交流。

关键词:

就业;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就业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局面下,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也是势在必行。为加强中职毕业生对现代社会就业岗位的适应性,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必须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新教学模式革新,以便满足当下的社会需求,积极顺应国家对职业学校毕业生提高就业率的政策实施。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应用下,应该力求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重点突出学生对实践经验的获得和对社会需求的对应能力培养。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一)顺应时展,解决就业难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模式旨在实现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紧跟时代步伐,形成能力与需求相互满足的局面,通过达到此种局面来解决中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多种多样,对中职学生了解计算机在当展中的重要作用有重要的帮助意义,同时,通过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满足当下计算机人才市场对中职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专业需求,使就业不再成为难题,使计算机人才市场得到满足。

(二)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并非仅仅针对就业问题,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自身技能和专业知识得到长足的提升。通过对中职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实现其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素养,当学生实现就业后也能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对计算机知识进行自学,使自身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中,既实现了教学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实现了学生的学习素养等自身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

学习是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项社会性的组织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正确积极的教学导向,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来实现长足的进步。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导向作用具有重要作用,若发生导向性的错误,则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方面将完全偏离社会需求,从而无法实现中职计算机教学在计算机领域就业的优势。一些教师的专业知识较为陈旧,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甚至产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专业技术不过硬的教师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也是模棱两可的,严重误导了中职学生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往后的就业中出现知识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情况。使得学生辛苦学习的知识无用武之地,也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下降,继而影响下一年的招生质量,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实践中,除了紧抓“就业为导向”的主旨,还要提高教学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不能发生看似前卫,紧跟时代步伐,而实质的教学内容和知识却完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局面。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的优化

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专业设置应该同时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二、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主旨。这两点的实现是一个合格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在进行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前,应该对当下社会需求中的主流专业及空缺专业进行重点设置,同时,还要确保学生毕业后,此需求仍然与学生的专业知识适配。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素养,使学生即使完成就业,在后续的职业生涯发展中也能够顺利进步发展下去。同时,在满足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后,应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中职学生在完成中职阶段的学习课程后大多选择了就业,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再次的深化教育机会不多,或者耗费年限较多使得众多毕业生毕业后没有选择深造,而选择了就业。因而在中职教育期间,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培养意识,让他们在就业后能够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自我学习,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而不为时展,知识更新所淘汰。

(三)注重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因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式的实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再通过在现实中的实践学习,满足学习内容对就业的要求。在实践方法上,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设置企业所需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或者设置大多数企业所需求且需求量较大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这样,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后就能到相应的需求岗位进行社会实践,使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以求在日后的就业过程中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小结

社会经济发展下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在为众多毕业生带来挑战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尤其在国家对中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大力扶持下,中职毕业生的工作机遇更加多样。其中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作为顺应时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必须作为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实践运用,极大的满足计算机人才市场的需求,也为众多的中职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提高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

作者:谭荣利 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交通学校

[参考文献]

[1]朱元满.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J].电子制作,2014(20):102-102.

[2]陈华蓉.解读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12):90.

[3]刘英.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11):6.

第八篇: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动机激发构建

摘要:

动机的激发,是保持学习兴趣、好奇心和自信心的重要模式,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也有必要借助动机激发模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文章将在分析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动机激发模式构建必要性的基础上,站在教学实践的角度,研讨如何构建动机激发模式。

关键词: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动机激发;模式构建

1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动机激发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学生作为计算机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完成课程的知识学习。在整个知识接触、接受的过程中,学习动机是教学方法应用的围绕重点,只有全面激发其学习动机,才有可能行之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此,笔者建议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尽快构建动机激发模式。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学生本身是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与个体的需求学习有关,此时如果教师仅仅按部就班地“说教论教”,是很难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内部动力持久性的,甚至会削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据笔者调查了解,某些学生表示,假若教师仅仅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一遍,还不如在课后自学。同时也有学生认为,计算机课程本身属于理性知识点较多的学科,内容相对枯燥单调,教师应该从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内因出发,从外部动因的激励引导,才能够将学生引入教学氛围当中,将原本复杂的学习动机简单化,并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对于学生提出的两种观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他们的学习环境和背景,从中职学校的角度出发,在罗列出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出发点,分析学生学习的潜在能力,以各种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针对性帮助某些学生纠正不良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明确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动机激发模式构建的方法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看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学习目标、教学环境、外界诱因,因此构建动机激发模式,要以这三点作为切入口,尝试性研讨构建动机激发模式的科学方法。

2.1明确学习的目标

在学习目标不明朗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机自然不明确。明确学习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师的科学引导。计算机教学属于知识点较多、专业性强的学科,学习目标的明确,要与教学任务捆绑在一起,并由教师进行引导认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在明确学习目标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以联系的思维,将本阶段的学习,与上一阶段的学习建立起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而不至于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陌生感”,最终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2优化教学的环境

优化教学环境是动机激发模式构建的核心,其中多媒体和教具的合理、充分利用是重中之重。第一,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性工具。基于心理学角度,由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专业性强,涉及到诸多抽象的知识点,假若能够以直观简洁的方法展示这些知识点,譬如动画、声音、影响和图像等,刺激学生的感官,更容易展现知识的本质,将原本枯燥抽象的计算机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进行动态的再现,从而诱发学生思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目的。譬如互联网信息共享,教师可制作一段共享互联网用户信息的录像,调动学生亲手去操作信息共享的好奇心。再如以教学课件的制作流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网页制作前提,由学生实际操作,自然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深,而主动去听、去记和去学。第二,教具利用。计算机学习关键在于实际操作,而实际操作离不开各种教具的利用。以“搜索引擎”的学习为例,在学习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围绕该教题的内容,进行教学方案的自我演示,并随机由学生参与教学方案的总结补充,最后选取学生认为最为完善的方案,在适当调整后,正式在课堂上使用。该方法需要借助的教具除了多媒体,还有各种软件的使用,但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学,适时教师应该以合理的问题提问,由学生进行现场解答,再配合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分解,让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这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外界诱因的利用

学习动机激发模式,由部分教学工具辅助的前提下,还要从主观的视角,利用外界诱因进行强化。任何教学的主体,无非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构建学习动机激发模式的重要参与者,教师只有具备构建动机激发模式的意识与能力,才能够顺利完成动机激发模式的构建,在此笔者建议从中职学校的大环境入手,向教师重点宣传动机激发的重要意义,从意识上让教师端正对动机激发教学的正确认识,才能够形成动机激发的应用氛围。至于学习方法,在教师具备动机激发意识之后,由教师进行引导强化,具体的方法是对学习行为的正确评价,包括表扬和鼓励等,都能够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制胜武器。当然,无论哪一种评价方法,都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采用。譬如对于自信心较强的学生,适当的批评无可厚非,但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则应该多采用鼓励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走上教堂,从教师教学的角度,为其他学生讲解自己对知识理解后的见解,最后由教师点评,在肯定讲解内容的前提下,补充不足的内容,这样就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使得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

3结束语

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整个教育环境氛围有关,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最近,站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角度,学生可能会感到更加陌生,我们只有从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方向出发,构建合理的动机激发模式,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动机激发模式构建的方法,但考虑到具体教学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和要求的多变性,以上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堂上的主客观因素,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作者:魏琦 单位:天津市第二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萍萍.探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对策[J].教育(文摘版),2016,(3):122.

[2]赵宏福.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方法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7):44

第九篇:课题小组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职教育的计算机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目前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处于落后状态。本文以目前中职教育中计算机教学为基础浅析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又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习心得探讨了基于课题小组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并对该教学方法进行介绍和举例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从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同志们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

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课题小组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中职教育由于其自身定位就是面向初中及以上年龄区间的学生,同时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有的资源又十分有限,很多教学设施和条件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这一点在计算机这种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中尤为突出,导致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呈现以下状态:首先,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计算机学习的动力不足。和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在全国考试中成绩不突出的学生,他们由于对学习过程在心理上有所排斥所以直接影响计算机教学的效果[1]。其次,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由于中职院校的定位较低,对于新毕业的师范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所以导致新的师资力量补充不及时;同时计算机专业本就属于稀缺专业,每年毕业的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计算机学生更是很少,而其中愿意到中职院校教学的就变得微乎其微了。所以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多来自于传统教学岗位的老教师,其对于计算机的认知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对计算机的需求存在知识差距,也就导致其教学方法变得缺乏时代针对性[2]。第三,学校对于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考核方式缺乏合理性。由于中职学校要负责很多专业的课程设计,然而对于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教学缺乏区别性和针对性;课程安排的缺乏科学性必然导致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计算机的考核方式多以一次笔试或者一次上机操作为最终考核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学生能力和教师教学效果的综合考核不充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题小组学习方法介绍

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斯•霍普金斯于1970年率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这也是小组学习法在教育教学中第一次被提出。我国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知大多集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在《纲要》里,合作学习的定义是学生团队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或者某一个特定的目的,彼此进行分工并且互相协助学习,最后实现目标。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明白责任态度,培养每一名学生的责任担当能力[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计算机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中经常使用任务驱动法,其内容是教师给予学生一个探索任务或者需要解决的难题,事先对学生团体进行小组分工,然后以小组为基层单位,进一步给予学生想象发挥的空间和能动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不仅仅能够自主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还能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在合作中学习他人的优点,融入自身的观点中,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最后就得到的观点再一次地进行交流,一旦获得其他小组成员的肯定,学生自身的自信心便能得到满足,对于接下来的学习自然会有很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课题小组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笔者长期工作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一线,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也逐渐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从以下步骤进行说明,希望可以给工作于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一线的同志们提供一个新思路。首先,组建学习小组、拟定课题。教师在开始课题小组教学之前要充分考虑课程设计的可执行性,另外课程设计要充分建立在学生的社会需求和知识水平提升的基础上。选题要有针对性,要面向学生的就业和应用,尽量避免空洞无物的假想题。同时在组建课题小组时要充分考虑中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师可以在组建课题小组时将基础差的同学与基础好的同学匹配在一组,这样既可以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帮助又可以避免小组之间极差过度拉大,导致课题开展不均衡,通过实践发现,对于中职计算机课堂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其小组人数以每组4-6人为最佳,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的学生互相组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优势互补,进而促进整个小组的组织协调能力[3]。例如教师在布置课题时可参考近期计算机相关方面的新闻报道,抓住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导向来设置课题。比如设置完成某学校成绩管理系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课题有一定的认识感,又能增强其社会竞争力。其次,分组学习、针对指导、鼓励创新。在课题布置完成后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又要适当的给予建议性指导。在组建完小组后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做好分工,避免出现全部任务交给部分成员的现象,这也是实现小组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在小组分工中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比如擅长动手的同学可以放在实验组,善于思考的同学可以放在设计组,而对于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都不是十分突出但是理论基础和具备责任感的同学可以放在统筹规划组,只有这些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小组学习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这种教学方法也正是目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所要求的。另外在小组成员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予以指导,但是对于指导的程度要把握分寸,不要过度指导使得可供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机会过少,也不能放任不管,如果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没有及时的予以指导会导致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例如在组建某超市的内部局域管理系统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提出课程设计的目标,其次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对每个学生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分工,组长和组员之间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真正实现小组学习的互助、互动和互进。最后,成果展示、科学评价。课程小组学习法最特别的就在于其考核方式为采用成果展示的方法,避免了传统的统一试题的考核方式。为了促进小组之间的成员相互学习在成果展示阶段可采用项目汇报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汇报,而汇报人可以不是小组长,汇报可以是小组内的任何成员,同时在汇报结束后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针对该汇报小组任意成员提问以充分考察小组所有成员的知识掌握水平。最终在评分阶段可以综合考虑教师自评、学生互评和综合评价三个方面的意见来对小组学习的成果进行评判,既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又可以保证最后评判结果的科学性。对于成果突出的小组要加以表扬,而对于成果欠佳的小组更要注意肯定和鼓励[4]。

四、总结

教学体制和方法的改革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广大工作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前线的教师要充分调动教学方法革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课题小组等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教育的作用,努力提升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同时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供锻炼机会。通过课题小组的学习模式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避免产生由于单一的考试成绩对学生造成的厌学情绪,希望通过中职计算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可以推进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计算机能力。

作者:张万香 单位:吉林省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周杰.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

[2]刘韵璇.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7).

[3]高欣欣.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设计[J].才智,2015(36).

[4]刘亚楠.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