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学探寻(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探寻(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计算机教学探寻(4篇)

第一篇:高校校企合作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

摘要:

计算机教学是高校公共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学科,理应受到高度重视。环视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其并没有很好地开发校企合作的教育办学功能,影响了计算机的应用性教学效果。鉴于此,高校应好好把握好校企合作与公共计算机教学的内在逻辑,从教学理念、内容项目、主体素质和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全面纳入到校企合作视角进行创新完善,以此建构适应校企合作的公共计算机教学机制,力求形成校企合作与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形成互动的共赢局面。

关键词:

校企合作;高校;计算机教学

公共计算机教学作为高校的重要教学部分,决定其教学效果的三大条件是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教育模式与方式的采用以及教材与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其中教学模式与方式是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虽然这些年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实效性始终不是很理想。校企合作作为当今高校办学的一种重要模式,为打破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困境,把握好发展契机。从校企合作视角来探索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创新,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一、校企合作与公共计算机教学的逻辑关联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办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式,为高校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契机与平台。公共计算机教学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科教育,因其实用性而更加需要校企合作这样的平台。公共计算机教学为高校校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以及实施场域。因此,校企合作与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具有很强的逻辑关联性。

1.校企合作为公共计算机教学提供平台、思路与价值追求。公共计算机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种平台的搭建,需要多种思路的引领,也具有自己多样化的价值追求,其中校企合作就是这些众多的教育平台、教育思路和教育价值之一。

2.公共计算机教学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实施场域、途径和项目内容。校企合作是高校各个学科教育的重要模式,需要多样化的实施场域,也需要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更需要不同的学科教育内容与项目来充实。其中公共计算机教学就是校企合作开展的一种很好实施场域、途径与项目。

二、适应校企合作的要求,提升公共计算机教学的水平

针对当下公共计算机教学现存的问题,高校应把握校企合作的大好时机,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视角下公共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创新之路,力求构架起适应校企合作的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与机制。

1.不断完善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理念体系。按照校企合作对教学理念的要求,应不断完善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理念体系。理念关乎教学的价值走向与原则。高校院校应主动按照校企合作对计算机教学理念构建的要求,推动公共计算机教学理念的创新发展与完善整合,树立合作的教学理念、实践应用型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力求为公共计算机教学提供更多的、正确的价值指引。

2.不断拓展创新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体系。按照校企合作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应不断拓展创新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关乎教学的项目拓展与内涵提升。高校院校应主动按照校企合作对计算机教学项目与内容构建的要求,大胆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发展,推动公共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更新调适,针对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内容项目化改革、教学内容实用化改革以及教学内容个性化的设计规划,以此为公共计算机教学开展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

3.不断改革创新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形式。按照校企合作对教学方式、平台的要求,应不断改革创新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形式。教学方式与平台关乎教学效果的增强与教学形式改革。高校应主动按照校企合作对计算机教学平台构建与方式创新的要求,将学校的课堂教学与企业的实践操作教学进行无缝对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项目化与精品化的教学方式,根据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特点,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探索与开展多样化的实用性的实践教学形式,以此不断增强公共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4.努力夯实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各项基础性条件。应按照校企合作对教学保障条件的要求,努力夯实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各项基础性条件。教学保障条件关乎教学的顺利运行。高校应主动按照校企合作对计算机教学保障条件的各项要求,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计算机教学能力,建立适应学校发展与企业发展的计算机教学考核制度,加大计算机教学的校企合作层面的投入经费、场地支持与人员协作,及时制定、出台与落实校企合作政策制度,以此为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和有效的督导评估。

三、结语

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发展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从不同视角去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的实施为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视角与思路。目前高校应主动将公共计算机教学置于校企合作的视域下进行教学理念、内容、方式与考核督导制度的创新发展与改革,大力推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与改革发展,力求在校企合作中提升公共计算机教学的效能,在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发展中丰富以及提升校企合作的内涵与境界。

作者:唐婧 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晓霞.高校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32).

[2]李仁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及其管理改革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

[3]莫淦清.高校校企合作体系下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电子商务,2011(9).

第二篇:高校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

网络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渐渐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高校中也逐渐开设了计算机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现阶段计算机教学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偏向理论、实践较少等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本文将首先介绍高校计算机教学发展现况,再介绍在高校计算机课程中,应当使用什么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校教学;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网络的逐渐发达也促进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社会上对于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我国的计算机人才却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动手实践能力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高校阶段就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在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一、高校计算机教学现况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现阶段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也有一定培训,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就学习兴趣而言,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还是有一定热情的,但是问题在于,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极具地消磨了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兴趣。高校中的计算机课程,除去计算机专业的学科外,在教学的时候都是从最简单的计算机知识开始,也就是从打字开始[1]。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接触了计算机课程,有些从初中就开始接触,而在网络普及越来越广的当下社会,学生对于计算机已经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当他们希望在计算机课程上学到新的知识时,却发现仍然是从最简单的知识开始学,这些早已掌握的知识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逐渐失去热情,没有前期的兴趣支持,即使到后期面临新的知识,学生也没有兴趣去学习了。

(二)实践能力较差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要通过实践将其运用到现实中,但是,现阶段的高校计算机教学,通常较为注重理论知识的背诵,只让学生应付完考试即可。在短暂的学习时间中,学生也没有空闲的时间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加上计算机课程一般来说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一周只会开设两节课左右,课程时间跨度过大也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将课程连接起来。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而创新是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出来后,更进一步的再创造过程,如果学生连实践都无法顺利运用,有怎么能培养出创新能力。

(三)学生创新观念不足

创新观念的不足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和学校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在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中,计算机课程比起一门学科,更像是一个放松玩乐的场所,学生不将其当做一种技能去学习,而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很低,更加促使学生不重视这门学科。二是学生对计算机的创新方法了解不多,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创新,在哪些方面可以有新的发展。有些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有兴趣,也努力学了,但是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方向,也没有动力,不去在意哪些方面还可以再发展,也不去探索哪些方面有拓展空间,从意识上没有创新的观念,这就是现阶段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上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2]。

二、高校计算机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当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自然会努力学习,还会用课余的时间去了解和计算机有关的知识,当学生的知识储备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计算机课程中可以创新的地方。实际上计算机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毕竟比起其他课程,计算机课程要在有电脑的地方授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动手的机会较多,趣味性较强。知识因为学习的知识过于枯燥,或者是早就掌握的知识,所以消磨了学生的兴趣。为此,可以在教学初期就对班级中的群体进行划分,有计算机基础的和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分开授课,这样就能保证在完成授课的基础上,对全体学生都能够提供较为新颖的知识教学,让学生能够持续面对新的知识,保持新鲜感,进而对学习计算机产生较为持久的兴趣。

(二)增加实践的机会

实践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中的过程,是学生在培养自己创新能力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创新有时候就是一种新的理念,让理念成为现实就需要实践能力,只有掌握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才具有将创新理念付诸实践的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3]。在这方面,学校应当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除去在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动手之外,在课余也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例如鼓励计算机实践社团的建立、定期在学校内举办计算机实用技术的竞赛、鼓励学生参加更大型的计算机竞赛等,这些都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无论是通过什么形式,学校应当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并且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自己动手付诸现实,有了深厚的底蕴支持,学生才能更加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提高创新观念

首先学校和学生应当给予计算机课程应有的重视,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因为在各行各业都需要计算机进行辅助工作,没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人在社会上也难以立足。再者,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授课的时候,应当主动为学生介绍创新观念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帮助他们动手实践。最重要的是,在学生有想法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让学生积极地将自己新颖的想法付诸实践[4]。当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观念变成现实时,他们会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更加主动地在计算机方面进行思考,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样,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思考,从更多更加新颖的角度看问题,并且勇于实践,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三、结语

创新能力是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计算机课程中,应当主动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虽然现阶段的计算机课程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实践机会少、创新观念不足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用新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观念,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培育自己的创新能力。

作者:杨雪平 张婧怡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景海峰.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和建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Z2):99-101.

[2]张克文.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08):65-66.

[3]赵阳.探究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力的培养策略[J].成功(教育),2013(07):28-31.

[4]宋钰.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5):84-86.

第三篇: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

摘要:

微时代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微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通信媒体技术为核心,高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教育与行业之间应保持一致。这就要求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笔者根据微时代的特征以及高校目前的计算机教学现状,阐述了具体的教学创新过程,旨在为各大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微时代;云技术;计算机教学;高校;创新

微时代俨然已经到来,在高科技领域,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研究的课题。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微信、微博也都成为一种重要工具。利用这些微时代的工具,人们完成了工作、丰富了生活。总之,网络科技的发达造就了微时代,改变了以往的数据处理方式,甚至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而言,多年来始终以计算机基础为主,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影响了其人才培养效果。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高校应紧跟微时代的步伐,尊重其互动性和实时性特征,对高校的计算机内容、方法进行改革。

一、计算机微时代的主要特征

微时代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对于教育而言,微时代改变了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并且强调知识的实践。在微时代下,计算机教学注重知识的获取与更新,现将微时代知识获取的主要特征分析如下:首先:计算机基础教材的作用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要放弃原有的计算机基础教材,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尊重知识的全球性,教学内容上要增加对互联网技术的讲解,在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上,均要体现出现代技术。资源共享是这一时期的又一主要特征,大数据同样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因此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信息分类就是其主要任务。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而言,教师要正确选取教学资料,明确信息的应用程度,并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次:微时代获得的知识具有实时性特征。我们打开微信、微博就会获取实时的信息。这对于计算机教学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在这一前提下,计算机教学还应注重学生理念的培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尤其是对知识信息的把握。总之,在这一时期,计算机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信息,且具有实时性。最后:知识的交互性。微时代,计算机教学依托于新的网络技术,而在这一技术下,包括计算机知识在内的任何一项教学都具有交互性特征。通过微平台实现了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能够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主要问题就是增加交互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而现代计算机教学依然以基础为主,软件的更新,技术的更新以及教学策略的更新均较慢。其教学现状如下文所述。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计算机课程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长久以来这门课程以基础教学为主,在教学中多重视技术而忽视了理念的培养。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基础掌握的程度可想而知,甚至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毕业后无法胜任基础工作的比比皆是。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方式以及学生的态度都是影响其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提倡高校计算机进行改革与创新,尤其是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增多,教学也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观念思维的创新培养。但当下的计算机教学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落后等,我们将其做如下分析以便于能够明确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一)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微时代促进了人才需求的变化,也使信息知识更加多元化。这要求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要随之变化,但多年来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知识始终以C语言等基础设计知识为主,并且C语言具有一定难度,不是每个学生毕业后都要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工作,因此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会存在困难。这样单一的课程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技能的培养,因此使得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降低。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存在矛盾

高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具有快速性,因此使得教学内容较多。高校不能根据专业的需求设置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各大高校的各个专业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一致。其二:教学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也使得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存在矛盾。在我国多年的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都不够紧密,微时代增强了教学的这一需求,使得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更加明显。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然原因

微时代,懂得数据分析以及大数据理念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要求在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评价中,始终以学生知识的掌握为评价对象,并且大学阶段的教学评价水分较多。计算机教学内容多,很难通过统一考核全部核查,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成为必然。

三、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策略

在微博、微媒体、微阅读等微时代为背景下的新型传播平台下,高校教育也应随之进行改革,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并对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具体的策略如下:

(一)更新理念,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教学应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不断的渗透“微概念”,分析大数据的主要特征,从而重视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处理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成功的从以往的主体作用中脱离出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使学生过渡到自我提升,培养其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尤其是对微时代计算机的作用的认识。目前,这一改革正在实施,但受多年传统教育的影响,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二)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微时代下,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改革是必然,要求高校根据微时代的特征,增加微教学资源的利用频率。通过以微时代为特征的教学模块的构建来将计算机课程转化为不同的模块,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应成为这一时期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一个特征。针对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选择具有一定差别的微课内容,督促学生进行自我信息查询和技术练习。另外,还应整合微时代的教学方法,扩展教学领域,增强学生对于计算机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新软件的认识和应用,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创新计算机课程考评体系

微时代,只有具有综合能力的学生才更适合社会发展。高校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估。根据微时代的要求,应采取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学生对每个模块的掌握。并且在内容上,要强调理念、信息的获取途径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的综合评价,改变以往以笔试卷纸为考核资料的方式,实现全程评估。不仅要重视理论考核,还应将实践考核作为重点。尤其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学习要进行扩展,而对于基础学习的评价则可以与学生的专业需求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实用性。

四、总结

微时代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计算机通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高校也应对其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这一节奏。将“微概念”、“微教学”这些理念运用到计算机教学中,及时发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快计算机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

作者:严加琼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左俊.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山西青年,2016,3:224.

[2]朱倩.微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新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3:25-26.

[3]梁日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与评价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6,2:48.

[4]富强.高校教学模式在信息时代的创新与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2:144

第四篇: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必要性

摘要:

计算机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展开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基础和重要探究课题,同时也是对于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进行满足的重要保障。在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地进行深化和调整,对既存的一些问题进行更好地解决。本文就探究了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期更好地提升高校的计算机办学效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必要性;改革措施

一、引言

信息化时代下,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面临着重要的改革需求。计算机技术作为当前社会人才的一项基本素质与节能,其成为了社会用人的重要标准和需求。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下,用人需求的不断变更,高校自身在展开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全面贯彻能力、知识与素质同步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培养错更加优秀的专业计算机人才。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实践性需求。在当前计算机教学中,部分院校对于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知。计算机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很多知识和内容都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来体现价值。具体教学活动中,一些实践性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和落实,这也有一定程度上是传统教学模式缩造成的影响。第二,时代性需求。计算机技术一直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中,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为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与时代进行接轨和结合,那么整个教学内容就会显得十分陈旧和过时,学生在完成学习之后走入社会岗位发现已经掌握的往往是过时的技术和知识,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的浪费。第三,融合性需求。计算机技术已经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往的课程设置没有对社会性的需求进满足,同时也没有和其他学科进行相应的融合,整体教学的内容不够开放,缺乏足够的弹性空间。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第一,对计算机学科的专业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完善当前的课程体系。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已经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对于开放性和发展性需求进行明确。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既要对计算机学科的本质规律进行遵循,同时也要重视对其他学科的融合和交叉。在教学中,要基于计算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实现对技能和能力的全面培养。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整合与更新,教学活动的开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满足对人才培养的内在目标,让教学活动具备更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第二,结合学生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走入高校之前,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一些知识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了解,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同。甚至一些对计算机具有较强兴趣的学生,已经精通了某种技术,具备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在展开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对于一些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做好计算机基础教学,帮助他们补充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一些具备一定计算机能力的学生,则可以重点关注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这种合理地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让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水平的需求,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的。第三,做好实践教学改革。计算机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来说,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实践能力教学应该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真正地对自身的实践性作用进行发挥和实现。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融入更多的实践意识的培养理念。为学生构建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一学习平台中更好地提升和发展自己,让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学校只有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能力提升中的一系列限制和问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契机,这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求才能得到明确和完善。第四,对教师队伍的素质进行全面培养。高校计算机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执行者。教师要对自身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进行明确,不断提升自己,让计算机教学的成效得以更好地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创造力与激情进行激发,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全面地将计算机知识理论和实践操作进行融合,提升教学方案的科学性,丰富计算机教学方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已经处于一个迫在眉睫的阶段,我们必须要明确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内在需求,关注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具体需求。在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中,我们要科学地展开专业设置活动,以人为本地展开教学活动,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地展开教学规划,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打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教学环境。

作者:王晓凌 单位: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孟祥飞.推动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及途径[J].赤子(上中旬).2015(20)

[2]陈侨.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J].电脑迷.2016(04)

[3]李瑞俊.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5)

[4]刘章逵.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科技展望.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