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计算机教学非智力因素措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特性决定了非智力因素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有着不一般的作用和义意。在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中,更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互为促进和补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
智力因素就像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就像是软件系统,没安装好的软件系统的计算机硬件根本发挥不出其自身的优势,安装了不好的软件系统的计算机反而变成一台害人的机器。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期间,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和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从开始提出智力概念和心理测验的不断发展,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应运而生。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首次提出了“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在国外,有人认为,为了更好地将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进行比较和区分,将智力因素分为“IQ”,又称之为“智商”;而将非智力因素称为“EQ”,又称之为“情商”。国内认同的非智力因素有两个层次:一是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即除智力或能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等;二是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情绪、兴趣、自制力、意志品质、创新能力和成就动机等等。社会上,个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以提高人在社会上的生存、交往、沟通能力。反之,一个人他的“IQ”再高,他如缺失非智力因素,在社会上生存非常困难。
二、计算机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必要性
(一)时代的呼吁
当今世界发生巨大变化,政治格局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社会要求人才要具备良好的性格、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职业道德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很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学生,要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我们教师必须面临的一个课题。
(二)教育的现状
在目前的职业教中有些家长和学生的在思想深处,仍然存在着重“智商”轻“情商”的倾向。他们认为,只要聪明学习成绩好,将来就能有好的事业,从而忽视了学生良好品行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养成。教育者应正确处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使每个学生的极大可能地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从而达到教育好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学生的现状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学校的“弱势群体”,大部分经过中考的分流,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具体可列举如下:(1)自我控制能力差,造成学习不专心;(2)意志薄弱,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打击无法承受;(3)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等等。我们要想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差现状,就必须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四)计算机学科特点
现行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材内容有些过于陈旧有些又过于偏颇,加上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计算机方面的课外阅读这就导致了在校所学内容与就业岗位需要相脱节;有些原理课程偏难,过于抽象,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难;有些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知识偏多偏杂,学生初学的兴趣不久也会被繁多的语法语句消磨殆尽等等。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关注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重视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分析了上述四个方面后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和提高人才职业素质的重要基地。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时代,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教师在计算机课程实施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把培养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才能确保所培养的学生无论是在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或综合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计算机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为法
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措施是多方面的。我在这里仅对两个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情况进行探讨:
(一)新的教学工具的引进
计算机学科操作性强,实践性高,所以要借助于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网络。例如电子白板、人机交互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网络模拟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些工具的使用恰恰是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角度出发的,这种图、文、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极积性,满足了学生开扩视野,创新思维的需求,同时也达到了非常良好教学效果。
(二)成功的教学技巧的运用
随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改善在计算机教学加以运用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方法如下:
1、任务驱动法。改变以往,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常态。在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为完成任务而主动想要学习某个知识点,这样就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内在需求出发主动要求学习,这样学习的极积性更高,学习效果自然也更好,而且能学以致用,促使学生在增加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
2、翻转课堂。学生通过教学视频自学,到了课堂上以作一些实践性的练习为主,按学生平时的接受能力分组安排难易度不同问题加以解决,区别指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有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建立自信心,增加学习乐趣,激发学习热情,潜移默化的建立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3、微课教学。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育资源制制作微课,着力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针对个别知识难点全方位个性化的解析问题,以补日常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同时适时让学生参与到微课的录制过程中更能激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教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要戴着“镣铐”跳舞,要博采众长,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提供教育保障。
作者:曹旭 单位:鞍山市广播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