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教学策略论文(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计算机教学策略论文(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计算机教学策略论文(5篇)

第一篇:高职计算机教学研究

一、将上课的45分钟变为有效课堂

1.分析学情

由于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材施教。我们的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很强、想象力丰富、张扬、有个性、爱表现,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考虑这点,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情发挥,同一个课堂中的学生也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例如教师将每节课任务设计为“基础篇”和“提高篇”,“基础篇”中必须包含所学的所有知识点,另外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提高篇”来挑战自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既能顾全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能促进学生的有序发展。

2.构思有效课堂,注重教学方法

课堂的45分钟是非常宝贵的,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课前是要做很多准备的,教师按教学大纲制作教案的过程其实就是上一堂课的整个过程。教师上课不能光是讲解,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但是要有控制整个课堂的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觉得翻转课堂、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以一堂“在Word2003中编辑与装饰图形”课为例,如何构思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设计了有趣的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之间的团队精神。第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首先展示操作完成的效果图片,然后提问:同学们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出这个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布置任务,练习指导。在Word中完成一幅画的制作,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独立完成。第三:拓展训练,提高发展。完成“一箭穿心”效果制作,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可以加入自己创意。第四:展示作品,评价提高。学生完成任务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欣赏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第五:归纳总结,引发思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第六:布置作业,知识拓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几个同学讨论一下,用自选图形的组合绘制出一件生活中的物品。最后来一个竞赛,看哪个小组绘制出的物品最美丽,最有新意!完成小组任务的同学可以再想一下,自选图形还可以组合出哪些物品来,让学生正在融入到课堂中。

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每周计算机系都会在课后抽出两节课时间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课余兴趣小组的内容有利用Office软件排版校刊、组装电脑、FLASH动画制作、网站制作、参加省市的比赛培训等,这些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给学生一些建议,让这些90后的孩子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一个个优秀的作品,将来有能力面向工作岗位。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感情是教师与学生正常构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教育教学取得显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课后我会主动地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用平等的方式去对待学生、用对待亲人的标准关爱学生、和学生交朋友、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让学生爱上计算机课,让学生能从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能学有所乐,学有所用,是每一个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需要攻克的难题,本文作者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为总结,希望广大教育一线工作者能提供宝贵的意见以及参考,让我们一起为学生更加美好的将来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胡燕红 张平艳 刘绍锋 单位:江西省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

第二篇: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合作学习研究

一、合作学习概念解读

合作学习,是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在组内互相协作,并在竞争与协作、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学生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情感及同伴关系产生积极地影响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教学气氛的改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改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按照实际教学活动需求而展开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共同合作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活动,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科学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要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材的特点及教学需求,科学合理的划分合作学习小组。首先,教师要确定分组人员。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性别、学习能力、计算机知识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性对高职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要以组内异质为主,使小组内成员优势互补,而各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整体水平保持基本一致,可使各小组之间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氛围。其次,合作小组的划分。教师在分组时,可以是两人间的合作,还可是多人间的合作。合作小组一般以4~6人为准,分组可采用学期内稳定分组、课堂灵活分组的原则,而全员的合作往往是教材难度较大或新授课教学当中才会采用。

2.合作小组内部成员的分工与协作。

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使每个小组内的各个成员都在学习当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因此,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任务要具体地进行分工,例如:小组长可轮流担任,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另外还可分别安排资料员、记录员及与其他小组交流的辩论员等,要确保各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讨论的话题,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成员共同协作的基础上,轻松地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

3.合作小组内开展交流讨论活动。

合作小组内的成员,按照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及问题,在自主学习与合作的条件下,共同掌握计算机知识,而学生将自己的合作学习成果及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发展、协作精神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小组内成员要相互督促,掌握基础知识,记录员要将讨论过程中不明确的问题清晰地记录下来,教师要及时观察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引导,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知识。对于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教师在给予提示与点拨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思考、合作讨论,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吸取他人意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例如:网络建设环节的教学,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笔者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提出了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关于网站建设的策划书,而其中的细节、网站程序的架构、模块、内容的具体构建都由小组内成员来共同完成。前期小组内成员,共同查阅相关资料,并找到与自己网站策划相符的资料,由专人负责管理,再经过小组讨论,发表自己对网站程序架构、模块建设及具体内容的意见,讨论交流发现的有分歧的问题,及时请教教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法,要集思广益,将小组成员普遍认可的内容纳入到策划书当中,并安排专人进行电脑录入、排版等工作,最后在小组总结环节向全班级学生分享自己小组在完成策划书时的思路以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策划书完成后,还可在后续的课程当中安排各小组实践完成自己设计的网络建设规划书,并由喜欢编程的学生负责系统的架构,喜欢平面设计的学生负责设计网页的页面,喜欢文字编辑的学生负责编辑和上传文字等,而中间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按照策划书无法顺利进行的项目,必须及时修改、更正,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还要及时求助教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将问题解决。

三、结语

总之,高职计算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了提升,思维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有利于学生计算机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能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作者:黎伟东 单位: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职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纵观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似乎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虽然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会较高,但实际操作水平以及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会较弱,这将让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且禁锢了学生开放性思想的发展。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而言,教师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更新,不断推陈出新,不仅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知识与相应的操作技术,同时也要让学生树立起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当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与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相关,同时还与教师的教学方案、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关。所以,这就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始终都以时代的需求为导向,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制定出各自的目标与计划。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产生热情,才会主动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即是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要通过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分析,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例如,很多学生对于编程都有着较高的兴趣,那么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进行自主的调试,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采用新的设计方法来进行编程。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逐步得到培养。二是将游戏引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爱玩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那么如果我们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必然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寓教于乐”。

2.改革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应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如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情境教学法为例,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计算机知识,最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例如,在“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都不能确定网页设计的主题,在设计过程中无法在网页的色彩上进行合理的搭配,最终导致设计出的网页效果不佳。那么,如果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计算机知识更加接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会降低学习知识的难度,同时也能发动学生对其进行积极的思考。显然,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都将得到很好的提升,而所设计出的网页也会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效果好很多。

三、结语

总之,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够培养出适应于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作者:申永祥 赵秋菊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校互动式计算机教学应用

一、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高校计算机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学中应致力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但企业中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依然短缺。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虽然开设计算机课程,但是教学理念落后,师资力量不强。在教学内容上,多以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专业方向的培养,更缺乏计算机实践教学。受限于经济条件和其它原因,高校很难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操作机会,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对毕业论文时需要利用的简单计算机知识并不能熟练掌握。这要求高校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改革。计算机虽然作为许多高校的基础课程,但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原因,导致其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进一步明确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其分析如下:

(一)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很难接触到计算机专业知识。到大学阶段,初学者的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差。加之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在计算机教学考试上,采取的是简单的上机考试,甚至一些高校仅限笔试考试,这类考试不能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在教学内容上,始终强调基础教学,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计算机总体教学效率低下。

(二)高校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随着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不断扩招,教师人数严重缺乏,一些教师的技术水平不高。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并且教学上,无法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处于初学者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法进行透彻的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其二: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自身的主体作用,不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发挥,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积极性下降,课堂教学效率很难提高。

(三)重理论、轻实践是现代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一些计算机软件操作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但现阶段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的强调计算机基础知识。而关于实践教学的课时很少。一些高校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教学课,但并未将其与理论教学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实践课堂上进行一些其它操作,教师不能明确指出教学目标,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应用互动式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其主要表现为:

(一)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改变教师在

教学中的地位,不但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并且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热情,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目前互动式教学主要是指人机互动和师生互动。其中,教师在教学中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具有参与热情,取决于教师的互动能力和互动方式。通过互动式教学,使教学资源能够有效的传播,学生更加关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探索过程中,其实践能力将得到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也将得到巩固。

(二)基于我国

计算机教育的现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认识还处初级阶段。而通过互动式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可进行相关知识的讨论,并进行必要的探索,从而建立了完善的计算机理论体系,提高教师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这种双向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网络多媒体这一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改善了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单一的弊端,能够满足现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互动式教学的实施,离不开问题情景的创设。教师应设置有效的情景,以使学生能够参与进来,活跃课堂气氛。问题创设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范围,应具有合理性。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并做好相关的前期准备。因此,互动式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其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逐步加深互动问题的难度,并且针对思维活跃和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可进一步激发其探索热情。从而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更加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并非只看重计算机专业领域知识。在教师发出问题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进行讨论,从而激发其灵感智慧,在不断探究中,丰富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致力于开发互动教学软件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应实现创新。开发并利用互动教学软件,通过先进的教学互动软件简化教学的步骤,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教学问题和收集相应的教学资料。这样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在线授课模式。目前,很多高校实现了在线授课,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发言和探索机会,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使其心情更加放松,学习效果显著。从而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因此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扩大课堂空间是高校计算机教学发展的主要模式。基于此可开发虚拟的网络社区或网络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互动模式,从而促进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

(三)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而互动式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以确保互动教学的目的性。态度是学习的关键,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互动模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的。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为其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应通过自身的言行引导和影响学生,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认识到自身的计算机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互动教学的积极意义。引导教学应贯穿教学始终,并且在引导过程中,应重视计算机教学实践,从而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得以提高。总之,计算机互动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其学习效率提高的关键。基于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开发新技术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节省教学资源并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

四、总结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基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互动式教学是目前高校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式,这种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而教师则负责问题的创设和教学引导。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讨论和探索空间,有助于激发其积极性。同时,计算机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在互动教学中,节约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实践探索精神。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的观念依然停留在以往将自身作为教学主体的阶段,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使高校计算机专业互动教学要么无法实施。这要求教育部门对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明确规定教学实践目标和教师素质要求,使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观念,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促进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效率的提高。

作者:严加琼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第五篇: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影响计算机有效教学的因素

(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部分的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始终把自己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按照“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过分地强调计算机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较少,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同学们的积极配合,有许多教学内容和手段难以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低。

(二)师生缺乏交流

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的空间。作为课堂的两大主体,师生间感情交流在育人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和学生交流的意识,只是一味地讲解知识,很少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也不及时地收集教学效果反馈意见,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感受,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紧张,学生有疑问时得不到教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个性和思维的空间得不到发展,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调动。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教学的质量是学校教学的生命线,任何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都要通过实训教学来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学更是离不开大量的上机实践操作,但是有些职业院校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或者是师资力量的不足,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没有系统的实践教学规划,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教学质量评估不科学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检验的主要途径和方法。高职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具有熟练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现在大多数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考评方法简单、形式单一,过分地强调理论知识,实践操作题量少,与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求有一段的距离。学生只要把复习资料的内容多做几遍,大部分人通过是没有问题的。这违背了计算机教学的目的,也不利于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改革教学模式,采取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由于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实践能力。因此,更提倡采取任务驱动式或案例教学等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一项任务或者是贴近实际的案例中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或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是能否真正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关键所在。案例除了要能够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外,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根据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热情不高的特点,在教学初期应该选一些相对简单的案例,能够包含所需的教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在教学中期,需要能覆盖整个章节并且最好能有前面几个章节的知识点,学生需认真思考后才能完成,既可以让学生学习现在的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教学后期,案例要有综合性及贴近社会生产需求,能够覆盖整个学期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着重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网页制作》课程的时候,教学初期设计出可以让学生完成的半成品网页,使其掌握网页制作中的基本操作。教学中期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静态网页设计,实现网页的基本功能。教学后期要求学生能够将静态网页转换成具有交互功能的动态网页,实现网站内容的后台更新功能。通过这样层层加码的案例设计,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都能够运用新知识和前面所学知识相结合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达到熟练掌握整本书知识的目标。

(二)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次协作教学

每个学生的基础、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教学中不可能每个人都达到相同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成一个学习小组。在深入了解学生真实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有梯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训练任务及评价体系,提出难、中、易三个档次不同的学习要求,开展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完成“易”等级的任务后就达到了学习要求,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完成“中”任务后继续挑战完成“难”任务,这样可以避免“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情况发生。例如在讲解word插入的时候,可以设计出常用符号的插入、特殊符号的插入、数学公式符号的插入,在不同的章节插入不同的页眉、页码和自动目录的生成等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案例教学方式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能动作用,互帮互学,相互促进,既调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聪明才智,也能让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强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训操作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实践技能是否提高,参加工作后能不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因此,计算机教学要合理安排上机操作的课时,要达到1:1甚至是1:2的比例。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勤动手和多动手。通过上机训练操作,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发现新知识和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师更应该主动收集一些能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实际生产案例,加强培养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连接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计算机课程的应用实践性,教学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例如在指导学生练习Photoshop软件时,不是单纯枯燥地让学生为练习而练习,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如替换照片的背景、去除照片上的瑕疵、把两张照片的图像合成在一起等综合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软件的具体使用方法。学生对这种能够贴近实际生活的实训非常感兴趣,也觉得很实用。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里进行实训,让同学们参加实训公司的实际工程项目。在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协助学校完成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了解项目的工作流程,引导学生迅速与岗位工作接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足,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的上进心。

(四)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前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提前设计好一些新颖并且能够广泛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正确回答问题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的交流应该是和蔼可亲的。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回答错误的或不会的同学,要给予启发、引导、鼓励和诚恳相助,使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不能训斥、讽刺挖苦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例如,讲解电子表格的数据计算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们独立思考阐述自己所想到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最后教师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并且对每位发言的同学做出相应的肯定。在讨论和比较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教学互动得到加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的前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试想如果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紧张和死气沉沉的教学环境中,怎么可能会热情饱满地参与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呢?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要有一颗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爱心。通过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学生对教师有了好感,就会积极地学习和思考,愿意积极主动地和老师进行课程的交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也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以保证教学质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教学的有效性也相应得到提高。

(五)科学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

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方式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考评机制。既要有理论知识的考核,也要有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既可以是比赛竞赛的方式,也可以是去企业实习的方式。考核的目的是检验他们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是重点。教师在设计考核题目时就应该带着工作实际问题来进行。可以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某一方面的兴趣,比如企业网站建设、多媒体制作、图像处理等多个方向进行分组,选择与专业、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进行展示并进行点评,对优秀的学生进行适当地奖励。教师在考评学生作品时不应该简单地给个分数,而是综合考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熟练操作程度、遇到问题的应变能力等,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对于参加社会实训的同学也可以采用企业内部的考评办法来进行考核,比如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完成了一部分实际工程项目,也可以认定为考核合格。通过多种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和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王卫华 王长杰 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