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分组协作式学习中职计算机教学探究

一、分组协作式教学方式的概述

分组协作式教学方式,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学生分为小组或者是学习团队,以这样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分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组织形式。在教学活动中的分组,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组织能力等等。分组协作式的学习方式最关键的一个方面是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这种科学的分组形式是分组协作式教学中的精髓所在。分组协作式教学将学生之间分成学习小组,并且组织各个成员间一起配合沟通,一起去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分组协作式教学方式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职院校教育已经成为培养我国经济建设中实用性人才一种关键的教育形式,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着巨大的力量。中职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与高校中的教学有所不同,中职院校中的计算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一直以来,如何提升中职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质量,是中职教育中重点研究的内容,希望能够创造出创新型、实用型的教学方法。计算机的学习最关键的环节还是实际应用的能力,分组协作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可行的教学手段,被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

三、分组协作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变革,这个社会对于教育的目的都有了新的见解,传统的教育形式一直局限于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现在的教育改革已经逐渐的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在改革的进程中已经在尽量的去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留下的空洞。经过改革的教学方式已经从理论教学逐渐的向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1.学生分组的应用。

在学生分组的这一项工作中,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要做,首先,计算机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基础等内容,具体可以通过检测调研等形式进行了解。在经过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表格,并根据此表格充分的分析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教师要遵循兼容包并、以强扶弱的原则,将优秀的学生和综合能力较差的学生放在一组,将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拟定为小组组长,组织、帮助其他学生一起学习、成长,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得到帮助,最终追赶课堂学习内容,而学习能力本身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且最终可以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分组协作方式可以满足这种教育形式的需求,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教师要及时督导学生的分组情况。

在计算机分组协作式教学的方式中,教师要将学生立于教育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不代表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完全放任学生自己管理,教师要依旧保持教师的督导作用,不能松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切合实际情况的教学任务,并制定详细可行的教学模块,分配给各个小组,作为学生分组协作式学习的一种理论督导和支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实时的观察,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解决。

四、分组协作式教学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意义

1.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大力推广分组协作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得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之后,有一个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课外学习。而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获得其他学生的帮助,弥补在课堂上没有及时吸收的知识。这种形式的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团结互助,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传统的教学形式,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的教学任务也是不分伯仲,这种形式,忽视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分组教学法是根据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不同而制定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并且符合中国国情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了教育的发展步伐。

3.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

这种小组式学习方式,组长可以作为代表在各个组之间进行交流,而小组成员内部也可以互帮互助,一起进步提升,并且,形成良性竞争机制,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团结互助的协作能力。

五、总结

可以看出,分组协作式教学符合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并且可以提升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以及团结协作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重视这种分组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以往的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形式,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不仅要将理论知识传授于学生,还要真正的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最终将其培养为符合社会经济建设的综合素质型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沈正龙 单位:施甸县职业高级中学

第二篇:中职计算机教学探讨

一、网络资源,丰富多彩

网上资源取之不尽,确实是一座丰富的宝藏。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寻找阅览相关内容,不但使他们开阔视野,也能提高学习兴趣。丰富的图片或文字等多种信息可以服务于学习,他们会乐此不疲,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不过,教师要把好关,过滤掉不良信息。比如:教学word2003软件时涉及一个题目“自我介绍”,完成文字输入后,要求插入图片。学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QQ空间,在里面大都会上传自己靓照。这时,可以让他们去下载照片,插入到Word文档中。这样,他们不但有极大的热情去完成任务,而且会努力地做到自己满意为止,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二、多媒体演示,展示效果

对于教学任务演示,离不开多媒体示范。一些课本中的内容,缺乏必要的设备学生无法亲身实践,更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1)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具体,这适合于理论课的讲授。例如:在讲微型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计算机内部结构解剖给学生看,为学生揭开了计算机神秘面纱。(2)通过多媒体演示,一些没有硬件设备的操作课有更直观的了解。例如,当学到打印机的时候,若没有用于教学的打印机,就要借助多媒体来演示打印机的工作过程。

三、有效补充教材,提高学生能力

我们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每本都会有它的优势或是劣势。老师要善于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1)确定主框架,有效补充。

选定一本教材作为教师授课的总的知识框架,使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教材中如有设计不合理或是与现实脱节严重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改进,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导进行完善。

1)偏离学生生活。

如有某章节偏离现实,会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浪费了时间,也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填充贴近现实,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用的知识。

2)设计欠妥。

教材某些内容设计不合理,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某一任务内容偏多,一次课无法完成,就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打击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将任务分割,让学生用两次课的时间轻易地完成。

(2)将多个教材有机结合,发挥最大作用。

同一门计算机课程,往往会有很多种版本的教材。将多个教材有机结合,发挥更大作用,不但开阔了学生视野,也让学生学习了更全面的知识。

四、计算机应用源于现实,用于生活

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社会需要而学习。例如,学习Photoshop中对人物的修饰时,可以结合它在我们身边的用途。可以为学生拍些照片,让他们对自己及同学的照片进行美化,学生会有很高的积极性。把学生做的漂亮的照片洗出来,在班里展示,学生就会发觉计算机的应用离我们是如此近。计算机的应用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用于生活,学生就会更加喜欢学习计算机课程。

五、进行知识竞赛,展现学生风采

竞赛的形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精益求精的精神,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学习完PhotoshopCS后,在整个年级举行一次用Photoshop制作新年贺卡的比赛,版面设计、颜色搭配等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独立思考怎样将多个图片融合到一起、怎样确定合适的主题、怎样搭配美观的色彩等。同学们经过精心设计,最终亮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最后评出优良,让同学们互相吸取长处。通过采取竞赛的形式,一方面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社会实践,丰富知识

鼓励学生勇于走出校园,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熟知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工作,了解实际工作和课堂学习的差异。比如,学生学习图形处理软件时,到影楼中实习,学习艺术照的美化、调色等。这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

七、教师不断扩充新知识

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要改革课程结构,制定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以适应时代的变化;要利用最佳教学方式,解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又是新知识的学习者,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要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因此,要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不断接收新知识、新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一句话,教师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教师要注意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

八、总结

总之,计算机课程是一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学科,灵活而多变。这就决定了其可利用资源的多样性。在教学中,要广泛灵活地运用身边资源,努力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使同学们成为计算机专业合格人才。

作者:郭蓉 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 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

第三篇: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浅析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特点

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是当前的迫切任务,笔者认为首先要掌握它的基本特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生的计算机水平良莠不齐

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受到软硬件的限制,这样就使得教育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尤其是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新生的计算机水平更是良莠不齐。对于在大学和普高不断扩招的情况下,仍未考取的中专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低、学习态度较差的现象,这样学校学生的整体水平也比较低。对于计算机知识而言,他们大多不感兴趣,更喜欢网络聊天和游戏,这对学校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2.中职教育的相关国家和地方政策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会受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影响,可能这些政策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对于中职院校教学的发展则存在一定影响。如,受相关政策的影响,中职院校在招生结构方面的变化较大,这会严重影响中职院校的教学。中职院校主要被定义为对农村学生的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孤儿院的孩子、退伍军人等都可以选择中职院校。

3.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知识结构

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库,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如果教师不学习新知识,那么知识结构就会老化,就不能适应新的计算机教学要求。教师教学必须认真负责,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同时教师还要对课件进行研究,设计出适合计算机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等级通过率。

二、网络教育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1.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和认知能力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有着很大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者的角色;网络环境下,教师则更加注重扮演朋友和协作者的角色。在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保留先前的教学环境,同时还要将先进的软硬件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掌握和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人机互动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探索,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认知能力。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交互界面、BBS、QQ和ICQ等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探索、解决问题,采用任务驱动,围绕问题、项目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获取知识不仅单靠教师的直接传授,还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这样能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交流合作,构建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适时调整授课内容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相应的软件程序也在不断发展,然而以往的教学内容却无法和技术的脚步并轨。以操作系统为例,先行的大多数教材还在讲WindowsXP系统的操作方法,但是当今普遍使用的电脑系统都已经升级到了两代以后的Windows7,两者不仅在设计思路上大相径庭,很多软件的使用方法也有很大差别。很多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很好地做到了与时俱进,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更加不能落后,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加入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知识。这些知识需要教师日常积累,时时关注业界新动态,运用自己的最新教学方法在授课时传授新知识。

3.教学模式要强调互助

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时,要做到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达到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这是一种互助协作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教师也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小组成员、学习环境、教师的辅助和成员之间的协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对成员学习进行监督的过程。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空间环境、组织环境和相关软件和硬件设施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促进成员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在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下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是通过积累来实现的,这样教学资源就存在不均衡匹配的现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浪费时间。而网络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则是可以共享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学生之间可以共享,同时在网络社交时可以及时地在线沟通和解答,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一种无缝对接。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实时有效更新,网络教学资源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实时、有效的新知识。

5.对学校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定位

学校应针对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中职院校培养人才应同当前的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应紧密联系当前地方企业的发展,适应当地的市场发展特征,对企业中的计算机任职基本职能进行研究,从而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进而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当学生进入社会后,便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能很快融入企业,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出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也增多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三、总结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网络环境的发展是一种很大的突破,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学校教学相比,是优势也是动力。动态发展的网络使得网络中的知识和课程在不断更新,学习资源也是动态提供的,这样学生可以掌握最新知识,随时掌握新知识动态。

作者:贾晓霞 单位:神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第四篇: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分组式学习法策略

一、分组式学习法概述及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原因

分组式学习法,指的是教师利用合理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引下,每个学生和小组之间利用相互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分组既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手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相互协作来进行学习。协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协作是分组式学习法的教学中心。这种教学法要求小组成员在进行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互相配合,最终达到习得知识的目的。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利用分组式学习法进行教学,能够令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计算机学习之中。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将自己收集来的资料与组员实现共享,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第一,我国开设中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优秀实践性人才,开展分组式学习法教学能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提升交流合作能力。第二,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采用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虽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大量的计算机知识,但这种方式却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很显然,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合。采用分组式学习法教学能够较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分组式学习法的策略

(一)教师须合理选择分组方式

教师要想利用分组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就要进行分组,该项工作的合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在该模式下,小组是教学的基本单位,同时小组也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计算机水平等因素。依照相关课程内容,对小组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具体到某一节课,应先明确教学目标,而后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好,将学生分成5人左右一组,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

(二)教师须合理划分教学内容,找出适合的内容进行分组式学习

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分组式学习法进行教学。为了保障教学的有效性,计算机教师应该首先将整个学年的教学进行全面分析和划分,依照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适合分组式学习法教学的内容,教师还要将其分成几个小块,划好学习任务,然后才能进行教学。

(三)教师注意发挥引导作用

一般来说,学生按照小组来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首先要求在小组内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直至小组实在解决不了的才请教老师。教师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仅仅是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以点拨为主,慢慢引导,尽可能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能够自行解决问题,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当好引导者。

(四)教师须向学生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

教师在分组式学习法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比如,在学习“WORD”这个内容的时候,学生不但要掌握利用该软件对文字进行编辑的方法,还要学会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图画、页眉、页脚等。特别是艺术字、图画等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喜好和习惯来进行编排,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可能编辑出具有个性特征的版面。把这部分内容学得深学得扎实学得灵活,并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中。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发放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依照资料学习海报设计。要求学生在进行海报设计中,把涉及到的一般性文字、画片、艺术字、标题等,按照个人的理解和喜好来进行设计,完美地完成设计任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份有代表性的海报进行讲评和总结,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把学生的想象力引向更广阔更深远的领域。

三、总结

分组式学习法能够弥补过去一些教学上的不足,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更好地学到知识,并能够较好地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保证了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作者:李年安 单位: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

第五篇: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中职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这样学生可以发挥他们自身的最大优势。我们可以用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在对Excel表格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先准备两张不同内容的表格,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找到两个表格的不同之处来进行说明。另外老师还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比如我们在进行Word绘图训练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安排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绘图工具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熟悉。还有就是老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考核方式,在学习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老师可以开展作业展览、优秀作品展示,让学生在欣赏、点评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

二、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授课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修养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老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接受培训来充实自己的专业水准,老师要不断地对自己专业知识进行充实,还有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有的老师有很强的专业水准,但是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达给学生,老师要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开展互联网教学,还有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要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不要把思维都局限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学,对知识进行获取。计算机老师不仅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还要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能,更多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品质,挖掘他们的潜能,这样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在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三、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可以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升华,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理论和实践一起抓,当学生对一定理论知识进行掌握的时候,要让老师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检验,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的时候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在进行练习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有时候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真正去实际应用就会发现漏洞百出。比如我们在进行文字处理软件Word学习的时候,讲到首字下沉、图文混排等相关知识,学生在学习时感觉听得云山雾罩,但是我们可以进行上机操作,学生就会感觉豁然开朗。计算机讲究的是实践,老师如果只是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就是记住了,也不会进行应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老师要在基础理论知识讲解结束以后尽量多的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去思考和发现以及解决问题。

四、总结

中职学校进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这样可以摸索出新的教学之路,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适应环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

作者:王义 单位: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

第六篇:中职计算机教学践行思考

一、践行“教学做合一”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为了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动手技能水平,在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极其必要。

(一)中职学生特点要求我们“教学做合一”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青春期少年的所有心理特征,但有其自身特点。整体而言他们的知识基础低于同龄人,比较自卑,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同龄人中的失败者。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自卑而不自信,甚至自暴自弃,因此极度厌恶书本和课堂,从这点上说,重新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是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总体而言成绩差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比成绩好的强,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做,学生感觉学得会,那么在成就感的激励下,会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曾经有学生喜欢玩CS,他说来学校就是为了学打游戏,我告诉他,要玩好游戏,必要的理论基础还是要的,结果他学习一往直前,并在技能竞赛中获奖。中职学生往往自认为比较“蠢”,这个“蠢”其实是他们不懂得学习方法,“做中学”恰恰给了他们一个掌握学习方法的机会。

(二)学科特点要求我们“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来源于生活,但中职计算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虽说有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完善的机制。一方面可以从教材更新速度方面入手,如用电子教材,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做能学,一法通万法通。计算机专业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目前的中职教材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些特点。教材普遍求大求全,过于强调理论,学生看到书就头痛,称之为“天书”。如果编者践行了“做中学”这一理念就能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计算机各门课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目前独立成科没有形成应用体系。如果从应用出发整合各课程,就可以极大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学计算机组装比较感兴趣,而不愿学计算机原理,将原理中一些必要的理论融入组装形成一个整体,效果应该更好。

二、如何践行“教学做合一”

作为普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多地只能从课堂教学中寻求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其实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诉我们该如何做———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因此,我们首先要确认做的事及怎么做,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此不谋而合。虽然目前已有许多按任务驱动法编写的教材,但多少存在一些问题不符合教者的理念,因此,教师有必要自己组织教学。

(一)精心梳理知识点构建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的选择是最难、最关键的环节。一个好的任务要符合现实需求,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个好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定目标,具有弹性;一个好的任务要符合学科特点,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理解、分析、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平台。如在讲因特网的应用时,我按照现实应用需求设计了几个任务,将所需知识点纳入其中,第一个任务是以“电子小报”素材收集为主线,涉及URL、搜索、收藏和文字图片的采集功能,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与已有知识建立衔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

(二)以任务为主线实施课堂教学

常有教师感觉一个任务未能融合所有知识点,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穿插讲授大量零散的知识,从而破坏了任务的整体性(最严重的情况是又回到了讲授型)。一些条理性较强的知识,组织任务容易些,而一些知识如数据类型等,想用一个任务容纳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将一些典型的,难于理解的类型纳入任务中,主线要明晰,在学生掌握了主线后再及其余。事实上,往往有些知识是不需要老师讲解的,通过任务的学习,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了,如WORD的字体设置,你一个任务做下来,还需要一项一项地讲解?

(三)改造任务融入自己的思想

有些教师上课时一句话“今天完成任务×××”,学生按任务流程从头做到尾,按葫芦画瓢,没有任何问题的产生,没有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做中学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再“创造”地学习,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不是由教师(书本)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如果是这样,那么不过是换了种方式的“填鸭式”,VB课成了打字课,效果还不如讲授。教师不一定要完全脱离书本,但可以改造任务,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多元互动评价

教材一般在评价方面做得很少,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太多,学生基础不同,不可能用同一把尺衡量,这需要教师临场抉择。评价不能仅以完成任务为标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指出错误和不足、树立好的榜样,要以解决的问题为考量依据,以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以协作互助精神为指标。如我常用自评、组评、教师评等方式,譬如当以一个小组为评价单位时,掌握速度快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那些没有完成的。

三、总结

说来惭愧,这么多年了,教育还没有达到行知先生的要求,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实践、探索“教学做合一”,就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学以致用。

作者:黄斌生 钱杰 单位:宜兴市张渚中等专业学校

第七篇:中职计算机教学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

一、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基础参差不齐

大部分中职生来自于广大的农村,尽管现在中小学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但在中小学,该课属于副科或者小学科,在应试教育指导下它必然成为教学的摆设,它常常受主科和学校活动所冲击,上机操作几乎成为学生的期望和奢望,教学目标根本无法得到实现。虽然,电脑也走进很多家庭,但电脑俨然成为学生打游戏的玩具而没有成为帮助学习的工具。上述的种种原因致使刚入校的中职新生计算机水平有很大的差别。

2.厌学十分明显

不少学生之所以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因为他们认为计算机就是上网聊天、打游戏、制作广告片和动画片等。当发现实际与想法不符时,便大失所望,有抵触情绪,且大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加上学校理论课安排过多、实操课安排过少,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3.填鸭式教学模式仍有市场

虽然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步伐没有停止过,但大多是由于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课的需要,真正上课时仍然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学”为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基本上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为被动学习者,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压抑、学习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被压制。这严重影响着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二、改进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对策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一是来自于教师的转变,教师要起到教学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要想;人法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的潜力,精心设计好课堂,针对课堂变化要提高应变能力,适时引导,并把学生的探究从表面引向深入,使学生有所学、有所得;二是来自于学生的转变,让学生制订每周的学习计划。例如,针对“FLASH动画制作”教学,其实它不仅教给学生复杂的制作方法,还要让学生理顺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理解并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理念,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要领。于是,我先展示自己制作的“群星闪烁”FLASH小动画,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评价“太美了”,从而激起学生创作的热情。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制作这样的动画?如何让满天繁星不停闪烁呢?”这里,问题的提出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理清学生创作的思路:作品中包含几个任务,该先实现哪个再实现哪个,每个任务该如何设计,动画制作的步骤与过程该如何实现,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最后,学生完成作品后,一一展示作品,畅谈自己的收获,听取他人的评价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求完美的进步与发展。

2.突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计算机教学改革追求的理念之一,它可以有效改变教学的现状,化解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根据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使各个小组水平基本相当;其次,在小组内部选出小组长,要求小组长善于组织、分工、合作、协调;再次,各小组成员要注意组内合作的有效性,在小组长分工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合作学习的效力;最后,严控纪律,保证在有效时间内做有效的事,小组成员之间不聊天玩耍、不拖延时间、不辱合作的任务和使命。

3.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的有效活动,不能因为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摒弃填鸭式教学,运用导学法、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探究式等教法进行教学,从而创新教学模式。同时,重视实践性教学,尤其上机课安排要加大,实习时突出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以真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升专业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总结

总之,针对计算机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对中职教育的新要求,坚持用新课程理念引领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主动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我坚信,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教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一定会迎来新的明天!

作者:孙艳红 单位: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

第八篇:中职课堂计算机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一个使学生乐学的情境,这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关系到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出来。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面对枯燥而抽象的计算机知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把某些表面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置于富有趣味的环境中,使学生以愉快欢乐的情绪进行学习,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为学生创设新知识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境的创设,努力使学生置于学习的环境中,例如,在讲Word中表格的建立里,在引入部分,我用Flash动画设置情境,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格,学生在观看这些精美的表格时,很想知道是怎么实现的,从而产生了“我要学”,”我想学”的激情,又如,在讲windowsXP文件复制时,我先向学生展示身份证复印件,然后问他们是怎么实现的?学生的答案是,“用复印机复印的”,于是,我就从复印机的工作过程来说明文件的复制过程,这样创设情境,不仅使学生有了学习的激情,而且思维活跃,积极投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达到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望。这是种内在力量,会给人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感,会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意念和力量。所以在教学上,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使这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之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在成功中,促进学习兴趣的增加。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常展示学生的作品,对优秀作品进行鼓励,使学生在成功中,得到心里的满足,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由简单到难,对于简单的教学目标,学生可能会很容易完成,当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完成任务后,会觉得心情特别好,也就产生了想完成下一个任务的想法,如此下去,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相信我们的教学会如虎添翼。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中,他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境界,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法,能使课堂充满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关系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堂完全由教师控制着,学生活跃的思维及个性被限制,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为了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当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后,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教育学理论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让教师和学生和谐地融为一体,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开心,如此便能持久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中应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激情,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WORD中表格建立时,我一改以往的讲解方法,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是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学习本节知识,通过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商量,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来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充分肯定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成果,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大胆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与适当的控制中,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避免了枯燥的说教,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把同学中做的精美的表格展示给其它学生,让学生在“博览”中欣赏美,品味美,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性情,愉悦身心,解除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促使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形成,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习兴趣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操作过程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特别是程序设计课程,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枯燥的语法让他们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导致厌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使用多媒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能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逻辑性强的知识用图形表示出来,使学生理解更形象、更直观,这样把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直接看到各种各样的屏幕信息,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巧妙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的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寻找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手段,在实现教师角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组织者和协作者的转变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尽情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苏华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房山区成人教育中心

第九篇: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思考

1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不准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软件硬件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然而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的实践性还远远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虽然有些学校提出了培养多层次、复合型具有软件开发和管理能力人才的目标,定位比较宽泛,缺乏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只局限在理论内容的学习,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中职院校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必学的软件还处在认知水平,操作能力不高,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由此可见,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实际岗位培养质量有所脱节,容易导致中职毕业生出现难就业、就业不能胜任岗位的现象,不能被现代就业市场接纳。

1.2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的信息技术能力,学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成为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然而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的课堂或活动少,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制约着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门实用型课程,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提高操作能力,但是传统的计算机实训课一般都是采用老师讲授演示,学生跟学的方法进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兴趣与主动性,计算机实训的目的不明确,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1.3课程设置不合理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大部分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这样的对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如果一味的强调高难度的理论知识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就难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中包括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语言等,对于基础不高的中职院校学生来说难度相当大,而应用性的课程如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图形图像软件Photoshop、计算机硬件等安排的课时却比较少。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极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1.4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一部分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转行而来,还有一部分是参加工作不久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水平都不高,甚至部分教师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培训,根本达不到教学水平。严重制约着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2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效率的对策

2.1明确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改进课程设置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做到合理的进行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设置,为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供明确的方向。根据中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在制定计算机教学培养目标时,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前,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市场调研、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市场动态,分析市场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据此进行具体的教学课程设置。另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中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计算机实训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时间能力,也能帮助企业直接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减少企业对毕业生岗前培训的时间与成本,从而实现企业和中职院校的双赢。

2.2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的中职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教授为主,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计算机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探索和学习计算机知识,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改进,提高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

2.3加强对计算机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知识体系结构更新速度较快,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同时,中职院校也要加强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培养他们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坚定的敬业精神,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计算机教师队伍,进而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

3结语

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教学培养目标不合理,脱离实际,教学方式落后等,需要学校和教师等多方面工作共同努力,不断改进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加强计算机教学设备的投入,加强实践教学,从而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出更多的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型人才。

作者:马文惠 单位: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

第十篇:中职计算机教学切入点浅析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学习认知能力

计算机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认知能力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正确认知能力培养不仅培养学生的认知素质,而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但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开发软件,而且有助于学好其它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1]。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们对互联网时代的硬件、软件认识也相应有了提高,对于现代学生而言,对电脑操作更加熟练。这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而言有好处也有影响,好处是能够帮助学生奠定一定的计算机学习基础,从而在计算机学习中入门快、理解快。但是,学生平时里通过电脑大多是是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或者简单的查找学习资料,而对于计算机学习这一相对专业、理论化的过程,学生难免会觉得比较乏味,导致计算机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对此,需要教师将计算机专业特点和要求以及学习内容的应用和重要性等相关介绍让学生明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改变以往一贯的通过计算机娱乐的观念,而是通过计算机学习培养一种实用性技能,而这种实用性技能也是未来自身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方面。

二、计算机的学习要重视实践操作

操作技能的培养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提高职校生操作技能是广大职教工作者长期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文章通过对计算机操作技能含义、特点和形成过程的分析,提出有效培养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一般原则、方法和途径,走出传统教学的旧格局,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计算机的学习应该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缺乏目的性的盲目行为,而缺乏实践的理论学习相当于是“纸上谈兵”,“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中职计算机教育要做好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具体以3+2的教学方式,即三节实践上机操作课搭配两节理论学习课程,从而让理论更好的推动实践的进步,反过来也通过实践不断检验理论的过程,从而相辅相成,推动中职计算机教育的不断发展。

三、加强课程改革、提高学习效率

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各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该课程。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把计算机作为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工具,使学生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的同时,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中职计算机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整合各方要素进行有效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中职计算机的办学水准。

1.传统中职计算机理论教学缺乏和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的学习相对比较被动,教师对于具体每位同学对问题的认知程度、理解程度也没有相对清楚的掌握,教师的教学不应该是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指导,而是需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况的不同来作指导做出相应的调整来更好的适应推动教学发展。对此,在理论课上,教师单纯的讲台讲授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教学要求,需要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对于一些课程教学任务也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让学生在组内讨论后上讲台为大家讲解,从而带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讲解来分析小组成员的学习程度和状态,从而让教学更有针对性;

2.学生的实践上机操作课程教学方式也需要有所改变、有所创新。教师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机制,不能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来作为衡量标准,需要对每堂课上的教学任务安排做一个有效的整理,分析每位同学的做题情况、掌握程度,从而对学生进行专项的培训和引导。再者,也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上机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严格监督学生,防止学生利用上机操作的机会通过计算机进行一些和教学无关的操作,只有保障一定的课堂纪律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

四、发展集团化办学理念和模式,培养更多专项性人才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深入,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的同时,这种发展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学校需要加强和一些从事互联网维护、开发等业务的公司以及团队的联系,并且建议一套有效的合作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推动集团化办学合理有效的开展。具体来说,让这些企业或者团队来学校进行定期讲授培训,将丰富的互联网实际操作经验和学生分享,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可以将企业或者团队对人才的要求更直观的传达给学生,从而在学生毕业后择优录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率,也为学生往后进入社会后对于本专业有一个合理清楚的把握和认知。

五、总结

总之,发展中职计算机教育需要把握教学的切入点,只有让教学变得更加符合社会实际、更加具有针对性,才能更好的提高办学质量,从而推动中职计算机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岑志强 单位:河北省怀来县劳动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