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论文2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论文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论文2篇

第一篇

一、任务驱动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1.任务驱动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且工作量大。任务驱动教学可能会打乱课本的知识内容,但不能遗漏任何知识点。所以任务的设计必须以课本为核心,任务是手段,知识才是根本。对于教师来讲,设计一项任务,既要囊括计算机课程所有知识点,还要改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枯燥、乏味,让任务变得有趣味,吸引学生参与,这就对教学能力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针对word图文混排设计一项个人宣传资料的设计任务,需要将页面设置、页眉页脚、文档格式化中“字体”对话框、“段落”对话框,图文混排中的艺术字、文本框、图片插入、首字下沉、边框底纹、分栏、背景、表格制作等所有内容均涉及到。其难度相当大,教师课前准备工作量也大大增加。而现实是大多数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科目多、教师少的问题,与任务驱动教学要求存在着矛盾。

2.教学条件限制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落实。我国现在尽管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有所提升,中职院校的机房等硬件设施也在不断加强,但只能基本满足传统教学的教师课堂演示、轮流排班上机需求。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大量的计算机实践操作,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学时要采用上机课的模式进行,现有的教学条件显然不能满足。除此之外,在师资方面,很多的中职院校尤其是农村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还满足不了教学需求。

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过程控制难以把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教学方式,但是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在于,在word、office等课程中,学生设立一项任务,完成之后,他是否使用了设定的技能,一般是无法推论的,因为任务完成的过程无法留下痕迹。同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征在于同一个结果存在着多种操作方式,是运用了对话框还是使用了快捷键,段落的首行缩进是直接打空格还是采用对话框完成,等等,这些都无法从结果中考量,很可能从结果看任务完成质量很高,但实际上很多操作是不合理、不快捷的。这对教师的引导、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功利性思维限制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推广。对中职院校教师来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评判标准主要来自于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但是在计算机等级考试尤其是基础知识考试中,最快速、最简单的教学方式就是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以一级B为例,考试以选择题为主,操作题占比少,大量的题目考核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而非应用类知识。对于教师来讲,让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大量练习模拟习题,是最省力的教学方式。对中职学生来讲,他们会简单地将所学内容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两类,有用的就是等级证书,没用的就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绝大多数在就业中用不到。能最快通过考试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本身来讲,在实践中发现,因为计算机基础等级考试将大量的操作类知识变为了选择题,很多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往往操作能力提升很快,但却表述不出来,导致会操作却不会考,这不利于现在的考试模式。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的构建

从中职学生的特征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需求来讲,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合适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它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灵活地运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建立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积极推动型和行动导向型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针对中职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差距大的现状,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可采用教师指派和自由组合相结合的方式,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进行优差组合分组,实行团队任务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差异进行适当的组内分工,实现组内的差异互补,实现以优带差。这样能让每一位学生有事可干,避免部分学生边缘化和游离状态的现象出现。这既能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又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2.实行集体备课。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开展集体备课,针对大纲和教材设定的教学任务和知识点要求,合理设定学生任务,分解备课任务,整合所有计算机教师的智慧,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任务库,将每一课程、每一阶段的学生任务固定下来,由教师按教学计划实施。这种做法既能缓解任务驱动教学对教师的工作压力,又能避免任务设定的随意性,尽可能地让任务更具有趣味性,囊括更多的知识点。

3.处理好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任务驱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完成任务的这个目标的驱动下,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从而达到技能培养这个目的。教师是“导演”,而不是“旁观者”。任务驱动教学的目标不是学生完成任务,而是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观察和点评很重要,要引导学生通过合理、便捷的方式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教学不是万能的,应穿插必要的统一示范、单独辅导、小组讨论等环节。

4.建立完善任务趋动教学模式的评价和展示环节。在每一个任务完成之后,要组织学生总结自己完成任务的得失以及原因。同时,要公开展示所有的作品,互相讨论作品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最后让学生以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好的作品,并安排学生公开演示任务完成的过程。这种总结评价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反思自身任务的完成过程,提升操作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热情,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任务增强动力。

5.从学生能力的角度看待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中职学生来讲很重要,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能力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打底”课,完全以等级测试为目标的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日后更高层次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因此,加大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创新使用任务驱动模式等教学方式是完全必要和必须的。

作者:张玉梅 单位: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篇

1任务驱动教法的重要性

通过对问题的剖析以及长时间的摸索与尝试,我们发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任务驱动教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很好的效果。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就是单纯的模仿,教师教,学生学,每一步都有其规定的模式。学生虽然能够很快的学会软件的操作,但是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而任务驱动教法则充分考虑了计算机更新速度快、实践性强的特点,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合作交流能力。为信息化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型人才。

2任务驱动教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2.1情境创设,引出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顾名思义,其核心就是任务的引出,所以,精心设计的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因素。任务的确定,需要教师对于整体的合理把握。教师要充分考虑、理解所学习能够的深度以及广度,结合当前学生的前期经验以及能力水平,将多个知识点进行巧妙的结合,以此来设计出一个具有真实性、层次性、开放性、综合性以及可行性的任务。任务确定之后,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交流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活动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创造力。任务是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导火索,是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关键。

2.2分析任务,提出问题

通过情景的创设将任务引出后,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分析、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会包含一些前期未曾涉及到的知识,这也正是我们所要讲解的重点。

2.3积极探索,完成任务

当任务明确、问题确定后,就需要我们来解决问题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研究、尝试操作等多种方法来自主解决问题,来完成对任务的思考、理解以及建构的过程。

2.4展示交流,表扬激励

任务完成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任务完成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对于难以掌握的知识进行示范,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进程,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总结结束后,教师与学生要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不能仅仅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过程中问题的思考,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学生实施鼓励性的评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自豪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今后活动的开展。

3任务驱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初期学生很难自主学习,不知如何下手。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的功能,从简单入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为学生创设交流合作的平台。其次,要正确处理任务驱动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系。任务驱动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教学手段以及应用方式,具有自身的优势。任务驱动教学仅仅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因此,要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广泛吸收不同教学模式之精华,运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我们要明确任务探究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但是并不是对教师讲解的一概否认。这里的引导指出教师不是单纯的讲授,而是组织学生发现、探究,注重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理解的时间,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哦,对于学生的困惑不要急着回答,适时的给予提示或点播。

作者:吴迪 李新颖 单位:保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