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计算机教学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最佳场所,同样,课堂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场所,在实际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没有相应地开展一些德育教育工作,有计划地将德育教育的知识科学合理地渗透到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
二、计算机课堂上的德育教学方法
1.着重对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良好品质的基础,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上机习惯。比如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要求学生认真填写上机日志、保存自己的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课时将电脑关机并且摆好板凳等。前几节课老师对这些内容都要严格检查,然后不定期抽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下节课迅速找到自己的文件夹,而且可以监督学生帮助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2.上课时加强信息的及时反馈并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初中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常常趁家长和老师不注意利用计算机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老师和家长认为学生在练习或者做作业,其实学生是在聊天、看剧等;或者家长认为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其实学生是在浏览不健康网页或者信息,因而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这些现状都要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态度,并且通过老师及时将课上的信息反馈给学生,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在计算机学习和计算机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学生的一些不良浏览习惯和上机习惯及时纠正,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注重对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培养。计算机既需要理论知识又需要实践操作。初中计算机教育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问题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很多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都需要很多人合作完成,因此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创造机会使学生进行团队间的合作,进而使学生可以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听取他人的意见,进而提高学生的集体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学生的这些能力的培养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4.优化网络环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学生的学习网络环境。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信息的多元性都要求老师对现有的网络环境进行优化。老师要建立良好的网络管理系统,通过防火墙等技术将学校局域网中的不良信息过滤掉,之后通过网络控制加强对外网的控制,使学生在上机时无法浏览不健康的网页。老师在开放网络之前先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甄别能力进行培养,当学生有了基本的识别能力之后再开放网络,从而减少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接触。
三、结语
现阶段的计算机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很多的计算机老师也在努力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将德育教育中的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机学习习惯和方法, 从而达到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作者:匡艳 单位: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第二篇
一、计算机教学的新模式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基础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就可以因材施教,一般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操作演练———学生操作实习———老师操作讲解。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教师在操作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些步骤重复操作;在让学生自己操作的时候,针对水平比较高的同学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附加要求,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基础不够的同学也掌握了基本知识。
2.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当老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操作,学生看;老师布置作业,学生或写或抄。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计算机教学是不适用的。由于对计算机应用层面不同,很多初中生的计算机水平都很高,个别学生的电脑知识比老师都专业。这样的学生对于计算机课上的知识学习是没有兴趣的,同时在计算机课程中他们所做的比如浏览其他网页等行为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同学。新时期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老师可以针对下节课要讲解的知识,在这次课结束的时候,找几个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在课下自己商量这些知识的教学方法,然后在上课时让他们讲解给其他同学。最了解学生的不是老师而是其他学生。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当老师的欲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学生当老师,其他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敢于提问,一问到底。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还可以从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讲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改进。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讲解并不意味着老师什么都不管了,老师要对学生的讲课方法给出意见,并且在学生讲完之后进行总结,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更加系统化。
3.任务驱动法的合理运用。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指将每一个单元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目标明确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老师在进行知识分解和任务构建的过程之后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完成这些任务的操作方法尽量多元化,避免学生因为某一种操作方法的掌握不到位影响最终目标的达成。此外,老师还要本着回归生活的原则来进行任务设置,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才会更加积极。
二、结语
计算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使计算机课堂效率不断提升,使计算机课堂质量不断提高,使计算机中学教育的目标更好地实现。现阶段的计算机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很多的计算机老师也在努力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中的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机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达到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作者:刘友峰 单位:江苏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第三篇
一、破除陈旧的教学观
在新课改以前,我国的大部分教学基本都是以考试得高分为目的而进行。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教师们没有注意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的同时,计算机技术已经又改革了好几次,这就导致计算机教学与社会严重脱轨,也使得一些发展先进的地方教学观念不断地革新。由于初中的课时较少,为了更加行之有效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必须与时俱进,深入地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必要时可以进行培训,以达到与社会相契合的目的。特别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其对计算机软件做到运用自如。
二、剪除以前的学习观
教师是学生前行的领路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在教师的谆谆教诲和帮助下逐步改变学习观念。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必备的。教师需要有方法、有步骤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喂食”,生硬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可以脱离教师,扔掉书本也能自主地解决问题。
三、营造良好的创新教学氛围
怎样才能营造一种浓烈的创新教育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有活跃的思维,能把课堂气氛搞活,使每一个学生都在思考,而且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也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积淀,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应该提出一个问题来让同学们自行思考,自行解答,最后再对每个同学的方案进行分析比对,而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把正确答案“使劲”的灌输到学生的大脑,让他们被动地接受,没有进行细微的思考。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是营造创新氛围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好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各抒己见,形成“百家争鸣”的形势,汇聚多样性的答案。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逆向思维以及三重性思维。让学生的想法新颖,具有创新性。实践出真知,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像计算机这样的科目尤其需要实践,并且它的实践性也很强,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才能够更好地记住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操作时间,在同学们完成完基本的教学要求后,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进行创新。如在表格学习中,教师讲完由数据转换为折线图形、扇形等后,让学生自己探索怎样可以转换为其他的图形,比如树形图、柱状图、条形图等,或者怎样改变他们的颜色、形状等,以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四、结语
初中计算机教学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次计算机技术打基础,初中生有很强的创造力,这一阶段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现在的社会,人只具备一个领域的一些基本能力想要很好地生存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寻求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革新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屹立于世界之林,才能让别人高山仰止,才能让自己达到无法逾越高度。
作者:唐睿 单位: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