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教学综述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计算机教学综述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计算机教学综述3篇

第一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主体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拥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了强大的动力,也就会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学习成效自然也就得到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想象力也比较丰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教师要学会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些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凸显实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实施针对性教学。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结果展示出发。

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软件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制作好的动画软件,让学生具有好奇心,然后再向学生介绍软件知识,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的开放性作业布置出发。在学习好幻灯片制作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话题来制作,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这样,学生面对自己喜欢的话题,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了。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练习才能加深知识点的记忆。初中计算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例如一些电脑基本常识和office办公软件。学习计算机,得先了解一些计算机基本常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计算机的一些软硬件组成都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办公软件中,Word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软件之一,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是把最基础的知识教给他们,然后学生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自己摸索慢慢学习,根据自己的需要学到更多的东西。一方面,多练习是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方法,由开始的时候跟着教材一步步操作,接着不要教材再继续操作一遍,重复操作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多媒体播放演练操作步骤动画,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多媒体可以将计算机操作很形象地展示出来,这种方法很直观,学生比较容易领悟,在实际操作中能很顺利完成。

三、实施探究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探究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的目标之一,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是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学习能力必须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网页制作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参照网页上的网页做有鲜明主题的网页,并将网页进行链接,要求学生在一周或者两周的时间里完成,通过这样的教学任务布置,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被激发了,会通过询问他人、自主思考、查阅资料、合作探讨、互动交流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当教学任务完成的时候,学生的动手参与、思考表达、创新思维能力也就得到提高了。

例如,在学习电子邮件知识的时候,教师不应将所有的知识进行一一介绍,只要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中讲解电子邮箱的定义和工作原理就可以了,至于如何申请个人免费邮箱、如何收发邮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我摸索、相互探讨、经验交流等方式来学得,这时教师再布置一个不曾在课堂中讲解过的作业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的自我发展平台就被创建起来了。此外,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共享信息和资源,充实各方面的能力,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四、总结

总之,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在做好备课工作、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快乐学习,并学有所获。

作者:李洪霞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第四中学

第二篇

一、指导看书的教学策略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阅读教材,在阅读中记忆各种类型的操作指令、相关的英语单词和各种常用的图标等。其次是指导学生阅读插图和分析插图,插图作为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显示计算机操作的图例方法、电脑上经常出现的菜单、窗口和对话框。课本中出现的插图与教材有着紧密的联系,插图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对部分知识点的理解。采用书图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识别插图和理解插图,在理解插图的基础上,结合上机操作,这样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能力增强,便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再次是教给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方法:“看书—上机操作—看书—应用。”因此,阅读是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和前提。比如,在进行操作系统应用的基础教学中,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预习教材,让学生认识操作系统窗口的主要内容,观察窗口中的图标、标题栏、控制菜、菜单栏等。通过阅读识别让学生知道图标上的各种标志所代表的操作指令、图标的含义以及各种图标指令的功能,然后在对窗口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上机操作,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使用指导学生读书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主要是对于学习计算机目标不够明确的学生提出来的方法,其目的是完成学习目标和解决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盲点问题。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初中学生普遍认为中考中没有计算机科目,所以就不努力学习。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切合实际,根据实用性原则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上机的操作技能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被用到,解决计算机使用的基础问题,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欲望,提高了计算机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进行电子表格excel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做出本班的学习成绩汇总表,求出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等。学生要根据教学进行学习,然后进行上机训练,每位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操作中学会excel中函数的使用,掌握公式的使用和复制。在excel的函数与公式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学习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难懂难学的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容易。

三、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就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与学的活动以学生为本,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计算机知识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使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根据个人的爱好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重点。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就是改变学生服从教师的教与学标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与应用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对知识的比较、概括、综合、分析和应用。在学习中给学生留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重点,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在学习文字输入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掌握的方法选择不同的汉字输入方法。在学习内容上,学生可以选择平面设计知识、word界面的基础操作、ex-cel表格的统计数据应用等。总之,在教学设计的范围上,可以扩宽教育教学的范围,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自主学习。

四、鼓励探索的教学策略

鼓励探索的教学策略是基于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具有探索心、好奇心和兴趣心提出来的,这是开展探索性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产生巨大学习动力的源泉。鼓励探索的教学不仅仅是初中教学中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更是学生在往后的学习中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处理学习中问题的重要保证,这种学习策略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鼓励探索的教学策略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可以选择的问题答案具有多样性。在这种教学中,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鼓励探索的教学策略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养成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上网浏览网页、下载资料和查阅信息等。学生在学习完word和excel的操作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堂作业,比如对班级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评论,要求学生首先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再使用文字语言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学生在这个作业中,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根据版面进行各种形式的排版,设计一个美观大方的统计分析报告。教学策略探索的意义在于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开展计算机课程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冯爱平 单位:甘肃省渭源县教育体育局

第三篇

1模块化教学理论分析

在教学中使用模块化,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将教材各个单元随机组合起来,以达到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下都会得到发展,并达成教学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学到计算机技术的完整。由于计算机教学的方式与其他科目教学的方式不同,因此,计算机技术的教学非常适用模块化方法,如此才使得模块化成为我国计算机教师中逐渐运用多的教学方式。

2模块化教学的设计

2.1模块化设计的原则

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模块化设计时,主体思想在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概念,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们的学习可以具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教师只需要组织学生并引导学生来进行对计算机的教学,这样可以改变计算机课程的枯燥乏味性,让教材中的内容变的具有诱导性,让每个单元在变成独立单元的同时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实现计算机知识的系统化。教师在划分教学内容时要遵循模块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将单元分为每个模块时应注意需要了解每个模块的含义,这样可以将众多模块在划分为具体的小模块,然后再将小模块设计的具体化、系统化,这样可以使计算机教学变得有层次感,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不同层次的内容。教师在设计模块化的具体思想在于系统化这一特性上,对教材中的实际应用做出深入分析,然后再教学问题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找出的办法设计成方案,对学生进行教导,在教学中对方案逐步的改良,使之在之后的教学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2.2模块化设计的划分

教师在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模块时,应注意将其划分,其划分的主要点是基础、应用、专业技术上这三类的划分,然后再此三个划分的基础上再设计出各种具体的小模块。其次,教师应该对现今教材进行整理,以教材为基础,找出教学的具体模块,并将教材中的缺点尽量改正和完善,要让教材中的内容尽量保证其实用性和可用性,这样能让学生对各项计算机技术的各项知识得到了解,并可以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妥善处理遇到的问题。

3对计算机模块化的实施

3.1教学模块化划分的完善

在教师将计算机技术知识模块化设计好后,应该要将实际应用在模块化中,使模块化教学在传授方面得到落实。教师在进行这项工作时,着重注意模块化划分的细致问题,要根据不用学生的特点在已有的模块里继续进行着深入划分。

3.2模块化教学的实际开展

在模块化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好教材中对计算机知识的划分后,应组织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综合考察来达到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水平的考验,对学生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以此让学生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的方面,并且需要将各各模块学习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其进行沟通学习,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4结语

在我国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也在与日俱进。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带动了我国全面发展的脚步,促进了我国经济基础的发展。因此,如何将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是我国在教育界中重大的课题。在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教学中采用的多种模式共同改革的局面,以最优秀、效果最好、可持续发展情况最高的模式中,模块化教学可以说是排在前列的,因此加强对模块化计算机教学方式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举措。

作者:董伟 单位: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