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教学的革新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计算机教学的革新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计算机教学的革新3篇

第一篇

1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1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含量

高职院校教育在学习内容与学习的课时搭配的不够合理。比如说有的理论性强的内容安排的教学时间短,而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又大部分让讲理论性的东西。由于这样,经常出现重要的内容没有时间讲述,而有的时间都用来讲述一些较不重要的理论知识。因此说,目前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许多缺陷,经常出现老师非常努力地交但是学生听不进或者听不懂的现象,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消化老师的教学内容出现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等现象。

1.2学生的文化知识不在同一水平上

在一个班级体中,学生的发展具有全面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每个人的计算机基础都不一样,知识水平的落差也比较大。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知识对有的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那么极易引起学生产生负面情绪,造成部分学生厌学的现象,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道路。

2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

2.1对实验教学实施一定的改革措施

计算机实验的直接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养成勤动手和善于思考的习惯,把学生培养成实践性和创造性较强的人,它是计算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做实验中,教师应以语言和动手向融合为主,以基本的操作流程为辅,以及计算机实验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等。

2.2合理选择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材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基础,计算机当然也不例外。目前我国的学科教材主要特点是比较分散不集中,且较不切合实际。往往带有纸上谈兵的因素存在。因此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挑选一定的相关性较强的主要教材以及辅导材料,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让学生朝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2.3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第一,在日常计算机教学课堂中,即便理论内容较多,教师也不应该从表面知识和技术能力上来教授。而应该以理论知识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创造思维和描述能力上面,提高学生积极学习的能力。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教学中得到直观的效果。第二,应该改变传统讲课的教学手段,善于利用现代科技的产物进行辅助教学,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等。以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及有趣的程序向学生展示。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与团队中的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优秀有用的综合性人才。

2.4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定,并及时反馈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考试题型中应以多样化综合化为主,如理解型与记忆型和实践型并举,采用多样化考试题型。在一份卷子中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体现,还要有一定的实践性知识贯穿其中,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

2.5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划分。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行不一样的分层教学,满足学生学习进度以及学习能力不同的需要。对于计算机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应加固其基础知识的培养,不仅要让其学习学科内容,还应加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对于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应该提出一些加强措施以及更高的学习要求,让其学习成绩更加优秀。这种做法正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3结语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与技术并存的时代,而面对新世纪的科技知识水平对当代教育的严格要求,同时需要一些综合全面的优秀计算机人才。作为一名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有更高的要求,来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只能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思考和加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新一代具有强固的计算机知识能力水平的优秀人才来适应当代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完成当代教育的使命。

作者:谢海波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精选生动有趣的实例

比方说,在讲解Excel函数与公式时,我引入了一个“小学四则运算试题”案例,如表1所示。当学生看到这个案例时,积极性高涨。我将该案例的制作分成三个步骤:a.用IF函数设置“判断”框的运算关系在F5中输入公式:=IF(A5+C5=E5,"对","错")另外两列的运算关系类似,要求学生自己完成。b.用COUNTIF函数设置“对”、“错”框的运算关系在F16中输入公式:=COUNTIF(A5:R14,"对")“错”框的运算关系类似,要求学生自己完成。c.用公式设置得分框的运算关系。在Q16中输入公式:=F16*100/30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完成。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兴奋与喜悦。

(2)尽可能地让学生利用所学,解决本专业遇到的问题

比如学了Word软件,电子专业的学生就画简单的电路图;学了PhotoShop软件,建筑专业的学生就画简单的平面效果图;学了PowerPoint软件,旅游专业的学生就制作旅游演示软件。

(3)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和竞赛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扩大眼界,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如组装电脑、用计算机编排打印校报、墙报、设计学校网站、参加省市的技能大赛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全体学生都参加的指法练习、电子报刊、网页设计等操作竞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小组的成立和竞赛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二、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上网学习

正确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互联网的利与弊。给他们多介绍一些国内外的知名网站,著名的搜索引擎,使他们能够自己查阅信息,方便的游览网页,从而促进对各门学科的学习,让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课堂上,也可适当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实行任务驱动

以构建学生信息化基础核心能力、为职业能力提供信息化工具为出发点,以实用为目标,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指导思想,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构教学做一体式的课程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提出任务—完成任务—知识分析—知识测试—技能测试。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做后讲,然后再让学生练习,达到做中学的目的,也能使学生举一反三,拓展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能力。在这些任务的驱动下,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课堂气氛讲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四、结论

计算机教育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全新教育课程。作为一名高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师,只有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周春花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一、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挖空心思,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感兴趣,不断改进备课环节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对计算机的学习。这样虽然满足大部分同学,而少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又跟不上,由此可见分级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到目前为止,计算机课堂教学还是“填鸭式”,大部分的学生平时根本不看书、不做题,学生也把学习的精力投入在考试之前。另外,教师的授课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从现在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把计算机测试考试当成应付差使,对计算机知识的求知欲逐渐降低,从而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变为了应试教学。

二、有关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改进措施

(一)大力加强高素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形势与任务,对所有计算机教师,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为了使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效果应用到现实需要中,各大高职院校有必要将教师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融入到科研项目中去,进而为计算机的教学实践带来丰富的教学内容。为了使从事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主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变化很快,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一般负担较重,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对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保证一定进修时间,并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对于计算机的基础应用课程,上机操作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经过大量上机操作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而对于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室、微机机房进行上机操作的教学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可实现教师讲解重点知识和学生实际操作同步进行,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直接向学生进行操作效果,学生随时模仿教师对计算机进行操作,这就是教师在手把手指导每一位学生。随着当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网络的普及应用为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师生之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有效沟通,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计算机考试应着重淡化理论考试,增加上机考试

考试形式采取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操作性较强的试题采取单人单的形式,并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成绩。单人单机时由学生抽题取几个题目,然后选择一个进行操作,从学生的操作中教师能了解到学生上机的熟练程度也能了解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工作量大,但实际效果很好。

三、总结

总之,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意义深远的,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探索。计算机教学改革是一项持久而深远的工作,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将计算机教学改革推向新的高潮。

作者:杨树珍 单位:乌兰察布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