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入学新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面临全面改革的要求。本文就计算机公共课分层分类教学、教学方式的变更、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通用教学系统的建设与使用等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改革;计算机教材;考试系统

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旨在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并初步具备所属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情况,对部分学生提供更深入地学习和训练,以满足他们专业上对计算机技术的更高要求。随着大学本科入学新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教材、考核方式等均已不再适用。有必要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及各学科对计算机要求的变化,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分层、分类教学模式。使公共计算机教学体系更完善、结构更合理、层次更明确,减轻学生课堂理论知识学习负担、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水平。因此,可以考虑以下实施方案。

一、建立分层教学体系,实施分类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教学方案

非计算机类的大学本科生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层次是计算机应用;第三层次是计算机新技术与新应用。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为第二层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打好基础。这一层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传统办公软件的使用)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信息安全、互联网与多媒体基本应用、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内容。第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专门性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一类计算机知识和利用相关技能解决某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性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性动手能力。具体而言,针对不同的信息技术应用,分设多类课程(如,程序设计、数据处理、网络开发与应用、多媒体应用……等)。每一类课程可以使用不同的系统和环境进行讲解(如,程序设计类课程可讲授C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Matlab编程与应用等)。除了课堂教学及配套作业外,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个或若干个综合性的实践项目,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所述的综合性实践项目包括但不仅限于:1.应用导向的综合性大实验,结果具备实用价值。2.各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国际)各类计算机应用类竞赛。3.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学生承担部分的工作可认定并具价值。4.在各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5.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证明等。教师可以根据实践项目级别和性质设定成绩等级比例,并根据学生在项目中取得的实际成绩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第三层次计算机新技术与新应用是计算机与专业的融合,介绍计算机与各专业相结合应用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二、问题驱动的启发式互动教学方式

基于面向创新重视实践、落实应用为主的教学方针,建议实施问题驱动的启发式互动教学方式。计算机教学是实践教学,是动手的教学。传统的教、练分离的教学方式应进行改革。计算机类课程应直接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教学,每个学生均配有计算机。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多媒体环境中听课,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及时参与教学,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除讲授基本知识外,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可以采用一教、二练、三考的教学思路。一教,即由教师启发式设定问题、启发式案例讲解;二练,即学生当场练习、互动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考,即学生完成设定实验作业,考查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创新实践。这样,将背景讲授、启发式案例、启发式设定问题、当场练习、互动讨论、启发创新实践、完成实验作业设计成一个整体,从讲解概念到完成一个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成绩评定的角度,更应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即课堂学习过程和实验的考核占课程成绩的比例应加大,而减小考试分数所占比例,激发了学生进行实践创新的动力。

三、综合性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纸质教材和教辅外,电子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也必不可少。这些教学资源应包括:题库、试卷库、实验库、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网上答疑渠道等。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教学资源和平台,将对课程教学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系列立体化教材”是一套充分考虑了上述多方面因素,由多所高校一线教学骨干合作完成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库。这套丛书涵盖了大学公共计算机的主要课程。目前,已经出版的教材包括:《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尤晓东等编著;《Internet应用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尤晓东等编著;《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战疆等编著;《Excel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第2版),中央财经大学唐小毅等编著;《统计数据分析基础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叶向等编著;《信息检索与应用》,东华大学刘峰涛编著;《C程序设计教程》,河北大学李俊主编;《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天津财经大学卢志刚主编。除主教材外,每门课程还分别配套出版了对应的《习题与实验指导》。这套教材最早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使用。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教师还为教学开发了通用教学管理系统。这套通用教学管理系统与一般考试系统不同,除了能进行无纸化考试外,平台还完成与教学工作相关的课程、学生、教师和教学班管理及作业、答疑、实验、考试、判卷、查分、查阅教案等工作的管理,提出了教学管理规范。在教学管理平台支持下,许多好的教学方案很容易实现,特别体现在互动和自主学习上,除了增加师生交流渠道,提供课程的课件下载、作业实验提交、答疑讨论、自学自测、优秀作业范例公示等内容。该平台还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好的环境。如,计算机设计与制作竞赛、作品观摩、学生评议等。教学管理平台从全面的教学管理出发,从编排教学班开始,将教学的全过程管理放入系统中,实现学、教、管三位一体协调联动。该平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计算机教学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该平台除了在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中安装使用外,还同时提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系列立体化教材”读者使用。普通个人读者可以从图书配套的防伪标签中获取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该教学平台自学使用。对大量采购教材的学校用户,也可与出版社联系整体使用事宜。

作者:潘旭燕 尤晓东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