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与发展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与发展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与发展分析

摘要: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目前,网络技术、移动设备已全面普及,强烈冲击了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微信、微博等新兴软件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社会步入微时展大环境。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要紧跟时展步伐,借助微时代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促进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发展,进而为社会各界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其次总结了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的意义,最后着重分析了微时代高校计算机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改革与创新

1引言

微时代,以“微”为核心和代表,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发展的一种全新概念,比如微信、微博、微商和微店等。虽然这些微形态多元化,可以是APP,也可以指一种工作状态或生活态度,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微”,即便捷、快速。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计算机教学必须改革,不仅要在内容和形式上革新,教学理念上也要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时展,面对微时代的挑战。

2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特点

微时代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从教育层面来看,微时代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路径,对知识的获取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必须重视知识的获取。

2.1计算机基础教材作用弱化

虽然提出了弱化基础教材,但是并不意味着偏离教材内容,其实质是在计算机基础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融合和吸纳不同知识,将先进的科技应用于教学内容,尤其信息的获取方面要充应用现代技术。因此,作为一名高校计算机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资源,潜移默化中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教学活动。

2.2微时代信息知识获取的实时性

微时代,人们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能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学生掌握知识信息的能力。总之,在微时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较高的实时性。

2.3计算机知识的交互性

微时代,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的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具有强烈的交互性,而计算机学科教学就是依靠网络技术。对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而言,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增强教学知识之间的交互性,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内动力。

3微时代高校计算机创新教学的意义

3.1实现高效计算机创新教学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要求

微时代,人们需要的是能够适应时代变革的高素质全面型专业人才,即使学历稍低,只要具有夯实的专业基础,就能为社会或企业做出贡献。因此,新时期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创新意识和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如果仅是记忆一些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经验,不能被企业和社会认可[1]。书本中的知识是静态的,它无法变成经济利润,只有掌握这些知识并灵活运用,才能带来更加可观的效益。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实践运用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常说的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主张放弃学科系统知识的学习。

3.2微时代高校计算机创新教学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被广泛提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推动下,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应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从认知、思维、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入手,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创新为先”的理念。

4微时代高校计算机现状

为了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必须重视创新、改革计算机专业教学,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在计算机教学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4.1计算机课时安排不充足

专业课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学科所占比重较轻。随着信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对于计算机在今后工作中运用的重要性意识不到位,其主要体现在学校计算机课时的安排。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安排不同课时的计算机教学。从现有的课时安排来看,计算机教学安排方面明显不充足,易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4.2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微时代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转变,信息知识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应根据时展进行适当调整。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学科教学一直以C语言为主,而C语言具有一定的难度[2]。此外,综合性大学在面向所有专业学生方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区分,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明显不同,有的侧重于编程、有的倾向于设计、有的偏向于经贸等。高校在计算机课程内容上的一致性,易导致学生无法获取所需的计算机知识,无法理解高难度的计算机知识,进而逐渐失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4.3计算机教学缺乏新意

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根据教师所讲内容展开简单操作。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理论知识,但是学生无法迁移和转换课本知识。微时代,社会各界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仅是简单的记忆和背诵课本理论知识,无法举一反三并灵活运用到实际中,那么这是失败的教学,丧失了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4.4考核方式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考核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方式和内容极为单一,缺乏多元化。通常主要以闭卷考试分数作为学生考核的重要依据。当前社会环境下,以分数衡量人才的方式显然已无法满足社会制定的人才标准,无法准确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的专业知识量庞大,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点各不相同。因此,采取统一考核方式缺乏新意,不符合实际情况。要想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准确反映出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必须转变考核机制,创新评价标准。

5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探索

5.1转变教学理念,突出以生为本

学生个体差异性决定对知识的需求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微概念”引入到学科教学中,借助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3]。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知识领域,提高自我价值。同时,教师需采取先进的教学技术,合理运用大数据、资源共享等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线上、线下无障碍沟通和交流。

5.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专业安排不同课时

高校应根据专业不同,因地制宜安排课时。比如,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计算机教学是其主要学习内容,大多与电脑知识相关,应为其安排更多电脑实践课,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允许学生自带电脑进入课堂。此外,课时安排方面,每周不得少于四课时,前两节课时主要由教师讲解新知识,后两节课时交由学生巩固知识。其他专业的学生一周不得低于两课时,如果一周仅安排一课时,学生无法巩固知识,甚至遗忘知识,即使教师安排学生课后练习,除非是必须上交的书面作业,学生很少练习所学内容。可见,科学安排计算机课时对学生掌握知识而言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必须重视课时安排,根据不同专业安排不同课时。

5.3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科学调整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我国各大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学业负担。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科学统筹知识内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学科知识与课时安排之间的矛盾[4]。例如,教师可以将微课引入教学活动中,课前提炼和总结即将开展的教学内容,制作成为时长约10~15min的微课小视频,方便学生不受时间限制、地点约束,课前、课后根据个人需求,开展针对性的预习和复习。另外,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制定科学、适宜的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领域新理念、新技术。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能够有效整合计算机学科知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需求,方便学生随时提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

5.4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当前高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发展中,教师必须创新教学形式,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一,采取情境教学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具有趣味性、合理性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质量。第二,合理利用微教学资源。教师可采取研学后教、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学习放在课前、课后,课堂为学生答疑解惑,实现课堂高效教学。同时,教师可将当前最新的计算机理论、软件和技术融入于教学内容,确保学科教学的时效性,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第三,强化实践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实践平台,比如组织开展“计算机知识竞赛”、“计算机程序研发大赛”、“计算机编程设计”等竞赛活动。

5.5创新考评体系,实现课程综合能力评价

全面、综合、客观评价每个学生,是实现课程教学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期末测评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且其中也存在诸多弊端。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课程考核应朝着全程化、全员化发展。学生完成不同模块地学习后,应根据模块内容展开针对性测评,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检验对各个模块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5]。同时,考核形式上不以单一的试卷考核为主,应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学生技术能力培养为主,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科考评体系。

6结语

微时代推动了网络信息技术、移动设备的全面普及和飞速发展。高校在微时代背景下应积极改革计算机教学,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另外,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根据不同专业安排不同课时、科学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创新考评体系等策略推动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发展,进而为社会各界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娅萍.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新校园,2018(1):8-9.

[2]乔玉冰,柳科春,刘凤云.浅议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科技风,2015(6):234-234.

[3]许颖,孙琦.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3):172-173.

[4]吴劲芸."互联网+"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0):167,169.

[5]朱俊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8(3):65-66.

作者:朱夕曙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