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选择性及处置方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础教育课程选择性及处置方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基础教育课程选择性及处置方式

生命只有一次,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改变人生的许多拐点,有的可选,有的不可选。基础教育如何关注学生12年成长过程中的拐点呢?我认为,设置好课程的选择键,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至关重要。

一、加强基础教育课程选择性是教育和时展的必然要求

1.教育选择和选择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历史性呼唤

教育选择和选择教育自古至今一直延续。孟母三迁是教育选择的经典,孟母看重的是教育环境。《论语》里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句子,语录的主人是在为选择教育立言,有取有舍,立标定准,影响深远。孔子就是择师而学的典范,孔子曾问史于郯子,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杜甫则提出了“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取舍主张。当然,从整体看,中国古代的教育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在科举取士时代与之相应的课程窄化为“四书”“五经”,下层劳动人民的选择空间很窄,机会很少,“独木桥”现象沿袭了上千年,阶层固化、贫穷代际传递仍然是社会主流现象,基于分配不公的改朝换代成为历史的简单推动力。历史呼唤教育给所有人选择的机会与权利,尊重和发展个性,以此获得发展和改变。教育发展到今天,政府和社会越来越认识到教育选择性的重要,新一轮课改下放学校办学自主权和课程自主权,就是增强基础教育选择性的重要举措。

2.多元开放的新时代要求教育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全球化、信息化、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知识可见度越来越高,信息的流转越来越快,新型人际互动的维度越来越多样,知识和信息的总量以几何级数增加,一切都在走向不同程度的开放,一切坚固的都在漫向烟消云散。这些必然带来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的冲突、本位文化与价值的冲淡、文化的交融与创新、价值的重新定位与选择、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这些也必然夹带愚昧与落后、庸俗与反动。时代已经给出了更多的选择,教育就不能无动于衷。一方面教育要直面这个选择性的社会,另一方面教育要着力开展选择教育,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选对,选好。这其中,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是第一要义。

二、基础教育阶段课程选择性的具体体现

和以往相比,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政策和课程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键,也促使了学校、师生做出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

1.三级课程的分与整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学校按照国家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各自比例分别开齐开足课程。作为学校,可以选择三级课程整合实施的策略,打破三级课程界限,重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一体化课程方案。

2.分层分类自主推进

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可以选择分层分类推进的策略。学校可以依据校情自主选择分层,常见的有:基础类,即基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拓展类,可以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拓展,也可以是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拓展;个性类,即基于发展学生个性而开设的课程;研究类,即基于发展学生高阶学习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具体到分类,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是按照学科课程来划分的,高中阶段是按照八大领域来划分的,学校可以依据各学科发展和联系的紧密程度做出改变,常见的做法有三种: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的分类;二是重新切割领域,如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道德与社会、身体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三是按照素养来划分,如科技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等。

3.分科和综合自行选择

历史与社会、初中阶段的科学和艺术为选择性课程。学生可以在综合性的历史与社会及分科的历史、地理之间选择,在综合性的科学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之间选择,在综合性的艺术及分科的音乐、美术之间选择。北京市推出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选择空间更大,它可以选择学科内整合,也可以选择学科间整合,还可以是二者的结合,还可以选择与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统筹使用。

4.部分课程内容可选可调

三级课程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内容可以依据校情和学情做适当的技术性处理,如增删调改,还可以依据办学理念或特色增加相应的维度,这便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改造的路径。校本课程的内容则由学校根据国家、地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相应的拓展,也可以选择基于学生需求点、兴趣点、发展点的内容,基于生活问题或现象的内容,基于区域资源特点或优势的内容,基于教师专业特长或业务爱好的内容,这便是校本课程特色化的路径。实践类的课程,学校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加以实施。学校拥有灵活选择社会资源并转化为课程资源的权利。

5.修习方式的选择

基础教育阶段,基本的修习方式是必修和选修,其中,国家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必修为主,高中阶段既有必修,也有选修。校本课程更灵活,学校可根据情况设定校本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开设学生自修课程。

6.排课方式的选择

排课方式的变革属于课程结构性变革的重要部分,一些地区和学校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大大激活了课程活力。如北京市规定:在周总学时不超过相应年级规定的学时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选择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实验;每学年2周机动可选,可选择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游学等活动;晨会、班队会、少先队活动等,由学校在自主学时内安排;做活化处理的学科学时,学校可以在指定区间内选择性安排;一至六年级课程可以分类集中安排,语文、数学、外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学科等课程可选择集中安排在上午进行。

7.教与学方式的选择

随着教改和教学研究的深入,项目实施、任务驱动、问题探究、活动教学、体验教学、游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纳入学校实验和教师教学实践的视野,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活动中学、游戏中学、体验学习、网络学习、合作学习受到了师生的欢迎,这为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以及有效学习、高效学习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

8.教育活动的选择

特色德育活动、节庆活动、游学活动、社团活动、展演活动、观瞻活动、影视欣赏活动等在一些学校日渐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本身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同时,每项活动也可以设计诸多选择因素,提供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负责的机会。

9.作业内容和形式的选择

超负荷的作业、以机械重复为基本手段的作业、全班布置同一份作业已越来越受到诟病,选择性作业、综合类作业、探究类作业已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和欢迎。在这一扬一弃中,反映的是对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新抉择。

10.考试评价的选择

一考定终身,一考分高下,一考评优劣,考试成为了利器和裁决书,扭曲了考试的评价功能,对很多学子造成了伤害,单一性加高利害的考试已基本走到了尽头。新的中高考政策,提供了学生一科多考、择优录用、科目可选等差赋分等新的机会,甚至同一张考卷内容可选。为此,加强课程与考试的协同、选用新的课程评价已然提上议事日程。

三、课程选择环境下选择教育的处置方式

由下放教育权力而出现的课程选择环境,一方面将教育选择凸现出来,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选择教育的教育使命。如何在培育共性、促进普及、保证合格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教育形成个性、继续提高、发展特长,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1.选择教育的基本原则

选择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教育深综改阶段需要进一步明确选择教育的基本逻辑,即由他选到自选,由选对到选好,从而实现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负责,提高学生的自我觉知水平,使选择主体的行为具有认识论上的意义,最终发展理性选择能力。为了避免在选择性加大的情况下出现丰富的痛苦、偶然的错失、随机的不负责任等情况,开展选择教育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价值引导原则。选择教育要在多元、开放、无序的信息环境中,引导学生开展正确的价值认知与判断,并做出合理的价值选择,保证选择教育的方向性,避免误入价值的歧途。学校层面的教育、课程、教学选择,也要以有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为基准。自主发展原则。选择教育不是家长和教师替代学生选择,而是引导学生不断分析和反思选择行为,发挥选择主体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形成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适性近情原则。选择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设计选择的时候要能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性情提供多种可能和机会,有时还可以进行个性化订制服务,避免“一刀切”“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统一原则。教育者要把教会选择与学会选择统一起来,教育者和学习者要围绕各种事物、伦理、道德、价值建立基本的选择标准,既审时度势,又遵规守法;同时,也要针对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选择情境、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进行现场说法。知行合一原则。选择教育强调认知选择和行为选择的一致。在基于正确的价值选择、合理的自我认知对接之后,会形成认知选择,但不能止于此,还要付诸行动并指导未来的其他选择。

2.选择性尺度的把握

“选择”是一个广域词汇,所以有人提出,选择即生存、选择即发展、人生无时不在选择。本文所谈及的“选择性”是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生发点,有着自身的基本定位和尺度,表现为:选择阈值。不能因为增强选择性而突破的阈值主要有:课程开设要涵盖核心素养;核心课程的中心地位;三级课程中国家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的比例;必修和选修的比例;国家课程标准的底线标准以及基础教育阶段各学段可接受的难度上限标准;学年、学期、每周学时总量标准;各学科课程的学时要求;作业时长标准;各地区具有法规效力的要求,如北京市规定的各学科要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当然在阈值之内,可以通过提高教与学的效益,节省学时用于推进特色课程、特需课程建设,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节奏。选择梯度值。按照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选择性呈递增态势,选择范围越来越广,选择内容越来越宽,选择频次越来越高,选择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这从国家和各地区考试改革中可见一斑。如北京市取消了小学阶段的高利害考试,加大了中考在内容、科目、考查形式、考试次数等方面的选择性,高考则加大了职业选择的成分。

3.基于选择的体制机制建设

基础教育领域增强课程的选择性,能训练学生把握和选择学习机会的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基。为此,需要建立起基于课程选择性的一整套体制机制:课程调研机制。选择体系建立之前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调研,了解学生所需和教师所能。学生所需一定是多样化的,教师所能也是各有偏好的,通过调研,则可以把握住所能和所需之间的落差,从而找到教师进一步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做出科学的调配。课程供给机制。基于课程选择的课程供给侧改革,首先要保证课程供给的丰富多元。这意味着要建立课程开发机制,包括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发团队、课程资源开发团队、特需课程和特色课程开发团队等。同时,加强多样化供给模式的研究,如自由选课供给模式、套餐式供给模式、私人订制式供给模式等。课程评价机制。基于课程选择的课程评价可以从选择意识的培养、学习责任的担承、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决断水平、批判性选择能力、理性选择能力、选择效度等方面去立标赋值。同时,改变唯一性评价、管理主义的评价、从外部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评价方式,降低考试的负荷,发挥学分制的引导功能和调剂作用。课程管理机制。基于课程选择的课程管理要考虑课程保障条件的丰盈程度,动态把握学生自我选择的动态。为此,需要建立各类课程选课系统,搭建相应的平台,开展全程管理,包括针对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段选课和补习类、兴趣类、特长类、个性发展类课程的选课系统和平台,选课指导中心或咨询机构,选课指导教师的确定、培训与组织,课程学习日常管理。

4.选择教育的方法指导

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学生课程选择能力培养,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方法指导,具体包括:学涯和生涯维度。选择要照见过去,立足现在,指向未来,作为学生的选择,必然直接与学涯和生涯关联。学校在设置选择键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做选择时,都要将课程选择中的诸要素放在学生学习的不同学程上考量,通过放大、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大时空观。自我分析和发现维度。自主选择就是要通过测量、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发现自我的兴趣、特长、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从而做出适性近情的选择,并主动向学校和教师表达自己的课程学习所需。模拟选择和榜样引领维度。如果出现选择错误,一旦既成事实,可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为慎重起见,有的课程选择行为可以通过模拟、预留窗口期等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再做出选择;有的则可以通过学长介绍经验、选课榜样的现身说法等方式加以引领。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和课程学习方式,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和生活方式,课程选择会改变学生的生活面貌,当然它也会改变教师的生活面貌和学校的教育图景。既然选择如此重要,加强选择教育,避免盲从、盲选,避免因选择的多元化而增加学生负担,就应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希望大家对此多一份关照与用心。

作者:朱传世 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材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