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

一、从教育改革的接受者———学生来看

大家也都知道,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老师们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老师也知道这是正确的教育,但当我们面对这样一群长期与自己父母都没有多少情感的“野孩子”们,我们的说教每每都是苍白无力的,他们几年都不在乎自己父母的关注,他们还会在乎谁的关注呢?他们都不再爱自己的父母了,我们还在讲台上教他们去爱学校、爱家乡、爱同学、爱社会主义,可想而知他们能爱起来吗?我们应该去培养他们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某个学区的一个中学生,成绩优秀还是班长,初三毕业前几个月跳河自杀了。学校在收拾他的遗物时,发现书包里的笔记本有这样一行字:“爸、妈,你们在哪里?我真的很累!”当他的父母从福建的打工地回来哭喊着说“我们挣钱不都是为了你好吗”的时候,真不知道这对父母是最善良的还是最狠心的,当他的父母从学校拿走几万块钱的人道主义援助费转身离开的一刹那间,我不知道,作为他的老师、校长,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是做了一件好事还是犯下了一桩罪孽。于是,我们也就不时的听到了这样的消息:XX地方、XX学校、XX学生亲手杀害了他们的爷爷、奶奶,甚至是他们久别的父母。留守儿童伤害所谓“隔代疼”他们的留守老人,真的是伤不起啊。几代人的伦理悲剧从某种角度上也是我们的世纪国殇!教育的公平该怎样应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二、从教育改革的执行者———教师来看

乡镇教师,其组成分三类:第一类是当年民师转正的教师,年龄基本上在45岁以上,约占全体教师的70%-80%,尽管责任心很强,但终因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而力不从心。第二类是从院校毕业的教师,可经过调查,真正从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在当地学区的几百位教师中平均不足1/30,音体美专业的老师更是少之甚少,绝大多数教师的本科文凭是当地师范学院、电大的函授,甚至是地方党校的函授文凭。众所周知类似这样的函授机构要的是钱,而函授者要的是学历评职称,学不到知识,提高不了业务水平也是理所当然的。第三类教师来自地方行政人事制度改革转移来的行政人员,所谓乡镇“七站八所”裁掉的不合格人员。有的来自财政所,有的甚至来自畜牧站,当他们拿着文件来中心学校报到时,真不知道哪门课可以分给他们。当这些分流的人什么都不能做的时候,他们就来做这个太阳下最神圣的职业了。总之,农村教师老的老了,中青年教师水平又打了折扣,外行也来到了行内,教师队伍素质如何保证?而新一轮改革是怎样要求老师的呢?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合作者,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教师还要有更高的人文情怀,而这一切要求与我们农村教师的现状差之甚远,教育改革在执行者手中又大打了折扣。

三、从考评机制上看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评有很多指标,但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相当于国家GDP的指标就是“升学率”,学生为了这个“GDP”要对教师负责,(其实反了)教师为此要对学校负责,学校为此要对主管部门负责,主管部门要对当地政府负责。特别是个别学校,中考、高考升学率“一失足”就可能成为他们一生中的“千古恨”。于是全国人民形成了一个共识:考试好的就是好学生,教学生考得好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好学校就是地方政府的一张好名片!于是,各中学年年都在打生源战,部分高校年年都屈尊下乡招生,教育上的“北约、华约”也就应运而生了,中考、高考这个全国人民都看着的指挥棒何时能使我们教育这个千秋大业走向光明!指挥棒也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难以逾越的“跨栏”。

四、从社会环境看

众所周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兴国时代,是人才强国时代,但是这个红红火火的知识大爆炸时代竟然出现了一股“读书无用论”的逆潮,农村中小学流失的一个重要流向就是辍学打工。高中择校生的高成本、大学生毕业就要失业的残酷现实、“民工荒”一时带来高工资的诱惑,终于使一部分未成年人甚至置法律于不顾,而投入了中国天南地北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社会像一堵看不见的墙在与教育改革的大潮激荡。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相信教育的长效机制,相信教育的综合作用;更期待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到真正的教育公平。中国教育改革在农村落实的路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上下而求索……

作者:宋莉 单位:涡阳县第三中学

第二篇

一、加强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是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包含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等组成的综合系统,缺一不可。除了硬件和软件之外,还包括教学实践环境,如电子图书阅览室、教师计算机备课/教研室、一般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技能训练室、劳动实践基地等多种信息化教学课室。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信息化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尤其重要。各学校应根据各自情况,合理制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并逐步实施。在制定规划时,必须遵循“软硬件协调发展”这一首要原则,即所谓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信息化硬件设施的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加快信息化软件资源的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硬件通过软件来体现它的价值,软件通过硬件来展现它的丰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于农村学校多数经济条件较差,因此,在硬件基础建设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想方设法筹措建设资金。应根据教学实际需求,本着适度超前、方便升级的原则,不追新,不求贵,合理配置各种信息化设施设备。

二、稳步推进校园网络建设

校园网的建设为学校办公管理、教育教学、教改科研、系统管理提供了网络平台,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目前,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原因,我国的农村学校校园网建设距离城市学校依然还有较大差距。一项调查数字显示,城市学校的校园网建成率达到86.2%,而农村学校的校园网建成率还不及城市学校的一半,还远远达不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令人欣喜的是,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不少省市已经拿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有的已经在具体实施当中。

三、加强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师资队伍对于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发展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提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组织专业的培训机构,配置专职的培训人员。二是组织培训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根据农村教师现有的应用水平,选择适合的培训科目,制定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培训时应注意简单易懂,贴近实际,培训重点应放在如开、关机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办公教学软件上。对个别参训较为优秀的年轻教师,还可专门组织对其培训简单的软、硬件维护维修知识,使其具备一定的软硬件维护、维修能力。三是培训形式要避免单一化。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基础知识的培训,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应用技能的培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培训规划。不要只拘泥于集中面授,还可采取邀请专家、优秀教师讲座、远程教育、教师自学等多种形式。还可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使其具备指导和带动其他教师使用信息化设备的能力,培养其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学术、科研带头人。四是组织培训一定要循序渐进,要“少食多餐”“,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要不得。五是制定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避免某些软件已经落后淘汰了,而我们还在用于培训的情况出现。

四、总结

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高是个艰巨、复杂的综合工作,也是我国近一阶段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充分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大力提高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在各级教育教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农村学校教职工的学习参与下,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必将结出累累硕果,绽放绚丽光芒。

作者:崔少鹏 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第三篇

1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师资现状

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考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创新能力强,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就会多样化,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会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创新能力差或者说固步自封,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就机械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特别是农村基础体育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需要创新能力强、教学方法得当的教师充实到队伍中去。然而,不少教师创新能力欠缺,教学方式单一呆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无任何创新性可言。

2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师资培养课程的办法

(1)夯实基础教学

调整教学内容,夯实基础教学是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由于在农村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存在着教师教学不专业的问题。所以,高校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教学要夯实教学基础,具体而言,要调整教学内容,拓展教学体系。具体而言,第一,鉴于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师资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有必要加强政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基础专业设置,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第二,鉴于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师资队伍中存在的责任心不强、师德欠缺等问题,有必要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要通过设置道德方面的专业课程,大力提升学生的责任心和思想品德。第三,对于操作和技能要求都很强的高校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来讲,加强实践锻炼就更为必要。唯有加强实践锻炼,才能不断增强创新思维,不断创新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大力提升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比。此外,针对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师资队伍教育方法不专业的问题,有必要增强教育学方面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大量掌握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2)引导基层教学

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还应做好职业规划,引导基层教学。如前所述,现在农村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师资年龄结构不均衡以及教师流失严重的问题。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有必要引导体育专业的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引导其赴农村基层工作。农村师资年龄结构不均衡以及教师流失严重就应当继续补充新鲜血液,而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就是首要来源。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大力宣传赴农村基层教学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对其赴农村基层教学进行引导。此外,还应宣传国家对到农村基层教学的大学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从行动上激励其赴农村基层初中教学。

(3)加强实践教学

除了要夯实基础教学,引导基层外,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师资专业人才培养还应加强实践锻炼,提前感知教学。总体来讲,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比例应该达到1:3。此外,高等师范院校还要大力开辟实习基地,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实习基地,让学生提前感知农村初中的教学现状,为以后赴农村初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与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学校为基地的实践活动在价值取向上应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沟通方式上实现平等互动的双向交流;合作途径上采取以实践性课程为主体的多渠道合作。

3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师资队伍面临着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师流失问题严重、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农村初中体育课教师必备的素质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体育专业师资培养必须优化其培养方案。

作者:桂晓艾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