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伦理和心理下的基础教育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从伦理的视角看教育均衡中的公平与质量
(一)教育的平等公正与弱势群体
罗尔斯赞同向处于最不利处境的人提供经济分配上的倾斜。这一思想体现了对自由的崇尚、对理性和道德的肯定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罗纳德•德沃金继罗尔斯之后提出资源平等说,他认为平等不仅是外在各种资源(如财富)的平等,也包含内在人格资源的平等(如先天的自然禀赋)。德沃金对公平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仅有外在的资源平等是不够的,还要打破各种先天的不平等。他认为,成功的机会应赋予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有过好的生活的权利,政府应当平等地关注和尊重人民。同时,为了照顾差异和激励努力,他提出了具体责任原则,指出政府要努力使其公民的命运同他们自己的选择密切相关,即个人要为自己的成功负具体的和最终的责任。这一思想的卓越之处是在公平理论中引入了“个人责任”的理念,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给予了充分肯定。从西方公正理论可以看出,教育的平等公正包含机会的均等、资源的均等与个体的责任。对政府、国家和社会而言,教育的公正意味着充分尊重每一个不同背景的成员,尽量保证公民一开始就拥有均等的接受和选择教育的权利,因此首先必须采用行政、财政手段来保障教育起点和机会的公平。由此,个体在教育中所获得的成功与失败将归因于他们自己的选择和努力,个人也将成为自己成功的主要责任体。教育平等公正的落实,也意味着具有普世激励意义的理念———“努力造就成功”拥有了生长的良土,并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正能量。
(二)以发展自由度来衡量教育的质量
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国家或社会适当的扶助可以改变某些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却无法达到教育的完全公平公正。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平等观”为我们提供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视角。森认为,平等不仅体现在收入上,还体现在生活质量上,包括寿命、教育水准、医疗服务、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等方面。用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获得高质量生活的能力大小看平等是森的首创。因此,森提出政府的公共行为应该着力关注个人能力或自由的提高,如关注教育、医疗保障、平等权利等。森的观点提示我们,对弱势群体的真正关注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帮助上,还应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和自由,尤其应关注教育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教育的公正公平,其表面是机会均等和选择的自由,其深层次是教育质量实质性的平等。这种平等不是关注教育的外在形式,而是看教育能否做到对每个个体恰到好处的提高,并激发他们各自的潜能。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身心潜能的充分发展,发展的程度笔者称之为“发展自由度”。发展自由度应包括横向发展与纵深发展两个向度。横向发展包含了德智体美劳各项领域,纵深发展指各领域发展的深度。发展自由度越大,意味着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也意味着对社会更大的贡献力。以发展自由度衡量教育质量,将促进每个学生身心自由发展作为教育公平的理想,并把教育均衡工作的重心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有效教学上。改善弱势群体教育现状,促进教育均衡,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投入资金、配备教师,更重要的是对提高学生“发展自由度”的热切渴望和由此形成的对弱势群体学生真正的了解和关怀、真诚的激励和有效的促进。
二、从心理视角看教育均衡实践的基础和重点
伦理的视角带有更多的思辨性、宏观性,心理的视角则更具体微观。我们将从实证研究入手,探讨弱势群体教育遇到的主要心理问题,关注弱势群体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实际,探求其对教育均衡问题的启示。
(一)家庭经济背景影响认知能力
弱势群体普遍面临贫困问题。经济困难作为一种压力很早就得到了重视,近些年来的研究证实了贫困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对智力的影响。首先,贫困可能导致家庭环境性智力落后。营养、智力刺激、医疗条件和情感方面的缺失,可能造成儿童轻度智障。其次,儿童时期的家庭环境影响成人后的认知水平。1997年英国学者约翰•林奇等人的研究表明,家庭收入低下影响人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正确完成任务的能力)。约翰•林奇参与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家庭背景不利的孩子,其成人后认知水平也较差。调查显示,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和父亲的职业对后代认知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尤其是前者)。此外,贫困还直接影响儿童智力测验成绩。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普兰特等人的研究证明,贫困和社会地位低下所引发的压力对儿童智力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数据显示,儿童生活的压力水平越高,他们的语言及理解能力就越差。美国心理学家特克海默等人的一项针对双生子在韦氏智力测验成绩上的差异研究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同、异卵双生子的智商是一样的,这意味着遗传对其智商的影响几乎为零,而贫困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智商的影响达60%。英国学者阿南迪•曼尼等人2013年的一项研究成果证明,贫困直接影响认知功能,贫困对心智能力的损害,可使人的智商降低13分(平均智商100,标准差15),与一夜未眠对智商测试的影响等同。可见,学习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可能是贫困。因此,如果仅仅强调个体责任感、强调努力,或是仅仅保证学校教育环节上的公平,显然不够。我们应当关注弱势群体整个生活环境和他们面对的各种超乎一般人群的压力。如果这样的压力状况不能得到改善,学习落后的情形将会持续,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努力将枉费。压力在适度范围内可以转变为动力,但我们也应当警惕,这种压力是否超过了负荷,尤其要高度关注那些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中而无从改善的个体。
(二)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与品德问题
弱势群体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更为普遍。事实上,人们在心理上对地位、贫困和处境的不适反应更多的不是来自对自身生活的体验,而是来自比较。市场经济虽然带给人们不同的机遇,但我们也看到,竞争不仅没有使权利、资本和能力的不平等得以改善,反而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强烈的反差加剧了人们的不平衡感。与此同时,正确价值取向的缺失、心理干预的不力以及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泛滥也在进一步催垮人们的心理防线。弱势群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产生敌意、悲观等消极情绪。因此,弱势群体不仅在政治经济地位和能力(包括智力)上而且在心理环境上都处于劣势。约翰•林奇的研究表明:经济困难也导致了更糟糕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使弱势人群不仅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影响,而且有着比普通人高得多的抑郁症状、嘲讽心理和悲观心态。在上述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其心理和行为也并不让人乐观。大多数学者认为,弱势群体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人际交往困难、行为问题多、厌学、孤独、焦虑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韩晓明等人所做的农村留守儿童综述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人格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向、封闭、具有攻击性和情感冷漠等;在行为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退缩、依赖、攻击、逆反、违纪等。辜美惜等人考察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现状后发现,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了多方不利的影响。沈涛的大样本研究也显示,这些儿童在情绪、品行和注意力等方面出现问题的比例高于普通儿童,其整体状况欠佳。心理健康和品德犹如两翼,是人自由充分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推动力,它们的发展应当成为教育各项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实中,心理健康和品德问题不仅没能成为弱势群体教育的助力,反而成为阻力。为此,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品德水平应当成为基础教育质量均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对海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的思考
海西教育的不均衡不仅仅体现在经济薄弱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普遍落后上,也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重点校和薄弱校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异上。促进海西教育均衡发展,我们的普遍对策是:提高薄弱地区教育财政的投入、改善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建立学生和教师结对帮扶制度、奖励扎根艰苦地区的教师、建立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等。此外,通过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标准来缩小城乡和校际的差距。这些主要来自经济投入上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不均衡的问题,但仍存在不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总体缓慢,农民改善自身经济状况的能力较低,农村家长、教师素质依旧偏低,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在城市地区,弱势群体更容易被边缘化,他们相较农村孩子拥有更好的教学设施,但更少得到教师的关注和真正的支持。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越是弱势群体,反而越容易被忽略,社会和教师对他们仅仅是同情,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平责任感与作为。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新的观念体系,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切实推动海西教育均衡发展。
(一)提供均等和自由选择的教育机会,唤起学生努力的意识
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第一步。弱势群体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困难和父母教育影响不足等。政府可采用专项教育基金补贴的办法,并建立家长学校制度。专项教育基金发放给弱势家庭,专用于教育开支,如购买教学材料、使用社会与网络学习资源、参加课外特长班以及交通补贴等;办好弱势群体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工作,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家长学校的形式可多样化,既可在学校,也可深入农村、社区,还可针对特殊家庭实施专项辅导。同时,健全各类社会公共教育机构(如城区各类图书馆、科技中心、博物馆、体育馆、艺术馆等,也包括农村、乡镇的文化科技场馆),免费向所有学生及其家长开放,确保他们享有公平的社会教育机会,开展实质性的教育活动。此外,在确保每一所中小学校教育质量达到国家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让所有学生有自由选择不同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中小学校要有特色,学校的课程、课外发展要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和社会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同时,社会的每个职位向所有人才敞开大门,实现公平竞争,为莘莘学子实现梦想创造有利条件。在机会均等和选择自由的基础上,成绩的取得是每个人自身努力的结果,这有利于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
(二)以学生发展的自由度衡量教育品质,调动学生与教育者的热情
自由是人心所向,对能力拓展的追求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发展能力是人的内在需求,内在需求的满足将为个体带来巨大的快乐和幸福。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受教育并提升能力本应是人的基本需要和渴求。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远离了学习的乐趣,使教育背离了本质而趋于功利,淹没了人性的美好。如果各级各类学校把教育的重点真正放在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上,为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和梦想而努力,则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衡量学校质量如何,其重要的标准应当是这所学校对学生发展自由度拓展的程度。这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让社会拥有更全面、更丰富的人才资源。在现实社会中,弱势群体占多数的学校,教师更倾向于采用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法,也更倾向于将学生学习落后的责任推给社会和家长。出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只是应付工作而无心去真正地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尝试以能力的发展作为评价教师的指标,将更能调动教育者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显然,弱势学生有更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这意味着教师拥有更多的机遇和成功的可能。事实上,在教育均衡化的举措中,与其采用教师轮岗流动的体制,不如做好关于弱势儿童有效教学的研究,在弱势学校中培养一批富有热情的教育教学骨干,让他们在工作中实现人生抱负,并在公正的评价体系中获取应得的利益。弱势学生最需要的是教师充满激情且有效的教学投入,而不仅是设施设备的改观或教师状态的短期改变。
(三)关注弱势群体生活环境的改善,解除教育发展的后顾之忧
在教育均衡化的进程中,我们的目光往往聚焦于教育本身,尤其是教育硬件设施的改善和师资的投入。但要根本解决弱势群体教育问题,必须从他们面临的经济问题着手。解决经济问题不仅仅是解决生存问题,而且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活带来的对温饱、健康和教育的忧虑。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就必须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处境,关注由此产生的压力问题。可以说,教育均衡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弱势群体家庭经济适当改善的基础上。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改革税收和福利制度来进一步完善对弱势群体的经济扶助,但更为重要的是让弱势家庭获得增加收入的机会和能力。海西广大农村经济运作形式比较单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山林、海岛地区,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依旧低下。因此,必须从政策上支持海西农村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边远山区、海岛地区经济的优先发展,同时,组织人力和物力创设多种适合当地条件的灵活的经济模式,带动落后地区走出贫困。此外,应关注城市边缘人群经济状况的改善,缓解贫困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只有摆脱贫困,才能解除教育发展的后顾之忧。
(四)重视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使弱势群体的教育获得助推力
弱势群体特殊的生活状况和改变现状的无力感,加大了他们的心理危机,也引发了诸多不良行为。在海西落后地区,贫困使得年轻人远离故土外出谋生,甚至漂泊海外,他们的子女加入了为数众多的留守儿童的行列。同时,作为沿海开放地区,海西城市及其周边还涌入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又汇聚成庞大的随迁儿童群体。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由于缺乏应有的家庭温暖与呵护,缺乏学校和社会的有效关照和帮扶,这些儿童的心理及品德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长期搁置,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将影响这些孩子一生的发展。积极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品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针对弱势群体的各项教育措施中,我们强调重点关注并切实做好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工作。从学校到心理健康机构、社区,都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弱势群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使他们懂道理、有道德,让他们因德行和努力赢得社会的尊重,从而更加自尊、自信、有作为。当然,社会所有成员的道德进步以及社会公正与共荣观念的树立更为重要,它将为教育均衡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背景。我们必须知道,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与教育状态,是一项社会大工程,更是个体的责任,因为它关系每个社会成员的最终利益。
作者:杨旻旻 单位:厦门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